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椒鱼的做法醋椒鱼的制作方法没有什么难度,主要讲究的是香醋和胡椒粉的味道更突出一些。做出胶鱼必须要选择新鲜的鱼,可以使用鲢鱼鲤鱼或者黄花鱼,都可以,一般淡水鱼做出来的味道更好一些。它的调料比较简单,适量香菜,籽油,盐,胡椒粉,香醋,味精,料酒。买回来的鱼先清洗干净,用刀刮掉表面的鱼鳞和粘液。放在清水里面反复的冲洗,直到没有血水,鱼肚子里面的黑膜也要洗掉,这个黑膜特别腥。鱼皮表面的粘液也要洗干净,用手摸起来不那么滑腻,这种粘液也是特别腥的,带有浓重的土腥味,洗不干净,炖出来的鱼也不好吃。醋胶鱼主要突出的是醋和胡椒粉的味道,而且这道菜比较清爽,鱼处理不好就会很腥。把鱼洗干净放在一旁备用,香菜根洗干净切成段。然后把葱姜都切成丝。锅里面油烧热之后,把葱丝姜丝放进去炒香。然后把鱼放到锅里面。鱼下锅之后不用煎,直接倒入一勺料酒,然后烹入香醋加入清水。水一定要多加一些大火,烧开之后加盐,调味转成中小火,烧10分钟左右再加入胡椒粉。再加一次醋提味儿。继续炖煮,一会儿看到汤汁收的比较少,有些微微发黏之后关火,如果喜欢吃醋的味道比较浓的,换货之前再加入一点醋,烧开之后关火,这样就比较突出了醋的味道。关火之后出锅装盘撒上香菜梗即可。做这个菜必须要多放些水,大火把汤烧开之后炖几分钟再盖盖子,让鱼的腥味蒸发掉,不然直接盖盖子,鱼吃起来就有很浓的腥味儿。炖鱼的过程不需要翻身,中小火慢慢炖就可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制造菜主要突出的是清爽的特点,所以不用加酱油,或者是生抽等带颜色的调味料。而且炖好的鱼也不用加味精,鱼本身就很鲜,再加味精会掩盖掉鱼的鲜味儿。
1 大葱、胡萝卜和姜分别切细丝备用 2 猪里脊肉切成3毫米厚的片。(切的时候要注意厚薄均匀,这样后面炸出来的口感和成熟度才能统一。) 3 里脊肉加入适量姜丝、料酒15毫升和盐3克 4 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腌好的里脊肉夹去姜丝。 5 加入淀粉120克和清水50克左右。(具体水量要看面糊的状态,调成跟稀酸奶差不多的状态,面糊能挂在肉上即可。) 6 搅拌使肉片上浆 7 锅中倒入适量金龙鱼浓香笨榨熟豆油,烧至油温六成热。(六成油温的热油,温度180度左右。筷子插入油锅中周围气泡数量和速度比三成热的油温增加一倍,油面向四周有轻微翻动,手接近有的表面,热感很明显。这种油温适合做油炸,能让食材很快定型,颜色也漂亮,还不会出现炸糊的情况。) 8 一片片放入里脊肉,一次不宜放太多,否则肉容易粘连 9 中小火炸3-4分钟,肉片炸至定型捞出 10 捞出肉片。 11 油温升至七成热时,复炸1分钟左右。 12 肉片炸至表皮金黄捞出,这样锅包肉会更加酥脆 13 小碗中倒入白糖20克、白醋15毫升、生抽15毫升和清水50毫升 14 混合均匀做成糖醋汁备用 15 锅中倒入少许金龙鱼浓香笨榨熟豆油 16 放入葱丝爆香后,加入糖醋汁 17 煮至糖醋汁冒泡 18 倒入里脊肉片翻炒,肉片均匀裹上糖醋汁 19 最后撒上葱丝和胡萝卜丝,翻炒均匀。 20 盛出装盘,摆上香菜叶和黄瓜点缀完成 21 超级下饭,开始吧
1 芋荷去皮洗净,切段备用 2 在芋荷中加入适量盐,和匀,腌制10分钟 3 将腌制好的芋荷晒干备用 4 将晒干的芋荷挤干水分装盘 这样可以使芋荷的口感更清脆哦 5 蒜子切成小块备用 6 生姜、红辣椒切片备用 7 鸭肉切块备用 8 锅中加入适量油,烧热 9 将鸭肉倒入锅中翻炒 10 加入适量桂皮、八角和蒜子继续翻炒 11 加入干辣椒继续翻炒 12 放入适量盐、老抽和黄酒,继续翻炒 13 放入生姜片稍加翻炒 14 加入适量水,焖煮至汤汁浸没锅底 15 加入红辣椒翻炒片刻后加入芋荷继续翻炒 16 加入适量生抽、芝麻香油,稍加翻炒即可出锅
