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乙肝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时,常常出现一些先兆,如出现下列情况应引起重视,并到医院诊治。 (1)出现高度疲乏无力,卧床不愿意起。 (2)食欲缺乏,食量锐减,可有恶心、呕吐。 (3)腹胀,以夜间为重,入眠多梦。 (4)出血倾向:近期齿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也出现出血点,注射针刺部位出现瘀斑,出现柏油样黑便甚至是血便,化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至40%以下。 (5)下肢水肿,颜面胖肿,腹围增加,出现腹水者。 (6)尿量日趋减少。 (7)查出低血钠、低血钾和低血糖,一般处理不能缓解者。 (8)精神反常,兴奋多语,语无伦次,定向、计算能力差者。 (9)尿黄且逐渐加深者。 (10)近期出现难以控制的低热,伴中性白细胞增高者。
乙肝患者出现胸闷症状很可能是乙肝恶化了!我们知道乙肝一旦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很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很多乙肝患者对患上该病非常忧虑。乙肝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种,如头晕、胸闷、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其中胸闷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许多人常常忽视胸闷与乙肝的联系及胸闷之余的健康隐患。其实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胸闷很可能是病情恶化的征兆。专家提醒朋友们,胸闷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诊断,避免错失治疗良机。 首先我们应正确认识胸闷。根据胸闷的产生原因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功能性胸闷和病理性胸闷。 1、功能性胸闷 所有非器质性病变的胸闷都可归为功能性胸闷。常见因素如屋室密闭,低压缺氧、心情不快、激烈运动、身体疲劳等,均有可能导致胸闷的感觉。通常这种胸闷比较容易缓解,比如由于房屋门窗紧闭空气不畅引起的胸闷,当换到高植被指数的清新空气环境下,适当深呼吸,并调整心情,胸闷的症状很快就会得缓解。 2、病理性疾病 则是由于身体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如:呼吸道受阻,肺部疾病,心脏疾病,隔肌病变,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可能突然发生,也常常在患者无察觉的过程中悄然发生。 由于功能性胸闷经历的普遍存在,胸闷经常不被重视。有调查了解显示,胸闷也经常是乙肝患者身上发生的症状,并且可能是乙肝病情恶化的征兆,因此需人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肝健康网温馨提示:胸闷可能是乙肝恶化的症状,但胸闷并不一定都是乙肝引起的。当然发生胸闷时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要多注意留心身体的异常状况,如出现胸闷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乙肝的发展情况,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后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乙肝患者是“大三阳”状态,感觉病情十分严重,愿望都是能转“小三阳”,然后就离着治愈不远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或阴性,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有无/大小。“大三阳”转“小三阳”不一定就是好事。 这个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要综合各项指标,还有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才能最终确定病情是否是真的好转。 如果“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同时HBV-DNA水平降至检测线以下,肝功能正常,这种情况自然是“极好的”,说明已进入疾病的稳定期。 相反,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但HBV-DNA水平仍很高,甚至还有肝功能不正常,就不是好事,可能还是坏事。可能说明病毒已发生前C区变异,提示病毒逃避入体免疫压力,将会给抗病毒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如是这种情况,要重新选择或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抗病毒治才能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才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希望看完这些后能对乙肝的认识有所改善!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反而恶化是什么原因?很多乙肝患者是“大三阳”状态,感觉病情十分严重,愿望都是能转“小三阳”,然后就离着治愈不远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或阴性,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有无/大小。“大三阳”转“小三阳”不一定就是好事。 这个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要综合各项指标,还有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才能最终确定病情是否是真的好转。 如果“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同时HBV-DNA水平降至检测线以下,肝功能正常,这种情况自然是“极好的”,说明已进入疾病的稳定期。 相反,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但HBV-DNA水平仍很高,甚至还有肝功能不正常,就不是好事,可能还是坏事。可能说明病毒已发生前C区变异,提示病毒逃避入体免疫压力,将会给抗病毒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如是这种情况,要重新选择或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抗病毒治才能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才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希望看完这些后能对乙肝的认识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