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浪人崛起 》是忍者组最新的开放世界大作,游戏要素众多,系统复杂;游戏中总共有91个通缉犯,击败至少50名可以解锁“正义的捕快”奖杯。下面为您带来《浪人崛起》中京都白川通缉犯81的位置攻略,希望对游戏玩家有所帮助。 京都白川通缉犯81在哪里 位置:京都-白川 在治安恶化事件期间可以击杀。
 
            日本 Gravity Game Arise 预定 2024 年 5 月 30 日起在 PS4/PS5/Nintendo Switch/PC Steam 等平台上推出的科学搜查模拟游戏《Tokyo Psychodemic 东京都市谜案特搜事件簿》(东京サイコデミック~公安调査庁特别事象科学情报分析室 特殊捜査事件簿~),自即日起推出 Switch 体验版让玩家下载试玩。 本作为一款主打科学调查对抗超自然现象的“2D×电影式・真实科学调查模拟游戏”。游戏中,玩家将根据寄送到侦探事务所的未解决案件资料,透过被害人的个人情报,防盗摄影机的摄影纪录等调查所有可能相关的情况,汇总并确认证据板上的所有情报,与团队成员一起整理,揭露真相。 尤其在游戏中,主角们还可以藉由防盗摄影机来确认被害人等的行动,从而获得包括从事发瞬间以及前后在内关于事件发生原因等推测情报,藉此来找出线索,将整个事件成功破解让事件真相大白。 至于在这次的 Switch 体验版方面,将会收录从序章开始到一章开头为止的故事剧情让玩家试玩,藉此体验本作包括利用写实表现进行的“映像照合”等各种系统玩法特色。同时相较于目前现行在 Steam/PS 推出的体验版,Switch 版在部分操作性上也有所提升,让玩家能够更容易进行游玩操作,并追加语音演出部分,还没体验过本作的玩家们可以现在就赶快先来下载试玩看看。
 
            山川网: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按照惯例,各个城市本年度的各项工作,基本也都进入了收尾的阶段。 那么最后的这一周时间,我在考虑作为本年度的收官,分享些什么内容,既有意义,又能够反应出2018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最大变化与转折。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8年,应该说是中国强二线城市最为发光发亮的一年。无论是政策上、经济上还是舆论上,以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郑州、合肥等为代表的,数量大约十座城市左右的强二线城市,成为本年度中国区域经济和城镇化领域的“当红辣子鸡”。 2017年结束时,中国区域经济的一大标志性事件,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年度GDP总量全部站上了2万亿的大关,开创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新纪元。 而同年,更为可喜可贺的是,北上广深之外,有十座城市,经济总量均超越了1万亿门槛。他们的名字是: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 之所以我们把万亿、两万亿经济总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志,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现阶段下,当一座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时,基本也就意味着他不仅仅自身是一座实力强劲的强二线城市,更意味着他将具备辐射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换而言之,如果综合条件具备,那么以该城为中心的,新的“城市圈”即有望诞生。 值此年末最后一周之际,我们抽出时间,用一定的笔墨,一起来看看,这些继中国传统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后,一些正在迅速生长的全新城市圈面孔。 今天是该系列第一篇,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华东区域的南京身上。区位,一切基础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毋庸置疑,南京都市圈的先天区位优势,堪称得天独厚。 首先,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子集,南京都市圈的8座成员城市,除淮安以外,其余7座城市,均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而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定位世界级城市群的大背景,为南京都市圈提供了良好的相关资源。 其次,是众所周知的,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但地理位置却处于江苏、安徽两省的交界地带。由于历史上南京长期作为该区域内的政治、经济中心,作为跨省型区域中心城市,有极强的先天优势。 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南京都市圈的交通十分便利。不仅航空、铁路、公路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由于长江、淮河穿区域而过,所以南京都市圈内除宣城外的所有城市,都拥有内河港口,这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关于这点,在下文中还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规划,脚踏实地 一个新兴的城市圈想要成功,需要的基础是方方面面的。 首先,规划要脚踏实地,要因地制宜。我们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也曾提到过,一些近乎是“痴人说梦”般的城市圈规划,民间的有之,官方的有之。这样类型的规划,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当作反面教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使用。 