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超清,1905年出生于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县鹅岭乡塘南村的仕宦之家,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经萧国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龙超清受党组织派遣,以国民党特派员身份,回到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宁冈开展工作。马日事变后,全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1927年7月26日,在宁冈区委领导下,龙超清和王佐、袁文才指挥两支农民自卫军及几百农民,奋力攻下城池,营救了受难的同志和乡亲。1928年2月20日,成立中共宁冈县委,龙超清任县委书记。1929年秋,特委调龙超清去莲花县任县委宣传部长。三个月后,他又调回宁冈,专任边界特委宣传部长。1930年3月,他当选为赣西南特委委员;6月任西路行委书记。他将赣江以西的地方武装组成西路纵队,并兼任政治委员。7月,西路纵队编入红二十军,他任该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并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从2月起,赣西地方武装曾先后8次围攻吉安,龙超清指挥了多次进攻战斗。10月初,西路行委动员一万多人的地方武装和工农民众,参加了红军第9次攻打吉安的战斗,终于摧毁了敌人在赣西的最后一个反动堡垒,形成了纵横千里、人口达400余万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龙超清在这场对敌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功绩。12月,赣西党内进行肃反,龙超清被诬为“AB团”首要分子,1931年底在江西广昌县被错杀,年仅26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龙超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宁冈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31年毕业院校:南昌省立第二中学信仰:共产主义 2 人物生平1926年10月策动袁文才部在宁冈起义。后任中共宁冈县委书记、赣西南特委委员、西路行委书记,参加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10月在肃反中被诬告为AB团。1931年底在江西广昌被杀害。建国后被中共江西省委追认为革命烈士。龙超清犯有极大的错误,是杀害王佐、袁文才的主犯之一,杀害王佐、袁文才直接导致部队在井冈山人心尽失,最终导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丧失。父亲龙钦海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回国后,先后担任过江西省参议会参议长、省教育学会会长、中华书局编辑等职务。父亲学识渊博,思想开明,曾协助过中共南昌特别支部创办“明星书社”和黎明中学,成为当时江西党团组织的两个主要的秘密活动基地。许多江西早期的共产党员,如赵醒侬、曾天宇、袁玉冰等都曾在此秘密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组织。龙超清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与两个姐夫刘克猷、刘辉霄于1925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73.10~1999.5),男,1973年10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洪官屯小宋村,中共党员,曾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重庆市杰出青年卫士”等称号。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简介3人物事迹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芦振龙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洪官屯小宋村出生日期:1973年10月15日逝世日期:1999.5职业:警察毕业院校:西南政法大学刑侦系信仰:共产党性别:男 个人简介2 芦振龙(1973.10~1999.5),男,1973年10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洪官屯小宋村,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生前系重庆市高新区兰花村派出所民警。中学期间,他5次被评为县三好学生,两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在高考时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人物事迹3 芦振龙刻苦学习,吃馒头下白开水是常见的饭。冬天他穿一件人造革夹克,夏天最好的衣服是10元钱买的蓝格子衬衫,在他牺牲后清点遗物时,那件衬衫依然还在穿。他乐于助人,同学蒲东明患病,小芦背起他进医院治疗,拿出了自己写论文的50元稿费。学校宿舍被盗,小芦分析破案,守住路口,终于在凌晨逮住了小偷。1998年7月,芦振龙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石桥铺派出所,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芦振龙热爱重庆,说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他把遭遇难事的老人送回百里外的长寿县;把当时身上的钱全部送给被偷的老大娘;民房漏雨,他钻进垃圾堆里探究竟;牺牲前半小时,他发着烧,还在商量为兰花村居民补修房屋。1999年5月27日下午,为了保卫人民的利益,捍卫法律的尊严,芦振龙只身一人,临危不惧,英勇地与7名穷凶极恶的歹徒殊死博斗,终因力不敌众,身中27刀,壮烈牺牲,年仅25岁。牺牲后被授予国家一级警模等称号。同年5月31日,重庆市 人物评价4 芦振龙与歹徒英勇搏斗光荣牺牲的消息传遍渝州大地后,社会各界自发地以各种方式,深切缅怀芦振龙的英勇事迹。市公安局党组连夜召开会议,作出了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向芦振龙学习、争做人民满意民警活动的决定。重庆市公安局党组也在全局发出通知,号召全体公安民警向芦振龙同志学习。1999年年6月21日,公安部追授芦振龙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重庆市委追认芦振龙为中共正式党员,市总工会追授他为“特佳文明职工”,有关部门还追授他为“重庆市杰出青年卫士”称号。聊城的《晚间报道》、山东的《关注》和中央的《焦点访谈》都曾经对这个事情进行报道,焦点访谈的片尾曲用的是《驼铃》。根据烈士父亲的愿望,经公安部门的审查,重庆市公安局党组决定,吸收芦振龙烈士的胞妹宋桂萍为人民警察,并仍将安排在其哥芦振龙生前工作过的高新开发区公安处工作。英雄的芦振龙离我们去了,离开了生他爱他的父母,离开了他至爱的兄弟姊妹,离开了曾经和他并肩而战
