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吃饭
吃饭加点醋有助于增强饱腹感

吃饭加点醋有助于增强饱腹感

  醋是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具有降压降脂降糖等多种保健功效。据美国《吃好》杂志最新报道,《美国饮食协会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吃饭过程中加点醋有助于增强饱腹感,防止过量饮食,帮助减肥。   新研究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营养学系主任、营养学教授卡罗尔·约翰斯顿博士及其同事让两组参试者除了醋之外,吃同样的食物,并测量其餐前及餐后血糖水平。结果发现,与用餐时不加醋相比,吃饭时加一勺苹果醋可以使餐后血糖升高幅度降低一半。另外,吃醋还可以使参试者一天食物热量摄入总量减少200至275千卡。 //   约翰斯顿博士分析指出,醋中的酸性物质可抑制淀粉的消化,醋的这种作用与纤维素相当,可以大大降低淀粉的消化速度,防止血糖骤升,同时还可增强餐后饱腹感,防止暴饮暴食。

健康饮食 2021-07-29
外出吃饭时,你会烫碗筷吗?这种广东人的谜之风俗,真的有用?

外出吃饭时,你会烫碗筷吗?这种广东人的谜之风俗,真的有用?

说起南北差异,网友们都津津乐道: 北方冬天靠暖气,南方靠一身正气;北方买菜论车买,南方论个儿买,还能帮忙削皮;北方爱吃面食和馒头,南方爱吃米饭和粉条……不过,这些差异大多都能理解,但北方人来到广东后却有一件事摸不着头脑——为啥出门吃饭,一定要用热水烫餐具?这是什么执念?一、热水烫碗,南方人的执念!外出就餐用热水烫餐具,这在广东又被称之为“lǒng碗”,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习惯,跟岭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岭南地区在过去被称为蛮瘴之地,说的其实就是气温高湿度大。以广东和湖南交界处的南岭国家森林生态保护区为例,这里不但降水量大,而且年平均的相对湿度更是达到了84%。从不同的城市来看,即便在冬天,广东广州市的相对湿度也可以高达94%,而在北京,相对湿度可能只有60%左右,甚至更低。而相对湿度大、温度高,细菌尤其是餐具领域的大肠杆菌就更容易滋生。在20~40℃之间,相对湿度超过75%以上,细菌就极易滋生。正是因为这种客观的因素,广东地区的人在外出就餐的情况下,才养成了用开水烫餐具的习惯。不管这个习惯是否有效,但至少从心理层面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二、开水烫一遍,真的有用吗?实验来了2024年年底,上海消保委对860双不同材质的筷子进行了专业检测,材质有竹木、不锈钢、合金、密胺等,其中660双新筷子,200双旧筷子。检测结果显示,湿筷子的霉菌比干筷子多出25%以上,这也证明了在湿度大的情况下,霉菌更容易滋生。图源:上海消保委官网旧筷子、竹筷子和木筷子更容易发霉,使用时长超过半年的筷子也更容易发霉。所以,对大众来说,筷子保存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才更安全。另一方面,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开水冲烫餐具,尤其是筷子,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上海消保委相关的实验显示,用开水烫一下筷子的做法基本没用,这是因为冲烫的时间太短,如果真的有细菌等微生物,也很难对它们形成有效的杀灭。一般来说,无论是哪种消毒方式,时间要超过20分钟以上,餐具上的细菌才能被有效地清除。图源:上海消保委官网从筷子的材质上看,木筷子和竹筷子消毒相对不易,不锈钢、合金、密胺筷子更容易消毒。而且,酒精对霉菌消毒没用,微波炉只适用于合金类的筷子,此外,所有材质的筷子只要时间达标,都可以使用高压锅、开水、以及臭氧来达到消毒的效果。从细菌的类型来看,幽门螺杆菌用开水消毒,水温要达到80℃以上,时间10分钟左右才能彻底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80℃的高温下,要持续半个小时才能杀灭;沙门氏菌需要70℃以上高温,15分钟~30分钟才可以消灭;大肠杆菌在75℃高温下,一分钟即可消灭;芽孢菌比较特殊,高温、紫外线、干燥、辐射、化学药物,都难以将其杀死。所以啊,出门吃饭时烫碗筷,更多的是心理安慰作用,让你可以“放心”地吃完一顿饭。三、外出就餐,如何识别不合格的餐具?既然烫碗筷没啥效果,那么在外就餐时,学会识别不合格的餐具就显得很关键了。首先,要看餐具的封膜是否干净,如果封膜上有过多杂质,如灰层、油渍、不明污点等,可能是废弃的塑料膜重复使用。同时,还要看看包装信息是否齐全。其次,打开封膜之后,要闻一闻餐具是否有刺鼻的气味。如果餐具没有清洗干净,会有一定的油脂残留气味。如果是用洗衣粉等非食用级清洁剂清洗的,也会有一定的刺鼻气味。最后,要摸一下餐具是否有潮湿、黏腻、粗涩的情况,如果有,则说明油污没有清洗干净。如果要想吃得放心,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备餐具,至少在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情况下,可以自备筷子。再者,通常是在卫生达标的餐馆就餐,微生物残留一般是合格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如果实在想冲烫餐具,尽量水温高一些,持续的时间长一些,虽然没啥大效果,但至少有一定的心理安慰效果。更何况,对于广东地区的人来说,冲烫餐具除了卫生因素之外,已经延伸和演化成为一种文化了,饭前烫一烫碗,聊一聊天,也不失为一种餐前乐趣。参考资料:[1]用开水烫筷子真的有用吗?实测来了.广东卫生在线,2024.11.2 // [2]用开水烫碗筷能消毒?别白费劲了!这才是正确消毒方法.医学论坛网,2024.12.27[3]为什么广东人吃饭前爱涮碗?.南方周末,2024.10.6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8
在外面吃饭会被传染乙肝吗?最该担心传染的是这2种病

