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公约有:不滥砍滥伐树木、不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尽量节约纸张、随手关紧关好水龙头、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污染水资源、尽量节约每一度电节约电源、保护动物、减少废气排放等。 保护环境公约十条怎么写 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 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身上有梅花状白斑,故称“梅花鹿”。 梅花鹿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性情机警,四肢发达、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常于晨昏活动。 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梅花鹿数量极少,在中国已是高度濒危动物,总数量不到1000只。 梅花鹿在韩国和越南已经灭绝,而日本则有30万只左右。日本梅花鹿曾经濒临灭绝,不过良好的保护和日本狼的灭绝导致了种群的恢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属于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藏羚羊、雪豹、兰科植物等。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哪个省 鉴于三江源是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复杂、地理区位独特。 根据保护区主体功能确定为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功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其主要保护对象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及野生动植物等。
海马属于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确定2004年5月15日起,把海马纳入二级重大保护动物管理范畴。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 海马 海马行动迟缓,却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生物。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故而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勒住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将身体固定,以使不被激流冲走。 海马性甚懒惰,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于漂浮着的海藻或其他物体上,随波逐流。
不是。蜂鸟鹰蛾被称为昆虫世界中的“四不像”,像蝶一样在白天活动,有色彩缤纷、美丽炫目的翅膀,外形像蜜蜂,会在花丛中采食花蜜,像南美洲的蜂鸟。蜂鸟鹰蛾属于蛾类,体重、外形、生活习性、飞行速度与蜂鸟相似。 蜂鸟鹰蛾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蜂鸟鹰蛾也称小豆长喙天蛾、蜂鸟天蛾、长喙天蛾、蜂鸟蝶蛾、蜂鸟蛾,原生于南欧和北非地区。 蜂鸟鹰蛾的卵浅绿色、呈球形,幼虫呈白色、身体肥硕、头小呈黑色,前翅灰褐色、饰有黑色纹线。 蜂鸟鹰蛾的腹部粗壮,生存在从葡萄牙到日本的旧大陆广泛的寒带中,在干枯的瓜蒌藤中越冬。
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马是一种小型的海洋动物,由于外形像马且生活在海中而得名。我国是自2004年5月15日起,将海马纳入了二级重大保护动物的管理范畴中。 海马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若违反会处以10倍以下的罚款,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海马一般生活在沿海海藻丛生或岸礁多的海区,有时也会附着在海藻或其他漂浮物上被随波逐流。 海马主要是以小型甲壳类为食,比如有桡足亚纲动物、蔓足纲动物的幼体、萤虾科动物、糠虾目动物、钩虾目动物。
麻雀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麻雀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雀科麻雀属下的动物统称,世界共有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麻雀属都是小型鸟类,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 麻雀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性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 麻雀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等,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
怒江金丝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怒江金丝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度濒危(CR)。人类对于怒江金丝猴这一动物群体,应当多珍惜和保护。 怒江金丝猴 怒江金丝猴:体重约20-30千克,体长55.5厘米,尾长78厘米,头尾总长约1.2米,尾长约为体长的1.4倍。 怒江金丝猴主要生活在缅甸克钦州东北部和中国境内,集中在在海拔1700-3200米的山区,习惯群栖。 怒江金丝猴以植物为食,主要吃嫩枝、幼芽、鲜叶、竹叶和各种水果,营树而居,主要活动在高大乔木树冠的顶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非该法律条文许可情况下,不能对国家保护动物进行捕猎、杀害、买卖。 国家保护动物分几个等级 保护动物级别分为一级和二级,并且对水生、陆生动物作了具体划分,明确了由渔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的具体种类。 《名录》于1988年12月10日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原林业部和农业部发布施行,之后也经历了些许变更。 《名录》的颁布把对于这些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有人违反相关法规(如捕杀或倒卖名录内所列的野生动物),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按保护对象来分,自然保护区可分为生态系统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三类。生态系统保护区: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分为哪三类 截止2019年6月,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武夷山、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等34处。 在自然保护区内,人类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确保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必须以保护某个核心对象为目标,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等。
可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 中国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哪三个功能区 核心区,严禁一切干扰,以保护种源为主,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也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 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外围区,即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 人类可以进入外围区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白眉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眉长臂猿,为灵长目、长臂猿科哺乳动物,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的高山密林之中,它们不筑巢,觅食、睡觉、休息都在树上进行,很少下地活动。 白眉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以多种野果、鲜枝嫩叶、花芽等为主要食物,亦食昆虫和小型鸟类。 白眉长臂猿是长臂猿中体型较大的一类,头很小,面部短而扁,体长为45-65厘米,体重10-14千克,无尾,前肢明显长于后肢。 白眉长臂猿主要栖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在云南西部,多栖于海拔2000-2500米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冬季常向下作垂直迁移。
为了保护环境可以,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频率、废旧电池千万不要随手丢弃、出行的时候尽量减少开车等。保护环境就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东北虎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是猫科豹属下的老虎亚种,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 东北虎 东北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有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会爬树,很少袭击人类。 东北虎主要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捕食方式为偷袭。 东北虎生性内向,多疑而凶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东北虎。
壁虎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壁虎,爬行纲动物,是蜥蜴的一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壁虎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它们潜伏在壁缝、瓦檐下、橱柜背后等隐蔽的地方,夜间则出来活动。 壁虎 夏、秋的晚上,壁虎常会出现在灯光照射的墙壁上、屋檐下或电杆上,捕食蚊、蝇、飞蛾和蜘蛛等,是有益无害的动物。 壁虎在受到惊吓或者当人们去捕捉它的时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折断,壁虎也会乘机逃跑了,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割,也称为自切。 壁虎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国家一级。西黑冠长臂猿在全球的总数大约仅有1200~1500只,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的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其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于2024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西黑冠长臂猿属于几级保护动物 西黑冠长臂猿一般指黑冠长臂猿,也称黑长臂猿、印支长臂猿、冠长臂猿。 西黑冠长臂猿雄雌性之间的毛色相差很大,雄性完全是黑色的,雌性的毛色从黄灰色到淡棕色。 西黑冠长臂猿主要吃水果子,偶尔也吃树叶和小动物,喜欢在茂盛的树冠上栖息,白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