池龙,江西兴国(今泰和)人,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历任通讯员、守机员、班长兼机师、干事、报务员、队长、分队长、区队长、中队长、中队长兼科长、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空军司令部通信兵部副部长、民航总局副政治委员等职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介绍3逝世报道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池龙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出生日期:1919年逝世日期:2010年11月23日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空军学院副政治委员 人物介绍2 池龙(1919~2010.11.23)男,别名达昌,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罗家地(今属泰和县)人。他家地处高山地区,自幼养成吃苦耐劳精神,青少年时受到革命教育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参加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通信员、司号员、守机员、电话员、班长兼机师、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争。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1936年在陕北通信学校学习后,任红二方面军司令部电台报务员。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电台队长、分队长、电台区队长、无线电中队长、中队长兼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热河省电信管理局业务科科长,热河省军区三科科长,冀热察军区三科科长,十三兵团司令部三科副科长,广西军区三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空军通信处副处长、处长,军委空军司令部通信兵部副部长,中国民航总局 逝世报道3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原空军学院副政治委员池龙同志,因病于2010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李俊龙(1909—1979),1949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四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常委。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评价4主要成就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俊龙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9逝世日期:1979职业:民革第二、四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常委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生平2 李俊龙是爱国民主人士。为探求民族的振兴,他参加过共产主义青年团,也参加过国民党改组派;在抗日战争中,他担任过三青团宣传处处长、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为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和平,他出任国民党和谈代表团顾问;为建设新中国,他积极参政议政,努力做好国务院参事工作;为祖国和平统一,他不断地向去台的亲朋故旧晓以民族大义。他的报国之路崎岖坎坷。“改组”一段弯路 他痛别汪精卫李俊龙1909年生于湖南湘乡五区瑶台乡。他的父亲是一位穷困的私塾先生。幼时,他生活虽然清贫,但饱读了诗书。在家庭中,对李俊龙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哥哥李卓然。李卓然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到公立学校读书,不怕危险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后来为探索救国之路又与蔡和森等人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李卓然是他的榜样。李俊龙14岁时就读于长沙岳云中学,经彭平之、李仁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参加 人物评价3 敢于直言 做共产党的诤友民主自由是李俊龙的政治理念,他认定,现代国家和现代公民需要民主自由,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现代经济,没有议论自由、学术自由,就不可能有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政治的清明。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真心地希望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强盛起来。他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勇于负责,敢于直言。由于工作,李俊龙经常到各地视察。从华南到东北,全国大城市几乎都有李俊龙的足迹。在调研中他发现,有的党员有功臣架子,认为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拒知识分子于千里之外。他认为。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而中国知识分子传统上是有相当自尊自爱的。他希望党员要广交天下贤能之士,放下架子。1953年7月,李俊龙在政协座谈会上提出一个挑战性的口号:“不要算旧账!”“尊重知识分子的传统!”同时他要求:“非党人士也要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不要妄自尊大,文人相轻,这样才能向工农学习。”他 主要成就4 立足民革 发挥民主党派优势由于历史渊源,李俊龙和国民党和谈代表团的成员一起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是1948年1月成立的,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的一个民主党派。新中国成立时民革的成员很少,组织也很薄弱。李俊龙在民革中央任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他认为,民革成员在国家的公共事务上有他一套熟练的政治经验,所以应该发挥他特有的作用。1950年在民革中央的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放手发展组织的建议。不久,民革中央成立发展北京各机关组织临时工作委员会李俊龙任委员。1950年12月在民革的二中全会上做出了:“我们必须在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总要求下,加强组织,发展党员;首先对于人民政府机关的在职人员,过去时曾参加过旧国民党组织,而现时在工作和学习中有良好成绩表现者,应积极的大力争取”的决定。李俊龙首先从自己工作的政务院开始发展民革组织。民革在政务院工作的有20名党员,政务委员有3
