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顺治皇帝到底是谁的儿子?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顺治帝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个皇帝,从正史的记载来看,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8岁登基,但他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实权亲王,怎么看皇位都轮不到他来坐? 可是他不仅被叔叔多尔衮送上皇位,还用十年的时间帮他平定江山,铲除隐患。之后多尔衮便直接“坠马受伤而死”,把干干净净的江山交给了顺治和孝庄母子。 多尔衮为什么要对他这么好?顺治到底是不是皇太极的儿子?那有没有可能顺治是多尔衮跑到宫里,悄悄和孝庄发生点什么,再往孝庄肚子里塞一个顺治,给哥哥皇太极带了个绿帽子? 想必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孝庄秘史》吧?剧中的多尔衮跟孝庄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多尔衮在征战中却被误传“身亡”。 最后死里逃生,在新婚之夜亲眼看到爱人与哥哥成亲。 不仅如此,后世甚至还流传出很多有多尔衮与孝庄鼻子有眼的暧昧故事,其中就包括至今还是清宫谜案的“太后下嫁”事件。 那顺治到底是多尔衮的儿子还是皇太极的呢?通过我梳理后的答案是:顺治的确是皇太极的儿子!我们一起来看以下几点: 第一点。地点不可能,想要偷偷幽会太难! 我们先看一下当时沈阳故宫孝庄所在的“永福宫”。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皇太极的崇德五大妃虽然住在不同的宫里,但这些宫都在同一个院子里,而且就那么几个大门。 是不是像一个四合院?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多尔衮这个小叔子想让孝庄怀孕了,就是皇太极的儿子想进进出出请安而不被发现都难。 第二点。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并非不想坐上皇位,只是形式由不得自己。 我们来看一下皇太极去世后的满清的势力分布 首先,皇太极去世后留下的两黄旗势力对于谁当皇帝的底线只有一点:必须是皇太极的儿子继位!豪格和济尔哈朗虎视眈眈,有两蓝旗支持,明确退出竞争皇位的镶红旗旗主皇太极长子代善又态度不明。 而此时的多尔衮手中的势力却仅仅只有两白旗支持。 大臣们当然希望立皇太极子嗣,但是要是豪格继位,那多尔衮又不干,代善自己退出竞争,因此。最终由福临继位,是满清亲贵们一种平衡的结果。 如果此时的多尔衮想要硬来,那么结果将会是两白旗对战其他五旗,多尔衮根本没有多少胜算。 那么此时孤儿寡母的孝庄母子两人作为多尔衮日后夺权的过渡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把年幼的福临送上皇位,不是对福临有多好,只是当时的无奈之举。 第三。多尔衮一生仅有一个女儿,疑似身体有暗疾 据史料记载,多尔衮十二岁娶妻,之后更是妻妾不断,就连进府的侍女都全部要好看的,根本谈不上民间所说的对孝庄一片痴情。 而就是这么折腾,到最后多尔衮还是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没有。而古人对于传宗接代的想法不是一般的看重。 常年的征战,使得多尔衮身体急剧下降,到后来,征战几年就要歇一小下。 不可能自己那么多女人折腾这么多年没动静,偏偏就在1637年四五月份的时间,找到孝庄一发中地让其怀上福临吧? 基于以上理由,我认为顺治也很难是多尔衮的儿子。而且两父子一个为了海兰珠一病不起,一个为了董鄂妃一怒出家做和尚,一样的痴情种子,这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性格不是父子俩谁信? 但是对于皇太极去世后,面对多尔衮掌权,多尔衮和孝庄之间有没有发生点什么香艳之事,那咱就不敢说了,毕竟咱没法去考证。 不过嘛,还有一句话叫作“无风不起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去杀大臣的小妾?据传说,他在大臣家中一见到这位小妾就冷笑道:“天意如此,朕不得不杀你。”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小妾怎么就劳动朱元璋动手? 路遇乞丐 这名大臣名叫李庸,他也算是朱元璋身边比较受重用的大臣了,他生病了之后,朱元璋还特地微服私访前去看他,不过朱元璋因为一直待在宫中,很少见到外面的风景,所以在路上的时候,他难免就逗留了一会儿。 看着嘈杂却繁华的街道,朱元璋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欢喜之情,元朝当政的时候,整个天下都是一片废墟,百姓们别说是出来游玩做生意了,就连小命都保不住,如今京城治理成这样繁华的样子,那都是他朱元璋的功劳! 正当朱元璋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时,一个小乞丐的乞讨声却将他从美丽的畅想之中拉了回来,这个小乞丐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浑身就没有一块干净地方,他说话有气无力,明显是几天都没吃过东西了,看着相当可怜。 这个小乞丐的惨状立刻让朱元璋想起了他曾经经历过的一切,他可不是什么贵族出身的皇帝,他从小就是个普通的底层百姓,全家被瘟疫和大饥荒搞的十不存一。 