在外面吃饭会被传染乙肝吗?最该担心传染的是这2种病

据数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有7000万例,且让人头疼的是,将近九成的患者都没能得到治疗。不少人担心乙肝作为传染病之一,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和乙肝患者共餐,不会被传染!尽管乙肝具有传染性,但这并不代表着跟乙肝患者一起吃饭就会被传染。因为乙肝的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因此,哪怕是跟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也不会被传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乙肝患者的口腔出现破损的情况下,一起吃饭的人就很可能被传染到乙肝。比如乙肝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等疾病,乙肝病毒就会通过伤口传染给其他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跟乙肝患者共用餐具,就很可能被乙肝病毒感染。这是因为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患者通过血制品注射进行乙肝的传播,常见于血液透析等方式,即使只有极少量的血液,也会导致乙肝病毒的出现,从而感染乙肝。因此,在打耳洞、纹身、纹眉等过程中,如果接触到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器械时,都可能导致被传染。此外,手术刀等医疗器械也可能成为乙肝传播的“载体”,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做好消毒工作,就可能因此感染乙肝。因此,不论手术大小,最好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性传播:乙肝的传播和艾滋病的传播类似,也会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在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的人身上,更容易接触到乙肝病毒,从而感染乙肝。此外,也有少部分患者是由于配偶患有乙肝,在性接触过程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而感染的。总之,洁身自好是远离乙肝病毒的重要方式,并且在性接触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母婴传播:一个患有乙肝的女性,怀孕生下的胎儿也很可能是乙肝患者,这是因为乙肝病毒会通过胎盘或产道进行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母婴传播。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母婴阻断技术越来越成熟,母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乙肝的概率不断在降低,再加上新生儿都会注射乙肝疫苗,因此,先天性出现乙肝的人数也不断在减少。其实,乙肝患者和艾滋病患者一样,都不应该受到歧视,而且跟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握手、拥抱都不会被传染,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他们。实际上,在跟别人吃饭的时候,更应该担心被传染这些病。和别人吃饭,该担心传染的是这2种病幽门螺杆菌: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会诱发多种类型的胃病,譬如胃炎、胃溃疡等,而我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是59%(7亿以上),在某些地方这个数字更是飙升到90%。之所以这么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正是因为这种病菌可以通过唾液或口腔的分泌物进行传播,平时一起共用餐具、水杯,或者是长辈将食物嚼碎再喂孩子,都可能感染这种病菌。甲肝:与乙肝一样,甲肝也是一种病菌引起的肝炎,前者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后者则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甲肝病毒一般存在患者的粪便中,但如果不小心沾到手上,再接触食物之后,吃了这些食物的人也可能感染甲肝。要想预防这两种传染性疾病,一定要注意这三件事情:第一是吃饭前一定要洗手;第二是定期消毒餐具,可以通过高温、远红外线等方式进行;第三是使用公筷。此外,当家里有人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或甲肝等疾病时,最好将患者的餐具分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拒绝吃野味,目前为止,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都来源于动物,而吃野味是传染这些疾病的主要方式。总之,无论是乙肝也好,甲肝也罢,传染病固然可怕,但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不需要害怕被传染!互动:乙肝病毒要如何清除?参考资料[1]《这几个实验告诉你,为什么“分餐制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就是要做”》.常青藤爸爸.2024-05-19 // [2]《吃饭会传染的病,只有这几种!别再说乙肝了》.业百科weixinnc.com.2024-04-21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饮食文化 2021-07-28
一个洗碗习惯等于培养细菌!看完及时改,别让家人病从口入

