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粮酒,顾名思义就是用春粮食酿造而成的酒,其中不添加任何香精香料,锰、铅、甲醇的含量极低,对人体的几乎没有危害,同时喝了不易上头粮食酒的鉴别方法。 这里要区分一下,几乎所有的酒都需要经过勾兑这一步骤,勾兑并不是酒精酒的专属,纯粮酒的勾兑并不是用水兑香料酒精,而是不同度数的酒之间的勾调,为的是调出更好更醇香的味道。 既然纯粮酒那么受欢迎,就肯定会存在无良商家用非纯粮酒冒充纯粮酒赚钱。怎么样才可以辨别出真正的纯粮酒,看看下面几个小方法。 首先,直接闻香品尝即可分辨。 这一般是对于喝酒有点经验的人来说的,如果是第一次喝酒或者从来没有喝过纯粮酒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难度。 纯粮酒的香味粮香,酒香非常明显,而且一点都不呛,酒精酒有些可能毫无酒香,有些酒香反而有些甜腻或冲鼻子,这是香精香料添加过多的缘故。 同时纯粮酒品尝起来口感醇厚柔和,并且不上头、不呛喉;而酒精酒辛辣味更加浓,缺少醇厚的口感。 其次,滴几滴酒在手中搓一搓,闻一闻。 这个操作起来不困难,把一两滴白酒滴在手上,然后搓几下,待酒精发热也差不多没了的时候,闻一下手。 如果发出清香,酒香存留十分久,那应该是纯粮酒;如果气味略苦且酒香很快消散,那应该就是酒精酒。 还有空杯法,就是把酒喝掉或者倒掉(如果是纯粮酒这个可能有点浪费),然后留下空杯。不过这个方法和搓一搓,闻一闻差不多。若是真的纯粮酒,酒香,粮食香浓郁,而且空杯之后酒香会存留许久,尤其是酱香酒,还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但是如果是酒精酒,那么空杯的酒香很快就会消失,甚至还可能带着些许臭气。 加水混合观察。水和酒的比例为一比一,充分混合后,如果变浑浊的就是纯粮酒,没有浑浊的是酒精酒的可能性很大。 最后一个比较准确但是有点麻烦的方法就是用碱检验,也就是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的东西。 白酒以两算,烧碱以克算,一比一的量进行加热,如果加热后颜色呈黄色那就是纯粮酒,若是颜色没有呈黄色那就是酒精酒。 其实原理就是利用粮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脂类和烧碱进行化学反应产生黄色。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不准确性,因为酒精酒里面如果添加了相关脂类,同样也会和烧碱反应。只不过目前来说,这种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 散酒怎么区分勾兑和粮食酒? 散酒区分勾兑和粮食酒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倒转酒瓶摇晃看酒花把酒瓶倒过来摇晃,观察酒花变化,酒花密集且消失缓慢的是纯粮食酒,酒花不多且消失较快的则为部分粮食酒(固液结合法白酒),酒花很少,且快速消失的基本确定为酒精勾兑酒了! ②将白酒倒入酒杯,然后再把酒全部倒出,闻空杯,香而呛的是酒精勾兑酒,等十分钟左右,再闻空杯,无酒香味是酒精勾兑酒;有粮食的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酿造酒,香气保留时间越久越浓酿造酒的含量就越高。 ③取几滴白酒置于手心里,然后合掌用力摩擦几下,纯粮白酒生热后发出扑鼻的清香味,且留存时间比较长;酒精勾兑的白酒则相反,只有香精味,不仅闻起来冲鼻子,气味古怪,而且留存时间很短,很快就没有味道了。 扩展资料:勾兑酒的优点: \”酒精勾兑酒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新工艺白酒\’,它基本是由液态发酵酒、调味酒、香料、稳定剂构成的。\”酒精勾兑酒又分为纯液态法和固液结合法两种生产方式。目前,通过在食用酒精中加入香精、香料勾兑成的纯液态法生产的白酒价格低廉。 而固液结合法生产的白酒,依然是以食用酒精为主体,但是加入少量粮食固态发酵的调味酒制成的。通过调香、调味等手段,这类固液结合法生产的勾兑白酒与传统工艺的酒口感比较接近,兼具了传统名酒的风范。 酿酒传统工艺白酒的生产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工艺过程、卫生安全方面,对制曲、发酵、蒸馏、储藏、勾兑、灌装等全过程的工艺控制都有严格的规定。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找到了使酒产生香气差异的不同物质。 并研制出了人工香料,于是就有人把人工香料、食用酒精和水按比例\”勾兑\”出\”酒\”来,这就是新工艺白酒。现在的白酒市场上,除茅台和五粮液等为数不多的老厂还在用传统的工艺造酒外,真正的\’酿造酒\’已寥寥无几了。\”科学、卫生、经济\”是造酒企业对\”勾兑\”的评价。 传统的\”酿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卫生关很难把握,\”勾兑\”则工艺简便,经济实惠,而且\”酿造\”所具有的成分和香醇口味,\”勾兑\”酒通过添加的方式基本都可以达到。