对于中国当下的城市群规划而言,有两个成功的案例,是首先应该参考的——长三角和珠三角。长三角城市圈成员26市,总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珠三角城市圈成员14市(另 2特别行政区、1特别合作区),总面积4.22平方公里。 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这样定位世界级的城市圈,圈内有一线、超一线城市带队,国内强二线城市带头的国家级、地区级城市圈,综合实力有限的前提下,在进行规划时一定要“靠谱”。城市圈成员不超过10座城市,总面积不超过10平方公里,是一个相较而言还较为落地的规划。 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包含31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和20个县,总面积6.3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3598.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872.7亿元。 这样综合来看,南京都市圈首先在规划上,是较为脚踏实地,可行性较高的。 其次,城市圈的阶梯性一定要好,不要出现明显的断崖式团队组合。比如在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中,成员城市便是按照一二三线城市阶梯型排列,有轻有重,有主有次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南京都市圈的8座城市,南京显然是第一阵营,是带队者;镇江、扬州、淮安、芜湖为第二阵营,为快速发展者;马鞍山、滁州、宣城则为第三阵营,是土地、人口等资源的供给者。 还有一个,是较为容易被多数人忽略的一个属性,就是城市圈成员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一般来说,只有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区域,才较为适合组建城市圈,因为组队需要彼此妥协和彼此让步,没有信任基础,一切都是妄谈。这也是为何很多动辄覆盖多省的城市圈规划,长期都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原因。 那么南京城市圈的团队成员,同处长江中下游地带,凭借长江水道天然连接,文化上有较强的相似性。而南京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由来已久,区域内城市对于南京的认可度整体较高。又兼之南京各类资源丰富,行政级别较高,在争取未来区域资源上优势也更为明显。如此背景下的组队,才能够长效持久。团队,内外兼修 要想看一件事干不干得成,最关键的就是要看他的团队情况。如果团队得力,那么即使路途是艰辛的,结局也必然是光明的。 城市定位 一起来看看,南京都市圈的团队,实力究竟如何,成员在城市圈中的定位又如何。 南京:南京定位于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商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影视、文化创意中心;联动海陆空港及信息港,打造航运物流中心,引领宁镇扬同城化,带动南京都市圈发展。 镇江:镇江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及区域性物流中心。 扬州:扬州依托产业基础,推动转型升级与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相结合,建设长三角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淮安:淮安依托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成为都市圈北翼带动苏北地区崛起的新兴增长极和淮河流域中心城市。 马鞍山:马鞍山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龙头城市,建成都市圈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中心城市。 芜湖:芜湖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商贸中心、皖江地区金融中心以及长江流域重要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 滁州:滁州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载体,建成都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新兴旅游宜居城市。 宣城:宣城建成都市圈重要的新型加工制造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苏浙皖边界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 如此一来,8座城市的在城市圈中的定位一目了然。南京作为区域金融、创新、文化中心,为圈内提供资金、人才和资源支持;镇江、扬州、淮安、芜湖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主要承接产业转移,宣城则重点打造旅游及农产品加工。 内河港口 南京都市圈的一大先天优势,就在于圈内绝大多数城市,都临江或临海,拥有港口。而这些连片的港口区,对于从事物流、商贸和制造业产品的流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南京港:南京港是亚洲第一大内河港口,也是长江流域水陆联运和江海中转的枢纽港,经济地位突出,交通条件优越,处于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和水运的交会点。南京港早在三国时就成为军港和商港,自元代起是南粮北运起运港口之一,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基地港。