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堂爷爷是1945年9月参加革命离休,当时东北刚刚光复,八路军的胶东部队挺进东北,十几岁的他便加入了革命队伍中。转过年,因为他表现优异、作战勇敢,所以被吸收进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四野的老战士,他从东北打到平津,又从平津一路向南,攻克广州、解放海南岛。一路上冒着枪林弹雨,眼看着一个个战友从自己身边倒下。最后凭借着九死一生为自己赢得赫赫战功,更看到了全中国大陆的解放。1955年金秋,他被授予上尉军衔。 上世纪70年代以团职转业的他,被安排在琼海县工作。如今年已94岁的他正在海南琼海市家中颐养天年。今年春节打电话向他致以新春问候时,知道他的耳朵已经严重耳背,听不到电话里的声音了。前几年他曾经告诉我一个月的离休金有一万三千多。他自己认为党和政府给他开这么多工资已经很多了,尤其是想想自己牺牲的众多战友,更觉得这钱拿着烫手。 但是我个人认为,凭借着他为成立新中国流过血,凭借着他的赫赫战功,凭借着他的家人为他做出的牺牲……他拿这些离休金真的不多! 离休老干部基本离休费包括哪些?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均有离退休费,但是计发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1999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到达离退休年龄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留任的除外),从1999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离休人员按照同职务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机关离休人员按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每人每月增加数额不足120元的。按120元增加。退休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人员,省(部)级及以上职务210元,厅(局)级170元、处级140元、科级110元、科员及办事员9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17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14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110元、助教以下职务90元;工人,特级技师和技师 110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90元。详情您可以咨询当地劳动局
养老金缴费累计年限满15年,是领取养老金的一个条件养老保险交多少年就不用交了。所以养老金最少要交15年,但是不是说交满15年就不交了,交得越多领取的越多。 参保人员必须达到退休年龄且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以上,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如果不中断缴费,当然可以维持。 如果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只是缴费累计年限满15年的是不能领取养老金的,但仍可继续按期缴纳养老保险费,直至达到退休年龄为止。养老保险以公平与效益兼顾,权利与义务对等为原则,鼓励多缴费、长缴费。对于缴费累计满15年办理退休的,其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为15%,在此基础上每多缴满一年增发1个百分点,多缴多领,上不封顶。 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
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到养老金水平96年以前社保视同缴费。 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两个原则非常重要:一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二是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从这两个原则看,缴费年限对于能不能拿到养老金,以及拿多少养老金,是有决定性影响的。缴费年限分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稍显复杂,不像一个概念那么简单,含有比较多的特殊情况。 首先,视同缴费年限的产生,有几个特殊的节点。有两个节点较多产生视同缴费年限: 一是1992年以前的国企与大集体职工没有实施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退休工资另有计算方式。在1992年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开始实施,在这之前正式的连续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需要明了的是,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并不是一下子在1992年全面实施的,也有个三四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也有视同缴费年限产生。 二是2014年10月1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职工,也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退休工资也另有计算方式。而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金开启并轨改革,也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的结合。、 其次,可能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对象比较特定。就是有在国企、大集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人,才有可能产生视同缴费年限。而且随着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的全面推广,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群将越来越小。 第三,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个人的人事档案很重要。视同缴费年限因为执行的缴费基数较高,对许多人的退休养老金来说,是一块向上拉升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重要前提是,要有人事档案作为证明,所以不要因为下岗或是变动单位后,让人事档案材料不够齐全。如果因为人事档案材料的缺失,而令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受损,那是很吃亏的事。
