搜索 素
吃不对早餐影响血糖

吃不对早餐影响血糖

  隔夜饭菜热了吃   豆浆油条吃得细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张旭艳  早餐后、午餐前这段时间的血糖通常是比较难控制的。清晨时分,人体内对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分泌增多,糖尿病人缺乏足够的胰岛素对抗升糖激素,空腹血糖就会升高,餐后血糖也在空腹血糖的基础上“水涨船高”。糖友如有不良的早餐习惯,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坏习惯一:隔夜饭当早餐。老年人大多节俭,很多老糖友会将隔夜的剩菜、剩饭热热当早餐吃。隔夜饭菜经反复加热、加水后,更易被消化吸收,升糖更快。同时,其所含油、盐量不易掌握,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也增多。因此,早餐最好还是现做现吃。  坏习惯二:传统风味早餐。油条、油饼配豆浆、豆腐脑是国人常见的早餐组合。油条、油饼属于油炸食品,热量高、难消化,含有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再加上豆浆也含有一定脂质成分,这种早餐组合的热量和脂肪明显超标。糖友最好不要吃油炸食品,可以适量喝不加糖的豆浆,吃豆腐脑少放些卤。  坏习惯三:早餐不吃主食。部分糖友认为主食吃了会升糖,因此早餐只吃牛奶、鸡蛋或只吃水果。这两种吃法都会导致体内葡萄糖的来源减少,机体便会动用脂肪产生热量,脂肪分解常常伴有酮体生成,严重时会诱发糖尿病酮症。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人体,也有一部分会转变成血糖。而且该类食物在胃肠道排空时间较长,使血糖在下一餐前难以恢复正常。而主食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糖友不应完全拒绝。  坏习惯四:早餐只吃主食。馒头、咸菜、大米粥也是中国人偏好的早餐组合。这一组合几乎仅含碳水化合物,馒头和粥的升糖指数很高,进食后食物很快消化吸收,升高餐后血糖,在下一餐前又可能发生低血糖,导致血糖波动。部分糖友早餐喜欢吃面食,其主要营养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拌面调料中油脂含量高,不利于血糖控制。只有主食的早餐营养很低,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且盐分高,不符合糖尿病饮食“热量控制,平衡膳食”的原则。 //   坏习惯五:吃得太精细。食物加工得越精细、越白,营养素损失也就越多。精米白面几乎不含膳食纤维,会很快被消化吸收,使餐后胰岛素分泌骤然增多,加重胰岛素抵抗。长期摄入精制食品,还容易引起维生素缺乏,甚至贫血。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糖量低,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建议与细粮搭配着吃。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9
五个因素让你暴饮暴食

五个因素让你暴饮暴食

  英国研究人员表示   五个因素让你暴饮暴食  郭五陵  编译  春节将至,面对家中一桌美味佳肴,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暴饮暴食,导致肥胖、血糖升高等健康问题。近期,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总结出五个让人吃得更多的因素,提醒大家注意。  食物的量。实验中,被试者需要喝光盘子中的汤。其中部分盘子暗中与导管相连,研究人员通过导管给盘中加汤。结果表明,虽然部分被试者比其他人多喝了汤,但他们并没有觉察到。  菜品是否丰富。身体无法从食物中获得乐趣时,人们才会有饱腹感。如果餐桌上菜肴过于丰富,饱腹感也会“迟到”,让人不知不觉吃下成倍的食物。  聚餐。当很多人一起吃饭时,人们易受到他人饮食影响,尝遍别人喜欢的菜。 //   看电视或阅读。注意力分散时,身体会难以感受到“吃饱了”,让人吃得更多。  饮酒。饮酒后,酒精会降低大脑的运转速度,接受“吃饱”信号的速度也会变慢。▲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9
元宵和汤圆一样吗?怎么吃更健康