今天的南京港已成为我国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南京港立足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世界,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江海型主枢纽港;并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协同发展,成为中国国家长江航运中心和国家现代物流中心。 镇江港:镇江港位于长江三角洲暨江苏省中部的镇江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十字交汇处。上距南京87公里,下距长江入海口 279公里。镇江港是我国的主要港口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贸易口岸之一,港口分为高资港区、龙门港区、镇江港区、谏壁港区、大港港区、高桥港区、扬中港区。镇江港主要为镇江市、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服务,为镇江市沿江经济带的开发服务,为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宗原材料和外贸物资中转运输服务。 扬州港:扬州港建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北岸交汇处,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港口。扬州港口建设已初具规模,全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 39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13个,千吨级码头泊位17个,形成了以六圩港区为龙头,仪征港区、江都港区为两翼的港口群,直接经济腹地辖三市、三区、一县,间接腹地辐射苏、鲁、皖、川、鄂、赣、沪等省市,通达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扬州港占地480亩,占用岸线1.8公里,现有码头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个,客运泊位1个,拥有库场 20余万平方米,装卸运输设备100多台(辆),最大起重能力60吨。 淮安港:淮安港处于江苏省“四沿战略”中的沿江、沿海、沿东陇海三个产业带的中心位置,短短的5年,淮安港迅速崛起,首拓苏北运河集装箱运输业务,显示出不凡的气魄,淮安港将在“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发挥重要作用。优越的水运资源为淮安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淮安港已形成拥有7个港区(包括金湖港区、盱眙港区、洪泽港区、涟水港区)、545个码头泊位、码头总长度1.99万米、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货物吞吐量3606万吨的港口群,在能源、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鞍山港:马鞍山港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马鞍山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沿江近海,集疏运便利、承东启西、经济腹地广阔,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的第一站。马鞍山港是一个以服务于钢铁、电力工业为主,并为马鞍山市及皖东、皖中地区内外物资运输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港口,是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对完善和拓展城市功能,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对上海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港区陆域面积168万平方米,水域面积2044万平方米。 马鞍山港包括马鞍山和采石两个港区。 芜湖港:芜湖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长江中路港一路16号,邮编241006。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现有码头55座,库场面积60多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装卸设备 200台(套)。芜湖港现已和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主营货物装卸、仓储、中转服务、多式联运、集装箱装卸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实业投资。 滁州港:滁州港是安徽省八大区域性重要港口之一,地处江淮要冲、长江三角洲边缘,属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衔接部,建港条件较好,货源充足。近年来,已成为滁州市乃至皖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但其泊位等级和专业化程度偏低,港口布局分散,岸线开发利用效率较低,港口陆域狭窄,配套设施不完善,港口建设无序发展等存在问题。 教育资源 教育,是一座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而高等院校的数量、质量,又是教育的核心指标之一。 南京都市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之一,优质教育资源丰富。