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羹放冰箱冷藏可以隔夜。因为冰箱冷藏室的低温环境不仅能抑制银耳羹中细菌繁殖的速度,还能降低银耳羹产生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延长银耳羹的食用期限。 银耳羹放冰箱冷藏可以隔夜吗 银耳羹是以银耳,莲子为主料制作的药膳。 银耳羹中的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银耳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分情况,如果三天左右不吃,不洗用保鲜盒装好放到冷藏,如果一星期内不吃,不洗用保鲜袋装好直接放冷冻。肉是指各种动物宰杀后所得可食部分的总称,包括肉尸、头、血、蹄和内脏部分。 肉应该放到冷藏还是冷冻 肉是多种矿物质的较好来源,含有钠、钾、磷、硫、氯、铁、铜、锰、锌、钴等。 肉中水分是含量最多的部分,约占70%左右,肉中的蛋白含量和脂肪有关。 肉类有红肉、白肉之分:红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白肉包括鸟类、鱼、双壳类动物等。
牛肉干建议放冷冻进行保存,因为冰箱的冷藏区有水分,不利于牛肉干的保存。牛肉干不宜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保存。牛肉干一般是用黄牛肉和其他调料一起腌制而成的肉干。 牛肉干放冷藏还是冷冻 牛肉是指从牛身上获取的肉,为常见的肉品之一。 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 牛肉干含有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
活虾放冰箱冷藏会因为温度低而死去。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 活虾放冰箱冷藏会死吗 虾具有很高的食疗营养价值,可以用蒸、炸等方式烹煮,还可以用做于中药材。 虾按出产来源不同,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 虾可以借助腹部和尾部的弯曲实现倒游。
新鲜无花果能放冰箱冷藏。无花果可以放冰箱冷藏室保存,一般可以保存10-15天左右,如果想要长时间保存,还可以放到冰箱冷冻室,在冷冻室可以保存3个月以上。 新鲜无花果能放冰箱冷藏吗 新鲜无花果能放冰箱冷藏,不过口感可能会变差。 将新鲜的无花果放进冰箱冷藏保存不用清洗,也不要放太长时间,时间长了会腐烂变质。 无花果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制作成无花果干,只要密封装好放在阴凉干燥或冰箱冷藏室就可以存放比较长时间。
啤酒可以冷藏保存。啤酒适宜保存在5℃-25℃的环境中,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冻或防热措施,因此啤酒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进行冷藏保存,冷藏保存还可以增添啤酒风味。 啤酒可以冷藏保存吗 啤酒是一种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添加啤酒花,经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 通常瓶装、听装的熟啤酒的保质期不少于120天(一级)或60天(二级)。瓶装的鲜啤酒的保质期不少于7天。罐装、桶装的鲜啤酒的保质期不少于3天。
医用冰袋一般放冰箱冷冻。医用冰袋是一种新颖冷冻介质,解冻融化时无水质污染,分为一次性医用冰袋和重复使用医用冰袋。一次性医用冰袋主要是用于辅助理疗以及对易腐产品、生物制剂及所有需要冷藏运输的产品。重复使用医用冰袋可以冷热双用、任意折叠和裁剪。 医用冰袋放冰箱冷藏还是冷冻 重复使用医用冰袋是当今世界上质量最好、耐用性最强、安全性最高、重量最轻的高科技产品。 医用冰袋的使用方法:把冰袋放在水里揉搓,使科技冰膨胀,膨胀到1厘米左右为最佳状态,然后擦干表面的水分,放到冰箱冷冻即可使用。