元宵和汤圆一样吗?怎么吃更健康

  转眼间,春节长假结束,元宵节又到了。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而元宵和汤圆则是元宵节的标志性食物。     元宵和汤圆一样吗  元宵和汤圆乍一看外形差不多,但其实它们是不同的:  1.制作工艺不同  一般来说,北方吃“滚”元宵,南方食“包”汤圆。  北方元宵,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过一遍水之后放入簸箕里,倒上适量江米粉,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南方汤圆,做法很简单,类似包饺子但不用擀面杖。它是先把糯米粉加水搂成团,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需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2.保存时间不同  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表皮和馅料都有嚼劲,因此也不宜存放过久;而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细腻而柔软,现做现吃风味最佳,当然也能冷藏。  3.馅料不同  元宵常用甜馅儿,而汤圆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汤圆又有咸、甜、荤、素之分。当然那是过去,如今无论元宵和汤圆,都有各种奇葩馅料,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4.口感不同  元宵有口感要粗糙一些,而馅料多为甜的、一般是白糖、芝麻。煮过后不会像汤圆那样清澈,水会有点浑浊,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而汤圆则偏软糯。  吃汤圆和元宵的正确姿势  1.汤圆不宜当主食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含量约75%-77%,且以支链淀粉为主,含量较大米高,这注定了糯米不好消化。  因此,汤圆不宜当主食,不宜空腹吃,正常成年人吃汤圆以每顿不超过6个为宜,宝宝三四个以内。  2.汤圆原汤化原食  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在煮制过程中,大部分都溶于汤中。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B1能促进人体乙酰胆碱的合成,保证了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反之,油炸高温会破坏很多汤圆本身所带有的营养素,降低汤圆的温补作用,甚至导致肥胖。 //   3.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在煮好汤圆之后,食用时一定要慢,避免被滚烫的糖馅料烫伤,也要预防被糯米皮黏住烫伤。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有的人吃汤圆时一被烫就很快把汤圆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最后,专家提醒,老人、婴幼儿以及有糖尿病、心血管病、胃溃疡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元宵汤圆。

饮食文化 2021-07-29
合理饮食 十条建议

合理饮食 十条建议

  合理饮食既能减少热量摄入又不改变口味。俄罗斯“女性”新闻网给出了五大原则和十条建议,帮助你轻松坚持合理饮食。   1.食用脱脂和低脂奶制品。比如,不要选择脂肪含量40%~50%的奶酪,而是选择30%的奶酪或0.5%脂肪含量的牛奶。奶渣只选择脱脂的;酸奶优选营养型、脱脂类和无糖类。  2.不吃白面包。白面包很容易被消化,生成的葡萄糖能快速进入血液,给胰腺带来较大负担,饱腹感也比较短。最好换成高纤维的黑麦面包,饱腹感强且富含B族维生素,能保护肌肉和外周神经系统,清理肠道垃圾,从而预防乳腺癌、肠癌和肝病。纯燕麦片、荞麦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3.果汁没有好处。果汁含糖量和热量较高。一杯橙汁含有约100千卡的热量,仅含0.2克的纤维;一个橙子含有70千卡热量和约4克纤维,饱腹感更强。  蔬果热量低,富含维生素、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榨汁会损害不少营养物质,也更易被氧化。因此最好吃水果,果汁要现榨现喝。  4.天然食品最健康。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最好彻底不吃。未加工的肉更健康,不含硝酸盐、防腐剂、淀粉,脂肪含量也少。  5.多吃蘑菇。蘑菇是名副其实的低热量食物,虽然比较难消化,但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饱腹感。蘑菇可以用少量的植物油煎制或炖食,但不要添加富含脂肪的酱汁。  除了饮食,平时最好遵循十条建议。  1.记录每一天的饮食。记录要细化到咖啡或茶里的方糖。睡前利用网络或者软件计算一天的热量。  2.减重1公斤。要吃脱脂食物并拒绝甜食、香肠和蛋黄酱,定下减重1公斤的目标。  3.吃棉花糖或软糖。如果离不开甜食,那就吃棉花糖和软糖,脂肪少,饱腹感强。  4.购物多走几步。不要贪图方便,去附近商店购买食物。有目标的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5.常备一个量杯。做一份量的粥,大约50克谷物和200克脱脂牛奶。煮粥最后1分钟加入牛奶,这样粥会变得浓稠且饱腹感更强。  6.“一个原则”。每次吃三明治、酸奶、面包的数量控制在1个。  7.最好买切片面包。购买切片面包可以避免一次吃掉一整条。  8.不要把食物放在视线范围内。 //   9.烹饪过程中不要试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10.只喝咖啡。喝咖啡、茶时,最好不要配甜点。▲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9
高脂肪饮食对男人伤害更大