一个洗碗习惯等于培养细菌!看完及时改,别让家人病从口入

大全是单身汉,广漂3年,也独居了三年。 大小伙子没怎么做过家务,自己一个人也不太讲究,经常吃完饭就把碗筷堆在洗手盆里,等到终于放不下了才一次性全部清洗。大全的妈妈来看他,见到洗碗池里堆积的脏碗筷,有些甚至都长出霉菌了,一边唠叨一边开始帮忙清洗:“这么大人了还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碗筷也懒得洗,现在天气这么热,容易发臭长霉,还有很多病菌、致癌菌!如果4小时内不及时洗,等你过久了再洗,就怎么洗也洗不掉了,下次吃饭,还不脏死?总是这样,得了癌症怎么办?!”大全不以为意:“我这不是忙嘛,谁跟你说洗不掉的,别老看那些瞎科普的文章,自己吓自己。”脏碗筷超过4小时不洗,细菌疯狂滋生餐具的发明,让人类可以更好地享用美食。在中国,碗和筷子是使用率最高的餐具。生活中,不少人因为懒惰等各种原因,吃完饭没有立刻洗碗的习惯,喜欢把脏碗筷泡在水槽里,等到什么时候要用了才洗。但其实这种行为,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厨房中的水槽,即使你每天都有清洁,看似很干净,但其实仍存在着大量你看不见的细菌。同时,排水管道滋生的细菌也会随着空气上升附着到水槽内部,水槽便成为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滋生的温床。细菌繁殖有其规律性,一般1-4小时内是适应期,此时细菌正在适应“新环境”;超过8-18小时,通过“试用期”的细菌,就会开始迅速繁衍、增殖。按照20分钟繁衍一代计算,如果碗筷浸泡在水槽中10小时,可能周围就被10亿以上的细菌所包围。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都可通过附着在水槽上,感染碗筷,如果清洗和消毒不彻底,就会引起胃肠疾病,久而久之就会对肠胃、脾脏等消化系统造成各种炎症病变,甚至有癌变的可能。所以,用完餐最后能够第一时间将餐具清洗整理,别让自己的“懒”招来疾病。洗洁精会致癌吗?洗碗时,滴两滴洗洁精已经是现代人的常态,洗洁精具有很好的去油脂作用,能够有效分离餐具上的油污,不少还有消毒灭菌成分的洗洁精,能够帮助去除残留在碗筷上的微生物,防止病从口入。然而,有谣言传“洗洁精添加多种化学物质,用多了致癌!”。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此次的谣言源于2014年国家监督专项多某些品牌洗洁精的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此次抽检的洗洁精合格率为93.6%,不合格的产品中,存在甲醛超标的问题。所以严格来说,不是“洗洁精致癌”,而是“甲醛超标的不合格洗洁精致癌”。因此,消费者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大品牌洗洁精,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碗筷经口,如何安全清洁?辟谣了清洁精致癌的谣言,碗筷到底要怎样清洗,才算清洗干净呢?如果是新买的碗筷,常规清洗后可放到锅里煮30分钟,进行彻底消毒。有异味的餐具则可以用醋泡30分钟或茶水煮30分钟。用过的筷子要避免用小苏打或柠檬酸等清洁剂清洗,以免造成表面伤害。可把筷子泡在中性清洁液中搓洗。用过的碗清洗后不要直接放入橱柜,要用干燥的洗碗布擦拭干净,或晾干后再存放,以免滋生霉菌。除了清洗问题,碗筷材质的选择也有讲究选择材质好的碗筷,也是保证安全使用餐具的前提。陶瓷制品的碗筷,材料安全、耐高温,可以放心使用,如果陶瓷碗出现变形、裂痕等现象,建议就要换一个新的。因为裂痕中的缝隙,很容易残留食物残渣,且平时洗碗很难有效清除,让细菌有机可乘。选购筷子时,尽量选择一体成型、光滑无痕的竹筷或者木筷。不要用有油漆的彩筷,以免吃食时,油漆脱落,重金属中毒。另外塑料筷子及不锈钢筷子也要少用,不合格塑料遇到高温会产生有害物质,不锈钢筷子则可能含重金属。“犯懒”是现代人追求一时舒坦的行为习惯,一时的“犯懒”,却要“消费”自己的健康,那就太不值当了。吃完饭,建议还是要及时清洁用过的碗筷,当做是轻运动,帮身体消消食。参考资料:[1]吴安华;碗泡着不洗,细菌疯长[J].医疗食疗保健.2017.009 // [2]《流言揭秘:长期使用洗洁精会有害健康吗?》新浪科技-.蝌蚪五线谱.2015-10-29[2]牛斌武.要注意科学使用碗筷[J].家庭医学,2018,(12):37.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8
不喝水就吃不下饭!但老人说吃饭时喝水对胃不好,是真的吗?