2011年末,7城市共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3所,占江苏、安徽两省高校总数的四成;7城市高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128.69万人,占两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0%;2011年,7城市高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6.69万名高校毕业生,占当年两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7.2%。 毋庸置疑的是,在南京都市圈中,南京的教育资源,十分之丰沛。每年大量的南京各大高校毕业生,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人才供给,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但这件事情,是值得被一分为二看待的。作为科教大市,南京如何在未来为优秀的南京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更高的福利待遇,应该说是未来十年,南京是否可以再上层楼,成为继北上广深之后,真正意义上一线城市的关键要素。交通,重中之重 当下,城市半径的不断扩大,城市圈面积的不断扩容,背后最大的功臣,就要说是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以高铁、城铁、轻轨、地铁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为相邻城市之间进一步融合,创造了条件。 航空方面,南京都市圈现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4F)、扬州泰州国际机场(4C)、淮安涟水机场(4C)三座民用机场,此外芜湖宣城机场(4C)已于2015年10月开建。其中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淮安涟水机场均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公路方面,2012年,南京与都市圈各市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通,快速干线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城市,以沿江通道作为主通道,以沪宁合、淮宁宣、滁宁杭、淮扬镇、巢马溧、宁盐高速公路作为辅通道,构成“一主五辅”的综合交通骨架。 而作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长三角腹地,南京都市圈内所有城市,铁路的底子都不算差。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这些城市又迎来的一波新的利好。 城际轨道线路 南京地铁,无论已建成线路里程,还是在建规划,都可以位列中国城市最出色阵营。 截至2018年5月,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包括1、2、3、4、10、S1、S3、S7、S8及S9号线,共174座车站,地铁线路总长378千米,线路总长居中国第4(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世界第5位,构成覆盖南京全市11个市辖区的地铁网络,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区县全部开通地铁的城市。 截至2018年11月,地铁1号线北延、地铁2号线西延、5号线、7号线、S6号线、S8号线南延正在建设中;4号线二期、6号线、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将于2018年至2020年陆续开工建设。至2030年,南京地铁将建成25条地铁线路,总长1011.2公里。 那么对于南京都市圈一众城市而言,能够从南京庞大的轨道交通规划中获得哪些利好呢?答案就在南京轨道交通中以“S”打头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 为了构建大都市圈,南京轨道交通部门,共计规划了多达9条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这些线路以南京为核心,以发散状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伸展开去,极大地拓展了南京的空间潜力。 这其中,跨城轨道交通线路包括: 南京→马鞍山:S2号线(宁马线):铜井站、界牌站、慈湖站、红旗北路站、马鞍山站 南京→和县(马鞍山):S3号线(宁和线):南京南站、景明佳园站、铁心桥站、春江路站、贾西站、油坊桥站、永初路站、平良大街站、吴侯街站、高庙路站、天保站、刘村站、马骡圩站、兰花塘站、双垅站、石碛河站、桥林新城站、林山站、高家冲站 南京→滁州:南京S4号线(宁滁北线):南京北站、北斗产业园站、汊河镇站、汊河新城站、相官站、示范园站、苏滁产业园站、友谊路站、滁州市政府站、龙蟠大道站、技术学院站、滁州站 南京→滁州:南京地铁S4号线(宁滁南线):南京北站、浦合路站、永宁北站、勤业路站、永宁站、木星北路站、银泉站、乌衣站、红山路站、滁州站 南京→扬州:南京地铁S5号线(宁扬线):经天路站、仙林湖站、白象站、栖霞站、东阳街站、黄龙山站、保税物流中心站、龙潭西站、龙潭站、龙潭东站、万年大道站、工农路站、沿山河路站、仪征开发区站、新城站、小龙涧站、新集站、蔡桥站、唐湖站、扬州站 南京→句容(镇江):南京地铁S6号线(宁句线):马群站、白水桥东站、麒麟镇站、东郊小镇站、侯家塘站、汤泉西路站、汤山镇站、汤山站、黄梅站、宝华山站、杨塘路站、东大街站、句容站 南京→天长(滁州):南京地铁S8号线(宁天线):浦口公园站、柳洲南路站、大桥站、弘阳广场站、泰山新村站、泰冯路站、高新开发区站、信息工程大学站、卸甲甸站、大厂站、葛塘站、长芦站、化工园站、六合开发区站、龙池站、雄州站、凤凰山公园站、方州广场站、沈桥站、八百桥站、金牛湖站 最后,附上一张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远景图。 南京城市圈,应该说是继三大一线城市圈(北京城市圈、上海城市圈、广州城市圈)之外,综合实力非常值得被看好的强二线城市圈。 南京城市圈的发展,不仅仅是为长三角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巨大力量,更是给了国内众多强二线城市,尤其是中西部省会型强二线城市,未来发展城市圈方式上的巨大参考。
 