他自己为了一条生路,只能去皇觉寺当和尚,实在饿得受不了了,还出去做过乞丐,一路乞讨了好几年。饿肚子的滋味,朱元璋是再了解不过了,他看着这个饥肠辘辘、不断向路人乞求施舍的小乞丐,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纵然他将这个天下治理的生机勃勃,但是这种可怜的乞丐群体却依然不会消失,他每看一眼都觉得心中刺痛,这都是走投无路的苦命人啊! 朱元璋对这个小乞丐十分可怜,刚想让身边的侍卫拿些钱给他,小乞丐就冲上前去死死的拉住了一个年轻女子的衣角:“我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女菩萨发发善心施舍我几口饭吧,上天一定保佑你大富大贵,多子多孙……” 这个女子衣衫华丽,看着也不是缺几枚铜板的样子,她年轻貌美,相貌端庄,颇有几分菩萨姿态,看起来也是个善心人,朱元璋见状点了点头,这小乞丐选人的眼光不错,今天的晚饭恐怕有着落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他措手不及。 勃然大怒 这个女子非但没有给小乞丐施舍,还勃然大怒,刷刷给了小乞丐两个耳光:“下贱东西,也不张开你的狗眼看看,姑奶奶的衣服是你拉扯的起的吗?你十条贱命都换不起我这一个衣角,居然还敢随意拉扯,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这小乞丐年小力弱,被这女子的两个耳光打得晕头转向,满眼冒金星,倒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围观人群见了都觉得可怜,不过碍于这个女子衣着华丽,像是个贵人,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唯恐惹祸上身。 他们有这个顾忌,朱元璋可没有,朱元璋一看这个小乞丐的惨状,就想起了自己当年乞讨时遇到的种种惨事,气的那是七窍生烟,上前就骂: “你这个毒妇,不想给钱的话,把他赶到一边就行了,何必对他大打出手呢?他只不过是个无家可归的可怜孩子啊!” 但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女子非但没有反思,还叉腰冲他大骂:“你算是哪根葱?居然敢管姑奶奶的闲事,姑奶奶就是打这个小乞丐了,你能怎么着?这么护着这么一个小乞丐,你不会就是个乞丐头子吧?” 朱元璋一听又惊又怒,他登基多年,哪里见过有人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他本来想立刻下令将这女子逮捕,又不想在百姓们面前露出身份,只好隐忍不发,让侍卫给小乞丐送了几两银子就甩袖而去,那女子自以为得胜,得意不已,也扬长而去。 天意如此 朱元璋带着一肚子气到了李庸家里,李庸见皇帝降临,不顾自己病得起不来身,坚持让人将自己扶出去迎接圣驾。 朱元璋见了李庸如此恭顺,心情这才好了一点儿,李庸见朱元璋表情由阴转晴,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立刻就让人整治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招待朱元璋。 酒桌之上,李庸恭敬无比,句句不离忠心二字,朱元璋见状也甚是满意,笑意盈盈地表示信任,君臣两相谈甚欢。 正当气氛一片和乐之时,一个女子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老爷,有人欺负妾身,一个小乞丐故意弄脏了妾身的衣服,一个莽汉还在一旁帮腔啊……” 李庸吓得魂飞天外,这个女人是她的一个爱妾,平常的时候就十分娇纵,如今居然不顾自己的禁令闯进饭局,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不过他对这个女子毕竟是相当宠爱,还是硬着头皮在朱元璋面前给他打圆场,求朱元璋宽恕她的罪过。 但让李庸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一见这女子的面容就“啪”的一声放下了筷子,冷笑道:“这可真是天意如此啊,朕不得不杀你,来人,立刻将这个女人拖下去处死!” 原来这个女子就是刚才朱元璋在路上遇到过的那个踢乞丐的恶妇,她一听朕的自称就吓得趴倒在地不敢动弹,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看了看朱元璋的面容,这一看就把她吓得魂飞魄散,这不是刚才在街上碰见过的那个管闲事的人吗? 直到这个时候,这个女子才意识到自己究竟踢到了怎样的一块铁板,她痛哭流涕,拼命求朱元璋原谅。 可朱元璋平生最恨的就是仗势欺人之人,他当年不知吃了多少这种人的苦,如今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女子呢?随着一道刀光闪过,这个女子立刻就没了声息。 朱元璋如此动怒,李庸也被吓得够呛,他不仅不敢求情,还跪在地上请求朱元璋不要动怒,朱元璋对这个纵容小妾为非作歹的大臣也没什么好气。 不过看在他及时悔改,拼命下跪求饶的份上,他还是没有处罚他,只不过从此之后,李庸再也没有受到他的重用。 李庸的小妾仗着自己有后台撑腰,不将平民百姓看在眼里,连路边一个讨钱的小乞丐都要肆意折辱,平时做的恶事就更不用说了。 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不仅让朱元璋见到了她的恶状,还在家中再次遇上了朱元璋,这就是天意要她死谁都救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厚照身为帝王的确是劣迹斑斑,但是却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带有情感,人性的一位皇帝。 