不喝水就吃不下饭!但老人说吃饭时喝水对胃不好,是真的吗?

  小编自己有个习惯,吃饭时一定要准备一杯水,吃饭过程中不时地喝上一口,没有水吃饭,真的是难以下咽。但我的这种行为总是被家里长辈批评,还勒令我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让孩子也养成边吃饭边喝水的习惯,因为这样对胃不好。   吃饭时喝水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吃饭时喝水真的对胃不好吗?在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中,北京协和医院李景南主任讲解了吃饭时喝水对健康的影响。  1.影响初级消化功能  我们的胃消化食物主要靠胃酸,而胃酸的浓度直接影响着胃部的消化能力,如果在吃饭过程中喝大量水,会将胃液稀释,降低胃酸浓度,从而影响我们的初级消化功能。  2.影响胃部蠕动  我们的胃消化食物除了靠胃酸,还要依赖胃部蠕动,如果在吃饭过程中喝大量水,在稀释胃液的同时,还会将胃撑大,减弱胃的蠕动功能,从而影响消化。  3.影响咀嚼  很多人喜欢在吃饭时喝水或喝汤,是因为这样更容易下咽,但同时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当水让食物变得容易下咽时,就会直接造成我们队食物的咀嚼次数减少了,当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肠胃,就会加重肠胃负担。  4.影响进食量  吃饭过程中如果喝太多水,容易造成饱腹感,让我们很快感觉“饱了”,会影响正常的进食量,如果长时间如此,容易导致热量、营养摄入都不足。  吃饭时怎样喝水才健康?  这样看来,吃饭时喝过多水真的会有不良影响,难道吃饭时就不能喝水了吗?当然不是,看了前面的影响我们就会知道,会有这些不良影响的前提是:吃饭时喝过多水。而且,如果食物干涩,难以下咽,喝点水或汤,是有利于吞咽和消化的。  所以,吃饭过程中是可以喝水的,只要控制好喝水的量就行了。建议在吃饭时喝水要小口喝,只要感觉食物吞咽不仅顺畅就可以的,一般建议吃饭喝水最好控制在100-200ml为宜。  如果吃饭时有配汤,那么喝汤会好过喝白水。 // 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业百科weixinnc.com】公众号,回复您遇到的健康问题,即有专家为您免费解答。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饮食文化 2021-07-28
看着自己吃饭的照片就可以让自己胃口大开!略恐怖…