高脂肪饮食对男人伤害更大

  众所周知,男性在力量、耐力等方面比女性有优势,然而,在抵抗“食物危害”方面却可能处于劣势。近日,美国《细胞》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大量进食高脂肪食物对男性的伤害比对女性的伤害更大。   新研究中,美国洛杉矶雪松西奈山医学中心德博拉·克莱格博士及其同事分别给雌性和雄性实验鼠喂食了等量的高脂肪食物,结果发现,大脑对高脂肪食物的反应差异与雌激素水平以及雌激素受体状态差异密切相关,即雌激素及与雌激素相关的脂肪酸组织对雌性具有保护作用。 //   克莱格博士表示,新研究首次表明,两性大脑对高脂肪饮食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研究结果可能同样适用于人类。大脑中的这些差异会导致贪吃高脂肪食物的男性体内炎症和多种健康风险明显多于女性。

健康饮食 2021-07-29
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 降低老年女性早亡和中风风险

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 降低老年女性早亡和中风风险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9月4日报道,美国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食用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香蕉和土豆)有助于降低老年女性早亡和中风风险。   研究人员对9万多名年龄在50~79岁之间的绝经后妇女,进行了为期11年的追踪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女性平均每日对钾元素的摄取量是2600毫克,最低量为1925毫克,最高量为3194毫克。与食用钾元素最少的女性相比,食用钾元素最多的女性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了10%,患中风的可能性降低了12%。 //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钾元素食用量最少的女性相比,食用量最多的女性患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低16%。

健康饮食 2021-07-29
吃大量水果蔬菜带来好心情

吃大量水果蔬菜带来好心情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成果表明:食用大量果蔬与生活幸福感提高之间存在关联。   研究人员选取了405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要求他们在13天内连续对自己所吃的食物进行记录。这些大学生每天记录了他们所吃的水果、蔬菜、甜点和炸薯条份数。此外,他们还填写了一份测量其创造性、好奇心和心理健康程度的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在这13天内吃更多份水果和蔬菜的人其创造性、好奇心和积极情绪要高于平均水平。 //   研究者分析,果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对多巴胺的生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助于提升情绪。此外,果蔬中含有的抗氧化剂能减轻身体炎症,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

健康饮食 2021-07-29
体检报告中总胆红素偏高患者该如何健康饮食?

体检报告中总胆红素偏高患者该如何健康饮食?

  总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如果总胆红素偏高,往往意味着肝细胞受损,导致肝功能代谢不正常,除了必要的治疗、定期复查之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因为通过饮食调理是可以改善肝功能异常。当肝功能恢复正常,总胆红素也会趋于正常。那么总胆红素偏高吃什么好呢?   1.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菠菜、花菜、苹果、葡萄、木瓜、山楂、橘子等,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2.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应该多吃一些牛肉、猪瘦肉、鱼肉、鸡蛋、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类食物可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再生,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肉类时,一定要适量而且最好不要采用油炸、烧烤的方式烹饪,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   3.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应该多吃一些燕麦、玉米、红薯、魔芋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够促进消化,从而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  4.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应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如木耳、蘑菇、平菇、鸡腿菇、海带等,这类食物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并抑制癌症的发生。  最后,业百科weixinnc.com提醒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饮食调理对肝脏修复很有帮助,所以日常生活中要保证营养均衡,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熬夜,戒烟忌酒,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肝功能修复很有帮助。