肖龙士(1889—1990),字品一。名翰轩,安徽萧县(原属江苏)人。生前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安徽书画院名誉院长。 目录 1基本资料 2萧龙士人物生平3萧龙士绘画风格4萧龙士主要成就5萧龙士个人作品6萧龙士轶事典故7萧龙士人物评价8萧龙士人物纪念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萧龙士外文名:Xiao long shi别名:萧品一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徐州府萧县出生日期: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逝世日期:1990年10月17日职业: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毕业院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主要成就: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代表作品:《兰香四射》,《香远益清》,《经霜益艳》等 萧龙士人物生平2 1889年5月16日(清光绪十五年),萧龙士出生于江苏徐州府萧县萧场村,原名萧品一。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入村塾启蒙。课余,常用纸蒙在课本上描绘插图,也爱画野花、飞鸟。祖父见爱,借来画谱,供其临摹。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读书奋发,自书春联:“云过琴书润,春来翰墨香。”遂自号翰云。1904年(光绪三十年),考入萧县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考入萧县师范讲习所。1908年2月(光绪三十四年),在萧县师范讲习所毕业。3月,回籍在刘套筹办小学。1910年(光绪三十六年),被聘为萧县师范讲习所教师。1913年(民国二年)春,考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徐州)讲习科。1918年(民国七年),调任萧县教育局教育委员。1921年(民国十年)年,在徐州苗聚伍家和李可染相识,互相观摹作品,颇为投机,此后常有往来。1923年(民国十二年),经李可染介绍,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校, 萧龙士绘画风格3 萧龙士擅画竹、梅、菊、松、兰草、荷花、牡丹、雁来红等题材,以兰、荷过人,兼攻山水人物。画风融南吴北齐画风于一体,技艺精湛,画风儒雅酣畅,质朴淳厚,沉雄老辣;尝题“握笔应书民心愿,凝神当思国前程”的书作以表达其情怀。萧龙士荷花小品,笔墨至上、形神兼备,枯湿浓淡、苍韵鲜活,笔简意赅、趣味无穷。兰花点线交融、穿插有致、浓淡相宜。以书画及题款来抒发自己与人无争、与世无求,不慕荣利的崇高情怀。在荷花图上题道:“出生于污泥,岂有不染尘,叶新花更红,贵在常洁身。”在兰画上写道:“深山一小草,淡泊而妖娆,能增山色美,不似牡丹娇。”这些都是他完美内心世界的独白和高尚情操的形象化。萧龙士一生致力于大写意花鸟,作画用墨尤为厚重,主张无论字和画,都要厚重,只有厚重的功力才有厚重的笔墨。字画没有分量就没有看头,作画主张形是外在的,神是内含的,形和神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一件绘画作品,形是神的基础,有其形,才能传其神; 萧龙士主要成就4 萧龙士是集花鸟、人物、山水画于一身的多能画家,是诗歌、书法与绘画理论诸方面都有深厚功力的艺术家。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被后人尊称为“安徽八老”。其大写意绘画艺术是对吴昌硕、齐白石大写意的继承与发展,为大写意绘画史增添了承前启后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在此基础上开启和创办了在中国画坛上具有一点的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江淮大写意画派”。并挟新安画派在中国画史上有巨大影响。《安徽画报》、《江苏画刊》、香港《文汇报》等报纸画刊均辟专栏介绍其艺术事迹。萧龙士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期间多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当过小学校长、美术教师。是当代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弟子、门生,他教学生学画,首先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标准。他本人身体力行,一生不为名利,谈博利禄。在其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中,倾注了毕生心力为人、为师、为艺,为后人留下累累艺术硕果,赢得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的已是卓然成名, 萧龙士个人作品5 萧龙士其一生的画作达3万多幅,代表作品有《兰草》、《春兰》、《兰八哥》、《乞丐图》、《兰竹图》、《有根何处不发芽》、《墨荷图》、《兰香四射》、《皆大喜欢图》、《白梅》、《兰石芭蕉图》、《春梅图》、《雄鸡唱晓图》、《香远益清》、《经霜益艳》、《碧天垂影》、《牧童图》、《伯牙学琴图》等。代表画集有《萧龙士画集》、《萧龙士蕙兰册》、《萧龙士百寿画集》、《萧龙士百寿纪念集》等行世。 萧龙士轶事典故6 1949年,萧龙士当时在画坛日渐成名,但强烈的求知欲又驱使他迈出新的步伐。已是花甲之年的萧龙士,背起行李千里迢迢来北京拜见齐白石,在齐翁弟子李可染的介绍下,带去几幅作品请白石老人指教,白石老人看后连连称道,并当场挥毫,在他的一幅《荷花》上题道:“此萧龙士先生所做,未见其人,也未见其画,国有此人而不知,深以为耻,想先生不曾远游也。”翌年冬天,齐白石正式收他为弟子。抗战期间,萧龙士以画笔为武器,宣传民众,动员抗日,先后在徐州、南京、镇江等地,举办书画义展,将收入捐给抗日救亡工作。1951年,何香凝等著名人士发起“抗美援朝”,吁请艺术家拍画义卖,正在北京学习的萧龙士毫不犹豫地拿出身边所有的包括齐白石给他题款的珍品献给义展。解放初,刚刚经历淮海战役的萧县人民又遇上大水灾,萧龙士先生又尽出多年的收藏在徐州进行义展,将其收入全部捐献给政府救济受灾人民。 萧龙士人物评价7 刘海粟:比其人其画,为花中兰蕙,有古君子之风,令人肃然起敬。潘天寿:论年龄龙士为我兄长,论意志,我不如龙士,惭愧!江北第一画家。林风眠:萧龙士之画,为“艺界之光”。齐白石:龙士画荷,吾不如也。冯其庸:萧龙士先生的画,其用笔之苍润。构图之超奇,即使置之于“八怪“之中,亦不多让。吾曰:萧老,画师也,人师也。刘海粟:龙士之画,铁线纷披、遒举更胜昔年,墨韵四溢,张吾素壁,觉其须髯飞动,香风四荡于几案间。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吴昌硕:人为多愁少年老,花本无愁老少年,翰云学弟画甚工,将有大成定无疑。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赖少其:萧龙士先生善画幽兰,其兰翩翩有君子之风,千姿百态,妩媚多娇,使人肃然起敬,我们敬重萧龙士先生,不仅因为他年高艺精,还因为他品德高尚,为人谦虚自约,处事豁达大度,待人和蔼可亲,人们常说,画品则如人品,诚然!许麟庐:雄浑潇洒,有花香欲活之态。黎光祖:萧龙士先生乃声名远播、德艺寿三高之大师也 萧龙士人物纪念8 1989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萧龙士拍摄纪录片《画坛寿星》。在萧县、徐州、宿州分别建有萧龙士艺术陈列馆、萧龙士艺术馆。1998年9月,萧龙士艺术馆建成。坐落于徐州市富国街中心地段萧老旧居原址之上,由张云生、张绍俊、欧阳龙等同志倡导、徐州市人民政府委托鼓楼区人民政府筹建,以展示萧龙士在书画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在人格方面的崇高品德。该馆分设展厅和接待室两部分,采取分体活动隔离结构,以尽量满足展示需要,格局典雅。由著名画家许麟庐萧龙士所书的“萧龙士艺术馆”门匾,增添了几分古朴庄重。萧龙士后辈遵从萧龙士爱国爱乡的遗愿,捐赠萧龙士书画佳作65件,刘海粟、许麟庐等师友作品28件,及萧龙士生前所用的部分实物同时在馆内陈列。2012年7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萧龙士》(大红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萧龙士》画集搜集作品八百余幅,从中筛选180幅出版。作品以花鸟为主,杂以山水、人物和书法,集中展现了萧龙