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和原配张皇后的感情非常的好,两人在皇宫之中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好像平民百姓的家庭一样,夫妻分工,和和美美。 而明武宗则恰好也是明孝宗唯一的一位儿子,所以自幼也是被备受宠爱,并且小时候的明武宗,真的是没有让孝宗失望过。 根据史料记载,明武宗应该是性格聪颖,擅长骑射。小时候的朱厚照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并且对于骑马射箭方面的更是十分的有兴趣,非常用心。而且明孝宗朱佑樘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也是寄予了很深的厚望的。 因为明孝宗具有宽厚仁慈的性格,再加上他也确实算是一位好皇帝。所以明孝宗在位期间,明朝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不过,与这份中兴景象伴随而来的,就是文官集团的迅速壮大。在明孝宗的支持下,很多有能力的文官,占据了朝堂上的大多数位置。但这些文官,很多在明孝宗去世之后,也成了朱厚照的制约。 明孝宗去世后,天资聪慧的明武宗,不甘心沦落为文臣集团的傀儡,帝王当然是希望权利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得罪武官最坏的结局就是会被谋反,得罪文臣最坏的结局就是死后被文人埋汰。所以这些文臣对明武宗的评价也都是:武宗啊,你不能总想着打仗搞事啊;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文臣大力的扶持大明,大明早就玩完了;如果你能像你父亲一样,老老实实的听话,哪里还会被我们这么埋汰。 在这些文官的眼里,皇帝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听话,像明孝宗一样,文臣们说什么,皇帝就做什么,叫你不要去打仗,你就乖乖听话。不要像一个武夫,像一个粗人一样,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十分野蛮。万一没弄好像你祖爷爷一样被敌人抓走了,丢不丢人。 但是这个时候武宗肯定是不愿意的,因为武宗从小就孝宗全方位的培养,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再加上当年朱厚照确实年轻气盛,所以他一心想着要收复北方。武宗在年幼的时候,就想跟蒙古的一位名叫巴蒙图克的达延汗一较高下,因为这位是16岁就继承了蒙古帝王之位,并且后来统一了整个漠南的大汉,被称为中兴之主。 在武宗十三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孝宗刚去世,这位蒙古君主就来骚扰中原了。而后来的武宗也是对这个事情惦记很久,说什么都想要报仇。 但是这样的行为恰巧是文官集团最厌恶的,文官集团在很多时候天生排斥战争。这其中有为国家国力的考虑,也有为自身权力的考量,因为文官自己不会打仗,如果战事一开,肯定会有武将出头,在朝堂上分走自己的蛋糕。 无论是明成祖的北伐,还是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军事上的作为给文臣集团带来的就只有损失,没有利益。所以避免打仗,几乎是所有文官集团的心里想法,这样一来所有的文官集团,就会和武宗站在对立面,致使来反抗武宗。 朱厚照本人自然十分荒唐,在位期间,确实也做过很多荒唐的事情。但不可否认,因为文官和武宗皇帝有着很深的矛盾,文官集团在史书上疯狂抹黑朱厚照,这种事情,也是存在的。 武宗放荡不羁,热爱自由,并且喜欢亲身参与到战事当中,只是苦与后继无人。因为他身上的特点都是无益于文臣集团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最后才会被文臣集团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想知道清代画家朱耷创作的《水木清华图》有哪些艺术价值吗?此图画承八大山人一贯画风,构图奇险,画之左边只几片荷叶,大笔重捺,或泼墨大写,衙茎孤傲苍劲,曲折舒张,荷张轻柔婉转。与之相对写一倒悬危石,只略加勾皴,芙蓉凌顶,韵味天成。下方留白,成上实下虚中似无物却有宅漾幽远之意,实在是一幅佳作。 画作内容 此图画巨石悬崖,山石占有画幅的绝大部分,崖石陡峭险峻:山顶处岩石间盛开着朵朵芙蓉花和其他野花,覆盖于山顶上,石旁坡岸近水处,有数茎荷花,亭亭而立,荷花掩映在荷叶间,或隐或现。亦有几枝败荷,凋零摇曳于其间,花叶凋残,与奇石英蓉相辉映:一线彼岸,数点苔藓。 自题:“甲戌之望日为其老年词翁画,八大山人”。 创作背景 八大山人的作品素以简练、狂怪见长,野逸、雄秀,兼而有之。其绘画实践对近现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水木清华图》即为其大写意花鸟的代表性作品。根据画上自题可知,该画作于甲戌十一月望日,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此时山人已69岁了,正处于画风臻于成熟、绘画创作进入高峰的时期。 艺术鉴赏 构图 此图以奇险见功力,大开大合,于极险中求极稳。纵观此图,全幅重心在右上部,在视觉上产生了极强烈的不稳定感。画面右上以简括的笔墨写兀立的顽石,先以中锋勾出山石轮廓,再用简练的笔法皴出石纹,笔触灵秀生辣。疏落的几丛野菊贴石而生。画面左部以坚挺的中锋浓墨自下而上勾出荷梗、一片小荷叶,顺势折向右方。 荷梗用笔极为传神,通过笔锋的使转,将初生荷梗的生机微妙地再现出来,让人感到其柔嫩的姿态在清风中徐徐展开。