疾病调理 2021-07-29
节后糖尿病患者警惕低血糖昏迷

节后糖尿病患者警惕低血糖昏迷

  节后低血糖昏迷患者多   对于糖尿病患者,节后血糖飙升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节后第一天南京市中医院接连收了多位低血糖的患者,其中一位齐奶奶因昏迷入院。  80岁齐奶奶糖尿病有十多年了,一直使用胰岛素,平时血糖控制还不错。端午节,儿孙们都回老家和她团聚,因为高兴,中午吃饭就没有控制,餐后血糖比平时高了不少,齐奶奶不敢大意,晚饭就没敢吃东西,但是胰岛素还是按照常剂量使用。  当天晚上齐奶奶就觉得困得不得了,早早地就睡觉了,第二天家人喊奶奶吃早饭,怎么喊都没反应,才紧急送完医院急诊,被诊断为低血糖引起的昏迷。  光喝酒不吃饭也会低血糖  无独有偶,45岁的刘先生也是低血糖引起轻度意识障碍而入院的。刘先生本身也是糖尿病患者,节日期间正好有老同学来南京玩,因为自己血糖高,在饭桌上还尤其注意,只喝酒,都没怎么吃饭,没想到血糖一度低到1.7mmol/L,昏迷入院。  据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冉颖卓介绍,假日期间,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比较注意,反而引起低血糖的患者增多。本身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不及时摄入适量的食物,反而会诱发低血糖。同时,不少人会同刘先生一样,认为只喝酒不吃菜对血糖没有影响,素不知糖尿病患者本身自身血糖调节功能差,加上大量饮酒会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容易使没有食物摄入(空腹)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尤其是在服用药物和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者,这种危险性就更大。  低血糖易被误诊  冉颖卓介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调节作用受损,尤其是老年人,低血糖的症状比如饥饿无力、心慌、出冷汗、手抖等不明显,反而是神志改变比如嗜睡、发呆、意识模糊这些症状明显,因此常常会被误诊。然而,事实上,低血糖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极大,其危害性不亚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若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脑细胞将受到严重的不可逆损害,导致永久性脑功能障碍或死亡。因此家人一定要关注老年人的低血糖。  一盘炒蚕豆致血糖飙升  冉颖卓介绍,节后血糖飙升的患者也有不少,有的患者认为只要不甜的食物多吃点没关系,粽子坚决不碰,但是油脂类食物食用过多同样也会引起血糖高升。 //   刘先生前段时间在单位体检查出糖尿病,也没有进一步去医院看,就是平时在饮食上注意一点。今年端午节,愣是一个粽子也没碰。就是家人油炒了蚕豆,觉得特别好吃,中饭就吃了一盘,觉得还不解馋,下午看电视时,又吃了家人买的油炸蚕豆,结果到了傍晚就感到恶心呕吐,被家人送至南京市中医院检查,已经超出末梢神经血糖检验指标的最高值。  冉颖卓介绍,蚕豆虽然不是甜食,但是和山药、荸荠等食物一样,都是属于淀粉含量比较高的,可以适量使用,但是也要把它算入主食,饮食量要相应减少。很多糖尿病患者平时对自己比较苛刻,血糖控制得不错,一到节假日就会想到要对“自己好一点”,不加节制,其实血糖控制也要做到无假期,24小时7天制,坚持“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方式。

疾病调理 2021-07-29
预防胆结石多吃橙子

预防胆结石多吃橙子

  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是很多人爱吃的水果。但多吃橙子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减少胆结石的发病率。   中华自然疗法基金会主席顾奎琴说,橙子对减少胆结石的发生会起到明显作用,这是因为橙子中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从而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下降,两者聚集形成的胆结石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 //   此外,橙子还具有行气化痰、健脾温胃、助消化、增食欲等药用功效。所含果胶能帮助身体尽快排泄废物、脂类及胆固醇,并减少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排毒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血脂。