我想楼主的意思是怎样区分粮食酒和新工艺白酒吧白酒怎么区分粮食酒和勾兑酒?姑且这样理解 因为“勾兑”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只要是成品酒都需要勾兑,不论粮食酒还是酒精酒。 新工艺白酒是相对固态发酵白酒来说的,是解放初期国家为了节约粮食而创立的。新工艺白酒只有两个执行标准:GB/T20821(液态法白酒)这是最低端的白酒。 GB/T20822(固液法白酒)主要原料是酒精和食用香精,添加不少于30%的粮食酒。 以上是从执行标准来区分 还可以从感官来区分,这需要一定的品鉴经验才能鉴别闻香:纯粮酒香味成分复杂,骨架成分有几十种而微量物质更多达几百种,自然发酵白酒产生的香味时间长久。添加的食用香精味道冲而留香短,很容易鉴别。 品尝:纯粮酒微量成分多,呈香呈味物质复杂,入口以后香味持久,回味悠长。而勾调后酒精酒添加的食用香精香味短,没有粮食酒特有的香味。有经验的品酒员通过闻香就能鉴别是否纯粮酒。 网上还有很多流传已久的鉴别方法加水浑浊:这个办法只对没有进行过滤处理的粮食酒有效。成品酒灌装以前都会进行过滤处理,所以即使是纯粮食酒也不会发生浑浊反应,这个方法有局限性。 取少量酒在掌心闻香:还是我上面说的,白酒过滤处理以后香味会小很多,而且这个方法同样对鉴别者有经验要求。 白酒鉴别不是一项简单的技能,是需要一定经验的。 想购买纯粮酒还是要有正确的渠道,不能贪便宜,也不能只看包装,纯粮酒才是我们传统白酒。 白酒怎么区分粮食酒和勾兑酒 一、看执行标准代码1、液态法执行白酒:产品标准号是:GB/T20821-2007,这种白酒是用食用酒精加香精加香料勾兑而成的,就是我们说的勾兑酒。2、固液法白酒:产品标准号是:GB/T20822-2007,这种白酒是用酒精酒和粮食酒一块勾兑而成的。3、固态法白酒:产品标准号根据香型代码不同,这种酒才是用粮食为原料,用酒曲经过发酵然后蒸馏生产出来的真正粮食酒。二、加水法通过往酒里加入适量的水来进行辨别,如果是勾兑酒的话,白酒不会失光,非常清澈,如果是粮食酒的话,白酒会变得比较浑浊。
现在很多朋友都自己在家里酿造白酒自制白酒,也就是从淘宝上购买一套设备自己酿酒。 其实从2012年开始我就接触这一类酒类发烧友,因为很多专家一直在宣传一种观点:自酿酒不健康。因为我个人属于酱香型白酒白酒的专业从业人员,加上最近几年来酱香型白酒的持续热销,所以发烧友们也经常与我交流。 首先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自酿酒健康问题主要是操作规程规范与严格,那酒就是健康的。完全没有必要一杆子说自酿酒不健康。 因为我曾经现场实地学习过好几个自酿酒圈的知名发烧友,他们的酿酒操作规程规范程度完全不亚于全国知名白酒企业,无论是上甑操作还是说摊量操作,唯一的缺点就是家庭自酿每甑的粮食太少,进而酒的产量就很少,所以在蒸馏取酒的时候不如酒厂的大甑蒸馏方便量质取酒。 我也品尝了重庆娟介的小曲五粮清香和浓香,酒虽不及大厂的味正,尤其是浓香型白酒因为没有老窖泥的作用所以香气不够浓。但是从酒的口感上来说完全的超过了很多三流浓香型白酒的纯粮食浓香型白酒。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勾调问题,因为自酿酒的朋友们都要求酒原汁原味,所以都很少注重勾调,我也曾经给酒友们建议为了口感更好还是应该勾调一下,简单点说也就是把他们的酒重组一下。但是酒友们的反馈是就那点产能压根就不够朋友们喝。那里有酒长期吃饭哟!更不要说勾调。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自酿的酒友每年都给自己一个目标,例如说每年都要存1吨酒,这样连续的10年下来,基本上老酒略微的足了,然后就酒把这些酒的口感进行分类,尤其是那些掐头后的高浓度香气香味非常丰富的和酒头差不多的酒。这些酒作为调味酒是最好的。当然如果有条件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其他香型的优质陈酒做调味酒。 自酿酒是否需要勾调的问题我曾经给一个云南的酒友做过实验,当时就是在他的酒坊里面。我用他的2年的小曲清香玉米酒为基础,每100斤加了半斤五年的玉米酒和100ml十年的玉米酒和100ml八年陈低度酱香型白酒,稳定三四天以后我们大家的一直认为都是酒的玉米味明显的短了,而且闻香更浓郁和舒适优雅。完全没有单独的2年陈的玉米酒那么刺激,口感也更柔和而且滋味更丰富。 最后,茅酒手艺人给想自酿的朋友一个善于的提醒,酿酒简单酿好酒很难,自古有句话酿酒做豆腐没有人敢称师傅。 在你没有很深厚的基础情况下千万不要自酿酒,说不定你酿造的不止不是琼浆玉液而是一杯“毒酒”。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喝出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很多专家都建议从法律上禁止自酿白酒,因为我们经常都会发现一些酒友喝了自酿的酒以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是眼睛受损的。 更多白酒相关问题,请私信茅酒手艺人或者说微信给maojiuyr留言。 家庭酿酒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步伐突飞猛进,现在酿酒技术也不是什么技术了。