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无数的生活小窍门,比如用热水煮大米粥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味道更香。人们也总结出加碱熬粥更省时,而且口味也不错。但是,熬粥时加碱对人体健康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粥相当偏爱。今天大街上的粥店也是随处可见,粥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深受大众欢迎。 加碱熬粥不可取 日常所用的碱即食用碱,食用碱呈固体状态,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它并不是常用调味品,而是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能使干硬的原料迅速涨发,软化纤维,适当使用可为食品带来极佳的色、香、味、形,增进人们的食欲。但是煮粥加碱这个软化米粒的过程,却是一个破坏营养物质的过程。 ⊙加碱熬粥会破坏维生素B1 加碱之后,维生素B1会被加速破坏。如果维生素B1缺乏,不但使人易患脚气病和便秘,还会产生疲倦、健忘、焦虑不安等症状,长期缺乏严重者还会影响到心脏及肌肉的功能。维生素B1不会贮藏于体内,多余的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补充。而加碱熬粥时,碱会破坏维生素B1。可以想象,如果这种营养物质长期供应不足会对人体带来怎样的影响。 // ⊙加碱熬粥会破坏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 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烟酸在酸性环境中很稳定,而遇碱则很容易被分解。在粥中加入碱,这些营养物质都将被破坏。 加碱熬粥之所以节省时间,就是因为碱会破坏这些营养物质,使煮出来的粥又黏又烂。但是损失这么多营养物质,代价未免也太高了。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本来就容易因为膳食不平衡而营养不足,这样做更不利于健康。
现代研究表明,谷物中的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的,淀粉粒外层由蛋白质碱膜包裹。这层膜可以保护淀粉不被水完全溶出,同时也保留了其中的营养物质,让煮出的粥米粒不散,但不够黏稠。煮粥时加碱很容易破坏这层蛋白膜,让其中的淀粉全部释放,使粥熟得更快,同时提高黏度。然而这样做却会让谷物里的营养大大流失。 首先,碱是多数维生素的大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等维生素都非常怕碱。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损失就更为惨重。谷物里的B族维生素较为丰富,但是在熬粥的时候加了碱,又长时间地熬,往往会把其中的维生素B1和B2赶尽杀绝。其次,豆类(红豆、绿豆)除了富含B族维生素外,还含有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加免疫力,延缓衰老。若在这些豆粥里面加碱,不仅维生素会损失,其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也会改变其结构,从而失去保健作用。此外,加碱还会加强淀粉的糊化作用,让血糖升高更快,对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不利。最后,煮粥加碱的量往往不好控制,如果碱加多了,粥还会有碱味和滑溜感,破坏了谷物天然的香味。 // 那么,除了加碱,怎样能让粥既黏稠又营养呢?方法其实不少:比如可以放一小把糯米或者一勺燕麦,都可以增加黏稠度。这样做,不仅不损失营养,还能更好地享受天然谷物的清香。还可用高压锅,把米投进滚水中再高压煮,也能让粥更黏稠。(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研究室副教授 王冬兰)
煮粥不宜加碱!小心营养流失 很多人煮粥加碱以调高粥的粘稠度,认为这样更容易吸收粥中的营养。殊不知,碱是多数维生素的大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等维生素都非常怕碱。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损失就更为惨重。谷物里的B族维生素较为丰富,但是在熬粥的时候加了碱,又长时间地熬,往往会把其中的维生素B1和B2赶尽杀绝。 玉米粥要不要加碱?加碱得不偿失 说玉米粥应当加碱的理由,是因为玉米中的烟酸(也称尼克酸)这种B族维生素是结合状态,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加碱,就能把它释放出来。然而这样加碱却把维生素B1和B2全部消除了。 // 并且有调查指出,国人的烟酸供应还比较充足,而维生素B2倒是普遍不足,维生素B1也有部分人缺乏。玉米粥加碱,是得不偿失! 煮粥不加碱加什么好? 煮粥想要粘稠,可以放一小把糯米,或者是放一勺燕麦,加一点皂角米等都是可以。这样做不仅不会让粥的营养流失,还能更好的品尝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