看着自己吃饭的照片就可以让自己胃口大开!略恐怖…

  近日,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面对镜子或者面对一张自己吃饭的照片吃饭,你会更有胃口!   与单独吃饭相比,人和其他人一起吃饭时对食物的评价更好、吃得也更多,这就是所谓的陪伴增强食欲现象,但是人们对陪伴增强食欲的机制并不清楚。  现在,来自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面对镜子或者是自己的照片吃饭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hysiology & Behavior上。  “我们想知道陪伴增强食欲的最低要求。”论文第一作者Ryuzaburo Nakata说道,“是否真的需要其他人在场?还是一些表明其他人存在的信息就足够了?”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时,他们对食物的评价更高,吃的量也更多。  研究团队最初与一组老年志愿者一起进行研究。增加单独吃饭时的快乐与老年人很相关,因为此前研究已经表明老年人经常独自吃饭。但是当研究人员在年轻成年志愿者身上重复该实验时,他们发现了相同的现象:当他们面对着镜子吃饭时,他们的食欲更强,这表明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只限于老年人。 //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镜子换为志愿者自己吃饭的照片,他们发现照片也可以增加志愿者的食欲。因此出乎意料的结果就是:一个人吃饭的照片可能就足以达到“陪伴增强食欲”的效果。  “研究已经发现对于老年人而言,对食物的享受程度与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关,而频繁的独自吃饭会导致抑郁、影响食欲。”研究通讯作者Nobuyuki Kawai说道。“对于那些经常独自吃饭的老年人而言,我们的发现展示了一种潜在的增加食物对他们吸引力、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方法,例如那些丧偶或者远离伴侣的老年人。”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健康饮食 2021-07-28
想控制体重 逛超市之前先吃饭

想控制体重 逛超市之前先吃饭

  在你肚子很饿的时候去超市购物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研究发现你会不由自主地购买高卡路里食物而不自知。康乃尔大学食物与品牌实验室(Food and Brand Lab)的研究发现这种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不仅限于饥饿时的那一餐。   饥饿时,你的大脑更爱高热量  当你饥饿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更偏好高热量食物,因为能带来更多的能量。如果你在肚子饿的时候购物,结果就是会让你及你的家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都得吃所买的高热量食物。此外,研究者还强调为了节食而忽略某一餐不吃很可能是很糟糕的方法。  其实,我们的身体分不清楚故意节食和真正的饥饿有什么差别,也不知道我们24小时都能找到食物,根本没有供应不足的困扰。换句话说,就是人类身体的进化跟不上农业或是科技的速度,它还停留过去:人类得努力觅食才有得吃。  因此,当身体饥饿时,它不知道下一餐什么时候吃,于是切换成生存模式——有得吃就尽量吃,尽量挑热量高的下手。这个复杂的防御反应同时影响生理与心理的状态,当你开始选择和与吃东西时,身体会指引你找寻高卡路里食物,并且开始囤货以备不时之需。  有了理论假设,还得用科学研究证实它  为了确认这个观点,研究者做了2个实验。在研究中,糖果、咸式点心与红肉等被视为高热量的食物,水果、蔬菜与鸡胸肉则被视为低热量的食物。  第一个试验告诉参与者开始进入研究之前5小时不要吃任何东西。试验开始前,研究者会给 68 位参与者中的一部分发放小饼干缓解饥饿,接着,让他们在模拟的在线商店购物,结果发现那些饥饿的人会倾向挑选高热量的食物。  而第2个研究则是实际购物研究,研究者们追踪了82位去超市购物的人,这些人被随机安排在一天当中最饿或最饱的时候去买东西。结果又再次证明了肚子饿的人会买比较多高热量的食物。 //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的事  如果你想要顺利减肥,那么第一步就应该是不要节食,特别是省略某一餐不吃(譬如所谓的过午不食,甚至过早不食法)。这种方法会激发身体的生存本能,强化对进食的欲望,一但克制不住,不仅会多吃,而且还专挑高热量的食物下手。另外,这种节食减肥法会造成基础代谢率的下降,在失去克制时进食的都是高热量食物,体重很快就会恢复,甚至反弹。#减肥最好的办法是管住嘴,多做有氧运动,减去身体多余的脂肪;如果你有毅力,进行力量型的无氧训练也能够达到减肥的目的#  虽然扫兴,但大家还是要记住:减重没有捷径,只有规律饮食、健康饮食再加上良好的运动习惯才是减脂塑形的正确方法。

健康饮食 2021-07-28
用不锈钢餐具吃饭更香?

用不锈钢餐具吃饭更香?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制造研究所的学者发现:银制餐具会使某些食物的味道品尝起来不好。在一系列味觉测试中,大多数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不锈钢餐具表现要优于银质餐具。然而,要想尝到最美味的食物,金制餐具是首选。   研究者检测了由七种不同的金属材质(金、银、不锈钢、锌、铜、锡和铬)制成的餐勺在品尝食物味道时的影响作用。50名志愿者吮吸了每一种餐勺,并对其味道进行了评价。随后,研究者用不同的食物进行了重复测试,以考察金属与甜、咸和酸味结合后的口感。实验结果显示:用金质餐具品尝食物时味道最好,因为它的惰性最强,所以它不会影响到食物的味道,而且能反映出食物的原味。其缺点是造价昂贵,不易普及。用银质餐具品尝食物会令人不快,食物不是那么美味可口,带有金属味,这是因为它会与水果中的酸性物质和鸡蛋中的硫元素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而不锈钢餐具在所有材质的餐具中仅次于金质餐具。研究团队还发现:用铜制和锌制的勺子品尝甜点,味道最好。虽然两种金属本身味道苦,但与嘴中的甜味结合在一起,这种反差反而会增强食物的甜度。 //   研究表明:味觉不仅会受到食物本身感官特性的影响,而且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健康饮食 2021-07-28
教你健康的吃饭方式