本来酿酒技术就并不神秘,只是由于过去一些地方的酿酒人为了垄断技术与市场,把中国的酒文化故意魔化了。 随着中国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又为家庭酿酒创造了便利。一套家庭酿酒设备,从几百元到几千元都有了,使得家庭酿酒方兴未艾。 中国未来白酒文化的潮流方向是:原生态,零甲醇,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将来,会所酒厂,私家酒厂,企业内部酒厂等等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家庭酿酒,比较简单的是米香型白酒,跟甜酒的工艺差不多,只不过所用的酒曲不同罢了。 把粮食蒸煮熟透,摊凉至28度,拌曲,保温恒温28度糖化24小时,然后加100%~120%的清水,密封发酵15天左右,然后蒸馏取酒,想要多少酒精度,就接够多少酒精度。就这么简单。 如果想喝到相当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杏花村,汾酒等等等高品质的白酒,那就要有专业的窖池,专业的技术了。但是也不难。广西鹿寨源野酿酒技术有限公司专业酿酒技术培训,也可以远程教育指导大家酿造出高品质的白酒。 好吧,这次就给大家分享到此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如果觉得有所裨益的,请大家给点个赞,点关注,转发一下,以示鼓励小编吧。谢谢大家!
配制酒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配制酒的酒基可以是原汁酒或蒸馏酒,还可以两者兼而用之的混合酒品。勾兑酒是用不同口味、不同生产时间、不同度数的纯粮食酒,经过一定工序混合,以达到特定的香型、度数、口味、特点的酒。 配制酒和勾兑酒的区别 配制酒主要有两种配制工艺。一种是在酒和酒之间进行勾兑配制,另一种是以酒与非酒精物质(包括液体、固体和气体) 进行勾调配制。 勾兑酒的组成部分是酒精、香精、糖精、水。其中的酒精部分为粮食酿造酒精和高纯度的化工产食用酒精。
勾兑酒是用不同口味、不同生产时间、不同度数的纯粮食酒,经一定工序混合在一起,以达到特定的香型、度数、口味、特点的酒。勾兑酒由酒精、香精、糖精、水等成分组成。 什么是勾兑酒 “勾兑”是酒类生产中专用技术术语,是生产中的一个工艺过程,指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酒度、不同优缺点的酒兑制成统一出厂风格特点和质量指标一致的工艺技术方法。 勾兑是靠酒勾兑师的感官灵敏度和技巧来完成的,有丰富经验的勾兑师才能调出一流的产品,勾兑师的水平代表着企业产品质量风格。 勾兑酒与传统的完全发酵酒相比缺少发酵过程的生物代谢产物,一般不如好的原浆发酵优质酒,但缺少技术、设备落后的一般发酵酒口感差,卫生指标成分也没有好的勾兑酒好。
通过看商标上的产品标准号来分辨,直接看商标是看不出是否是勾兑酒的。正规生产的白酒,酒瓶上都会标明酒的产品标准号,如果产品标准号显示的是GT/T20822或者是GB/T20821.则说明该酒是勾兑酒,如果显示的是GB/T10781则是纯粮食酒。 勾兑酒与粮食酒的区别 勾兑酒与粮食酒在制造工艺、原材料、口感味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纯粮酿造的酒的味道一般都比较柔和顺滑,而勾兑酒的味道相对来说比较刺鼻。 勾兑酒对身体健康基本上没什么益处,过度饮用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勾兑的酒只有酒精的味道,没有粮食发酵后的味道,闻起来香但是冲鼻子,香气很快消散。纯酿的粮食酒除了酒精味道,还含有其他的微生物发酵、粮食蒸煮、窖池发酵等造成的香味成分,闻起来香味清纯而饱满,香气保留时间长。 勾兑的酒和纯酿的酒怎样认识 度数高的白酒是可以燃烧的,用打火机点燃,燃尽之后可以闻一下,如果有酒香味就是粮食酒,但是如果有一股臭味,那么基本上都是酒精勾兑的酒,这个方法要注意安全。 在酒里加入适量的水也可以辨别是勾兑还是纯酿,如果是纯酿酒,加水就会很浑浊,如果是勾兑酒,就不会有什么反应,很清澈。 勾兑酒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而纯酿酒的生产工艺复杂,耗时比较长,所以从口感上讲,纯酿酒要好很多。
国家允许酒精勾兑酒是因为这是一种常见的无害性酿酒工艺。勾兑酒并不是一种贬义词,不是说勾兑酒就是不好的酒,勾兑酒是一种酿酒的工艺工序,主要是调整酒的味道和口感。 国家为什么允许酒精勾兑酒 勾兑酒是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选择制作勾兑酒的情况下,需要遵守这个标准,否则会涉嫌违法违规。 “勾兑”一词是酒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技术术语,指的是将不同类型、不同酒度、不同特点的酒兑制成具有统一风格特点的工艺技术。