黄龙飞(1902-1928),籍贯:湖南省耒阳县人,性别:男,在1927年重建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并组建一支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1月因叛徒告密,于农历正月初一被捕。敌人先将他的双腿打断,然后进行两昼夜审讯,但一无所获,于第3天即正月初四将他杀害。 目录 1基本资料 2早年经历3党内经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黄龙飞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耒阳县出生日期:1902年逝世日期:1928年毕业院校: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早年经历2 黄龙飞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一户小康之家。1920年,高小毕业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1年10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党内经历3 192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转入省立第三中学学习,年底毕业。1924年4月,与刘泰等共产党员组成耒阳县第一个党支部,并以私立民治学校教员的职业作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2月,被推选为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青运委员。后又担任“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耒阳分会”会长,领导罢市、罢工、罢课和查禁仇货的斗争。同年11月,当选为耒阳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副会长,领导全县举办工农夜校,并回家乡观音阁,亲自办起一所农民夜校和一个秘密乡农会。1926年11月,当选为耒阳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1927年“马日事变”后,潜入东乡坚持地下斗争。同年9月,与邓宗海等重建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并组建一支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1月因叛徒告密,于农历正月初一被捕。敌人先将他的双腿打断,然后进行两昼夜审讯,但一无所获,于第3天即正月初四将他杀害。乡亲们从他的内衣口袋里发现留给妻子的一封遗书,其中写道
龙世洪,男,苗族,1962年9月出生,湖北恩施市人,1986年5月入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湖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具有经济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任职资格。 目录 1基本资料 2工作经历3工作分工4人物去世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龙世洪国籍:中国民族:苗族出生地:湖北恩施市出生日期:1962年9月逝世日期:2009年3月15日职业:公务员信仰:共产主义性别:男 工作经历2 1981.07--1984.10恩施市一轻工业局工作;1984.10--1989.03恩施市劳动人事局工作(其间:1984.4-1986.10参加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专业自学毕业);1989.03--1991.06恩施市双河区横栏乡任党委书记;1991.06--1992.01恩施市双河区副区长;1992.01--1996.02恩施市沐抚区区长、区委书记;1996.02—1997.05巴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7.05—2000.06松滋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0.06—2003.04恩施州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04—2006.01恩施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06.01—2006.10中共巴东县委副书记、代县长;2006.10—2006.12中共巴东县委书记;2006.12--2009.01中共巴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工作分工3 主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全面工作;负责电力产业,联系茶店子镇、茶店子镇大湾村和朱砂土村、巴东县一中、县交通局;组织服务30万吨炼钢“采、选、冶”工业实验项目;2009.01--2009-03-15恩施自治州副州长; 人物去世4 2009年3月15日龙世洪从巴东调研回恩施州途中突发疾病,悄然辞世。享年47岁;据了解,为官一任,龙在当地留下较好的声望,记者此前在巴东采访时,当地官员对龙世洪的为官大多给予了极高的正面评价,也对龙未来的仕途充满信心。但龙世洪突然败给了健康,令人始料未及。
秦化龙(1913~1991),原名季康,曾化名余湘,平江县梅仙镇人。一九二七年参加平江梅团区儿童团,任团长、区队长,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1基本资料 2任职经历3生平4革命经历5个人荣誉6相关事件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秦化龙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平江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91年原名:季康化名:余湘性别:男 任职经历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省委常委、驻鄂东南、湘北代表团代表兼军分区政委,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部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区后方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湘鄂赣军区边区游击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坚持了湘鄂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渤海纵队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淞沪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公安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上海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政委,中共农村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农牧渔业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生平3 原农业部顾问。 