1 把所需材料准备好,小美用的是小米椒,若亲也用小米椒,请比小美这个图片上再碎一些 2 热锅热油,放入肉末爆香 3 下番茄炒出番茄汁。 4 下小米椒、盐。混合均匀即可,如果火大把番茄汁烧得太干,可适当加点水在锅中混合
1 黄瓜、红椒 蒜、花椒 生抽、糖、醋、盐备用 2 黄瓜两边各放一个筷子 3 呈45度斜刀切下,切到筷子处停 4 翻一面再切 5 放置盘中备用 6 红椒去头,切丝 7 蒜切末 8 倒入生抽、醋、糖、盐拌匀 9 淋上调味汁 10 依次放入红椒丝、蒜末、花椒 11 热油 12 淋上热油即可 13 淋上热油即可
1 食材准备一览无遗,非常直观。少许黄瓜片、木耳泡发好,再来一两个鸡蛋打成蛋液,切点肉片加生抽、淀粉腌制几分钟。 2 锅烧到足够热再倒油,油可以略多些,转成小火,把肉片入锅快速煸炒,炒至血水基本不见就赶紧捞起来,锅中留底油,继续把鸡蛋炒散(下图2、3),捞起备用 3 仍然是利用锅中底油来炒木耳,当然了,如果觉得油少了可以再添一点,把蒜粒煸香后,迅速倒入木耳,随即加入少许盐,转中火快速转匀 4 做这个菜很重要的手法就是要“快”!接着上面的步骤来,木耳加盐炒匀后,迅速把黄瓜片倒进去,转成大火,快速翻炒(下图1),待黄瓜片略微变软,把鸡蛋和肉片同时入锅、炒匀(下图2),并继续保持大火快炒1-2两分钟就搞定了。出锅前淋几滴香油味道更赞!
步骤1 鱼头清洗干净以后用盐和料酒腌制10分钟,注意:腌制盐量是正常量的2倍。 步骤2 剁椒切细,用油、糖、料酒、姜、蒜、葱白,翻炒出香味 步骤3 葱根部、姜、蒜全部切细,放在碗底(图片有面大家请忽略)葱根部、姜、蒜的量可以多一些。随后把鱼头用清水清洗一遍,把表面的盐冲洗掉。 把鱼放在葱姜蒜上面。 随后把剁椒放在鱼身上。 步骤4 锅中水沸腾以后再放入鱼,蒸的时候要一直保持水沸腾状态 步骤5 750克的鱼头,蒸10分钟关火,打开盖子淋蒸鱼豉油或者生抽,并撒适量葱花,盖上盖子焖3-5分钟,端出淋热油,趁热享用
宿迁历史悠久,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早在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有“名酒之都”的美称,霸王项羽就出生在这块辉煌的土地上。宿迁接壤徐州、连云港,属江苏的徐海菜系,既有徐州风味也有连云港风味,但是总体而言宿迁的菜肴是成辣香口味。宿迁菜肴自古很出名,著名的有“霸王别姬”、“小鱼锅贴”、“乾隆贡酥”等等,最出名还要数宿迁黄狗猪头肉啊,很多人只知道宿迁的猪头肉,其实真正的叫法是宿迁黄狗猪头肉,不管春夏秋冬,切上半斤八两,加上二两洋河大曲,可谓是宿迁人的享受啊,正好迎合了“美酒之都”的美称了,如今宿迁五香猪头肉已经名闻天下了噢。 宿迁黄狗猪头肉与扬州扒烧整猪头齐名,是北方猪头肉的一个代表。扬州的猪头是整形上桌的,有些厨师还别出心裁地给烧好的猪头装上两只樱桃作眼睛。宿迁的猪头肉是切成块烧的,外形上与红烧肉无异。也就是说,吃宿迁的猪头肉避免了被猪眼注视的尴尬。 黄狗猪头肉,是江苏宿迁的一款传统名菜,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此菜具有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烂而不糜、味纯而嫩等特点,备受当地人的喜爱。提起这宿迁的“黄狗猪头肉”,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哩。宿迁老汤猪头肉发源于公元1748年(清乾隆十二年),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黄德,原籍安徽滁州,时因水患逃难到宿迁,因有善烹饪猪头肉技艺,在朝阳站(原东城市)外通岱街(今东大街)南首,设摊点谋生。因他制作的猪头肉肥而不腻,货真价实而生意兴隆。