可乐放冷藏室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爆炸的,放在冷冻有一定可能会爆炸。导致可乐会爆炸的原因是可乐中溶解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冷冻后二氧化碳溢出,罐内压力增大,从冷冻拿出到室温内会因热胀冷缩导致爆炸。 可乐放冷藏室会爆炸吗 可乐的成分主要是糖、碳酸、焦糖、磷酸、咖啡因等,由于碳酸的量很多,就会慢慢释放出二氧化碳,在震荡摇晃时二氧化碳释放得更快,就会出现起泡现象。 可乐中含咖啡因,少量的可乐不会影响人类的睡眠和神经系统,大量地饮用可乐,可能会导致人睡眠系统紊乱,使人失眠、兴奋、紧张、睡眠质量下降。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内,可乐的配方不会完全相同,含有地方特色的配料成分有助于适应各地顾客的品味。
凉粉最好放在冰箱冷藏保存。凉粉放冰箱的冷藏室保存,可以保持甚至增加凉粉的口感,并且能延缓凉粉化水的时间,凉粉在冰箱冷藏室里可以放置3-5天。若将凉粉放到冰箱的冷冻室保存,凉粉解冻会化掉,不成形状,没有口感,一般不会再食用。 凉粉保存冷冻还是冷藏 凉粉是一种小吃,主要原材料包括凉粉草、大米、红薯、豌豆,配以酱油、醋、辣椒油一起食用,清凉爽滑,是夏季风味食品。 凉粉的吃法有凉拌和煎粉。凉拌时用特制的圆形的似浅勺的布满圆孔的的铁皮-锼子,在凉粉上一圈圈盘旋,粉条会从圆孔中出来,添加调料或白砂糖、蜂蜜水后食用。
近日气温持续升高,很多市民购买西瓜解暑。但近日有读者给本栏目打来热线反映,“我和妈妈在如何保存西瓜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老人觉得吃不了的西瓜应该直接放在冰箱里,可我觉得还是应该在西瓜的切开面封个保鲜膜,冰箱里那么多食物,肯定会有细菌,西瓜很容易被污染。”那么,到底应该怎样保存吃剩的西瓜?记者在北京农学院动科学院阮文科副教授的指点下,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结果大大出乎意料,覆盖着保鲜膜的西瓜反而滋生了更多细菌。 建议 // 保鲜膜不保险 西瓜还得尽快吃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阮教授告诉记者,造成采用保鲜膜处理的西瓜果肉中细菌含量增多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西瓜果肉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细菌,当植物生长时,其自身会分泌一些抑制细菌繁殖的物质,这也就是为什么长在地里的地瓜不会出现腐烂,而当西瓜被摘下时,抑制细菌繁殖的物质不会再产生,因此在西瓜内部的细菌开始繁殖。其次,使用保鲜膜覆盖在切开的西瓜表面,使西瓜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保存了西瓜内部的水分,同时使得西瓜内部的温度不会很快降至4摄氏度,这就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为在4摄氏度的温度下,细菌的繁殖会受到抑制。 “如果细菌的毒性大,那么很少数量的细菌就能致病。”对于毒性小的细菌,阮教授说同样也不能忽略,因为如果细菌的数量过于庞大,对于身体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对此,阮教授建议,采用保鲜膜保存的西瓜,还是得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快吃完。