秦化龙同志(原名秦季康),1913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梅团区石塘乡,少年时期投身革命,1930年5月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秦化龙同志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共平江县梅团献冲区书记兼区队政委,湘、鄂、赣少共省委书记,湘、鄂、赣西北分区书记兼分区政委、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为坚持苏区斗争,发展革命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秦化龙同志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由苏联治病回国后留在新疆工作,后被捕入狱,在狱中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后经多方营救,于1946年回到延安。解放战争时期,秦化龙同志历任一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渤海纵队十一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三军九十九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青沧战役、齐河战役、昌潍战役、周章战役、龙章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的渡江战役、淞沪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 革命经历4 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部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区后方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湘鄂赣军区边区游击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坚持了湘鄂赣边区叁年游击战争。1938年因患病赴苏联治疗。后留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40年回国,在新疆工作;1942年被盛世才软禁,1945年出狱。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渤海纵队11师政委。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淞沪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公安军政委、南京军区炮兵政委;1961年到1964年任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后任中共中央农林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去世。 个人荣誉5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关事件6 1967年春夏,“秦化龙问题”在北京闹得沸沸扬扬,王府井大街、长安街、天安门广场,贴满了有关秦化龙的大标语和大字报。有打倒他的,有拥护他的,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当时,正是中央机关“文化大革命”极端混乱时期,面对铺天盖地的大标语、大字报,大多数群众茫然、迷惑:秦化龙何许人也?他的问题为何闹得满城风雨?声势和规模何以如此之大?大家更没有想到的是,此事竟然还惊动了周恩来总理。他在中南海曾先后七次召集国务院农办农政的群众组织代表开会,商谈如何处理“秦化龙问题”。当年,我作为秦化龙的秘书和机关群众组织代表,有幸参加了每次接见和讨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全过程。会议大厅中央安放着一张大条桌,供总理和主要代表就座。吴文平、刘子兵和我等国务院农办农政5名代表,被安排在中央会议桌旁。我是秦化龙的秘书,属于知情人,总理联络员让我紧挨总理而坐,以便于汇报情况。那天,总理身着浅灰色旧中山服,佩戴一枚镶有“为人民服务
龙福才(公元1909~1965年),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所获荣誉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龙福才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省永新县出生日期:1909年逝世日期:1965年9月22日职业:少将信仰:中国共产党主要成就:二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人物生平2 1929年,参加少先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福才任红3军9师机枪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1932年,任红3军9师军医处政委、参加了兴国、水口、草台岗战斗。1934年,任红1军团1师直属队总支书记。1935年,任红1军团1师卫生部政委。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龙福才到红军大学学习,后在抗大校务部担任总支书记、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4后方医院政委、八路军卫生学校政委。1939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考察团干部室组长。1940年,任延安军政学院大队指导员。1941年,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1942年冀中“五一”反扫荡,年底任警备旅代政委。1944年,任晋绥军区第6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6军分区副政委,领导了忻州土改工作。1948年,任陕甘宁晋绥 所获荣誉3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朝龙(1922.10--2007.08),男,江苏省仪征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原浙江省公安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离休干部(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同名人物还有,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教授,贵州大学教授。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履历3人物生平4社会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朝龙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省仪征市出生日期:1922年10月逝世日期:2007年8月8日职业: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信仰:共产主义 个人履历2 李朝龙,1922年10月生,江苏省仪征市人,194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苏省甘泉县区委干事、乡长、副区长、区长,华东野战军八师政治部保卫干事,22军65师195团保卫股长、师保卫科长,舟嵊要塞区政治部保卫处副处长、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长、保卫处长,岱山守备区副政委、区党委常委,定海守备区副政委、区党委常委。