            导读:京都必去景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日本京都也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小伙伴们在准备前往旅行的时候就可以去看看关于这个景点的部分信息,这几个景点是小编比较推荐的景点,建议大家在去京都的时候一定要试试。必玩景点TOP61. 伏见稻荷大社 Fushimi Inari-taisha Shrine——日本最著名的地标伏见稻荷大社在日本非常有名,特别是稻荷山上的千本鸟居。朱红色漆的鸟居沿御山参道整体连绵而建,有四千米长,整个走完约需两个小时。注意!如果这天还要去岚山,建议走一半就返回。Tips:1.千本鸟居由于平时游人众多,如果想避开人群,建议清早前往,或者尽量往山上、深处走。拍照时建议带上一个大光圈的长焦镜头,在无法避开人潮的情况下,可以透过背景虚化的方式处理掉。2.地点: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深草薮之内町68 612-08823.建议游玩时间:1.5小时4.门票:免费2. 岚山Arashiyama——自然风光与复古小火车岚山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点,还有随四季变换的自然风光与复古小火车。在岚山,你可以先去天龙寺看看这座世界遗产级别的古迹,再去走走著名的竹林小径。岚山是赏樱赏枫的圣地,每到春秋两季都会吸引很多人,嵯峨野小火车更是一票难求!但冬夏时节就比较静谧,适合喜欢清幽的旅行者。而且岚山还有不少餐饮老铺、和果子屋以及可爱的杂货店,还可以租赁和服,非常适合放慢节奏的慢慢地观赏。推荐游览路线:渡月桥—竹の路—天龙寺通常岚山需要花一天的时间来游玩,如果这天同时去伏见稻荷大社和岚山,时间会有些紧张,行程有些赶,建议早起,并且伏见稻荷大社可以不用走完,中午前往岚山,尽量多留一点时间给岚山。如果您希望行程更轻松缓慢,可以只去岚山。天龙寺与嵯峨野竹林天龙寺是岚山地区最受欢迎的寺院,也是京都五山之一,地位崇高。嵯峨野竹林是李安《卧虎藏龙》的拍摄竹林所在地,短短四、五百米的小径上总是挤满了拍照的人。隐身竹林里的野宫神社历史悠久,最著名的标志是入口的「黑木鸟居」,是日本最古老的鸟居。这里也是求学业和良缘的知名神社之一。深度体验:岚山小火车与「岚电」岚山小火车(嵯峨野トロッコ列車)造型复古,路线沿保津川而行,沿线可欣赏峡谷景致,是在岚山游玩不可错过的体验。从JR嵯峨岚山站旁的嵯峨小火车站(トロッコ嵯峨)发车,向西至龟冈小火车站,全程大约25分钟。小火车一共有五列车厢,第五列为露天车厢。车票分为座票及站票,春秋旺季时非常火爆,甚至站票也一票难求,需要提前购买。除露天车厢仅提供当日票外,建议若有搭乘计划,提前在主要车站(大阪站)的绿色售票窗口(みどりの窓口),或关西机场等地买好车票。Tips:1.地点:京都府京都市渡月桥 616-83832.建议游玩时间:半天3.门票:免费 其中云龙图特别开放500日元。4.岚山电车:成人620圆,儿童310圆(中途下车则车票作废)。5.如何到达:从市区前往岚山:一般要搭乘前往岚山方向的岚电「嵐電(京福)嵐山本線」,在岚山站「嵐山駅」下车;从伏见稻荷大社到岚山:伏见稻荷大社乘坐奈良线到「京都站」,「京都站」坐山阴本线到「嵯峨嵐山」。全程约33分钟,票价约240日元。3. 清水寺——最受日本人喜欢的佛寺之一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京都三大名胜之一,后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其中的清水舞台更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因为清水舞台下的音羽瀑布三个源流分别代表着健康、学业和姻缘,所以很多人会在这里排队接水饮用、祈福。Tips:1.清水寺的屋顶与正殿目前正在修缮中,预计2020年3月完工。整修中的清水寺本堂仍然可以进入,清水舞台会开放参拜通道,但是有布幕遮挡,会影响拍照效果。2.寺内有很多游客求签,100日元一次,是好签就好好收着,如果是坏签记得要把它绑在旁边的架子上。3.地点: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清水1丁目294 605-08624.建议游玩时间:1.5小时5.门票:400円6.如何到达:京都市区到清水寺:搭乘京阪巴士「83、85、87、88、206路、100路 」在「五条坂」下车,步行10分钟;或搭乘京阪巴士「207路 」在「清水道」下车,步行10分钟。大阪难波到清水寺:直接用Google地图搜索「大阪难波」-「清水寺」。约1.5小时到达,票价为860日元。4. 二年坂三年坂——极具京都风情的坡道当你参观完清水寺返回时,可以顺便去寺外的二年坂三年坂逛逛。它是日本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护地区,极具京都风情。二年坂有各种日式小吃店、和风杂货店、宫崎骏动画周边的“橡子共和国”,三年坂有玩偶店、和服店和清水烧瓷器店,是京都买手信的好地方~Tips:1.地点: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 605-00012.建议游玩时间:1.5小时3.门票:免费4.如何到达:搭乘市营巴士202、206、207路,清水道站下车,再往清水寺方向步行约5分钟。5. 祇园Gion——京都最有代表性的街区祇园是京都最知名的花街,因境内的八坂神社旧称「祇园社」而得名祇园。祇园代表了京都传统的商业文化,每年夏季的祇园祭更是年中盛事,如果时间碰巧的话,说不定大家还有机会参加一次盛大的祇园祭呢。Tips:1.地点: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祇园町 605-00012.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3.门票:免费4.如何到达:乘坐「京阪本線」在「祇園四条駅」下车,乘坐市巴士在「祇園站」下车。6. 花见小路——巧遇艺妓的机率最大的街花见小路(日语:花见小路通)是祇园地区最有风味、也是最精华的一条街。整条街的氛围环境都非常适合穿和服来此处拍照。居酒屋和料亭安安静静地在小巷里隐匿着,需要用心去挖掘和发现。