相传,清乾隆皇帝一生曾六下江南,其中有五次留宿宿迁。一次,乾隆皇帝到宿迁时,先没有惊动当地的官员,而只是和几个贴身侍卫乔装打扮到宿迁城里明察暗访。乾隆一行在城中遗蹓跶闲逛,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皇上这时才感觉肚子有点饿了。这时他们来到宿迁的东大街,只觉得随着轻风飘来一阵阵香味,于是顺着香味一路赶去。只见在不远处有一家卖猪头肉的小酒馆。在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一看卖的是猪头肉,简直不相信猪头肉会有这么香。他将信将疑地要了一份猪头肉,品尝后才知此店的猪头肉真的不错,当时他就击桌赞叹道:“好吃,好吃,真乃好菜。”随之吩咐侍卫叫来店家,问道“姓什名谁?”店家答道:“客官,小人姓黄名三,人称黄狗。”乾隆大笑,说:“黄狗,好难听的名字,不过你黄狗的猪头肉倒好吃。”待乾隆皇帝走后,黄三才听人说起刚才称赞他猪头肉好吃的客官乃当今圣上,于是精明的黄三喜不自禁,忙把乾隆爷吃剩的那碗肉汤留了下来,以陈兑新,并把酒馆的招牌改成“黄狗猪头肉馆”,黄狗猪头肉从此便名声大振,生意兴隆,世代相传。 1926年,黄德第七世嫡孙黄友培,仍继承祖传猪头肉烹饪特技,他在宿迁东城门外设摊经营。1956年,在公私合营的大潮中,黄氏祖传的猪头肉加入了当地的大众饭店,1979年又转入青年饭店。1980年,宿迁饮食服务公司专门建了一个面积为650m2的大楼,专营猪头肉,顾客盈门,声名远播。 黄友培因年事已高,把“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制作诀窍和操作过程,原原本本地传授给长子黄金亭,1992年,黄友培因病逝世后,黄金亭成为黄德第八世嫡孙“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正宗传人。受黄氏猪头肉的影口自,宿迁很多人也参与了猪头肉的制作,虽然不是最正宗的黄氏风味,但对于改进猪头肉的制作工艺也都作出了贡献。如今,宿迁经营猪头肉的饭店很多,而黄金亭主持经营的猪头肉馆,仍独占鳖头,越来越名扬海内外。 当年黄德为乾隆烹制的猪头肉应该是滁州风味的。滁州地近南京,在饮食风味上深受淮扬菜的影响。估计黄德猪头肉的风味与淮扬菜中猪头肉的风味是比较接近的。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宿迁猪头肉早已本土化,但在这本土化中仍然能看出淮扬菜的影响。宿迁猪头肉要选用粮食饲料喂养的8~10个月的活猪,宰后取头部距耳后1cm不肥不瘦的猪头,剔骨选肉,整治干净,加八角、茴香、桂皮、丁香、葱、萱、花椒和宿迁特产黄豆原抽甜油(宿迁特产调味料)相配,用小火长时间焖烧而成。宿迁的厨师在总结经验时有四句话:“加工似绣花,选料不马哈:火候如炼丹,甜成要适度。”质朴无华,准确到位。 下面就讲讲黄狗猪头肉的制法。 原料:猪头1个约9000 g,宿迁甜油250 g,八角、桂皮、香叶、丁香、姜片、蒜仁、葱花、精盐、料酒、味精、鲜汤、香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1 将猪头治净劈开,除去头骨和淋巴肉,切下耳圈、眼圈、猪嘴和猪鼻,另作它用,取净肉切成大块后,放入清水中泡去血水,再放入沸水锅中焯约10分钟,捞出切成3 cm见方的块。 2 净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热,投入姜片、蒜仁爆香后,掺入鲜汤并下入猪头肉块,接着倒入甜油和料酒,烧沸后打去浮沫,放入包有八角、桂皮、香叶、丁香的香料袋,盖上锅盖用旺火烧约15分钟,随后调入精盐和糖色,转小火焖约2小时至汤浓肉烂时,调入味精,淋入香油,撒上葱花,即成。 小贴士 猪头肉的美味,概而言之有四: 一是肥吃猪头肉大半是图它肥,但这种肥有别于其他肉类之肥,是肥中夹瘦,肥而不腻。 