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到养老金水平96年以前社保视同缴费。 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两个原则非常重要:一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二是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从这两个原则看,缴费年限对于能不能拿到养老金,以及拿多少养老金,是有决定性影响的。缴费年限分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稍显复杂,不像一个概念那么简单,含有比较多的特殊情况。 首先,视同缴费年限的产生,有几个特殊的节点。有两个节点较多产生视同缴费年限: 一是1992年以前的国企与大集体职工没有实施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退休工资另有计算方式。在1992年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开始实施,在这之前正式的连续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需要明了的是,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并不是一下子在1992年全面实施的,也有个三四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也有视同缴费年限产生。 二是2014年10月1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职工,也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退休工资也另有计算方式。而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金开启并轨改革,也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的结合。、 其次,可能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对象比较特定。就是有在国企、大集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人,才有可能产生视同缴费年限。而且随着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的全面推广,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群将越来越小。 第三,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个人的人事档案很重要。视同缴费年限因为执行的缴费基数较高,对许多人的退休养老金来说,是一块向上拉升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重要前提是,要有人事档案作为证明,所以不要因为下岗或是变动单位后,让人事档案材料不够齐全。如果因为人事档案材料的缺失,而令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受损,那是很吃亏的事。
近年来,“十大民生实事”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保留节目”,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昨日,朱小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省财政将投入592亿元,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576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其中关于养老金的一件民生实事就是提升就业社保水平。 促进创业1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2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基础养老金从55元提高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10%左右。 新增发社会保障卡3000万张。
涨养老金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消息,2015年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同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迎来“11连调”。 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55元提高到70元,1。4亿城乡老年居民受益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幅度为27。 3%,提高待遇从2014年7月1日算起。 2009年,我国启动新农保试点,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开始试点。2014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实现并轨。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支付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承担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由于前几年处于制度从局部试点向全覆盖推进的过程中,部分地方尚未纳入国家试点,不宜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但授权了地方根据实际在55元基础上增加基础养老金。许多地方适当提高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 2014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每人每月81元。据专家测算,此次上调15元基础养老金,预计使居民养老待遇达到月均百元左右。 此次上调,是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这次上调将惠及全国超过1。 4亿城乡老年居民和数亿城乡家庭,受益面大,受益方式直接,有利于更好保障和改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的同时,国务院同时确定,按此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由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增收幅度减小。中央财政对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资金的增幅远高于财政收入增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关心。据了解,在此前55元的标准下,财政对新农保、城居保待遇的补贴额度一年已超过1200亿元。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11连调”,跑赢CPI,跑赢GDP 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实现“十连涨”的情况下,今年迎来第11次上调。 人社部宣布,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从2015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 据测算,到2014年底,经过十年连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由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增长了2倍多,最高的北京市已超过3000元。