gb18187不是勾兑醋,是酿造食醋。GB/T 18187是调味用酿造食醋,这个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规定了酿造食醋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gb18187是勾兑醋吗 GB是国标的拼音首字母缩写,意思是国家标准,一般国家标准是推荐性不是强制性的,可以自愿选择是否采用。 区分酿造醋和勾兑醋的小妙招,建议查看食醋包装上的产品标准号后面的标注,标注有固态发酵的一般就是酿造醋,标注有液态发酵或无标注的一般是勾兑醋。
炎热夏日里,在前门、王府井地区,一元钱一根的“老冰棍”深受游客喜爱。近日接到报料,一种名为“瑞华老冰棍”每日销售约5万根,但质量存在隐患。记者向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一批“瑞华”牌的“老冰棍”,检验报告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别超标约1767倍和240倍。 昨日,记者向北京市食品办通报此事。当晚,顺义区食品办、工商、质监等部门突击检查北京瑞华冷饮厂,抽样检测并将仓库封存。执法人员表示,在检测结果出来前将暂停生产。 “大肠菌群”超标约240倍 5月15日上午10点,记者从南池子附近小卖部购买一箱(48根)“瑞华牌老冰棍”,生产日期为2012年4月1日。 记者未动包装,将这箱冰棍用棉被包裹,送至北京市某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签署了相关委托检验手续。 5月17日下午,该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中,样品数量“1份10个”,样品状态“完好”。检验结果中,“菌落总数”为5300000cfu/ml,“大肠菌群”为24000mpn/100ml,“甜蜜素”为0.91g/kg,“糖精钠”为0.27g/kg。 按照国家发布的《冷冻饮品卫生标准》(GB2759.1-2003),果类冷饮菌落总数不得高于3000cfu/ml,大肠菌群上限值为100mpn/100ml,送检的“瑞华牌老冰棍”分别超标约1767倍和240倍。 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甜蜜素”和“糖精钠”两项数据上限为0.65g/kg和0.15g/kg,送检的“瑞华牌老冰棍”分别超标约50%和100%。 执法部门抽样暂停冷饮厂生产 昨晚,顺义区食品办、工商、质监等部门突击检查北京瑞华冷饮厂。 “我们生产的冰棍没有问题,用的是自来水,可以直接喝的。”该厂马姓老板说。 随后,执法人员对冷饮厂内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均进行抽样,由马老板在封条上签字后封存,准备送检。 顺义区质监人员介绍,抽样标本包括生产所用自来水原料,消毒罐里的半成品及冰棍成品,此外,他们对井水也进行了抽样。 “会很快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处理。”顺义区食品办的一名负责人表示,食品污染可能存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不同批次样品的检测结果,也可能存在很大不同。 执法人员表示,检测结果出来前暂停该冷饮厂生产。 生产日期为2012年4月1日的瑞华牌老冰棍检验报告: ①菌落总数,5300000cfu/ml,超标约1767倍 ②大肠菌群,24000mpn/100ml,超标约240倍 ③甜蜜素,0.91g/kg,超标约50% ④糖精钠,0.27g/kg,超标约100% ■专家说法 “实在是太脏太脏” 5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按照检验结果,“超标这么多倍,实在是太脏太脏了。” // 范志红称,“菌落总数”是用来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如果严重超标,说明工厂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要求。而“大肠菌群”超标则说明食品受到很严重的粪便污染,“比如工人在便溺后不洗手直接接触食物,或工厂所用来生产食品的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范志红表示,吃了这种冰棍,抵抗力低下的比如老人、小孩等人群,极易引发痢疾等肠道类疾病,产生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于“甜蜜素”和“糖精钠”的检验结果,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副教授仝其根表示,甜蜜素和糖精钠都是甜度非常高的添加剂,国家虽然许可在冷饮里使用,但是对用量有严格要求,“一些小厂为了减少白砂糖的使用量,会超标使用这两种添加剂。”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表示,鸭血豆腐自身有一定营养价值,有补血和清热解毒的作用,但用猪血冒充制作鸭血豆腐,不但以次充好、违法经营,而且要把猪血做得非常像鸭血,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使用添加剂,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北京第五肉联厂院内,屠宰车间机器轰鸣。 