疾病调理 2021-07-29
存大桶油放粒维E

存大桶油放粒维E

  虽然食品专家一直提倡选油时尽量买小桶的,但经济实惠的大桶油还是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不过大桶油要一两个月才能吃完,再加上瓶盖不断开关,难免会遇到脂肪酸和维生素氧化的问题。对此,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存大桶油,放粒维生素E,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油脂氧化。   王瑞元解释说,维生素E不仅是食用油中本身含有的营养素,更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贮藏大桶油时加入维生素E,一方面提高了油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的氧化,防止产生醛、酮类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有研究证明,在0~95mg/L用量范围内,随着天然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食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指数值增高,抗氧化效果变好。具体做法是,取1~2粒维生素E胶丸,刺破后加入到大桶食用油中,然后摇一摇,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均匀地溶解在油里。为了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防止氧化,摇晃时要盖上油瓶的盖子。 //   此外,油脂的氧化变质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把新鲜油脂放在旧油罐中,那么新鲜的油也会较快地劣变。所以,买一大桶油然后每天打开盖子倒油也不妥当。正确的做法是用较小的有盖油杯或油瓶,过几天从大油桶中取一次油,平日放在橱柜当中,炒菜时才拿出来,并且小油杯或小油瓶应当定期更换或清洗。

食材选购 2021-07-29
薯类也是维C高手

薯类也是维C高手

  说起土豆、红薯、木薯等薯类食物的营养,多数人想到的是膳食纤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其实还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   《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每100克土豆中维C含量为27毫克,红薯为26毫克,木薯为35毫克,高于大多数的根茎、鲜豆和茄果类蔬菜,如白萝卜21毫克、扁豆13毫克、西红柿19毫克、茄子5毫克,但低于大部分的叶、花类蔬菜,如大白菜31毫克、菜花61毫克。 //   从保留率上来讲,烹饪过程中,食物中的维C会因水浸、受热、氧化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而薯类食物富含淀粉,可以保护其中的维C。有数据显示,菠菜水煮1分钟后维C保存率为75%。而土豆带皮水煮40分钟后保存率为87%,蒸40分钟后保存率为91%,红薯的结果基本相同。但土豆去皮切丝油炒6~8分钟,维C保留率为54%,油炸仅为38.5%。  为了保护维C,薯类最好的吃法是洗净后带皮蒸煮。烹炒土豆时不要切太细太小,切后不要再用水冲洗,以免维C通过切口大量流失。因维C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烹调土豆时最好加点醋。另外,烹调时不宜过早加盐,否则维C也容易被氧化而损失。

食材选购 2021-07-29
黑枸杞有啥作用

黑枸杞有啥作用

  浙江读者隋先生问:现在市面上有卖黑色野生枸杞的,有啥保健功效,和红色枸杞有什么区别? //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答:黑枸杞是我国西部特有的沙漠药用植物品种,它与我们常用的红枸杞是同属植物,也就是“亲兄弟”的关系。维吾尔族医生常用黑枸杞果实及根皮治疗尿道结石、牙龈出血等;藏医用黑枸杞治疗月经不调等;在民间多作为滋补强壮、明目及降压药。黑枸杞味甘、性平,其主要功效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补肾益精,生津止渴;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养肝明目。黑枸杞富含蛋白质、枸杞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天然原花青素(红枸杞不含),是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天然野生植物。总的来说,黑枸杞的功效、用法、用量都类似红枸杞,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比红枸杞还好。