另一枝则以淡墨画出,与浓墨荷梗交叉向石头上部挺出,这是一片即将枯败的荷叶,以破笔泼墨将凋乱之势写出,洗练概括,与顽石皴擦笔痕以及菊、荷的淡墨乱叶,一同分割了画面。此处构成了物象最为密集的部分,在视觉上形成向下的千斤重压,对下半部大面积空白起到了震撼的作用。 其上又有一梗托住一盛开的侧面荷花,掩映在枝叶纷披的正面荷叶之中。荷花以极淡的湿笔构成,与右上部下垂的几朵盛开的荷花相呼应。荷花之上又挺出一侧生的荷叶,以四笔浓墨将侧面看到的荷叶再现出来,这一部分与左上部分的物象空间,一上一下,一轻一重,一虚一实,一呼一应。 左下角三四笔轻轻将坡岸写出,由于是横向行笔,这就将荷梗、坡石纵向行笔做了收束,使在视觉上形成的重压获得了承受。坡岸上的竖点不经意间与上半部繁密的物象做了照应,消解了下垂所造成的不稳定感,使整个画面有机地统一起来。 最上部为题款部分,与下部分坡岸遥相呼应,上下气脉贯通。大片的空白由于疏密的安置得当,也变得极为虚灵,让人感到并非虚空一片,若水,若雾,若气,若阳光,若虚空,于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又具有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成为心灵的无象之呈现。在这片虚白映衬下,荷叶、菊叶宛若阳光斜射而呈现的透明感也被表现出来。 技法 《水木清华图》用笔泼辣、奔放,墨色酣畅淋漓,虚灵饱满,将肃秋残荷、疏菊顽石风神做了有力地再现。秋清、水清、石清、荷清、菊清,似乎依稀可闻到幽微的清馨,呈现出了水木清华的内在风神。在清风、清水、清石之间,朴茂冷峻的大写意在其中被显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知道:北宋燕文贵所创作的《溪山楼观图》好在哪些方面?其实此画代表了北宋初全景式山水的典型。在险峻的峰峦之中,显现出雄伟壮观的楼观殿宇,山崖下水榭回廊与水波浩渺的江面互相映衬,加上陡峭的山势与艰险的山径,使此画的境界雄浑沉秀,繁中见清。笔法尖劲峭丽,山石皴中有染,精细工整,是“燕家景致”的典型范例。 画作内容 画面的近景部分一派江南风光。长峡汀州水滨之上,丘陵起伏,古树虬曲,沙碛平滩碎石散布,两组水榭亭台依溪而建,在水气烟云之中仿若仙境一般,是避暑览景的好去处。有三五人或骑马,或挑担,沿着蜿蜒小径而行,使画面充满了人文气息。中景至远景则表现了北方山水千岩万壑的宏伟景观。山林深处隐约显现的宫阙楼宇。山间多处瀑布急泻而下,道路亦盘桓艰险沿着山腰向深处而去。 画面右上角有清高宗乾隆皇帝题诗:“崇台百丈计延袤,更占溪山景最幽。名匪方壶定元峤,居宜黄石与丹邱。树无秋夏云常绿,瀑任冬春玉镇流。谁人维摩居士室,画禅一脉此中留。” 创作背景 北宋宋太宗时期,燕文贵在来都城开封市街画画,高益见燕文贵技艺不凡而向皇帝推荐进入翰林图画院。燕文贵进入图画院后,常画山水人物和风俗画,自成一家,画史上称其山水为“燕家景致”,《溪山楼观图》的左边石上有“翰林待诏燕文贵笔”八字款,可以推断此图应是燕文贵贡奉画院时的作品。 艺术鉴赏 技巧 作者用粗壮墨线勾画山石轮廓,方曲有力,先以淡墨多皴,后以浓墨疏皴,兼有擦笔,以表现山石的坚硬和立体感。画树趋于简率,然具有一种率真自然的情态。界画楼台,用笔轻松,自成一格。此图为一卷描写大山大水的全景式山水画,峰峦耸峙。山石用小斧劈皴,笔法尖劲峭立,半山及山上都有精工描绘的宏伟的楼阁宫室建筑。 建筑物用界画法为之,工整精细,代表了燕画的特点。图中层岩雄踞,山势叠起,楼观错列,杂树映掩,主峰高耸,气象严峻。山石轮廓用粗壮浓黑线条,方曲有力,皴笔则为大小不一的短钉头,先淡墨多皴,后深墨疏皴,偶尔参以短条子皴,兼有擦笔,以表现山石坚硬的凹凸,画树趋于简率,画面中使用成簇的胡椒点,淡染树丛的方式,以及借用缣素本色,施浓墨于两旁加以衬染瀑布的做法,具有一种率真自然的情态。 构图 该画作在近景的部分描绘长峡汀州、水榭亭台的江南风光,中景至远景则表现北方山水千岩万壑的宏伟景观。此幅画制造空间深入的设计,是在两山之间安排溪谷,瀑布自河床急泻流出;或是在山的侧面设置栈道,沿着山腰斜向深入。这种将各色景物安排在画面中,使之变化多巧,这正是“燕家景致”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丫鬟有多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代的时候买卖人口是合理的,那时候生产条件落后,很多人都吃不饱,家里孩子又多,卖孩子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如果孩子卖给大户人家了就没有什么自由而言了,很可能世世代代都要当别人的下人,生活也是非常凄惨的。 所以如果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也不愿意这样。毕竟是自己的孩子。丫鬟长大了之后最好的结果就是给家中的主人做妾,也可能随便找个小厮嫁了或者是再卖出去。 其实在古代,丫鬟的年纪都是非常小的,因为当时人的寿命短,结婚也早,很多女孩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卖到大户人家之中当丫鬟了,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被放出去了。那时候丫鬟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和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不一样,丫鬟也分三六九等。 能进宫的丫鬟都是包衣出身的,而在普通富贵人家的丫鬟出身更低。当然了,如果是服侍在主子身边的丫鬟身份又会高一些,这样做的叫做上差,而做粗活的只能是做下差的。 