二是糯我至今弄不懂,东西南北各家老店老汤卤制的猪头肉,火候怎么都控制得那么一致。总能将肉煮得酥而不烂,酥糯爽口。 // 三是香猪头肉的香,是诱人的,将猪头肉切片装入盘后再浇上小磨麻油、撒些香菜等,那四溢的香气,总引得人食欲倍增。 四是脆猪头肉的脆是因为猪耳朵中含有脆骨,且脆骨又包在肉中,因此,猪头肉的脆是糯而藏脆,别有风味。 (实习编辑:张欣)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十大硬菜图片、“饮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也是“饮食文化”大国。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受到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习惯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了地方风味和不同流派的菜系。 构成了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四大风味”、“苏菜、川菜、鲁菜、浙菜、湘菜、闽菜、陕菜、徵菜、京菜、粤菜10大菜系” 陕西位于我国中西部、巍巍秦岭居中、北有黄河、渭河、南有嘉陵江、汉江、八百里秦Ⅲ、号称“米粮川”。 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 春秋战国三秦,陕西为“秦國治地”、故简称:秦。 曾经“十三个王朝”在陕西,也是“丝绸之路”的陆路起点…… 陕西北高南低、有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为“陕西菜”提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形成了中国餐饮文化“四大风味”之10大菜系“中国陕西菜纲–––陕菜” “陕西菜”ShanⅹⅠ·cuⅰsⅰne “陕菜”风味独特讲究“三突出”: 一为主料以猎、牛羊、鱼为主、山珍野味为辅。 二为主味突出、所用调味品虽多、酸辣苦甜成只突一味。 三为香味突出、辅料提香。 “陕菜”烹饪技法以:烧、蒸、煨、抄、氽、炝为主。多采用古法传统烹饪技法,“石烹法”可谓古風犹存。 “陕菜”烧、蒸菜形状完整、汁浓味香、特点突出,清汆菜、汤清见底、主料脆嫩、鲜香光滑,温拌菜(炝法)、不凉不热、酸辣爽口。 2016年“中国厨师节”重要活动项目之一,既“中国盛宴陕莱品鉴大会”评选出“陕菜十大品牌”: 1、“长安第一味……葫芦鸡
据壹周君探查,油炸冰溜子应是在东北一地出名的,说是山东名菜,不知题主是不是受了《闯关东》的影响炸牛奶怎么做。 不废话了,下面我们言归正传。油炸冰溜子这道东北神菜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其实他没有什么神奇的,与油炸冰棍、油炸冰淇淋的制作有相通之处。 先来说说什么是冰溜子。很多胖友们可能以为冰溜子就是冰块,壹周君只能说你说对了一半,其实在东北一带人它是对屋檐下结的冰柱的俗称。首先准备几根冰溜子,最好是在三九、四九天结成的冰溜子,这个时候结的冰更结实,不容易在油炸的时候融化。 想让冰溜子不化,全靠面糊这一保护膜。冰溜子太长的话把冰溜子截成小段,然后先包裹一层面粉,然后放进冰箱里再次冷冻。下面开始调面糊,用到的食材有面粉、泡打粉、鸡蛋。面粉与水的比例大约为1比1.3。泡打粉是为了让面糊炸熟后吃起来的口感有蓬松感。 提前打鸡蛋、加泡打粉,然后面粉里面加凉水,一边加一边搅拌,搅拌要超同一个方向,让面粉充分溶解。继续搅拌直至面粉变浓稠,黏在一起即可。 