食材选购 2021-07-29
“素中之王”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

“素中之王”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

  据了解,黑木耳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极高。同时,黑木耳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原成分,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谷壳、头发、沙子等异物具有溶解和氧化作用。因此,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涤肠的作用,特别是对从事矿石开采、冶金、棉纺毛纺等空气污染严重工种的工人来说,经常食用黑木耳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但山东省有关食品专家介绍,一些不法商贩为欺骗消费者,经常使用普通地耳染色冒充黑木耳。据了解,普通地耳是用锯末、秸秆撒上地耳菌人工繁殖的,有时在潮湿的地方自己也能生长,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成本很低,一斤地耳的产地价约为十多元,但经染色后就摇身一变成了营养丰富的“黑木耳”,每斤能卖出近五六十元。造假者通常将地耳倒入盛满热水的铁锅里,放入一定量的墨汁,就可将原本黄褐色的地耳变成黑色的“黑木耳”。目前,这种假冒的黑木耳在网上销售较多,而销售真正黑木耳的网上商城并不多,仅有“山货吧”等少数几家商城。 //   同时,由于黑木耳的吸溶性很强,很多其他物质,包括糖、盐等都能吸收进去,一些不法商贩还常使用化学制剂硫酸镁浸泡以增加黑木耳的重量,这样一斤黑木耳能长“胖”两三斤。但作为一种化学制剂,硫酸镁也可作为泻药用,是严禁添加到食品中去的。  专家提醒消费者,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消费者可通过辨别颜色来区别真假。真正的黑木耳正面是黑褐色,背面是灰白色的,而地耳是黄褐色的,用硫酸镁浸泡过的木耳则两面都呈黑褐色。同时,黑木耳味道很自然,有股清香味,而掺假的木耳有墨汁的臭味。把经过“加工”的“黑木耳”泡在清水中,很快水就会变成墨黑色。此外,真木耳嚼起来清香可口,而经过硫酸镁浸泡过的木耳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食材选购 2021-07-29
香蕉买回家没几天就变黑了!教你香蕉的正确储存方式

香蕉买回家没几天就变黑了!教你香蕉的正确储存方式

  香蕉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钾和维生素,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一种水果。从中医上面来说,香蕉有清热润肠、润肺解酒的功效,因此香蕉很受大众欢迎。   经常买香蕉的人会发现,香蕉买回家放不了多久就会发黑,为什么香蕉容易变黑?香蕉变黑后还能吃吗?香该怎样储存才能防止发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香蕉为什么会发黑?  香蕉为什么会发黑?这是因为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当香蕉的表皮收到损伤时,细胞壁遭到破坏,本来被分隔开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相遇,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酚类物质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羟基醌,羟基醌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后,生成邻苯二酚型黑色素,这样香蕉皮就变黑了。  除了香蕉皮容易变黑意外,香蕉果肉也容易被氧化发生褐变,所以买回家的香蕉很容易坏。  香蕉变黑了还能吃吗?  香蕉变黑了该怎么处理?香蕉变黑后还能吃吗?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果只是香蕉皮变黑了,果肉没有发黑,香蕉是完全可以吃的,而且这种香蕉糖分更多,吃起来也更甜。当然,如果不只香蕉皮变黑了,香蕉肉也开始腐烂变质,就不能再吃了。  不过,香蕉皮变黑严重的话,说明香蕉皮损伤严重,那么香蕉就容易受到微生物入侵,容易腐坏,而且香蕉皮变黑还会影响美观和食欲,所以建议大家买回香蕉后一定要好好储存,并且在香蕉变黑前吃掉最好。  如何防止香蕉黑变?  防止香蕉变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少买点,在变黑之前就全部吃掉了,就不会有香蕉变黑的问题了。买回的香蕉在储存时注意下面这几个问题,也可以防止变黑。  1.减少表皮损伤  香蕉在储存时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表皮损伤,在放置时将凸面朝上,可减少接触面,减少损伤。  2.减少空气接触  可用保鲜膜把香蕉抱起来,减少表皮与氧气的接触,可减缓氧化的进程。  3.别放冰箱  香蕉其实不适合放冰箱储存,因为冰箱温度低,香蕉容易被冻坏,会更容易变黑,一般常温储存即可。 //   4.冷冻储存  如果香蕉已经很熟,但短时间内又吃不完,可以去掉香蕉皮,把香蕉果肉用保险袋装起来,放进冷冻室保存,做成冷冻水果,可以用来做蛋糕、面包、冰淇淋、奶昔等,就不会造成浪费。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食材选购 2021-07-28
为什么大米放久了会长小虫子?哪儿来的?一个方法“赶尽杀绝”

为什么大米放久了会长小虫子?哪儿来的?一个方法“赶尽杀绝”