丫鬟其实就是权贵们的免费劳动力,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人身自由,终生服务于权贵们,而且任由权贵们处置。 那么那时候买一个丫鬟要多少钱呢?根据资料记载,丫鬟当时的售价在四两到十四两不等,这还要根据丫鬟的年龄大小和会的东西多少来决定,会的东西多的自然也就贵一些,什么都不会的就会便宜一些。 买卖丫鬟和正常的货物买卖是一样的,丫鬟的买卖是要签卖身契的,签了卖身契就相当于你的命都是主子的了,人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这些丫鬟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做妾,这样后半辈子的生活就不用愁了。 不过这种机会是非常少的,因为很多人家买丫鬟都是一拨一拨买的,买回来之后可能就是做一些粗活,这样很可能连男主人的面都见不上,更不用提做妾了,就算是真的做妾了,地位也是比那些姨太太要低的,虽然衣食不愁,但身份上还是会被人瞧不起。 如果是年龄比较小的丫鬟,价钱就会低一些,但是这些大户人家会买来以后教她们一些东西,比如刺绣,做饭等等,反正是让她们拥有一技之长,这样再过几年把她卖出去,身价翻倍,从中赚取差价,样样精通的丫鬟甚至能被卖到千金,所以那时候这样的丫鬟也会被主人当作是赚钱的工具。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人吃人的时代中,有钱的权贵们,极尽享受之能事,想干什么干什么,而底层百姓,受尽剥削卖儿卖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再分享一份八年级寒假作业,涉及章节有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难度中等,适合百分制70分左右的学生。 需要电子档私信我,PDF格式免费领取,感谢关注与转发。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清朝的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个野史传闻,广为流传。 传说康熙在去世之前,立下遗诏,想要让十四阿哥胤接班。但是,康熙去世之后,遗诏却被四阿哥胤禛的亲信隆科多加了一笔。将原本的‘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样一来,原本应该成为皇帝的胤,自然也就无望皇位。而四阿哥胤禵,自此顺利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了。 这个传闻,显然只是一个历史谣言而已。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十四阿哥胤禵,在当时是非常受康熙宠爱的,至少有望继承皇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十四阿哥胤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雍正即位后,又是什么结局呢? 胤禵出生于公元1688年,母亲是德妃乌雅氏。德妃乌雅氏十分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一生为康熙皇帝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是最后只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一个是四阿哥胤禛,一个是十四阿哥胤禵。是的,没错!十四阿哥胤禵,和后来的雍正皇帝,是真正的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德妃乌雅氏所生的这两个儿子,在父亲康熙皇帝面前颇受重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妃乌雅氏康熙皇帝受宠爱的原因。 胤禵从小聪明过人,才德双全,十分受父亲康熙皇帝的宠爱,父亲康熙皇帝每次出行塞外时,都要带他随行,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康熙皇帝总是给胤禵特殊的对待,胤禵这个人除了才德双全外,性格也是特别的爽快和直接,对于认定的兄弟,也是十分重情重义,因为胤禵的这样爽快直接的性格使得他与为人谦和的八哥胤颇为投脾气,从此两人之间,便在一起共事,感情也越来越好。 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废太子后,让大臣推举新太子的人选,康熙皇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试探朝中的大臣,朝臣中多数人推举了八阿哥胤禩为太子人选,康熙皇帝后才看到此情况后,十分生气,认为是胤在朝中大肆拉拢朝臣,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康熙皇帝对八阿哥胤禩进行了严加申斥,主要斥责八阿哥胤禩有夺嫡之心,康熙皇帝说到八阿哥胤禩有夺嫡之心时,十四阿哥胤禵为八阿哥胤禩挺身而出,并跪着向父亲康熙皇帝说道: “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胤禵这个举动,使得康熙皇帝大怒,康熙皇帝在激动之余还将身边的佩刀拿出来想要刺死胤禵,不过最终因为五阿哥胤祺跪着抱住父亲康熙皇帝的大腿,同时口中还说着劝着父亲康熙皇帝的话。加上康熙皇帝本来就没有真的想杀死胤禵,使得胤禵最终逃过一劫,只是被打了二十大板。虽然打完二十大板后,有一段时间,行动较为不便。但是由于身体素质较高,伤口很快就痊愈了,走路也恢复了正常。 