面糊调好了以后,取出冷冻的冰溜子,这个时候冰溜子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面粉保护膜。接下来把冰溜子放进搅面糊的盆里,让其表面均匀裹上面糊。 冰溜子开始裹面糊的时候就要开始热锅烧油了,油烧到八成熟的时候便下锅油炸。注意火力一定要小,否则冰溜子就变成水了。等到表面泛出了金黄色的时候就成了。 炸牛奶要冰多少分钟?注意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炸牛奶要冰多少分钟?注意什么?我的回答是:炸牛奶是以新鲜牛奶为主要制作原料,搭配上适量的玉米淀粉、鸡蛋和白糖等配料经小火加工变浓稠后,放入冰箱冷藏变硬再通过小火油炸而制成的一道甜品,它的特点是外皮酥脆、里面鲜嫩,并且带着浓浓的奶香味,不仅名字非常吸引人,而且营养也十分的丰富,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 我们都知道新鲜的牛奶是一种液体,不可能用油直接炸,所以我们在制作前先要在牛奶中加入一些淀粉来吸收多余水分,然后再用锅把水分炒至合适的状态,使它变得浓稠,但这个时候还是不可以直接制作。原因是虽然牛奶变得浓稠,但质地稀软不成型,会给后续操作带来难度。所以还得将它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经冷藏后的牛奶慢慢变冷后开始凝固,这样我们才能将它切成小块用来制作。下面熙阳会跟朋友们分享一道炸牛奶的制作方法,里面会有你要的答案。 制作教程【炸牛奶】 特点:奶香浓郁、外酥里嫩、口味香甜、制作方便 需要食材:纯牛奶1盒250毫升、白糖20克、鸡蛋2个、玉米淀粉30克、面包糠适量、食用油较多、玉米淀粉适量(用于裹奶条) ~~~~~~开始制作~~~~~~ 步骤1、将牛奶、白糖、玉米淀粉倒入小盆中搅拌均匀备用。 步骤2、将不粘锅放在灶上,打着火将拌好的牛奶倒入锅中,开小火慢慢加热。 步骤3、随着温度慢慢升高,牛奶四周开始冒泡,这时要不停的慢慢的搅拌。 步骤4、随着水分的蒸发,加了淀粉的牛奶变得越来越浓稠了。然后将它铲入到一个四周刷了少许食用油的平底碗中,轻轻压实。 步骤5、在碗口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1至1个半小时左右。时间到后取出脱模,用刀将它切成拇指粗丝的条状。 步骤6、锅中倒入较多食用油,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碗中打入鸡蛋用筷子打散,用两个盘子,一个装面包糠,另一个装淀粉。 步骤7、将切好的牛奶条先放入淀粉中裹上淀粉,再放入蛋液中裹上蛋液,然后再裹上面包糠,最后放入锅中炸至表面金黄色即可控油食用。 “炸牛奶”制作技巧1、在煮牛奶时最好用不粘锅,并且用小火煮制。因为牛奶中加入了白糖,所以还要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 2、牛奶煮至浓稠状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时间过少会稀,过长会糊。 3、装入容器中的奶糊一定要压实,这样才能更好的定型。但不能太用力了。 4、如果想要炸好的牛奶色泽更金黄,那就只要蛋黄不要蛋清。 5、在炸的时候油一定要多一些,并且火要小。 结语炸牛奶这道美味甜食,因为名字很有吸引力,并且营养十分丰富,味道香甜、口感外酥里嫩,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尤其是一些小朋友。以上这道炸牛奶的制作方法又非常简单方便,特别适合宝妈们借鉴制作。自己动手,美味常有!我是熙阳,以上内容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朋友们多多关注➕评论,熙阳非常感谢各位朋友们的支持和阅读。谢谢大家!