电动传送带上,一头头被电晕的生猪依次输送到工人面前。一名工人用尖刀扎进生猪下巴,向上一拉,血喷涌而出。 鲜血连同生猪身上的污水,以及粘连的猪粪、猪毛和其他杂物,一起流入下方的血槽内。 5月2日上午,一身青色工装的刘学军(化名)提着塑料桶,站在血槽前。工装左胸前印着“北京第五肉联厂”。 他拿着舀子,从血槽中一勺勺舀出猪血,倒进桶中。桶满的时候,用舀子一搅拌,黏稠鲜红的猪血,冒出几丝气泡。 “新鲜的猪血,用来做血豆腐。”刘学军说。 正规肉联厂院内猪血制“鸭血” 屠宰车间北侧,不足20米远,就是刘学军自称承包做血豆腐的车间。车间门口,停着一辆厢式货车,车厢内摆放着几筐血豆腐。 5月2日,记者以饭店采购血豆腐为名,进入刘学军的加工车间。 约40平方米的车间内,砌着两个水泥池子。池子里,混浊的水泡着成筐成筐的血豆腐,向外冒出蒸汽,腥味随之扑面而来。一名工人正用热水管冲泡血豆腐,地面上积满了热水。 “你是要猪血豆腐还是鸭血豆腐?”刘学军问。 记者看到,池子里的血豆腐有的块大,有的块小。 “大块的是猪血豆腐,小块的是鸭血豆腐,都是屠宰场新鲜的血做的。”刘学军说。 “这个屠宰场不屠宰鸭子吧。”记者说,“都是内行,你别蒙我”。 听了这话,刘学军坦言,“鸭血豆腐也是猪血做的”。 记者从水池内捞起一小块所谓的“鸭血豆腐”,其外表光滑鲜亮,摸起来柔嫩,掰开后,血豆腐内呈现许多不规则的小气孔。而大块的“猪血豆腐”,颜色较暗,摸起来略显坚实,里面的气孔较大。 “猪血做的鸭血豆腐,跟真的一样,根本看不出来,也吃不出来。很多批发市场和超市都从我们这儿订货。”刘学军说。 “你放心吧,几乎整个北京的鸭血豆腐,都是猪血做的,哪有那么多鸭子。”刘学军说,价格上,猪血豆腐1.3元一大块,“鸭血豆腐”1.3元两小块,都是1.3元一斤。 “我可以卖给你,但万一被人查出来,你别说是从我这儿批发的,说了我也不承认,鸭血豆腐都不开票。”刘学军说。 店铺内“鸭血”提价5倍 为弄清假鸭血豆腐销往何处,记者多日在第五肉联厂附近蹲守。 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刘学军都会驾驶一辆红色电动三轮车,满载10余筐血豆腐,驶入第五肉联厂发货处。 北京第五肉联厂发货处,停放着数十辆厢式货车。夜晚到凌晨,这些货车载着各种肉制品,运往北京各地的批发市场和超市。 5月3日下午5点多,刘学军将十几筐血豆腐运到发货处,将一筐筐血豆腐搬上一辆牌照为京AJ4594的红色厢式货车。 当晚10点40分,红色厢货启动,驶出肉联厂。20分钟后,货车停靠在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回龙观店门前。司机和店内工作人员从车上抬出几筐血豆腐,抬进店内。 随后,记者继续跟车发现,这辆红色厢货又分别驶入稻香村农大南路店和农大店。 据了解,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驰名中外的老字号企业,专门销售糕点、速冻食品等,在北京拥有多家店铺。 5月4日,记者探访稻香村回龙观店、农大南路店、农大店,这些店铺内均设有冷食专柜,且摆放有血豆腐出售。记者询问是否有鸭血豆腐,回龙观店表示需要问下总部有没有货,得到的答复是暂时没货。农大店则称,有鸭血豆腐但需提前订货,第二天可取货。随后,记者预订30斤鸭血豆腐和10斤猪血豆腐。 5月5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稻香村农大店。店员抬出一个红色塑料筐,与第五肉联厂血豆腐车间的筐一模一样,里面正是记者订购的30斤鸭血豆腐和10斤猪血豆腐。 // “鸭血是第五肉联厂的,你放心就是了。”店员说。 算账时,出厂时1.3元每斤的价格,到了稻香村农大店就变成,鸭血豆腐每斤8元,猪血豆腐每斤5元。 随后,稻香村农大店出具购物小票只显示名称为“排酸猪血”的单价和金额,“鸭血豆腐”没有任何显示,只是金额240元。记者索要发票,工作人员开具的发票也只显示为食品,“不能开出明细。”工作人员说。
“卖药了、卖药了,各位大爷大妈,机会难得可别错过!”昨日上午,一男子在位于下关五所村附近向周围老人兜售药酒。称这些药酒是西藏雪山灵芝配上豹骨、羚羊角、鹿茸、冬虫夏草、麝香、海狗鞭等名贵药材酿造,有强身健体之功效。见附近居民开始不太相信,男子还向大家展示部分药材原料。大家注意到,兜售药酒的男子身边还放着一只形似虎爪的动物肢体。有市民买药酒回家后仔细辨别,很快发现都是假的,随即返回讨说法。可男子坚持说自己是少数民族,所兜售的药货真价实,不肯退货,市民无奈向警方报警求助。卖药酒男子很快被民警带回派出所处理。男子见到民警后,很快交代这些所谓药酒都是一些劣质白酒加染色剂勾兑的,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在现场之所以百般狡辩,只是担心市民全都找他退钱罢了,并向民警保证,以后再不会出来行骗了。民警调查发现,男子是云南人,他自己也承认,刚才穿着的少数民族衣服兜售药酒,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让大伙相信他来自雪山。民警随后将该男子随身携带的假药酒全部没收。 