1972年3月调地方工作,任中共浙江省委专案清查小组负责人,浙江省公安局负责人,省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委政法委副书记,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政协第六届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94年1月离职休养。省长级医疗待遇。 人物生平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李朝龙同志遗体告别仪式,2007年8月14日上午在杭州举行。李朝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8月8日22时5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6岁。浙江省领导夏宝龙、王辉忠、俞国行、葛圣平、梁平波、李青、吴国华,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刘枫,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老同志李泽民、葛洪升、陈安羽、王其超、翟翕武、吴敏达、许行贯、王启东、杨彬、孙家贤、陈法文、厉德馨、吴仁源、邱清华、耿典华、丁德云、汪希萱、程炜、王务迪、袁芳烈、夏仲烈、胡灿时、张浚生、王黎夫、王一夫、陆祖德,省军区原司令员黎清和各界干部群众及李朝龙同志生前友好参加了告别仪式。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政协办公厅、公安部,中共浙江省委、省纪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省高级人民法院、省 社会评价4 李朝龙同志一生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克己奉公、坚持原则,对共产主义充满坚定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坚定信心。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他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各重大历史关头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他廉洁自律、艰苦朴素、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李朝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白龙珠( 1906年 - 1970年2月4日 ),15岁少年时代已从事粤剧。白龙珠亦是香港电影演员,自银幕处男《歌唱新美人计》(1952年)作至息影作《樊梨花》(1968年,饰演薛仁贵),一生参演约90出电影。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3相关事件4主要作品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白龙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06逝世日期:1970年2月4日职业:戏剧演员 人物2 白龙珠,原名:麦龙珠,粤剧行里人称他为“阿蛇”,籍贯:广东省南海县,15岁少年时代已从事粤剧,他是薛觉先的首徒,最初担任小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白龙珠跟随薛觉先到广西省的桂林及柳州演出,有一晚表演《四大美人》,原来演伍员的武生醉酒失场,被薛觉先临时拉夫出台,自此被薛觉先要求转型作武生。白龙珠亦是香港电影演员,自银幕处男《歌唱新美人计》(1952年)作至息影作《樊梨花》(1968年,饰演薛仁贵),一生参演约90出电影。1964年7月6日(星期一),在九龙油麻地志和街的“百老汇酒店”(现“圣地牙哥酒店(新馆)”)的502号房,白龙珠与其它梨园子弟邓伟凡、何惊凡、萧仲坤、林蛟、苏少棠、陈锦棠、少新权及罗家权等组成长期性的“先生俱乐部”,性质在联络感情与守望相助,谈古说今,研传统艺术,及搓麻将。白龙珠习惯每天下午在“戏人茶座”喝下午茶,然后在九龙油麻地弥敦道363号的“新新酒店”(现“恒成大厦Ha 相关事件3 1951年与情妇同居,1955年3月被30岁情妇胡宝珠起诉“故意忽略供给”,由于白龙珠尚有48岁的发妻关玉秋,白龙珠被判无罪,然而自愿给予情妇胡宝珠一次性港币300元“抚慰金”(掟煲费)。1960年6月,白龙珠租住油麻地炮台街面向“油麻地新街市”的3房楼宇,自已住在中间房,其余两房分租予别人。1964年6月购入新界青山屯门,近后角天后庙附近的1,500多平方英呎土地,建筑以‘麦庐’命名的别墅,饲养白鸽及蜜蜂,广植果树。从15岁踏入戏行至63岁(1969年)已做八任细班(粤剧行规每6年等一任细班),总共演出48年,接受儿媳的建议“挂靴”(息影退休),把戏服割让别人,以表决心。 主要作品4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无情宝剑有情天(1964)....韦承业春莺戏凤凰(1964)....毕忠二郎神杨戬(1963)....姬昌雷电天仙剑(1963)....白明德白骨阴阳剑(1963)....天魔白骨阴阳剑-第四集(1963)....天魔打龙袍(1963)....高行周狄青五虎平西(1962)....单单国王一笑倾城(1962)....申侯双剑盟-上集(1962)....金刚健双剑盟-下集(1962)....金刚健火焰山(1962)白骨阴阳剑-下集(1962)....麦天龙鬼侠(1962)....苗金凤大战泗洲城(1962)....奸相抬轿姑爷(1961)....冯彰十载含冤为我郎(1961)....府尹威震江湖八卦刀(1961)....文御史怪侠金丝猫(1961)....皇帝狄青(1961)....单单国王三战定江山(1961)....尤方花木兰(1961)....花弧游龙情侠(
赵恩龙,男,大专文化,山西运城市人,山西鑫龙集团董事长。2005年1月1日,因债务压力,跳楼身亡,时年52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经历3自杀事件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赵恩龙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西运城出生日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2005年1月1日职业:山西鑫龙集团董事长文化水平:大专性别:男 个人经历2 曾跟随赵恩龙多年的宋四正称,赵恩龙涉足办企业是从印刷厂开始的,发现搞印刷很挣钱,就开了一个印刷厂。上世纪80年代,赵恩龙在建委的职务是办公室主任,其办印刷厂的钱是建委给了5000元,当年年底,印刷厂就赚了9万元。正在赵恩龙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由于超生问题,他被免去了建委印刷厂厂长的职务。赵总和别人合伙办了一个印刷厂,接着自己单独干,还开了一家文化用品厂。1992年前后,赵恩龙在运城南环东路1号开了一家“北京火锅城”,这是运城市第一家火锅店,生意经久不衰。大多数人认为赵恩龙是通过“北京火锅城”完成了原始积累。赵又在霍县(今霍州)、太原和北京等地开办了火锅城,并在太原市建设南路投资建设了著名的河东酒店。在1995年至1997年间,赵担任了运城地区驻太原办事处主任一职。 自杀事件3 2005年1月1日晨,赵恩龙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请他帮忙照顾孩子的上学及就业问题,然后从他那位于运城市最宽阔明亮的“机场路”旁边的四层办公楼的天台纵身跃下。