最老招牌的川菜——水煮鱼,香辣蟹和毛血旺四川美食前十名! 无论去到哪里吃川菜,肯定少不了这三道菜,可能每次只点其中一道,也可能三样都吃,真是百吃不腻,但每一家的做法和口味都不一样。吃过数十家川菜馆后,还是决定把吃水煮鱼和香辣蟹的目标选择在一家既不会让你辣到全身冒汗,也不会让你麻到没有味觉,吃水煮鱼还能吃出鱼鲜味的地方。如果喜欢吃芋头,金针菇的朋友可以在点菜的时候可以让服务员在水煮鱼内放下这么配料,而不是传统的豆芽和青瓜. 水煮鱼对鱼的要求也很重要,大部分川菜馆以草鱼为主,但多骨,肉粉,让水煮鱼大为失色,吃水煮鱼首选是桂花鱼,卢鱼次之,鱼肉起片的功夫也很考究,水平如何,决定了鱼肉内的骨头多与少。 喜欢水煮鱼,不但是因为味道鲜甜,辣而不麻,更因为鱼片厚薄适中,入口滑嫩! 吃了水煮鱼,不能不提香辣蟹!广州从去年开始刮起了一阵香辣蟹风,大大小小的川菜馆都有这道菜,但做的好的寥寥无几,连最出名的一品香辣蟹和张记香辣蟹个人感觉在蟹的选择上没有做好,导致了蟹油炸后肉大量的缩水,令人大为失望,好的香辣蟹,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看。选蟹那是很考究,基本上都是超过2.5斤的大蟹,而且蟹身感觉很黑很脏,越是这样的蟹越正点,大家以后点蟹的时候千万要记得!大大只的蟹,一只2.6斤,一个大盘子端上来,令人口水直流,香辣蟹,一定要炸,但一定不能炸过头,而且,蟹不能是水蟹,要是正宗的肉蟹,这样才好吃,说多无谓,看照片,有兴趣的可以去品尝一下! 吃的很爽,真不想动……但还有一样毛血旺没有品尝到。重庆的毛血旺中一般添加的是,鸭血、鸭肠、泥鳅、午餐肉、鸭肚、猪心、豆芽等。而且极其便宜。一个人要一份吃不完。而且,吃毛血旺的地点非常重要,只有在磁器口才可吃到正宗的。(注:在下吃完毛血旺之后大约1个小时,被川花椒麻去知觉的舌尖及双唇才恢复知觉。)
文昌鸡是通过精选良种,精制配方喂养的特产家养鸡,因产于文昌而得名海南四大名菜。经高超烹饪和配好作料后,色油亮,味醇香,骨软肉嫩,吃起来滑而不腻,香而不俗,香美可口。 嘉积鸭产于琼海,又称番鸭”,该鸭红冠黄蹼,羽毛黑白相间。由于琼海市嘉积地区伺养番鸭的方法与其他地方殊异,故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白嫩喷香,营养价值高,因此人们把嘉积地区伺养的番鸭称为嘉积鸭。 嘉积鸭有3种食法,。可做成白切鸭、板鸭、烧鸭,味道极佳。 东山羊产于万宁东山岭而得名,据传是因该地的羊食东山岭特产稀有草木鹧鸪茶所致。东山羊毛色乌黑,味美肉肥。其食法多样,各具特色,有红焖东山羊、清汤东山羊、椰汁东山羊等,肉香汤浓、鲜而不膻。 和乐蟹产于万宁和乐镇一带海口,膏满肉肥为其他蟹种所罕见,特别是其脂膏,金黄油亮,犹如咸鸭蛋黄,香味扑鼻,营养丰富。和乐蟹食法多样,最常见食法是清蒸,蘸以姜蒜醋配成的调料,原汁原味,美在其中。
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今山东省),形成于秦汉山东鲁菜特色菜。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鲁菜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遍及京津塘及东北三省。 1:清汤全家福 【原料】 鸡脯肉250克。 鸡蛋清20克、水发海参20克、蹄筋25克、鱼肚25克。