名贵药材当街兜售本就让人生疑,豹骨、羚羊角、鹿茸、冬虫夏草、麝香、海狗鞭、灵芝草等名贵药材现在越来越少,如何鉴别真假呢?相关专家称,这些以野生动物为原料的药材制品,单从表面上看,普通人不可能分辨出真假,只有专业人员才可以准确鉴别。这些路边出售药材的地摊上不可能是由野生动物制成的真药,如果确为真正的野生动物制品,而经营业户没有经过林业部门批准擅自贩卖,也是违法行为。专家坦言,现在路边出售的藏药几乎都是假的,所谓名贵药材都是用日常用品制作出来的,由于现在不知道其制作原料的来源和种类,患者吃到用这些东西做成的中药,不但不能起到滋补作用,还会给身体带来意料不到的危害。如果市民需要购买补药和保健药,一定要到国家正规医院或者到有药监部门颁发的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药店购买,才有保证。 自制药酒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人们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或配制药酒,千万别自己当“专家”,避免饮下自酿的“苦酒”。专家表示,在自制药酒时,要弄清中药的品名、规格、用途、适应症和禁忌症,防止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此外,选择各种不同的酒类、浸制方法及浸泡时间,也要讲究专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专家提醒 药酒并非人人都可以喝 // 药酒绝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喝的,必须因人而异,如女性在妊娠期、哺乳期、行经期就不适合饮用。此外,患有肝炎、肝硬化、心脏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酒精过敏、各种皮肤病的人,均不能喝药酒。否则,十分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有些风湿药酒不是内服,而是外敷的,使用时会比较安全,但如果患有皮肤病的话,也不建议人们使用。(责任编辑:徐晓宇)
江北一对冯姓夫妻常年在暂住房用大豆油、香精、色素勾兑麻油和辣油,然后贩卖给快餐店、菜市场,8年来,销售了16万瓶的假货。 昨天,这对夫妻因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刑。 冯某夫妻是安徽人,在江北孔浦街道租了一个暂住房。2003年,两人就开始批量“生产”伪劣的“天天香(芗)”牌麻油和辣油。 冯某说,假麻油和辣油调配起来很简单,把不同比例的大豆油、香精、色素倒进油桶里搅拌,然后灌装、封瓶、贴商标、包装就行了。 夫妻俩每年生产1000箱左右假麻油和辣油,到现在大概生产了8000箱,每箱差不多20瓶,总共生产了约16万瓶。 麻油和辣油有好有坏,平均差不多8元钱一瓶。两口子一共卖了100多万元。 根据警方的调查,他们生产的麻油和辣油曾在孔浦街道路林市场、奉化市炒货市场、本市鄞州区集士港等地销售。 因为价格比市场价便宜,这些假麻油还挺受一些商家的欢迎。福临门酒店、大步街永和豆浆、镇海怪味龙虾等,都向这对夫妻进过货。 // 去年12月30日晚,这家夫妻店被公安人员查封。警方认定,他们生产的小磨麻油为不合格产品。 昨天,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冯某被江北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万元;他妻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责任编辑:徐晓宇)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多年以来,有关"香油掺假"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最新有报道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现在市场上一半的散装香油存在问题,农贸市场和饭店是重灾区。而这一情况的持续,已经影响到了国内芝麻的种植,整个产业链出现危机。 香油,也叫芝麻油、麻油,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调味品,这么多的假香油为何能够流入市场? 现在在网上可查到的有关"香油掺假"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原本一斤纯芝麻油成本至少在18元之上,但大量流入餐馆和农贸市场的所谓"芝麻油",售价有的甚至低到9、10元钱。 记者:多少钱一斤? 老板:16。 记者:你这怎么这么贵? 老板:有便宜的,你要便宜的? 记者:便宜的多少钱? 老板:便宜的12。 这是此前记者在河南某蔬菜批发市场以开饭店为由,和一位香油摊摊主的谈话。有商户告诉记者,香油掺假早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一些便宜的芝麻油大部分是用香精、色拉油勾兑出来的。 商户:他兑了东西,他兑色了拉油,五块钱一斤。他卖十块。