教你健康的吃饭方式

  怎么吃饭最健康   1.先吃爱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爱的和不喜欢的,此时该先吃哪个?专家提示,先吃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会让你在情绪上获得满足。愉快的心情能较快地产生饱胀感,避免吃得太多。  2.吃饭时挺直腰背  人们吃饭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殊不知,这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以及蹲着吃饭,都会造成腹部受 压,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引发胃病、影响心肺功能。正确的进餐姿势是挺直腰背,让胃部不受任何压迫。  3.吃饭环境要安静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显示,随着噪声增大,受试者感受食物甜味和咸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还表明,嘈杂的就餐环境会使人的味觉变迟钝。专家建议吃饭时不要选择环境嘈杂的餐馆,有轻柔音乐做背景,可以让人吃得更香。  4.多嚼硬的食物  根据年龄不同,可适当补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水果、甘蔗、生黄瓜等。这是因为较硬的食物要费劲去嚼,当咀嚼的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时,大脑的血流量明显增多,活化了大脑皮层,可以起到防止大脑老化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5.别一个人吃饭  单独进餐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饮食单调,会造成营养失衡。和同事、家人一起吃饭,心情舒畅,胃液的分泌也相对旺盛,可使食物尽快地消化和吸收。此外,多人一起吃饭,食品种类也多,每种吃一点容易达到营养平衡。  6.特别饿时喝点粥  人在极度饥饿时食欲特别强,看到什么都想吃。其实,此刻胃肠消化功能已经受损,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滞。特别饿时,应少量进一些半流食,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尤其注意,特别饿时别进食牛奶、豆浆、酸奶和白薯,可能引起消化问题。  7.饭后别马上用脑  饭后,体内的血液会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脑相对缺血。此时用脑会引起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一定要在饭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再开始工作。饭后听听音乐、散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吃什么容易患癌  1.太辣的食物  辣椒虽好却不能过量,吃太多的辣椒是很容易致癌的,高浓度辣椒素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机能,加大患癌风险,所以说平时吃饭加点辣椒调味可以,吃太多辣就不好了。  2.煎炸的食物  煎炸食物是属于热性的食物,这类食物经过高温的处理,长期食用就会增加胃癌、肠癌和肝癌的患病风险。 //   3.被污染的粮油制品  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和某些癌症的发生是有关系的,很多霉菌的代谢产物都是毒素强大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和肝癌、肾肿瘤与结肠癌有关系,所以说过期发霉的粮油制品,我们千万要扔掉。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8
吃饭吧唧嘴是什么原因 吃饭吧唧嘴是病吗

吃饭吧唧嘴是什么原因 吃饭吧唧嘴是病吗

  吃饭吧唧嘴是什么原因   吃饭的时候嘴唇用力,嘴巴没有完全的闭住,因此会产生细碎的声音,吧唧嘴特指混合了唾液的食物在狭小的口腔空间被挤压、搅拌时发出的声音,是咀嚼食物时上下颔或者上下唇的频繁接触、分离时发出的一种"咂、咂"声,属于噪音的一种。  与常见的吃面食不一样,吧唧嘴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但是有些人吃饭的时候会出声音,比如大声的吸溜面条,吭哧吭哧的往嘴里扒拉饭,这些并不属于吧唧嘴。  吃饭吧唧嘴是病吗 //   不是病,只是日常的行为习惯的问题,不过解决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就是闭紧嘴巴,如果吃饭的时候发出吧唧声,比如咀嚼、吃口香糖、用习惯,甚至是抠鼻涕的声音,这样的行为都是会让很多人的大脑呈现出特别异常的反应。  细碎的声音在有些朋友耳朵里面听着就是很不舒服的,这种症状被科学家称为“恐音症”,其实就是对声音的厌恶。一旦有这种症状的人,对吧唧嘴的声音十分敏感,容忍度相当低。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8
养出好肠胃,会吃饭是关键:饭桌上少做5件事,养胃事半功倍

养出好肠胃,会吃饭是关键:饭桌上少做5件事,养胃事半功倍

饮食文化 2021-07-28
站着吃饭会得胃下垂吗?站着吃饭好吗?