鸡蛋是多数家庭的常备食材,但大家在如何保存上有很多困惑,放常温还是冰箱,分别能存放多长时间?本实验对不同条件下贮存的鸡蛋品质变化进行了检测,探究鸡蛋合适的贮存条件和时间。 本实验以产后12小时取得的鲜鸡蛋为样品,分别放在冰箱冷藏(4℃,相对湿度70%~90%)和常温(25℃,相对湿度60%~80%)的条件下贮存。贮存期间,每周分别从两种温度下取3枚鸡蛋测定失重率(重量损失率)、哈氏单位(鸡蛋分级的标志,哈氏单位低于55时鸡蛋不可食用)、蛋黄系数(反映蛋黄变化,蛋黄系数小于0.36时鸡蛋不可食用)等指标,直至常温鸡蛋散黄(鸡蛋散黄说明已不再适合食用)。 // 结果发现:从失重率看,自第1周起,室温贮存鸡蛋失重率显著高于冷藏鸡蛋。第七周时,室温贮存鸡蛋开始散黄,此时冷藏鸡蛋并没有散黄;从哈氏单位看,新鲜鸡蛋的哈氏单位为84,为AA级鸡蛋。室温贮存条件下,第1周鸡蛋为AA级,第2周为A级,第3周已经为B级,不建议食用。第6周时,冷藏鸡蛋的哈氏单位为73,仍然为AA级鸡蛋,是推荐食用的等级;从蛋黄系数看,室温贮存下的鸡蛋第1周、第2周为二级蛋,第3周降为三级蛋,已经不建议食用。冷藏鸡蛋的蛋黄系数第5周为0.40,是一级蛋,第6周为0.39,降为二级蛋。冷藏条件下,前3周的鸡蛋品质跟新鲜鸡蛋差别不大。 综合以上各种指标,建议大家购买鸡蛋时,优先购买打印日期最新的产品,而且最好选择冷藏柜中摆放的。如果习惯购买散装蛋,优先选择大型超市、大农贸市场等交易流通快的地方,保证买到的鸡蛋新鲜,且应少量多次地购买。新买的鸡蛋应该放入冰箱中冷藏,并且最好在5周内吃完。如果不便放入冰箱,最好选择阴凉的地方贮存,且最好在2周内食用。此外,鸡蛋的贮存期和鸡蛋品种有很大关系,最好不要到临界期限再吃,以免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针对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高发、频发等夏季食品安全特点,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一、食品选购应选择储藏条件较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要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涨袋、胖听)等现象。特别是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应的条件(一般冷藏温度为0-4℃、冷冻温度为-18℃以下)。 二、夏季要特别注意食物保藏。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尽快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在室温暴露过长导致腐败变质。冰箱内存放食品不宜过满,要定期除霜。蔬菜、水果类食品宜冷藏保鲜,与生肉、生鱼等要分开保存。听装、瓶装、罐装、利乐纸盒、真空包装等包装食品,即开即用,开启后应及时冷藏且不宜久存。烹调好的食物室温存放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剩菜、剩饭等要及时冷藏,冷藏时最好用保鲜膜包好,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并确认无变质后方可食用。 三、食物制作过程要注意清洁卫生。食材要洗净,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要生熟分开。加热烹制的食物要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吃现做,可适量加入生蒜或醋杀菌。不吃或少吃生食海产品。 // 四、外出就餐应选择有证餐饮服务单位并索要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食品安全动态等级评定高的餐饮单位就餐。烧烤食品原料储存条件不当容易腐败且烧烤加工中可形成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建议慎食,特别是不要贪吃无证摊贩烧烤。 五、消费者食用购买的食品或者在外就餐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保留病历卡、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同时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食用油、肉制品、炒货坚果食品等28类产品的抽查情况,“东北纯”笨榨熟豆油、“八旗”大豆油、“鸿英”炒货老奶奶花生分别检出了超标的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均是强致癌性物质。