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所谓现场磨制的小磨坊,实际上早已将掺好的油注入桶内,而出现在超市里的石磨,其实只能磨制芝麻酱,根本没法现场磨制香油。 商户:瞅不见,他不让你瞅见,早上开始磨,用石磨磨了,磨成浆了,兑了火碱水,开始咣当咣当晃了,晃到晚上才能出油。不是化学东西分离不了,全部是化学东西。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掺杂掺假的香油可能影响人体的消化、呼吸系统,还会引起腹泻、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而“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规律更是已经在影响整个芝麻种植行业。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用最廉价的办法炮制“芝麻油”,其成本可以控制在每斤4块钱左右,稍有规模的作坊,年利润可以达到六七十万元。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市场丢给掺假的,芝麻扔给做饼的,往外没有出口的,回头没有种地的。” 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利润就是钱,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一下这种现状呢?近年来,芝麻收购价一直没有大幅提升,农民的种植热情也在下降。有数据显示,我国作为世界四大芝麻产地,近年来进口量正以10%逐年递增。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 姚景源:食品安全切不可单单看成一个简单的制假售假问题,它要侵害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机体,我觉得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知法。 由于检测与监管上的难度,问题芝麻油较少被查处,即使查处,也难以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对此,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食品专家周应恒建议,国家应该严格规定销售者注明相应油品的成分含量。 周应恒:标明是调和油这个问题没有,但是我们如果卖的调和油说成芝麻油,只要是无害的话不能说是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商家的诚信问题。事实上唯一可能的是通过商家商标和品牌来区分它的质量,要求商家注明里面的含量,那它如果是有欺诈行为,就可以来处理。
如今,普通消费者想喝一瓶放心的好葡萄酒是越来越难,除了价格差异让消费者感到迷茫,假酒、勾兑酒等充斥市场也容易让人受骗。 葡萄酒市场三大乱象 由于我国葡萄酒市场尚不成熟,监管存在漏洞,企业盲目逐利,消费者品鉴知识不足等,看似葡萄火的葡萄酒市场,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来看,主要有三大乱象需要特别警惕。 1 勾兑酒泛滥。 勾兑酒在国内葡萄酒行业非常普遍,一些知名企业也会将进口散装酒与国内酿造的较低劣的酒进行勾兑,以提高葡萄酒的口感,并能以较高价格出售。更有甚者,还可能用酒精、糖精等廉价原料勾兑葡萄酒,再贴上标签出售。 2 品牌假酒多。 市场上以次充好的假酒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大品牌酒造假。以世界名酒拉菲为例,2012年,法国正牌拉菲的年产量仅25万瓶,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分到中国市场只有约5万瓶,但我国的实际销量却高达200万瓶。 拉菲集团生产的很多其他品牌葡萄酒也被当成拉菲卖。市场上有不少“老瓶装新酒”的现象,花几千元买个正牌拉菲的酒瓶,灌装上假酒后,再以数万元高价卖出。 二是中低端葡萄酒造假。这种葡萄酒主要出现在夜店、KTV等场所。 三是“假洋品牌”。一些企业只在国外注册品牌,从国外购买散装酒进口,在国内灌装,再贴上国际品牌出售,蒙骗消费者。 3 葡萄酒行业暴利多。 有葡萄酒业内人士的爆料称,国内某知名葡萄酒品牌从西班牙进口仅为2.22元,灌装贴牌后却卖到80多元。从欧洲进口散装酒在国内装瓶,最便宜的仅8.5元,但零售价至少七八十元一瓶。相对来说,葡萄酒暴利在二三线城市尤为明显,以成本价三四倍的价格出售的情况很普遍。 选葡萄酒弄清三件事 目前这种葡萄酒消费现状是很不理性的,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消费者要学会买进口葡萄酒,必须了解以下三件事。 1 如何买到实惠又称心的葡萄酒? 首先,要破除产地迷信。 现在国内说起葡萄酒,言必称法国。的确,葡萄酒讲究“血统”,但消费者在欣赏美酒彰显个人品味的同时,也要为那些你也许并不熟悉的历史与文化多支付不少费用。 