疫情期间,不少家庭会多买几袋米屯在家里,减少去超市的次数。然而好多人会发现,日子久了,米缸里就会出现米粒一般大小的小虫子,尤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 跟蚂蚁、蟑螂不一样的是,米缸明明是密封的,为什么还会长虫子呢?它们是“凭空出现”的吗?长了虫的米还能吃吗?小九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大米里的虫子究竟是啥?哪儿来的?米虫又叫米象,它们长长的口器很像大象的鼻子。成年米象的虫体大约只有3~4毫米长,而它们的“鼻子”就大约占了1毫米。米虫主要生活在大米、小麦等储藏谷物中,还包括通心粉等加工过的谷物食品,以此为食,其主要危害对象是存储2~3年的陈粮,常常使我们储藏的粮食损失巨大。米虫的成虫将卵产在一颗颗谷粒内,再用胶状分泌物把洞封起来,这样的谷粒看起来像是“完好无损”的,也就是说,你吃的每碗饭都可能含有米虫虫卵。一般而言,米虫的出现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当谷物还在地里的时候就被成虫产了卵,另一种是在加工或者存放过程中被虫卵感染。幼虫孵出来后,会先在谷粒里面生活,由内向外吃掉谷粒,留下被掏空的外壳,一个月后成虫羽化后破米而出。所以在成虫出现前,我们很少能够发现它们的踪影,在某一天突然看到在米堆里钻来钻去的成虫时,就会产生一种“凭空出现”的错觉。米虫的繁殖速度极快,成年雌虫破蛹后3天内就能够得到交配机会并开始产卵,每年最多可达8-9代,每代300-600枚卵。超强的产卵力是米虫“杀之不绝”的原因。图源网络有米虫的大米还能吃吗?吃了会不会身体不好?大米生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就算是再先进的加工技术也不能完全杜绝虫害。米虫本身没有毒性,只要筛掉米虫和它的代谢废物,再把米淘干净,大米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退一步说,就算是误食了米虫,也不会有食品安全的隐患,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所以,没有必要一袋米里面生几只虫就全部扔掉,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过,大米生虫一般说明存放时间已经过长了,所以食用前一定要仔细查看有无发生霉变。如果发生霉变不建议食用,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容易对健康产生影响。预防大米长虫,一个方法很有效当我们发现米虫的时候,米虫已经悄悄把我们的大米蛀空了,所以“屯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预防大米长虫。熏蒸就是一个常用的方法。熏蒸是利用熏蒸剂的气味,达到在密闭场所杀死害虫、病菌或其它有害生物的一个技术措施。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用大蒜、大料和花椒等气味浓重的食材来杀死米虫,这利用了熏蒸的原理。大蒜中的大蒜素对米虫有明显的熏蒸作用。研究发现,大料、花椒中含有香茅醛、1,8-桉叶油素、α-蒎烯等,这些植物精油对米虫均有较好的熏蒸效果。所以,将大米和大蒜、大料、花椒同放在米缸或米袋里,米虫会被赶走,或者是刚孵化出来就被熏死了,大米也就不会被蛀了。那么,究竟要放多少大蒜、花椒比较合适呢?大蒜素等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品种大蒜、大料、花椒中的含量并不稳定,而且杀灭效果也和大米的数量、存放空间大小、储藏条件有关。尤其是温度,温度越高,挥发性物质的释放能力就越强,但是温度太高也会造成大米贮藏期的缩短。一般来说,一升大米里放20~30粒大料、花椒就足够驱除米虫了。可以将它们用纱布分成几包,均匀放在米缸或米袋里面,一般3个月换一次即可。大米长虫虽然不是稀奇的事,米虫也不是毒性昆虫,但数量繁多的它们还是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浪费粮食。所以,不经常煮米饭的人群可以按需购买小包装的大米,这样能尽快吃完。如果遇到像疫情这样的时候需要囤粮食,那就要做好预防米虫的措施。这种米虫,你见过吗?参考资料:[1]刘畅. 储藏害虫米象的转录组分析及逆境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3 // [2]米面生虫不能再吃了?是不是谣言,终于清楚了.科普中国.2018-09-29[3]李兰青,苏丽,罗鸿,张富龙,谢永坚.4种植物精油对米象的熏蒸活性研究[J].广西植保,2012,25(04):3-5.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食材选购 2021-07-28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