坚果炒货是很多家庭必备的年货,如何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坚果炒货呢? 购买时一看二闻三少量 坚果对人体的好处不言而喻,不过,如果买到含有黄曲霉菌的产品可就得不偿失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黄曲霉菌是一种容易在种子类食物中滋生的霉菌。黄曲霉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而一旦在28℃至33℃的温度,湿度在80%-10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很快能分泌毒素。这些霉菌还喜欢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生长,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之一,此外,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乳及乳制品等均有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指出,在购买坚果和炒货时一定要掌握“一看二闻三少量”的原则,首先肉眼观察有无霉变,其次要闻闻有无霉味等异味,最后切记不要一次性大量购买。 此外,由于黄曲霉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食用加工前,能够洗涤的,要充分搓揉淘洗,去除种子表面的毒素。 合理储存避免变质 除了购买时需要注意外,食物在家中的储存及食用习惯对远离黄曲霉毒素也非常重要,否则即使买到了合格的产品,过段时间食用时却成了危害健康的食品。 // 范志红提醒,除了要小心坚果里是否有黄曲霉菌外,如果买回放置一段时间后,坚果有不新鲜油脂的味道即哈喇味,说明其中可能有较多油脂氧化产物,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而且油脂氧化产物可能促进衰老。这种坚果最好弃而不吃。 此外,坚果如果短时间吃不完,要分装到小袋放进冷藏室甚至冷冻室中,才能长时间保存。特别是那些已经去壳、切碎的坚果,最容易变质。 她还提醒,坚果不是大量吃的东西。每天最好吃一小把,而且吃了坚果,菜肴、主食就要少放油,把相应的脂肪量省出来,这样就可以既得到坚果的营养保健作用,又避免发胖的风险。
1.买油就选大桶的。由于很多商家推行“买得越多越便宜”的促销手段,很多人买的油几乎都是10斤左右的大桶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如果家里成员多,用油比较快,2~3个月能够吃完一桶,就可以考虑购买大桶装”。但现在多数家庭人口少,又常在外面吃,打开的油通常会放置很久。油并不是耐储存食品,很容易氧化变质,过了3个月,营养成分被破坏,品质会慢慢下降。因此,最好选择容量少的小桶食用油。 2.进门先逛冷藏区。很多超市一进门就是冷藏区,导致很多人先买速冻食品、酸奶和鲜肉等需要低温储藏的食品。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范志红认为,速冻食品离开冰柜,环境温度不稳定,虽然拿回家还没有完全融化,但再重新冻上已经影响了产品的保质期。因此,这些产品要最后拿,等其他东西都买好了,出超市前再逛冷藏区。 3.喜欢晚上逛超市。不少人都会选择时间较充裕的晚上来购物,但有关调查显示,早上8∶00~9∶00,超市里的人流量最小,蔬菜、鲜肉类以及海鲜产品是最新鲜的,晚上20∶00以后超市人最多,很多食品都不新鲜了,开始打折促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告诉记者,散装的新鲜肉食都是早上上架,蔬菜也是早上最新鲜,此时购买这两种食品性价比最高。对于超市晚上的打折促销活动,范志红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食品而言,只要是打折促销的都很可能不新鲜,尤其是熟肉和豆制品,一定要慎重购买。 4.饿着肚子去购物。