而且在花见小路巧遇见艺妓的机率最高,特别是傍晚时分~美食推荐京都有超级多的美味小食。拉面说到日本美食,拉面绝对是大家想到的其中之一,日本各县市的拉面有些许差异,京都也发展出许多属于自己本地的味道,有不少间拉面名店,多到吃不完,连日本人都专程到京都吃拉面呢!许多店家到了用餐时间总是大排长龙,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有些名店也开了不少分店,分散了些人潮,此外也有部分拉面店有限定餐点,晚到可是吃不到,先抢先赢。京野菜传统的京野菜,常见的有茄子、大根(白萝蔔)、芜,南瓜,唐辛子、各种渍菜及根菜等,另外像是桂瓜、柊野虹豆、京独活、京茗荷、九条葱、京せり、圣护院小黄瓜等这些名字很奇特的蔬菜,也都是属于「京野菜」。若是投宿的民宿备有厨房,非常推荐到锦市场或是超市购买京野菜,自己料理也是非常有趣味的唷!怀石料理说到日本料理,高级的怀石料理也是让游客趋之若鹜想要尝试的料理,非常能表现出日本文化。使用许多在地的食材,经过厨师精心烹调,变成一道道精緻的料理,不仅是食材讲究,摆盘、食器等等都赏心悦目。豆腐讲到京都的美食,豆腐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生活中的必备食材。京豆腐是指在京都特有的气候及环境下所制作而成,是这里特有的品牌,由于豆腐的制作与水质息息相关,在京都优良的环境之下水质也很棒,做出来的豆腐非常美味喔!京都有许多豆腐名店,有用餐时间常常大排长龙,甚至需等上一个小时,建议大家想去的话要预约喔!抹茶宇治盛产茶,也让大家一说到京都总会想到抹茶!京都有名的抹茶店很多,不管是伴手礼或是甜点,都非常受到欢迎。许多店家同时推出季节限定的甜品,各项季节食材与抹茶完美的搭配融合,是到京都一定要品尝的美食。浓厚的抹茶甘甜中带点苦涩,充满大人味,不过对于小朋友来说,抹茶圣代,抹茶冰淇淋之类的甜点也非常讨喜唷!和菓子说到京都的伴手礼,不得不提拥有悠久传统的「和菓子」,当中还有许多是以前呈献给皇家的点心,历史悠久且非常珍贵,许多外型更是精緻到捨不得吃呢!和菓子的价位并非都是难以亲近,其中也有不少平价的好选择,不仅是游客喜欢体验品尝,连当地人都很常光顾呢!若想体会一下传统的京都文化,和菓子绝对是首选。餐厅推荐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怀石蛙吉咖啡馆、岚山OBBU甜品、三忠豆腐、汤豆腐竹村、菊乃井米其林餐厅等。不仅是因为这几家店的小食好吃又地道,同时这几家店距离游览的景点都比较近,大家游览玩后,如果肚子有些饿或者想停下来休息,都可以去这几家小店吃一吃,坐一坐。1.怀石蛙吉咖啡馆 (Kaiseki Cafe Akichi)逛完岚山渡月桥后,如果走累了正好可以到怀石蛙吉咖啡馆喝喝咖啡,休息一下。虽然咖啡馆不是很大,但是每个月都会推出不同特色的料理~而且馆内放了超级多的青蛙~整体的氛围让人特别轻松愉快~Tips:1.地址:京都伏见区深草一之坪街 30-132.人均消费:午餐人均消费2000~3000日币3.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11:30-18:00 (L.O.17:00)2.岚山 OBUU——甜品喝咖啡怎么不能配点甜点呢,特别是四处游览闲逛,特别容易饿。岚山OBUU的甜品主打以高级宇治抹茶所做的各色料理,除了圣代、慕斯、冰淇淋等和风甜点之外,还有抹茶荞麦面等正餐选择。Tips: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造路町37-17 新八茶屋2F2.开放时间:11:00〜19:303.人均消费:抹茶红豆茶冻冰淇淋 1,150 日圆3.三忠豆腐——小食三忠豆腐在竹林路口,如果想去吃的朋友要做好排队的准备,因为人特别多!它专卖豆腐料理,但也有炸物、乌龙面等料理。不管是什么豆腐,基本都是便宜又美味~还有豆浆也相当好喝!Tips: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立石町 2-12.开放时间:08:00~18:303.人均消费:冷豆腐 400 日圆4.汤豆腐竹村——日式料理汤豆腐竹村是岚山嵯峨传统森嘉豆腐的京都名店,喜欢吃豆腐料理的绝对不能错过,同时大家也可以单点汤豆腐或者自制的芝麻豆腐!如果逛完岚山还不是特别晚,晚餐选择这里的话也不错~Tips:1.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北造路町48-72.开放时间:11:00~20:00(L.O.19:50)3.人均消费:京料理套餐(含汤豆腐)2,600 日圆5.菊乃井——米其林三星餐厅去京都一定要试试菊乃井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就在八坂神社附近。而且这家米其林三星餐厅一直都是三星评价,tabelog上也是高分店。虽说店里都是一些传统食物,但店内的氛围特别禅意~而且厨师还会按照季节的不同来选择食材定制,真的非常推荐!Tips:1.地址:京都市东山区下河原通八坂鸟居前下下河原町4592.营业时间:午餐 12:00-14:00,晚餐17:00-20:00。不定期休息(年底至年初连续休假)。3.人均消费: 午餐:时雨饭盒饭4,000日元、时雨饭盒饭(含刺身)5,200日元、怀石8,000日元以上(未含消费税,需加收服务费);晚餐:怀石15,000日元、18,000日元、20,000日元、25,000日元、30000日元(未含消费税,需加收服务费)。6.一兰拉面(京都河原町店) (Ichiran)——日本拉面界的 TOP 1想吃地道的日本拉面一定要来一兰拉面!店内只卖博多豚骨风味的招牌拉面,可选口味、汤底、面的软硬和配菜。注意,因为经常需要排队,所以吃饭时建议避开6-8点的高峰时间哦~Tips: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蛸药师通新京极东入里寺町598番地2.营业时间:24小时3.人均消费:午餐:999日元 晚餐:999日元京都二日游线路为了方便出行,住宿定在大阪。这两天的行程大家推荐的是比较经典的文化路线。京都的二日游每天从大阪出发,第一天伏见稻禾大社-岚山渡月桥-竹林小径,逛完景点后可以在附近的怀石蛙吉咖啡馆和岚山的甜品小食吃吃吃。第二日清水寺-二年坂三年坂-八坂神社-祗园-花见小路,同时可以一边游览一边吃吃吃,因为景点附近就有菊乃井米其林三星餐厅和一兰拉面馆,非常方便。京都最佳旅游时间京都最佳旅行时间为每年的3-4、9-11月。3-4月的京都气候温和,而且降雨量比较少,比较舒适。此时恰逢京都的春季,这时候京都的樱花已经陆陆续续开放了,还会举办樱花季,喜欢赏樱的小伙伴一定要选择这个时间段到京都游玩。9-11月的京都晴朗舒爽。不仅能在9月赏菊、赏彼岸花,10月中下旬还有著名的时代祭。而且红叶则从11月中旬开始渐入佳境,一直持续到12月初。在红叶映衬的京都比以往多了一番韵味,想赏枫摄影的小伙伴可以把京都作为目的地。京都最佳旅行时间为每年的3-4、9-11月。如果大家要去京都旅游一定要选择这两个时间段,如果你喜欢赏樱可以选择3-4月份,如果你喜欢赏枫就可以选择9-11月。
 