当日7点多钟,赵因抢救无效死亡。据警方在现场获得的赵的遗书显示,赵恩龙把自己自杀的原因描述为:政策变化快,负担过重,银行的贷款无法如期归还,借了朋友一些钱,不要说兑现当时约定的利息,就是本钱也无法归还,上门讨债的人很多等等。2005年1月11日,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1月11日,已经有七八家单位向法院提交了诉讼请求,主要是工程款。鑫龙集团一度拥有4家控股公司,4家关联公司,涉足电解铝、餐饮、制药、房地产、酒店、生物技术等众多行业。但正是盲目的多元化,使得鑫龙集团自己把自己活活“撑死”。赵恩龙自杀的直接诱因,据未经最终确认的事实,是死于一个套:赵恩龙大约向银行借贷达4亿元,到去年年底,巨额贷款无法归还。经多方协调达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入陕,官府加重了对百姓的榨 取,官盐价格骤增五倍;加上连续三年灾荒,人民苦不堪言。张于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与李化虎 等率领扶风县民抗官派销盐,遭到县府镇压。另一义项中,张化龙也是评剧小生创始人之一。 目录 1基本资料 2评剧小生创始人之一3陕西省盐务局原副局长兼省盐业公司经理4清朝义士5总装备部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6深圳市化龙实业董事长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张化龙外文名:hualongZhang别名:清朝义士国籍:中国民族:汉人出生地:陕西杨陵区出生日期:?逝世日期:1907职业:武秀才毕业院校:扶风段家信仰:佛教主要成就:率领扶风县民抗官派销盐 评剧小生创始人之一2 张化龙(1898~1929),字凤舞,艺名小金龙。河北省滦南县人。幼年随兄张化文加入唐山永盛茶园演唱。民国元年(1912)随兄及金菊花到营口加入永丰社,改工小生。他与孙凤岗、余钰波同台演出,并随班长期演于辽宁及东北其他地区。他在许多剧目中塑造了各类小生形象,是评剧小生创始人之一。民国十四年(1925)后,随永丰社到长春和哈尔滨演唱其代表剧目《刘伶醉酒》,轰动一时。他曾饰演《因果美报》中的姜殿武,《马寡妇开店》中的狄仁杰。他嗓音宽宏高亢,吐字清晰圆润,扮相俊秀洒脱,并且文武兼擅,他表演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并有独创的艺术见解和主张。他认为演员一上场就应从整体上化为角色,还认为演员要有真功夫。他对自己所演的剧目都要进行改变和整理,把其中低级和庸俗的东西全部删除。他在舞台上既讲究外部表演技巧,同事更注重刻画人物性格。他在《刘伶醉酒》中饰刘伶,演至死后成仙时,面涂油彩,头戴两条长发绺子,满台喷火彩。在 陕西省盐务局原副局长兼省盐业公司经理3 男,1951年出生,陕西临潼人。主要经历:1969年从家乡入伍,在部队一干就是10年,1971年入党,从战士一直干到后勤仓库主任,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西安,在省一轻局工作期间取得大专文凭,被上级任命为轻工厅调研室主任,1990年被任命为省盐务局副局长,并兼任省盐业公司的经理,主管全省盐业生产、盐政、盐质量管理等工作。2000年4月,被省检察院立案查处,因受贿达34.37万元,张化龙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此案被陕西省纪委立为2000年1号大案。 清朝义士4 张化龙(?~1907)字升云,陕西扶风五泉乡(今属陕西杨陵区)人。自幼习武,尤精链枷,有“手舞链枷,豆粒难入”之誉。曾中武秀才,为人豪侠,“辩邑里之曲直不畏豪强,论官扶风段家青龙庙旧址民之是非罔避忌讳”,远近闻名,登门投奔者甚众,与县城侠士李化虎、昝化熊、邓梦熊、赵彦熊、帅大旗等结为金兰。当时,把持县盐务专卖权的姜姬村恶霸马临太更加肆意妄为,扶风的食盐销价竟高出邻县四倍以上,还不准群众越县购盐。张义愤填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用鸡毛传帖发动群众以“交农”“罢耕”的形式进行斗争。那天,六七千群众在青龙庙集合,然后拥向县城,提出停路捐、减盐价、清算恶绅账目三项要求。知县陈官韶慑于众威,口头答应,欺骗群众离去。事后,马临太又把盐价抬高四文,且将一位到武功购盐的农民残害致死。同年九月下旬,张再次传聚群众,提出十月初一杀向姜姬村,铲除马十四(即马临太)。那天,他率领数千人奔向姜姬村。马闻讯窜 总装备部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5 张化龙,男,总装备部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41年9月生,1965年7月从天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军队科研单位工作。早年曾参加我国核爆炸效应实验,其后长期从事军队装备技术发展论证及新型部件研制工作,先后有1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是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的技术专家。作者喜爱文学。早在1979年奏就开始构思、动笔写作这部小说。经过25年呕心沥血,缍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 深圳市化龙实业董事长6 创办了深圳市龙翔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学校)
崔戊龙是在六七十年代的韩国具有高人气的演员和导演,1952年中央大学法学专业毕业,1954年出道进入电影界,曾担任国电影人协会演技部门委员长和电影演员协会委员长等职务,1988年还曾被选为第13届韩国国会议员。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简介3教育背景4作品介绍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崔戊龙外文名:최무룡国籍:韩国出生地:京畿道 坡州出生日期:1928-2-25逝世日期:1999-11-11职业:演员、导演性别:男 生平简介2 崔戊龙是在六七十年代的韩国具有高人气的演员和导演,1952年从中央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进入电影界,曾担任国电影人协会演技部门委员长和电影演员协会委员长等职务,1988年还曾被选为第13届韩国国会议员。1955年通过金奇映导演的《死人的箱子》登台,后出演了包括《红色飞行围巾》、《误发弹》、《南与北》、《逝去的梦》等在内的五百余部影片。而在他执导的影片中,除了《血泊中的九月山》一部战争片外都是以金芝美为女主角的通俗爱情电影。1966年他执导了介绍韩国最早的电影人罗云奎生平的影片《罗云奎的一生》,为此获得了第四届青龙电影奖的肯定。1970年后崔戊龙中断了电影活动,从政前的1987年执导了一部揭露财阀的非法致富和残暴的影片《陷阱》。1999年11月11日崔戊龙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崔民秀目前则是活跃在韩国影坛的代表性演员之一。 教育背景3 中央大学 作品介绍4 1976年《普通女人》1974年《古怪将军和八道部下》1973年《我和我》1973年《杂草》1973年《离开明洞》1973年《姐姐》1973年《故乡的金达莱》1972年《明洞三国志》1972年《人生路,我独行》1972年《同窗》1972年《我》1972年《活剧大师》1972年《南北情缘》1972年《后妈》1972年《婚戒》1972年《何处去?》1972年《全都抛弃》1972年《我的妻子》1972年《景福宫的女人们》1971年《明洞流年》1971年《明洞流年》1971年《你家先生也这样吗?》1971年《有罪的女人》1971年《夫妇》1971年《五人帮》1971年《两行悲伤泪》1971年《十二寡妇》1971年《女窗》1971年《哥哥》1971年《野喜鹊》1971年《为何抛弃我》1971年《贤尚身边的四恶女》1971年《雨中离去的人》1970年《长长睫毛的女子》1970年《东京狮和明洞虎》1970