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饿着肚子时看着满货架可以饱腹的食品就想往购物车里放,特别是巧克力、薯片、奶油蛋糕等显得格外诱人。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被禁食5小时的参试者去超市购物,选择的食品一般热量很高,而吃过东西的参试者购买的食物热量就相对小很多。因此,饥饿时去购物的人往往更容易购买高热量的不健康食物。范志红提醒大家,不是很饿的时候去逛超市才是合理的时间,有利于理性购物。 5.买肉只看“卖相”。很多超市的食品区会用灯光以“色”诱人,比如肉类专柜的上方会安装粉红色灯,让鲜肉看起来更加红嫩新鲜。范志红建议,可以从柜台里拿出一块肉在没有照射灯的地方看一看实际颜色。而且,买肉要去大超市,找可以信赖的大厂家,因为鲜肉对冷藏条件要求高。另外,范志红提醒,相比生食来说,熟食的问题可能更大,颜色鲜艳的熟肉还可能有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 // 6.速冻食品直接选上面的。很多人到冷柜选商品,往往看好牌子拿了就走,但范志红建议,冷柜选货要记住“好货沉底”的原则。她解释说,“因为超市的冰柜常常被打开,接触到空气的部分温度较高,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挑选的时候不要翻来翻去,而要直接去拿比较靠下的产品,因为冰柜底部的温度比较稳定。此外,有些商家还可能把不太新鲜的食品摆在顾客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实用的对策就是仔细看清产品的生产日期,不要大意。 7.米面挑选散装的。散装米面因为可以自己挑选、称量,好多人都喜欢买。但研究发现,谷物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2,光线和氧气对它们的破坏较大;胚芽米受到日光、紫外线影响,容易导致维生素E氧化;面粉中的叶酸也对光线和氧气敏感。所以,超市里将米面摊开来售卖、让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做法并不科学。范志红称,散装食品除了有氧化、细菌滋生的可能,还没有标明保质期。因此,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最好选择真空包装产品。 8.喜欢买一送一、特价商品。出于追求价廉物美的消费心理,超市里各种打折促销商品总会令人心动。但现在很多超市买一赠一等促销其实都有猫腻,比如将快过期的牛奶与正品捆绑销售,消费者往往忽略它的生产日期,导致第一箱还没喝完,第二箱已经过期了。而且,不少标榜特价的商品其实并不便宜,如一袋零售价3.3元的饼干,3连包销售时标明特价10元。对此,范志红建议,购物时别着急因打折和赠品而心动,因为很多食品打折时其营养价值也已经打了折扣,一些产品也常在快过期时才赠送,旧的搭着新的卖。建议消费者购物时把注意力放在真正想购买的东西上,不被商家的促销手段忽悠。
身边有不少人问我,到底怎么给冻鱼冻肉化冻更好呢?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介绍一下经验。 具体方法是,把要解冻的食物提前从冷冻室中取出,用保鲜盒或保鲜袋装好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下层,化冻后即可用来烹调。具体的解冻时间要综合考虑食物的大小,若是大块可能需要12~24小时,小块儿只需5~6小时即可。建议大家在冻结食物之前就将其分装成一次可吃完的量,这样既可缩短解冻时间,又可避免反复冷冻。 // 这样解冻有很多优势,首先,从安全性来讲,它规避了食物表面微生物大量滋生问题,这个问题在空气中自然解冻或热水解冻中常出现;其次,这种解冻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的营养,如B族维生素;再次,从口味上来讲,冷藏室解冻能很好地保留食物中呈鲜物质,如可溶性含氮物,维持其原有口感和味道;最后,冷藏室解冻后的蛋白质在低温下也能保持柔嫩的状态,不会出现蛋白发干发硬的问题。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低碳环保。冷冻室里的冰块,放在冷藏室中,等于天然制冷。 但是,缺乏计划的忙乱化冻,就只能求助于微波炉了。需要提醒的是,微波解冻只能用“解冻”或更低的档,决不可用更高的功率;待解冻食材要形状尽可能规则,最好是扁平状,受热更为均匀;如果不了解多长时间最合适,一定要先试一个比较短的时间。