            真如堂信阳堂位于坡顶,是一个欣赏红叶的好地方,人相对较少。秋天的颜色从主厅的前面开始,一直到后面,到了深秋,树叶像鲜红的地毯一样铺在主厅的后面。三层楼高的佛塔使寺庙的外观更像京都,让人不禁想把它和秋天的树叶一起拍下来。哲学之路哲学家之路是沿着苏水(运河)从熊野若奥寺到银阁寺的2公里步行路线。它以樱花闻名,但秋天的树叶也很壮观。沿着小路行走,欣赏覆盖在小路上的樱花和枫树的秋色,感受其中的气氛。沿着苏水运河,在京都市左京区金阁寺町附近到若奥井町。天龙寺天龙寺是岚山的一个典型的红叶景点。索根池塘周围的池塘花园里的秋叶特别美丽,池塘表面变得像一面镜子,树叶的倒影是一个亮点。常寂光寺常寂光寺据说是编撰《小仓百人一首》的诗人藤原祯香的别墅所在地。从茅草屋的尼门通往的石阶成了秋叶的隧道,苔藓上散落的秋叶更增添了气氛。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大宝塔(Dabotou)周围的秋叶也是一个亮点,在大宝塔上空可以看到相模诺的景色。二尊院穿过尼松院寺的正门,通往寺庙的路上,约有200米是秋色。它被称为 "秋叶巴巴",因为秋叶的隧道从路径的两端延伸出来。大殿也被鲜红的秋叶所覆盖,手门周围的秋色也很壮丽。渡月桥东越桥是一座横跨桂川的155米长的桥,是岚山的一个红叶风景区。整个岚山地区都沐浴在红色、橙色和黄色的秋色之中。建议将前景的红叶、东越大桥和岚山一起拍下来。岚山温泉京都的岚山不仅在关西地区,而且在整个日本都被称为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之一。随着秋天的深入,山坡上的松树鲜艳的绿色,在一些地方混合着红色和黄色,形成了一个如画的场景。以岚山为背景的渡越桥的角度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你可以看到木桥与岚山的风景融为一体,桂河的水面倒映着山上的秋叶,以及彩色的岚山,一目了然。欣赏完红叶后,在岚山温泉花田庄放松一下。该客栈在热水、食物和接待等各方面都拥有高水平的服务。
 
            最近,因为工作的关系去了几次京都。马上迎来中秋,京都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尤其是满城红叶,会把这千年古都点缀成梦幻般的世界。但是,京都祇园茶屋的一位妈妈说:“游客最好少来,这几年,古都文化都快被毁了。”祇园是京都最大的花柳街,也是艺伎最为集中的地方。“没有去过祇园,就等于没有到过京都”,这是人们对于祇园的普遍评价。在外国游客的眼里,京都是日本的文化象征,而祇园的艺伎,则是日本美女的符号。疫情三年,日本最为受伤的是旅游服务业。作为日本最大的观光旅游城市,京都市有许多人依赖于旅游业而生。根据京都市观光协会的统计,疫情前的2019年,到访京都的海内外游客为5352万人,其中外国游客为886万人,占到16%。那么,在疫情最为严峻的2024年,到访京都市的游客总数减少了一半多,仅为2102万人。尤其是来自海外的游客,减少了99%以上。祇园茶屋的妈妈说,疫情之前,京都游人之多,已经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尤其是祇园,外国游客带着极大的好奇心,一路追着艺伎,甚至在茶屋前徘徊潜伏,等待拍摄艺伎出门的瞬间。夜深人静时,游客拖着行李箱“嘎咂嘎砸”在居民区里寻找下榻的民宿,“以往京都的那一种婉约、静谧的气氛荡然无存,观光公害不浅。”对于这三年的生意,祇园茶屋的妈妈说,虽然因为疫情,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不至于关门。反而在这三年中,京都重新回归了那一种静如流水的生活,京都人找回了以往的感觉。前几天,我去了产宁坂,这是日本最著名的老街,连接着八坂神社与清水寺。有一张2019年9月的产宁坂的照片,可谓是“人山人海”,京都人看这情景,都不敢出门,于是把它称作为“观光公害”。如今的产宁坂,则只有一个“静”字,悠悠漫步石板道,一路欣赏着古老的建筑,各种精致的小店,能够用心去感悟古都的韵味,寻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感。于是,就能多少理解到京都人为何越来越讨厌游客的原委,因为打扰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和作为千年古都的韵味。没有了大量游客的到来,尤其是没有了外国游客,京都人的日子,会不会很凄惨?京都市观光协会在德尔塔病毒最为严重的2024年8月(京都市宣布实施“紧急宣言”),做过一次调查,有这么几个数据:1,全市3710家酒店旅馆和民宿,关门22家。2,主要的100家酒店旅馆的入住率只有26.8%。3,全市主要的4大百货公司的营业额比上月减少了9.2%。4,外国人的免税额比2020年8月减少了209%。进入2022年,日本每天的感染人数创下了新高,目前每天都有10多万人被确诊感染,但是,京都市的旅游业恢复很快,6月时,京都市主要的100家酒店旅馆的入住率已经恢复到51%,四大百货公司的营业额也已经恢复到2019年6月时的91%的水准。而外国游客依然没有进入到日本,95%以上的游客是日本人,还有一些是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对于市民的“观光公害”的抱怨,京都市政府态度暧昧,因为2019年时,旅游业给京都市带来了390亿日元(18.8亿元人民币)的税收,产生了15万人的雇用效果,在京都市工作的人中,5个人中有1人与旅游服务业有关。京都市长门川大作在2020年11月首次发表了“京都观光行动基准”,计划对各景区的游客实施分流引导,并对居民区实施严格的民宿管理。但是,这份行动基准,依然无法调和游客、市民、旅游业人士之间的矛盾。发展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增加了收入,但是,也遇到了如何保护古都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难题,取舍真的很难!