连续较大辐度调整基本养老金,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仍然连续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不仅远远跑赢了CPI,也跑赢了GDP。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相比,基本养老金约10%的增速已略高于前者,与后者接近。 目前,我国已开始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国家将逐步建立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等到情况,并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此外,2015年起还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国务院决定,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次提高60元,达到人均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30元,达到人均120元。新增资金重点用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减轻困难家庭就医费用负担。 事实+各省基础养老金差距大 我国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据统计,各地基础养老金标准不一,截至2014年11月的数据显示,上海标准最高,每月为540元,而吉林、河北、安徽等省份每月只有55元。这意味着,上海居民与河北等地居民,每月基础养老金待遇至少相差10倍。 高达10倍的基础养老金差距是怎么形成的?原因至少有三:其一,由于上海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有钱投入养老保险,所以不断提高当地基础养老金标准。而吉林、河北等地目前仍然执行2009年中央规定的55元标准,即地方财政对基础养老金缺少投入。上海与吉林、河北的差距自然就拉大了。 其二,2009年至2014年中央规定的55元最低标准,一直没有调整过,而河北等地一直就把中央规定的最低标准当成自己的标准了。如果中央的最低标准不断上调,显然省际差距不会越来越大。据悉,当年制定55元标准的依据是2008年农村低保人均每月补助50。 4元。 其三,制度对基础养老金相关事项缺少规定。在《社会保险法》中只是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既没有明确各地财政如何投入基础养老金,也未明确基础养老金如何调整。如果制度上进行明确,各级财政必须要履行投入责任,基础养老金省际差距不会像今天这么大。
要想查询自己的养老金交了多少年如何查社保交了多少年,我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和社保卡到社保局查询,各地社保局都是联网的,当然我建议还是在社保参保地查询,这样节省的时间更多,系统查询比较精准。 第二种方法,通过支付宝平台查询,在我们的手机支付宝上有社保查询这个功能,你在搜索栏中打上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小程序,然后再点查询社保,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具体缴费情况,如缴了多少年,养老保险按什么比较缴纳的,医保按什么比较缴纳的,每月缴费是多少,等等,都可以在其中看到。 好了,那么以上就是我的两点建议,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异地养老保险该怎么转接养老金转移? 异地转移参考: ①、参保人申请; ②、社保机构审核; ③、社保机构录入信息,打印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并邮寄到异地社保机构; ④、异地社保机构收到后录入相关信息,打印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邮寄到XⅩ社保机构; ⑤、异地社保机构转出基金; ⑥、XX社保机构收到后,录入转移信息, ⑦、转移完成。 ⑧、参保人在转出地社保机构取得参保转移凭证; ⑨、参保人前往所辖区的XX机构申请转入; ⑩、两地社保机构对接办理, 十一、办结。 附:养老保险转移《可参照》 附:医疗保险转移《可参照》
导读父母都在城里工作,退休都有养老金,儿女还要出赡养吗?不少儿女以为父母都有养老金,就不给父母赡养费了。在法律上你没错。因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什么时候赡养费是必须的? 先举个例子 老人没什么钱,子女也不给赡养费。但是,轮流着给父母买菜做饭,时不时为老人添置衣物用品。子女并没有为父母支付赡养费,但是很好的赡养了父母。 这个例子要说明的意思是,子女是否必须为父母支付赡养费用,其实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 在我国《民法典》中,仅做了一处提及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也就是说——子女没为老人做什么,老人又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这时候,法律上赋予了老人主动索要赡养费的权利。注意,这是指条件情况下,老人主动提出要求之后,子女必须履行的行为。 换句话说,赡养费,多数发生在子女不孝的前提之下。 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里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缺乏劳动能力。在城里60周岁退休叫丧失劳动能力,在农村虽然没有退休制度,干不动农活了,也叫丧失劳动能力。干农活缺人手帮忙,干起来吃力,我看叫缺乏劳动能力。 一个是生活困难。城里有工作和在农村居住的乡村教师退休,享有养老金。不管多少,很难定在生活困难。在农村只有100多元的城乡基础养老金标准太低,和平时讲的职工养老金不一样,因此农村的农民养老金或者城乡低保户领取低保的,应该是生活困难,加上疾病医治,出点事,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定是生活困难。除此以外,叫收入低,还不算生活困难。 你说父母有养老金,身体能过得去,生活能自理。儿女不给赡养费,从上述规定不违法。 但做为成年儿女只要有正常收入,除了养家,缴自己的养老保险和医保外,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年节,父母的生日,患病及每月给父母出赡养费。有钱多拿,钱少少拿,没钱不拿。买点水果意思,意思。 拿是儿女向父母表达孝心,感恩的心。父母收不收是父母的情份。我家也是如此。年节生日,老伴有病,儿女抢着拿钱拿物。买个东西,什么衬衫,内衣褲,袜子,鞋啥的,花钱少的收下。这是儿女的一番心意,一定收下。不收会凉了儿女的心。 给钱不收,发红包不点。或给他们攒着凑个整数变相的还给他们。孙女拿了4年学费,大外孙女第一年给了1万交学费,小外孙女来年上大学,也得给1万。 三个子女都不容易,尤其儿家下岗失业比两个女儿家困难多些。我们还要力所能及帮他们呢。比如儿媳这月退休,需要交前几个月养老保险。儿子来了,需要不到5000元,拿出2500赞助。 还有的父母明明不缺钱,照常要儿女赡养费,到手后攒着,做以后看病住院备用金,比住上院了没钱或现借強多了,有资金保障。 没啥事也是逼儿女储蓄,不过不是存在银行,而是存在父母手里。儿女有啥急事急需用钱,应付应急,这叫应急备用金吧。 » 父母都在城里工作,退休都有养老金,儿女还要出赡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