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燕(1913—1991),湖北省大悟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1基本资料 2履历3生平 基本资料1 中文名:何辉燕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大悟县出生日期:1913年(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991年10月10日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获二级八一勋章 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获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军衔:少将 履历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第四军医院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二大队大队长,第七分校一大队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参谋长,吕梁军区第十军分区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十旅旅长,第一野战军七军十九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兼铁道工程五师师长,解放军铁道兵军长,铁道兵参谋长,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指挥,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生平3 何辉燕是湖北省大悟县人,1913年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方面军4军11师31团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营政委、4军医院政委、4军卫生部政委、12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抗日战争,何辉燕一直在抗大工作,担任过3分校大队长和7分校大队长,他还到延安军政学院学习。解放战争,何辉燕历任晋绥野战军385旅参谋长、西北野战军7纵10旅旅长、一野7军19师师长。1953年,何辉燕入朝,担任铁道兵5师师长、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兼铁道工程5师师长、志愿军铁道兵指挥部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1953年反登陆战役紧急备战、战洪峰前进抢修铁路。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铁道兵从朝鲜回国后,铁道兵领导机关搬到黎湛、鹰厦铁路现场,直接指挥到师,没有军的建制。1956年8月,组建铁道兵1军,何辉燕1957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任铁道兵1军军长。1军的任务是修建兰新铁路。何辉燕带领1军的2、7
何辉,(1911—1996)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获得荣誉 基本资料1 中文名:何辉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平江县出生日期:1911逝世日期:1996主要成就:开国少将性别:男 人物生平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县总工会分会委员长,湘赣军区后方医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十七师军事裁判所所长,红六军团军事裁判所所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破坏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独立支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晋西北新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一二0师三五八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独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吕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晋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区政治部主任,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获得荣誉3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