 
            首先来确认下,东京的概念,题目不知道说的是东京都城市圈,还是说东京市核心23区,如果说是东京都,那整个东京都圈子面积为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000万,如果说的是东京23区,面积为23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960多万东京23区。 再回来说说核弹的威力,核弹正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核裂变,一种是核聚变,核裂变就是我们口中的原子弹,这种最大威力一般在几十万吨威力以内,而核聚变就是我们口中的氢弹,这种释放的能量没有上限,太阳就是核聚变,想象一下核聚变是极限是什么呢,根本没有上限。 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威力的核武器,就是苏联的沙皇炸弹,威力当量为5000千多万吨TNT,最初设定是一亿吨,担心威力太大而砍了一半,威力相当于二战投放到广岛原子弹的3800倍,是投放到长崎原子弹的2300倍的威力,爆炸的时候,亚洲板块移动了9毫米的位置。 这颗炸弹的威力体现在于,爆炸的火球半径达到4600米,1000公里外都能看到爆炸的火球,蘑菇云高度为60公里,170公里之外的地方会被热浪冲击导致三级烧伤,美国监测到了5级左右的地震强度,爆炸的冲击波冲到了一千公里外才平息,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第一个预估是6500年前的恐龙灭绝的陨石。 这个投放到东京会是什么样的效果,人类唯一拿核弹实战的是美国,对象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当时一颗几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就造成了十来万人的死亡,方圆几公里内移为平地,而数千倍的核弹,对于东京23区来说,一颗下去不说全毁,至少直接完全瘫痪,说完全摧毁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有人模拟过300万当量的氢弹攻击这个地方,爆炸火球半径会有800米,里面什么都会消失,2公里内的所有建筑物会全部被摧毁,里面的人全部蒸发,半径11公里内的建筑物会受损严重,大量的人死亡至少数十万人,半径20公里内的人会严重烧伤,半径40公里内的人会眼睛轻度烧伤。 而模拟的结果是,需要五颗这样威力在300吨当量的核弹才能让千万人口的城市完全摧毁,对于一颗十多倍的沙皇炸弹,对付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其实也差不多完全足够了,当然这些只是模拟而已,并没有在现实中存在,所以数据多少都会不是太真实,影响的因素其实也很多。 日本京都和东京有什么区别? 不是一个地方。京都(Kyoto),位于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是一座内陆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东部山区东京(日文:东京,假名:とうきょう,英文:Tokyo),日本国行政区, 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狭义上广泛使用的“东京”通常是指“东京都区部”(亦称东京23区、东京特别区)地区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
 
            众所周知,日本在文化上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唐朝文化,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人通常将京都称作是“洛阳”或者是“上洛”,而这样的习惯,实际上也已经维持了上千年。 现在的京都,依旧如此,京都的内外,被称作是“洛中”、“洛外”。 盛唐时代,日本效仿中原的唐长安城与洛阳城建造了自己的城市,京都所在当时被称作是平安京,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京称作是洛阳,而右京称作是长安。 日本早期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都城的概念,可随着后来跟中土的文化交流深入,日本人也才开始慢慢兴建自己的都城,飞鸟时代,日本的都城在奈良一带的飞鸟地方。 公元710年的时候,当时的元明天皇将都城搬到了奈良平城京,开启了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后期,因为日本内部的贵族斗争愈发猛烈,加上其他原因的夹杂,日本开始想着再次将都城搬迁,而这一下,日本的心脏地带向着今天的京都附近转移。 公元784年的时候,日本桓武天皇将都城从奈良搬迁到了京都附近的长冈京,但没多久之后桓武天皇又折腾起来,在公元794年,把都城从长冈京搬到了一旁的平安京。 隋唐时期,日本对于中原的学习与模仿达到了一个顶峰,自然也包括了城市营造。 桓武天皇时期,日本效仿当时的唐朝长安城与洛阳城的布局,还有建筑风格,在京都一带建造了巨大棋盘状的城市,也就是平安京,将其作为自己的新都城。 平安京,也就是如今京都的旧称,其实那时候的平安京不仅学习了长安,同时也效仿了唐朝的东都洛阳,尤其后来武则天称帝,洛阳更是从东都变成了神都,长安反而成了陪都。 整个平安京的形制南北长而东西窄,这不同于长安城,而更酷似那时的洛阳城。 平安京其实分成两个部分,由左京与右京共同构成,右京被称作是长安,而左京称作洛阳,不过那时候的右京在还没完全建成之前,就因为各种灾害等原因被废弃了。 由于右京名存实亡,左京也就成为了平安京的真正核心所在,既然左京被称作“洛阳”,那么这个外号也成为了整个京都的别称,京都在古代也就被称作是“洛阳”或者“上洛”。 这也是文化影响的作用,就好像外国人将华人聚集居住的地方称作是“唐人街”一样。 尽管平安京最初是效仿长安城建造,规模为唐长安城的四分之一,但其内部风格倒是更接近于洛阳,尤其是在效仿长安建设的右京荒废之后,京都更是坐实了洛阳之称。 在日语当中,洛阳被称作是“rakuyo”,称作是“上洛”,而战国时代的日本上洛,意思就是进入京城,这跟咱们说的所谓“问鼎中原”是差不多的。 京都在中原本叫做“京师”,可西晋为避世宗司马师的名讳,改叫京都,那时晋都就是洛阳。 汉末三国与魏晋时代,日本与中土已有了不少交往,这样的称呼被日本人用来形容自己的都城所在地,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其实“洛阳”在日本,就是代指都城的词汇。 从一千年前开始,日本人就将京都称作是洛阳或者是京洛,而即便是在如今,日本的京都还有京洛运输、京洛庵、洛阳工业高等学校等等带着“洛阳”的名称。 在明治维新时期,天皇正式迁都东京之前,京都做了日本一千多年的都城。 在日本京都的街头上,看到“洛”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古代的日本受到了中原文明的猛烈影响,如今的遗存,全都是当年向中原学习留下的痕迹。 » 日本京都和洛阳的关系 为什么日本京都又称为“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