站着吃饭会得胃下垂吗?站着吃饭好吗?

  站着吃饭会得胃下垂吗   其实只有轻微的影响,不过最好的还是选择坐直坐着吃饭,吃饭的时候,摄入的食物还是需要身体的支撑。胃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吃得太快,就会导致食物不被完全咀嚼。里面的营养不完整。如果我们吃得太快,就会导致食物不被完全咀嚼。里面的营养不完整。  一般的食物还是会有重量的,但是胃部负担过重,时间长了会有慢性的疾病,也对身体不好,不会导致胃下垂,但会轻微增加胃下垂的风险。胃部的力量不能足以撑住食物的重量,那么就会有兜不住的现象发生。在与其他条件共同作用下,那么就会有胃下垂的发生。  站着吃饭好吗  站着吃饭还是没有坐着吃饭好,站着会快速的开始消化,身体的消化时间打乱了,也不好。即使坐着吃饭,也应该挺直腰背。人们坐着吃饭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坐在矮桌前或沙发上吃饭,都会造成腹部受到压迫,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引发胃病。 //   站着吃饭,食物在胃里面开始消化,提前的消化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正确的是坐在位置上,吃完饭慢慢的起来锻炼散步,由于重力原因,吃进去的食物在重力环境之下被逐渐拉长,容易造成“胃下垂”,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最终还是不利于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  腿部会开始支撑,分散身体的力量,导致血液不流畅,影响身体健康,站着和坐着相比,腿部需要支撑身体,因此就分流了本可以流向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了消化器官的能量供应,影响了消化器官的全力工作。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8
吃饭时细嚼慢咽有什么好处?

吃饭时细嚼慢咽有什么好处?

  小时候吃饭时,长辈看到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就会提醒我们:吃饭不要着急,要细嚼慢咽。吃饭细嚼慢咽不仅是为了看起来优雅,也是为了健康着想,你知道吃饭细嚼慢咽都有什么好处吗?   1.细嚼慢咽更有利于消化  吃饭时细嚼慢咽能让食物更温和柔软,进入肠胃之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  2.细嚼慢咽可以减少胃肠的负担 //   吃饭时细嚼慢咽能使唾液中的淀粉酶对食物中的淀粉成分进行化学性消化,主要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  3.细嚼慢咽可以减慢血糖上升的速度  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达到峰值。当血糖达到峰值的时候,大脑相应的神经中枢就会反馈出“吃饱”的信号给肠胃,使食欲降低,停止进食活动。如果吃得太快,血糖还来不及升高,大脑信号来不及反馈之前就已经进食了过量的食物,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高血糖、高血脂症、肥胖等疾病的发生,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肠胃疾病。

饮食文化 2021-07-28
吃饭时先吃什么不容易胖

吃饭时先吃什么不容易胖

  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保持身材防止发胖非常重要,想要从根源上解决发胖的问题,坚持正确的进餐顺序也很重要。你知道吃饭时先吃什么菜不会发胖吗?   吃饭别先忙吃主食 //   很多想要减肥的人十分关注自己的脂肪率,并会因此而尽量减少油脂和肉类的摄入。事实上,减少各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对降低脂肪率更有帮助。  如果在进餐时先吃米饭、面条等主食,大量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分会令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值急剧上升,导致有“肥胖荷尔蒙”之称的胰岛素大量分泌。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多余的糖分被作为脂肪存储在身体内,然后人体血糖值的急剧下降,会使人产生想吃甜食的想法。而且,与碳水化合物同时摄入的油脂类物质,也会被作为体脂肪一起储存在身体内。  因此,在饮食总量控制好的前提下,在用餐时先不要吃主食,就可以在不怎么使用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也获得很好的饱腹感,从而避免血糖的急剧上升和急剧下降。这一方法无论对于糖尿病人还是想要减肥的人,都可以控制血糖值的波动,减少脂肪的存储。

饮食文化 2021-07-28
吃饭时喝水到底好不好?

吃饭时喝水到底好不好?