龙致贤(1935年11月-2017年2月4日),中共党员,1964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现为全国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社长。先后赴美、德、英、日等 15 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学术报告,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并做专题报告,扩大了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2017年2月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致贤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个人生活4主要成果5接受访谈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龙致贤外文名:Long Zhixia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5年11月逝世日期:2017年2月4日职业:教授信仰:共产主义性别:男 人物生平2 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研室主任、药厂总工、厂长、中药系主任、学院副院长、副校长、校长、北京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家中医药考试中心副主任。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专委会委员,中韩友好协会理事。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奖励委员会特邀专家,新加坡中医学院教授,《健康指南》杂志副主编,《中华养生保健》杂志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主任。1964年起,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及业务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及疑难病症,注重中医药结合,探索中医药复方研究的思路模式,促进中医药的学术进步发展。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方面,科研思路开阔,有成果、有创新,有经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专委会委员。 个人生活3 2017年2月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致贤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主要成果4 主编《中医学专家集》、《汉英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七本、《中药疗效学概论》;副主编《中药学》;编审《中药制剂学》;参编《中国传统康复学》;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如《论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中药复方研究思路》、《中药疗效论述》等。主持研究开发新的中成药6种,均获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承担部局级以上课题多项,如中药防治艾滋病、中药抗心律失常、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抗衰老等。曾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中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分发”图书一等奖。 接受访谈5 中医这几年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可冀院士获得的,这是中医方面最高的奖项,既有理论又有应用,这个足以说明中医包括中药基础理论和应用大的成就。医学的发展不是一天就可以成就的,需要漫长的时间,包括医药五行也好,脾脏脾胃都得研究,很多文章不同的学术观点来说明对于中国的中医医药有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发表新的观点,推进这个理论。
曾龙升,江西省丰城县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父祖辈在乡间从事木雕为生。由于家境清寒,童年即至景德镇为徒工,从事学习陶瓷雕塑。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艺术技巧大进,开始闻名当地。三十年代,应旅美华侨之请,创制孙中山的大型瓷雕,展出美国,艺名由此不胫而走,遍传各地。解放后,由于政府在政治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艺术上的培养,技艺更加高超,所作天女散花,龙舟,长期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内。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简介3所获荣誉4主要荣誉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曾龙升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省丰城县出生日期:1901年逝世日期:1964年职业: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主要成就:1959年被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代表作品:《天女散花》《汤显祖》《文天样》《王羲之》《屈原》等一批瓷雕 个人简介2 曾龙升,字龙生,江西省丰城县人,生于l901年,卒于1964年,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的雕塑名家。曾拜游长子为师,曾氏出生于木刻之家,其父及几位兄长均从事木刻、油漆工作,因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爱上了立体雕刻这门艺术。14岁时由叔父带到景德镇,在制瓷作坊学习陶瓷雕塑。由于他学习勤奋,技术进步很快,早年创作的《西藏佛》、《十八罗汉》、《济公》等作品,深受人们青睐。尤其是他创作的《孙中山》瓷像,更是生动逼真,该作品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建国后,他的创作热情更旺,l959年他创作的《天女散花》、《汤显祖》、《文天样》、《王羲之》、《屈原》、《陶渊明》等一批瓷雕被选往北京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其中尤以《天女散花》塑得最佳,他匠心独运,让天女站在随花飘逸的花篮上将千万朵鲜花散往人间,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给人以许多美好而幸福的联想。他运用捏、缕、锒、塑综合技法制成的瓷质。《仙鹤雕塑瓷》:仙鹤是丹顶鹤 所获荣誉3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主要荣誉4 1959年曾龙升被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美协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