家家都有冰箱,冰箱都有一个冷藏室和一个冷冻室。特别是快到春节的时候,家家的冰箱都会塞得满满。 冷藏室里有什么?可能有米饭、馒头、菜肴、汤品,有各种蔬菜、瓜果,有牛奶、酸奶、鸡蛋、奶酪,有熟肉、熟肠,有饮料、蜂蜜、巧克力、番茄酱、调味酱、罐头、茶叶,甚至还有化妆品、美容品,保健品和中药材。 问他们,这些东西都放在冰箱的什么位置呢?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哪儿有空就塞哪儿,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再问一句,为什么要放在冰箱里呢?回答有三个:第一个是,习惯了,总觉得什么都该放冰箱里;第二个是,放冰箱里不容易坏;第三个是:冰箱里凉,酸奶、饮料等拿出来吃起来爽。 这里我们先说说,为什么食物要放在冰箱里。 发明冰箱之前,祖先早就知道夏天用天然冰来冷却食物了,也早就知道冬天把食物放在冷凉处就不容易坏。冷藏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在结冰之前,只要降低温度,就能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同时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加热可以促进很多化学反应的发生,所以中学做化学实验时常常要用酒精灯来加热。反之,降温会让分子的运动速度变慢,不容易相互碰撞发生反应。很多让食物变坏、让营养素损失的反应,也一样会随着降温而变得进度缓慢。 理论上,大部分能够放在室温下保存的东西,都可以用存入冷藏室的方法来延长保质期。比如说,肉罐头虽然可以在常温下保质2年,但研究发现,放在冷藏室里存2年后,其中的维生素B1损失会比常温储藏降低一半以上。同时,在冷藏条件下,合格的肉罐头保质4年也完全没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把保健品和美容品放在冷藏室里保存,的确是个能延长保质期的好主意。 人们也知道,放在夏天的室温下,什么食物都特别容易腐败。微生物最容易繁殖的温度通常是20-37度之间,而在0度附近,微生物通常会停止或减慢繁殖速度。 第二个要说的问题,是哪些食物真的需要放在冷藏室里: ——那些常温存放容易快速繁殖微生物的高水分熟食品,就需要放在冷藏室里,才能延长一天半天的食用期限,比如剩饭剩菜、巴氏奶,以及没有灭菌包装的各种熟肉、豆制品等。这些食品都是细菌们的最爱。 ——酸奶和活乳酸菌饮料也要放在冰箱里,不仅仅是因为凉着喝口感好,主要是因为乳酸细菌等有益菌在冷藏条件下停止增殖,否则温度高时活跃过度产生太多的酸,反而会很快大批死亡。 ——开封后的番茄酱、芥末酱、沙茶酱等调味品,都要放入冰箱,因为尽管开封之前它们经过杀菌或灭菌处理,但一旦开封,重新接触空气,就会污染细菌。 ——开封后的纯果汁和各种饮料也一样,如果一次喝不完,必须放入冰箱中,24小时之内要喝完。有些很酸的果汁开封后可以冷藏存放48小时,比如橙汁、沙棘汁等。 ——买回来当餐不吃,但24小时之内会烹调食用的排酸肉,适合放在0度保鲜盒当中。它们在-1到0度之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微生物超标风险,同时不会冻结,避免影响风味和口感。 ——暂时不吃的芝麻酱放在冰箱里,可以延缓氧化反应的发生,避免产生“哈喇味”(但是冷藏后脂肪凝固,酱体变硬,调开的时候速度会变慢哦)。亚麻籽油、核桃油之类容易氧化变质的油也可以冷藏。 ——鱼干虾皮海米等干货放入密封保鲜盒中冷藏保存,可以避免发出刺鼻气味,减少致癌物亚硝胺类的合成。用的时候取出来一点,然后马上密封好,放回冰箱里就可以了。 对于很多果蔬等食品来说,降温储藏可以延缓植物组织的衰老过程。