鸭肝20克、鸡腰20克、鸭腰25克、猪黄管20克、水发鱼翅20克、火腿20克、水发玉兰片20克、冬菇25克。精盐5克、味精3克、淀粉50克、清汤150克、绍酒15克。 【制作过程】 将生鸡脯肉片切成薄片,用鸡蛋清、精盐、味精、湿淀粉拌匀,入沸水内氽过。水发海参片为长片。发好蹄筋一片两半,发好鱼肚、鸭肝均切成片。鸡、鸭腰煮熟撕去外薄膜,用刀片为两瓣。鸡肫切十字花刀。猪黄管划成蜈蚣状。水发鱼翅顺理整齐。均放入清汤内氽过。取一只大碗,把上面各种原料的剩氽碎料放入碗底,然后将猪黄管和鱼翅以外的各种原料均匀相间地摆入碗内,最后将火腿、水发玉兰片、冬菇、菜心相间地摆在上面封面,汤锅内放入清汤、精盐、绍酒烧开,将碗内摆好的形状原样推入漏勺内,将漏勺放入清汤内烫透。取出后,用手勺轻轻挤干水分,保持原样,再推入瓷盘内。另再将鱼翅、猪黄管放入汤锅烫透捞出,鱼翅顺丝放在瓷盘中央,上面再放置黄管,汤锅内的原汤加入味精后浇在上面即成。 2:九转大肠 材料 【原料】:猪大肠750g;辅料:盐85g、糖15g、料酒适量、面粉60g、醋适量、淀粉适量、鲜抽适量、老抽适量、八角适量、桂皮适量、花椒适量、胡椒粉适量、肉桂粉适量、鸡精适量、葱适量、姜适量、蒜适量 【制作过程】新鲜猪大肠1副,用清水浸泡半天,放40克盐,反复揉搓,漂净,重复2次再放30克面粉,反复揉搓,漂净,反复2次翻1面,去掉杂质,去掉多余的油脂,洗净,再翻转,用半调羹醋加适量清水漂洗从大头进,肠套肠套好,再用牙签固定住,锅里放适量清水,放下大肠放些料酒,在大肠上用牙签刺些小孔,大火10分钟把大肠捞出,水倒掉锅里放适量清水,放下大肠,放姜,葱结,八角,桂皮,花椒、大火煮开小火煮40分钟,边煮,边用牙签在大肠上刺些孔,让内部的汤汁流出来把大肠捞出沥干,切成“扳指”段锅里放些油,7分热,放下大肠段炸成淡金黄色捞出锅里剩底油,放姜,蒜,葱,八角,花椒爆香放入白糖,小火煸炒至白糖洋化,放入大肠,加一点醋,中火煸炒上色加适量清水,放鲜抽,老抽,大火煮开,小火煨15分钟放些胡椒粉,肉桂粉,水淀粉,鸡精,盐,大火煸炒至汁稠,放入葱花装盘即可 鲁菜有几个小菜系?有啥特色? 中国目前具有八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1) 鲁菜 历史悠久,宋代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和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是八大菜系之首。 特点是清香、鲜嫩、味醇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2) 川菜 起源于四川、重庆,以麻、辣、鲜、香为特色。 川菜的出现可追溯至秦汉,在宋代已经形成流派,当时的影响已达中原。原料多选山珍、江鲜、野蔬和畜禽。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 以“味”闻名,味型较多,富于变化,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川菜的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3) 粤菜 属粤菜系的包括有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海南菜及桂菜,其中以“广府菜”为代表。