康熙皇帝在这件事情发生后,虽然刚开始十分生气,不过在后来气消后,觉得胤禵这个儿子对兄弟有情有义,而且敢于直言不讳,对胤禵是颇为欣赏。自此之后,康熙皇帝便更加的宠爱胤禵。 公元1718年,准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西藏,西藏的拉藏汗向朝廷请求援助。于是胤禵就被父亲康熙皇帝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前往青海,同时还将胤禵封为大将军王。出征时的规格也是按照天子亲征的规格准备的。胤禵率领大军起程时,父亲康熙皇帝还为胤禵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在胤禵到达青海后,康熙皇帝还亲自下旨给大军中的蒙古王公们,要他们像听从圣旨一样的态度,去听从胤禵的指示,可见康熙皇帝对胤禵的重视。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胤禵最终成功击败准噶尔汗国的军队,因此战而名声大震。后来胤禵又去往甘州,想要乘机去捣毁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的老巢。没过多久,便回京与父亲康熙皇帝商议,并在后来再次奔赴前线。不过最终因为军需运输困难,康熙皇帝决定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而胤禵一直在此处帮忙料理此事,因此连父亲康熙皇帝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康熙皇帝去世后,隆科多宣读遗诏由四阿哥胤禛继位,史称雍正皇帝,并下令封锁北门,严禁康熙皇帝去世的消息外泄。这些反常的举动,都似乎是在为四阿哥胤禛得位不正增添了有利的证据,甚至传说雍正皇帝当初是改了遗诏才得到皇位的,康熙皇帝原本心中的人选是十四阿哥胤禵,雍正皇帝将传位于十四子改为传位四子。 这个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当时的诏书用的都是繁体字,怎么改都是有破绽的。雍正皇帝与不可能会那么傻,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传说,就是因为雍正皇帝对于兄弟的残酷和无情加上政治上的铁腕手段,得罪的人较多,于是这些人就用一些不好的事情来抹黑雍正皇帝。 因为之前的夺嫡事件,胤在雍正皇帝执政期间,受到了不少的打压,被雍正皇帝软禁于康熙皇帝的景陵,同时还将胤禵的王爵革去,将胤禵降为固山贝子。直到乾隆皇帝执政后,才将胤放出,并在后来将胤禵封为多郡王。 公元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胤禵去世,谥号‘勤’。 胤禵的一生虽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囚禁之中度过,至少还是要比他的八哥胤禩和九哥胤禟的结局要好。胤禵之所以会被囚禁,其主要原因还是雍正皇帝比较嫉妒胤禵,因为胤禵十分得父亲康熙皇帝的宠爱,同时还有站在政敌八弟胤禩阵营的一边。加上胤禵这个人能力和人品十分出众,这才使得雍正皇帝对于亲弟弟胤禵使用较为残酷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新觉罗·胤祕(1716年7月5日—1773年12月3日),清朝宗室亲王,康熙帝第二十四子(最幼子),母为穆嫔陈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清朝的历史上,子女数量最多的皇帝,要属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一生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女儿,康熙皇帝的三十五个儿子中,只有二十四个儿子活到了成年。而康熙皇帝的二十个女儿中,只有十个活到了成年。 康熙皇帝成年的儿子们,在历史上知名度较高的有很多,不过也有一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在这其中,就有康熙皇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胤祕。 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之所以陌生,主要是因为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是太多的原因。那么作为康熙最小的儿子,他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胤祕出生于公元1716年,他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四子。胤祕出生的这一年,康熙已经六十二岁了。对于这个六十二岁时来到自己身边的儿子,康熙皇帝很是疼爱。不过,因为出生实在太晚的原因,作为叔叔辈的胤祕,年龄比作为侄子辈的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其实还要小五岁。胤祕的母亲是陈氏,关于陈氏的记载,历史上记载的较少,可能是胤祕的母亲陈氏的位分不高,加上陈氏这个人较为低调,因此史书中对她的记载较少。 胤祕初登政治舞台的时间是在公元1731年,这个时候已经是雍正皇帝执政的第五个年头了。雍正在刚上台时,让兄弟们规避其名讳,因此胤祕被改为允祕。