比如说,只要放在冷库里储藏,调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氧气含量,控制水分,去除植物自然产生的催熟剂——乙烯,苹果可以安稳地“休眠”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甜脆新鲜如初。 ——所以,大部分蔬菜和北方水果都适合放在冰箱里储藏。尽管没法调节气体成分,至少可以做到冷藏,延缓衰老速度。不过,如果蔬菜直接放入冰箱,会快速发生失水萎蔫,不仅菜会变得不好吃,而且损失多种维生素。因此,容易失水的绿叶菜最好用一两层能吸水的纸包裹,然后放在塑料袋里,松松地扎上袋口,便于维持其中的湿度既不至于引起腐烂,又不至于很快变干。茄子、萝卜、土豆之类适合用保鲜膜包裹起来再冷藏,避免表面干皱。番茄可以直接放在塑料袋中。 不过,也有一些蔬菜和水果不适合放入冰箱里。比如甘薯,比如香蕉、芒果和榴莲等。它们在冷藏温度下会发生冻伤,很快变黑变烂。它们适合放在十多度的凉爽处。 至于加工食品,是否需要放入冰箱,要仔细看看包装上的“保质条件”说明,千万不可只凭经验判断。某友买了一包豆制品,他以为是真空包装就可以放在室温下,结果两天后表面就发粘了。他拍案“这种食品质量实在让人忍无可忍”,气愤之余扫了一眼包装袋,才发现上面写着“2~10摄氏度保质期30天”。这种悲剧在很多家庭中发生过…… 未开封的饮料无需长时间冷藏,只要在饮用前两小时放在冰箱里就可以。 鸡蛋2周内可以不放冷藏,但需要保存超过2周的,还是建议冷藏,因为风味和质地会有明显下降。 也有些食物在放入冷藏室之前,要谨慎考虑,因为可能影响到食品品质: ——巧克力冷藏两天没问题,但如果长时间冷藏,表面会析出白霜,质地也会变得粗糙,这是因为可可脂结晶形态发生变化所致,虽然没有营养和安全问题,但食用时的享受感就差远了。 ——蜂蜜冷藏往往导致出现结晶,这并不意味着发生变质,只是其中葡萄糖成分沉淀下来而已,可能妨碍到口感的均匀性。花生油冷藏也会出现浑浊和凝固,是因为其中高熔点的饱和脂肪酸在低温下结晶沉淀下来,拿到室温下放一天摇一摇就好了。 第三个要嘱咐的问题是:要用好冷藏室,必须做到生熟分开,食物分装,温度分区。 所谓生熟分开,分类存放,就是要避免交叉污染,也避免互相串味。一般来说,熟食物和直接入口的食物要放在上面两层,比如剩饭菜、酸奶、牛奶、熟食等;生食物要放在下面两层,比如生蔬菜、生豆腐等。 所有的剩饭菜,都要加上保鲜膜,或者放在有盖的保鲜盒里。最推荐用方形的保鲜盒,因为这样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冷藏室内的容积,过年过节剩饭菜多的时候,还可以分装存放,或者把盒子摞起来存放,避免一层一层地摞盘子碗,把冰箱的隔板都压弯,食物还容易撒出来造成污染。 所有的生食物,最好都独立包装,比如每一种蔬菜套一个塑料袋。未经表面杀菌处理的普通生鸡蛋,如果不放在蛋架上,最好能够放在保鲜盒里,与其他食物隔离,避免蛋壳上的沙门氏菌污染其他食物。 所谓温度分区,就是说,冰箱不同位置的温度不一样,各类食品存放的最佳位置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冰箱下面比上面冷一些;靠里面深处的地方比靠门边的地方冷一些。因此,怕冻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就不能放在太靠内壁的地方,避免发生冻伤;而不怕冻的豆制品、奶类、剩饭菜就可以推得靠里面一些。 外面开门的部分是温度最高的,适合放一些在室温下也能暂存,不那么容易坏的食品,或者马上要吃掉的食品,比如鸡蛋、奶酪、开封后的饮料、开封后的调味品等。还有一些食品,比如鱼干、虾皮、海米、芝麻酱等,也建议封好口放在冰箱门的位置上。 鲜肉鲜鱼虾之类在未冷冻情况下是最容易坏的,所以它们最好放在零度冷藏保鲜盒里。如果冰箱没有零度冷藏的功能,就装在能密闭的保鲜盒里,放在冷藏室最下面的靠里处。请注意,这些鱼肉类食品不能和蔬菜、水果、剩饭菜等其他食品接触。 // 最后要嘱咐的是:冷藏室不是保险箱。 即便放在冷藏室里,绿叶蔬菜也只能保存3天左右,其他蔬菜最好一周内吃完,避免营养价值下降。同时,冰箱也有局限性,它不能解决霉菌繁殖的问题,面包馒头之类放在冰箱里照样长霉。同时,还有很多耐冷的致病菌不怕冰箱温度,特别是鱼虾等水产品。所以,剩饭剩菜从冰箱里取出来之后,一定要彻底加热,杀灭微生物。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