  吃饭时喝水到底好不好?   对于吃饭时喝水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表示身体的五大功能 可能会受到影响,不过对于这个观点很多网友并不认同,甚至有网友调侃道“不喝水不久噎死了”。  吃饭时喝水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消化功能受影响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主要都是在胃中消化,需要依靠胃酸。如果在吃饭时饮入大量的水,就会稀释胃酸,造成对食物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受阻。  胃的蠕动受影响  胃对食物进行消化的过程,除了胃酸,还需要依靠胃的蠕动,从而将吃进去的食物慢慢研磨成食糜,以加速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在吃饭时饮入大量的水,就会把胃撑大,减弱它的蠕动。  牙齿的咀嚼受影响  吃饭时喝水,会使得食物软化,更容易吞咽。但其实,这样会减少牙齿对食物的咀嚼。一方面,会造成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消化的减少;另一方面,未经咀嚼的食物进入胃内,会造成胃的消化负担。  食欲受到影响  吃饭时饮大量水,会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食欲。这是很多减肥者使用的方法,长此以往,会造成人体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吸收不足,影响身体健康。  吃饭时喝水的害处  吃饭时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另外喝水饭菜会更容易下咽,特别是喜欢开水泡饭的,这样会减少牙齿的咀嚼速度,未经过嚼碎的大块食物进入肠胃,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  的确,正在吃饭,或者刚吃完饭不宜大量饮水,会影响消化吸收,但不是说吃饭的时候一滴水都不能喝。口渴的时候不喝水的话,饭菜会难以下咽。建议吃饭的时候口渴的话,小口喝一点水,润湿嘴巴,等吃完饭1小时候再喝,也可以在吃饭前半小时喝水解渴。但是,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不管是吃饭时还是饭前饭后都可以少量喝水,这是能够促进食物消化的,但一定不能大量喝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饭前喝水好还是饭后?  饭前半小时喝水最好。  1、可以缓解饥饿喊  饭前半小时胃是空的,胃酸浓度较高,又没有“消化任务”,饥饿感比较强,喝一杯水能稀释胃酸,缓解饥饿感,减肥的人这样做还可以帮助控制食欲。 //   2、可以快速补水  空腹的时候喝水,水只会在肠胃中停留十多分钟,随后便会经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不到小时左右水分就可以完全被身体吸收利用了,因此,补水效果是最好的。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8
先吃饭好还是先喝汤好?

先吃饭好还是先喝汤好?

  先吃饭还是先喝汤?   对于吃饭这个话题,很多人每天都会遇到。关于吃饭,每天吃什么,吃多少合适,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吃饭的时候不只是关注吃了什么,而且要关注怎么吃,饮食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但是同样是吃饭。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会吃胖,有的人就是能长寿,保持健康,这其中都有很多的门道。  1、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总是多样的,因为菜系很多,选择也是很多的。但是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有油多,盐多的现象。很多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超标。  2、如果是还没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已经完全饱了,这对于身体来说,就是打乱了身体的很多规律,有的人爱吃零食,结果就是,正餐没吃,营养不均衡。  3、一般这时候,建议还是喝汤,有的人吃饭的时候就很饿了。之后的吃饭的时候就会过多的摄入多的食物,就容易不知不觉吃很多,喝汤还是让胃部有了一定的饱腹感。  4、喝汤建议喝一些清淡的汤,很多的大补的汤,虽然对身体很好。但是其实已经是过多的摄入很多的油脂,胆固醇,对身体其实是不好的。  每顿饭吃多长时间好?  每个人的吃饭的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吃的东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都会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因为工作的繁忙,吃饭的时间不会太久,很多人匆匆了事。吃的饱不饱其实不重要,如果是饿了,就会吃零食,或者是加餐。但是在无形之中就已经让自己身体吸收过多的不必要的营养。  1、一般是吃饭的前半小时就选择喝汤,也是很好的养生方法。主要是让自己身体保持清醒。饭量保持七分饱或者是八分饱的状态,对于健康来说,还是很好的。 //   2、有一个小实验,那就是同样的食物,长得稍微胖一点的朋友就是很快的吃完。那么长得瘦的胖友就会吃得很慢,不过其实给大脑的反应都是一样的,其实都是饱了,但是就是多吃了。  3、人体接受饱了的信号,其实就是20分钟。尝试着吃慢一点,其实会发现,吃一点就饱了。但是身体也不会感到饿,这样其实也在无形的进行减肥,进行健康的保健。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8
<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