允祕出现在政治舞台的原因,是因为雍正皇帝将胤祕派往太庙行礼,因为什么事情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允祕在雍正皇帝一朝还是受到重用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年纪较少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父亲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允祕才八岁。 公元1733年允祕与两位侄子,弘历和弘昼一起被册封。其中弘历被雍正皇帝封为和硕宝亲王,弘昼被封为和硕和亲王,允祕被封为和硕諴亲王。不过未登记在册,也未举行册封仪式。 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雍正皇帝死后,由宝亲王弘历继位,因其年号乾隆,被称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登基的一个月之后,为允祕和弘昼举行了册封仪式,为他们分旗,允祕的母亲也被追封为皇祖穆嫔。 公元1737年九月,允祕的王府建成,允祕正式入住王府,三年后,允祕又被封为镶白旗蒙古都统,这是个较高的官位。 公元1743年,因为在宴席中没吃完肉时就放下筷子坐着,受到乾隆皇帝的斥责。因为在当时满族的习俗中,这是一种失礼的表现,这次允祕也只是仅仅受到斥责,并没有被罚俸禄。 公元1754年,奉命管理御书处。这一管就管了十年,因为能力较为突出,后来被乾隆皇帝派往宗人府,处理宗人府事务,允祕在宗人府的时间较短,只待了三年,后来又被乾隆皇帝派往玉牒馆。总管玉牒馆的事务,玉牒馆和宗人府都是在清朝相对重要的部门,主管着皇室宗族的大部分事宜,可见其乾隆皇帝对允祕的重用。 公元1774年十二月,允祕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允祕去世后,被乾隆皇帝赐予恪的谥号。 允祕一生共有七个女儿和七个儿子。允祕的女儿中有五个活到了成年,允祕的儿子全都活到了成年,其中多数还较为长寿,允祕的爵位一共传了六代,直到清朝灭亡,因为没有获得世袭罔替的资格,允祕的后人在承袭爵位时,是依次往下递降的。 比起那些被打压和被下狱的哥哥们,允祕可以说结局还是较好。虽然允祕的一生较为平淡,但是却因此平安活到老,还有亲王的爵位,后代还可以承袭,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这种结局已经是一种较大的福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 只要是平底锅都可以做:电炒锅、不粘锅或是多用锅都行。在锅里平铺放入一层玉米粒 2 倒入一层玉米油,不用太多油,让每个玉米都在油里就可以了 3 然后盖上锅盖,开电源或开火,温控至140度 4 十几秒后就听到有玉米粒爆破的声音,在爆的过程中锅盖一定要按住,不要中途掀开,以保证锅内一直维持玉米爆开的温度和压力 5 会有越来越多的爆破声音,当爆好大部分玉米时,关电源。当爆破声音放慢一定要关火,千万不要不舍得下面没有爆开的玉米,不要在火上停留太长时间,那样爆米花就会全糊的 6 之后还会有时断时续的爆破声音,当没有声音发出时,马上开盖撒白砂糖20g--30g ,并拌匀。凉了盛出就可以吃啦
1 将黄油室温软化,也可以隔水加热 2 放入白糖,搅拌均匀 3 加入蔓越莓干 4 加入面料和鸡蛋液,搅拌充分 5 将拌好的食材整理成长条形,并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冻40-60分钟(我家冰箱40分钟,时间过长切的时候容易掉渣) 6 冷冻时间到了,开始切片,厚度大约0.7cm 7 开始切片,厚度大约0.7厘米 8 烤箱预热,上下管170度,烤盘放入中间层,时间20分钟(根据自己烤箱情部调整温度和时间,后期一定要观察,以免时间过长或者温度太高糊掉了) 9 伴随着叮咚一声响,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的甜点就好了。上班上学,品茶咖啡,聚会聊天都是不错的选择
1 转化糖浆加入枧水搅拌均匀 花生油再搅拌均匀,反正就是要拌匀啦,当然用打蛋器更好,我懒得洗 哈哈 2 转化糖浆加入枧水搅拌均匀 花生油再搅拌均匀,反正就是要拌匀啦,当然用打蛋器更好,我懒得洗 哈哈 3 盖保鲜膜至少冷藏3小时,3天内用完,越到后面用月饼皮上色越深 4 新鲜蛋黄烤箱180度烤5分钟 备用 5 咸蛋黄一粒,再放上馅料加起来是30g,馅料是根据你的需要调整饼皮比例。我今年做了4:6的 皮厚吃起来感觉更好吃,而且又很好包 6 将称好的馅料搓圆压扁,我做了豆沙跟莲蓉两种馅料,放上咸蛋黄,用馅料把咸蛋黄包起,记住用虎口慢慢推,包裹均匀。最后揉圆 7 提前把所以面皮称好每个20g, 8 面皮都是糖浆所以很沾手,可以戴手套包,还沾的话可以裹一点点面粉就好包了,饼皮一点点顺着馅料往上推直至收口全部包住,4:6的非常好包没难度,包好后把月饼坯扔进面粉中滚一下 9 模具抹上面粉,防粘。然后放入模具压造型(最好揉成椭圆形放进模具里,不然太扁会磕到模具边边月饼皮会伤到),月饼的花片最好选择纹理清晰纹路多一点的,那些卡通图案适合做冰皮不适合做广式月饼,不过也看个人喜好了 10 将模具直接压在烤盘里,中间留一点距离即可 11 烤箱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喷一点水在月饼上烤5-7分钟定型 12 取出每次都晾凉5分钟,刷上蛋黄液+水(或全蛋液+水),记住表层蛋黄液别刷太多,最好用羊毛刷比较好控制蛋液量,蛋液只刷在花纹最上面凸出来的那部分就可以了,烤8分钟,再取出在周围和表面刷上蛋液。再烤8分钟出炉,晾凉。反复多次直到月饼烤至色泽金黄即可。不要时间超过8分钟,你可以多烤晾几次,因为烤的时间太长月饼皮变软支撑不了内部馅料的膨胀就会变形的,所以需要你勤快点换盘(我都是两个烤盘轮流做,取出来晾凉的时候把另外那个烤盘放进去烤,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了),烤的时间自己把握,各家的烤箱温度都有差别 13 烤好的月饼凉透之后,装袋密封。室温放置2-3天,表皮回油后即可食用。 晾凉后就可以包装好等回油啦
