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郝力群,山西灵石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并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木刻版画《鲁迅像》,成为流传最广的鲁迅像。2012年2月,刚过了百岁生日不久力群去世。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去世4著作5画作6访谈7年表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郝力群别名:力群国籍:中国出生地:山西灵石出生日期:1912年12月逝世日期:2012年2月10日职业:画家毕业院校:杭州艺专主要成就:山西省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日中艺术交流中心贡献金奖代表作品:《鲁迅像》 《病》 《收获》 简介2 力群于1940年到延安,194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教员、文协执委会委员。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任晋绥文联美术部长和晋绥《人民画报》主编。曾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山西省文联名誉主席、山西省老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名誉教授、山西画院名誉院长。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去世3 2012年2月10日,刚过了百岁生日不久的中国现代版画开拓者、奠基人之一的著名版画家力群,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朝阳医院去世。2月16日,力群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朝阳医院告别室举行。 著作4 有《鲁迅先生遗容》、《饮》、《延安鲁艺校景》、《丰衣足食图》、《瓜叶菊》、《黎明》、《北京雪景》、《林茂羊肥》、《北国早春》、《林间》、《春到洞庭湖》等,多幅版画作品被中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美术博物馆收藏。中国画有《清风摇翠竹》、《霜叶红于二月花》、《秋风落叶》等。出版有《力群版画选集》、《力群木刻作品》、《力群美术论文选集》、《苏联名画欣赏》、《齐白石研究》、《力群美术文学评论集》等。 画作5 《鲁迅像》1936年力群在上海刻的《鲁迅像》寄给鲁迅先生。之后《鲁迅像》便发表于上海著名的《作家》月刊上。后来被日本选入他们出版的《世界美术汇集》。《病》1933年力群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刻的最初的一幅木刻。表现一个老工人病了,他的老伴看护他。《收获》《收获》是根据力群在上海西郊农村的速写创作的,在构图上曾受前苏联木刻家的影响。《采叶》《采叶》刻于1936年。当世界文豪高尔基向全球作家号召写“世界一日”,中国作家茅盾响应号召,决定当年五月二十日为“中国的一日”向全国征稿。力群根据当时在太原郊外所见刻了木刻《采叶》。《三个受难的青年》1933年10月10日,因“木铃”事件,国民党把曹白,叶洛和力群逮捕,力群坐了一年多时间的监狱,于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创作了木刻《三个受难的青年》以纪念三人的被捕。《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和“八·一三”在上海爆发,所以刻了木刻《抗 访谈6 力群——我眼中的鲁迅94岁高龄的力群有时还拿起刻刀刻几笔版画,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成了相伴他70多年的习惯,他是目前健在的年纪最大的中国版画泰斗。力群:任何人也没有像鲁迅对于我的影响大,要没有鲁迅,我就不会成为一个版画家。力群常说鲁迅是他的引路人,1931年19岁的力群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此时正值国难当头之际,鲁迅极力倡导用木刻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还亲自编辑出版了多部欧洲版画家的作品选集,介绍外国优秀的版画作品给年轻人。力群:当时我们已经知道鲁迅提倡木刻,介绍了许多西欧的革命者版画壁。绘制的有德国的、苏联的。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走这条路。这样子就买了刀子,买了木板,就学着刻起木刻来。1931年力群和一些进步同学成立了“木铃木刻研究会”,这时他加入了“左翼美术家联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力群的同学曹白和鲁迅一直有书信往来,力群通过曹白也和鲁迅保持了书信联络,力群每创作一幅木 年表7 1912年12月,出生于山西灵石。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并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40年到延安,任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教员。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任晋绥文联美术部长和晋绥《人民画报》主编。194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文代会,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全国美协常委,中国美协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1955年至1965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副主编、《版画》杂志主编等职。1988年获“日中艺术交流中心贡献金奖”,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获山西省“人民艺术家”称号。1991年9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为力群颁发了1931-1991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1992年2月,山西电视台以中国文化名人系列片向全国播放了《版画家力群》电视片。1992年2月,力群接受国务院发给的特殊津贴证书,5月山西
邓力群(1915年11月—2015年2月10日),原名邓声喈,湖南省桂东县人,北京大学毕业,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邓力群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思想理论宣传战线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组织评价4主要成就5主要著作6人物逝世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邓力群别名:邓声喈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桂东县出生日期:1915年11月逝世日期:2015年2月10日主要成就: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代表作品:《商品经济的规律和计划》《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 人物生平2 邓力群同志,原名邓声喈,1915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桂东县。青少年时期,他热爱祖国,勤奋好学,追求进步。1929年至1931年在长沙兑泽中学读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31年到北京汇文中学读书,多次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中,被推选为汇文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带头参加“一二·一六”大游行,参加南下宣传团。1935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任北平学生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东城区委干事等职。这一时期,他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北平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1937年4月,经党组织批准,邓力群同志奔赴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和工作,任中央党校教务处秘书、教员。1938年5月,被选派到延安马列学院,先后担任学院教务处处长、院党总支 组织评价3 邓力群同志退出领导岗位后,仍然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拥护、支持党中央的领导,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始终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终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奋斗。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廉洁奉公,严格要求亲属,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力群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主要成就4 邓力群重视党史、革命史和当代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倡导把中共党史教育扩大到近代中国革命史教育,重视党史人物、历史人物的研究和宣传,使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创办了当代中国研究所,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新学科。他重视毛泽东思想研究工作,组织编印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批注,并在湖南韶山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力求从历史遗产中发掘有利于今天的丰富精神营养,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主要著作5 (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逝世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思想理论宣传战线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2月10日16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2015年2月17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邓力群同志”,横幅下方是邓力群同志的遗像。邓力群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上午9时许,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邓力群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邓力群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邓力群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邓力群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