其实,除了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智利、南非这些国家在葡萄酒的创新上不断尝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压缩成本,酿出了又好又便宜的葡萄酒,让它脱掉了高贵的外衣,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于是我们见到了像矿泉水一样方便易饮的螺旋盖葡萄酒,我们能够在超市买到50元一瓶的超值智利葡萄酒。大家可以多尝试各个国家的酒。 其次,除了红葡萄酒还可以选其它品种的葡萄酒。 很多消费者只知道有红葡萄酒,却忽视了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存在。中国消费的产品92%都是红葡萄酒,只有不到8%是其他葡萄酒,比例非常不均衡。专家建议,真对葡萄酒有兴趣的消费者,不妨多尝试各品种的葡萄酒。 最后,要学会看葡萄酒的级别。 法国葡萄酒质量分为四级,最高级是法定产区原产地质量控制命名酒AOC,第二级是优良地区的优质酒VDQS,第三级是地区餐酒VDP,第四级是日常餐酒VDT。一般来说,一级酒肯定要好过其他级别的酒,但在便宜的第四级中,也有很优秀的产品,不妨买来尝试一下。 2 如何辨别质量优劣? ①好葡萄酒呈宝石红。 正规葡萄酒必须用100%葡萄原汁酿造,可添加少量糖分和二氧化硫。好的葡萄酒呈宝石红色,澄清近乎透明,有光泽;而假葡萄酒看上去或混浊无光或过于艳丽。 ②观察瓶外包装是否完整。 重点看酒标是否有污损,背标信息是否完全。葡萄酒背标应当标注明以下信息:原料、含量、执行标准、产品类型、厂名、地址。进口葡萄酒必须有中文标签,仅有外文标注的葡萄酒来源不可靠。 此外,每款葡萄酒进入中国都应有原产地证书和相关批次的海关税单,正规的商家应该向顾客提供这些书面证明。还可以从条形码来辨识酒的产地,国产葡萄酒条形码前三位为690—693,30—37代表法国,00—09则代表美国、加拿大,600—601代表南非等。 ③到正规商场买。 建议到超市、商场等较正规的地方买,尽量别在小卖店购买。一些不规范场所的葡萄酒一般要经过多次转手,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就餐点酒时也应多留意。 ④选知名酒庄。 在不了解品牌的情况下,可以挑选一些知名葡萄产区的葡萄酒,如法国的波尔多产区、美国的纳帕谷产区等。 ⑤回家尝尝口感。 葡萄酒入口如果感觉有苦涩味、浓酸味,可能是“问题酒”。 3 怎么喝最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葡萄酒的饮用量,每天控制在半瓶之内,比较健康。 此外,最佳饮酒时间是晚上7点至9点半,因为这段时间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升高,酒精更容易被代谢掉。之后时间越晚,肝脏的解酒能力越低。 葡萄酒应该慢慢品尝才能体会到佳酿的美妙,这种品酒方式与葡萄酒的健康主张不谋而合,就是“慢饮细品”,可以让其中一部分酒精从呼吸系统散发出去,从而减少直接进入身体的酒精量。
在日常生活中烹调各种菜品时,经常会用到水淀粉,特别是在烹调一些肉类食材时,都会用水淀粉勾芡,这样会让做好或者肉类食材更加爽滑细嫩,但水淀粉到底是什么呢?至今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今天我会对他做一个专门的介绍,能让大家在了解水电反射什么的同时,也了解水淀粉应该怎么勾兑。 水淀粉是什么 水淀粉是淀粉和水的混合物,多以玉米淀粉为主,他勾兑好以后是白色的液体,水淀粉的制作利用了淀粉不溶于水的特性,把它勾兑成水淀粉以后,加热到60度左右时它会变成胶状溶液,会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营养和水分,能让烹调出的菜品口感更好。 水淀粉怎么勾兑 1、水淀粉勾兑方法很简单,但在烹调不同菜品时,勾兑的技巧并不相同,如果是爆炒或者溜炒菜品时使用的水淀粉,需要的水淀粉浓度较高,需要取较多的水淀粉,加入清水稀释后放入到菜品中,这样做出的菜品汤汁比较粘稠,口感比较好。 2、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烩菜时,需要的水淀粉浓度就比较小,这时需要取适量淀粉加入比较多的水,然后再把它放入到菜品中,这样会做好以后的烩菜滋味再加诱人。也就是说水淀粉勾兑时的浓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具体调节。 3、正常情况下,勾兑水淀粉时需要取10克左右的淀粉放在干净的碗中,加入30~40克的清水稀释,这样的水淀粉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如果有特定需要,则可以适量增减水的数量,只要掌握好淀粉与水之间的比例,就能勾兑出特别好用的水淀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水淀粉是什么,也让大家了解了水淀粉的详细勾兑方法,以后在烹调食物时需要用的水淀粉就可以自己在家中动手勾兑,只要浓度适宜就能让做出的菜品特别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