1 调理盆中倒入低筋面粉、玉米粉、白砂糖、泡打粉、玉米油和鸡蛋 2 搅拌均匀成面团 3 搅拌均匀成面团 4 将面团分成等量的8等份 5 整形成小饼胚,沾取些许白芝麻 6 小红锅装上平烤盘最高温预热完成后 7 铺入三张烘焙纸,放入4个饼胚 8 最高温烘烤10-12分钟 9 最高温烘烤10-12分钟 10 取出置于晾架晾凉 11 酥脆焦香! 12 酥脆焦香! 13 成品~
1 先制做蛋挞皮。将低筋面粉和高筋面粉混合后,加入凉水开始和面。注意,每次加水不宜过多,宁可少量多次 2 将面粉和成(如图)不沾盆的状态就可以了,取出备用 3 将50克黄油切成丁,裹入刚刚的面团中,继续和面 4 将混了黄油的面团充分揉好后,裹上保鲜膜醒面20分钟 5 将150克黄油切成小块,裹上保鲜膜后用擀面杖擀成薄片 6 黄油片尽量不要太厚,擀成如图的样子就差不多了,随后放入冷藏室15分钟冷却 7 擀完黄油片基本上面团也醒好了,打开保鲜膜,将面团擀成长方形面片,大小差不多是刚才的黄油片2.5倍 8 将冷藏好的黄油片包在擀好的面片中 9 用面片四周多余的部分包住黄油片 10 包好后收口向下,将面片翻过来 11 重新将面片擀成长方形 12 两边对折面片 13 再中间对折,像叠军用被那样折起面片 14 继续用保鲜膜包起面片,放入冰箱冷藏20分钟。为做出千层酥的蛋挞皮,步骤11-14重复3-4次 15 重复完上述冷藏步骤后,取出面片,重新擀成长方形面片,随后将面片卷起来 16 将面卷裹上保鲜膜,再次放入冷藏室冷藏30分钟。可能以上步骤会有点繁琐,但做起来不难,到这里基本蛋挞皮的制作过程就告一段落了 17 取150克淡奶油和100克鲜牛奶 18 上述材料混合后,加入适量细砂糖搅拌均匀。细砂糖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甜度适量添加 19 将蛋黄和蛋清分开 20 将蛋黄放入刚才的混合液体中继续搅拌 21 为提升蛋挞的甜度,我又加入了适量的原味炼乳 22 将适量低筋面粉通过筛网撒入混合液体中继续搅拌 23 将搅拌好的液体用筛网过滤,滤下多余面疙瘩,这样会使口感更滑 24 将刚才的面卷取出,切成小面块,每个大约1cm左右 25 将小面块团成圆球后,放入碗装磨具里定型。我没买到磨具,临时拿锡纸杯装蛋挞皮 26 将定型好的蛋挞皮摆好放上烤盘 27 将蛋挞液倒入蛋挞皮中,最多不要超过9成量,不然烤的时候会溢出 28 提前预热烤箱,将烤盘放入烤箱(下段),220度烘培20分钟 29 烘培十分钟左右的效果 30 烘培十五分钟左右的效果 31 完成!✌️
1 称取转化糖浆,将枧水倒入 2 用手动打蛋器顺着一个方向稍稍拌匀,再分次加入植物油,家里的色拉油也是可以的,只要不选择气味重的,例如橄榄油等,是不可以的 3 搅匀之后,这里在搅的过程中,一定要拌匀,拌匀之后会变成比较稠,有的亲反映包月饼的过程中,饼皮非常粘,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糖浆和油没有拌匀,造成了糖油分离。完全拌匀之后,在包的过程中,是不会粘的 4 将面粉过筛拌匀,然后倒入硅胶垫上,开窝,准备好刮板 5 将拌好的糖油混合液倒入 6 用刮板采用翻拌法拌匀,拌匀之后,用保鲜膜包裹好,松驰1小时 7 因为模具是63克每份,所以按照3:7克的比例,称取馅44克/份,皮19克/份 8 取一份皮将馅包起来 9 皮将馅包起来,然后粘上防粘手粉 10 在脱膜时要注意一下,最好固定好位置,月饼想要在哪个地方,就在哪里按压脱膜,因为脱膜好之后,也没有办法再移动,如果强制移动的话,很容易将月饼给弄变形了,所以脱膜前一定确定好位置 11 上火160度,下火200度,入烤箱8分钟,先将月饼表面烤至颜色发白,然后取出, 用羊毛刷刷蛋液上色,羊毛刷比较细腻,刷的效果会比硅胶刷好一些,刷的时候要注意,一次不要粘太多蛋液,羊毛刷粘取蛋液之后,要在碗边边一下,每次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如果一次粘取蛋液太多,蛋液在刷的过程中,会陷在花纹里面,到时表面花纹会不清晰,蛋液要刷三次,每次都是上一次干了之后,再刷一次,直至第三次。刷好蛋液之后,再入烤箱烘烤15分钟左右。蛋液刷好之后,再入烤箱烘烤15分钟左右
1 我们先将低粉和糖粉过筛,让粉类更酥松,更不易结块 2 粉类过筛好了以后,将鸡蛋打在面粉里(一个鸡蛋的重量差不多就是50 克) 3 用软刮刀将面粉和鸡蛋完全混合,手法的话还是从外向里翻,然后从里向外刮 4 用分蛋器将蛋白和蛋黄分开,今天我们就只用蛋白 5 将蛋白分次加入面糊中,一边加入蛋白一边搅拌,如果一次性倒太多蛋白进去的话会拌不匀的因为蛋白很滑 6 拌蛋白进去的时候要轻柔一点,如果动作太大会将蛋白搅拌至起泡,会使得面糊变得很厚,不容易摊平 7 取100克黄油,放在可微波容器中,微波加热至融化,完全溶解 8 将黄油全部倒进料理盆中 9 将黄油与面糊混合均匀,就顺时针搅拌即可 10 称250克杏仁片,倒入面糊中搅拌均匀,手法的话还是从外向里翻,然后从里向外刮 11 将烤盘铺上烤盘纸,舀一勺面糊摊在烤盘纸上,用蘸了水的勺子将面糊摊平,尽量摊平一点,薄一点 12 烤箱180℃预热,烘烤5-8分钟,边缘颜色略深,中间金黄色即可 13 在瓦片烘烤出来的时候将其卷成圆锥形,瓦片烘烤出来的时候是软的,凉了以后才变硬,热的时候是可以改变形状 14 取200克淡奶油,加入栗子蓉,打发,打至鸡尾状,就是的好好能拔出一个弯弯的尖 15 取一只裱花袋装一只锯齿裱花嘴,装进奶油以后再瓦片筒里面挤上栗子奶油,就OK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