粤菜最大的特点为清淡、鲜美。 (4) 闽菜 长于烹饪海鲜,味道注重清鲜、酸、甜、咸、香,在宴席中最后一道菜一般都是时令青菜,取“清菜”之意。 其中福州菜是闽菜的代表,但也根据地域分为漳州菜、厦门菜、泉州菜四种类型。 (5) 苏菜或扬菜 一般认为苏菜内部分为四大派系: 金陵菜,来于南京,制作精细,口味平和。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涝,构杞头,马兰头)和“早春四野”(芥菜,马兰头,芦篙,野蒜)驰名。 淮扬菜,来于扬州,淮安和镇江,讲究选料和刀工,口味清淡,擅长制汤。 苏锡菜,来于苏州,无锡和常州,常用酒糟调味,擅长各类水产,口味偏甜。 徐海菜,来于徐州和连云港,口味较重,擅长海产和蔬菜。 (6) 浙菜 起源于浙江省,品种丰富,由杭州菜、绍兴菜、宁波菜、温州菜四方风味组成,菜式讲究小巧精致,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 久负盛名的菜肴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东坡肉”、“龙井虾仁”、“奉化芋头”、“蜜汁火方”、“兰花春笋”、“宁式鳝丝”、“三丝敲鱼”、“虾子面筋”、“双味蝤蠓”等。 (7) 湘菜 即湖南菜,特点是注重刀工、调味,尤以酸辣菜和腊制品著称,烹饪技法擅长煨、蒸、煎、炖、溜、炒等。 (8) 徽菜 起源于安徽省。因为安徽人喜爱常年饮茶,所以徽菜一般油大,所谓重油、重色、重火工,芡重,色深,味浓。 同时由于安徽多山多水,徽菜以烹饪山珍水产见长,根据地域不同一般又分为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菜三个子菜系。
在东北究竟有多少道招牌菜东北名菜,应该是多的数不清吧,但是一般东北人家招待客人都是四菜一壶酒,今天就做四道招牌菜,有鸡有鱼还有肉,符合美小护无肉不欢的性格。 锅包肉尤其老式锅包肉,更是东北招牌菜的经典。说说做法,很简单的哦! 主料:里脊肉切大片,4cm*4cm的方形最好,0.5cm厚就可以,薄厚要均匀,一盘大概十二三片就够了。切好肉要要腌一下,高度白酒一点,抓匀,盐一小勺,抓匀,胡椒面一小勺,抓匀,腌制半小时。 配料:淀粉半碗,加水稀释,水要远远多余淀粉,静置让淀粉和水分离,把水倒出去,就留下湿淀粉。调制汁,葱姜胡萝卜切丝,蒜切片,放在一个碗中,加入三大勺醋精,五大勺糖,一勺淀粉,三大勺水,搅拌均匀。 制作:肉裹上淀粉,油温(最好色拉油)三成热下锅,炸至定型捞出,油温五成热,下锅炸熟捞出,油温八成热,再次下锅,一分钟捞出,这样的锅包肉外焦里嫩。锅内留下一点底油,下入刚才调的汁翻炒后倒入锅包肉,翻炒几下出锅。 简单吧!!! 酱焖鲫鱼野生鲫鱼收拾好,改一字花刀。撒点盐腌一下。 配料,小葱切段,红辣椒切块,蒜片。小米辣切段。把这些料放到鱼肚子里。大酱适量,酱油适量,韩式辣椒酱适量。 制作:锅内放油,撒点盐,油热下鱼,煎至两面金黄,如果煎不好就油炸,油炸的鱼肚子里的料后加。煎好后加水,放酱,酱油,辣椒酱,小火慢炖半个小时,收汁装盘。 小鸡炖蘑菇农村小笨鸡一只,取出内脏切块备用。东北的蘑菇温水泡开,反复清洗备用。 制作,锅里放油,油热下鸡块,翻炒,一定要仔细翻炒,炒到鸡块的水分基本都没了才可以,然后放点葱段,姜片,蒜片,放几粒冰糖,加点酱油,填入适量水,然后盖上锅盖开炖,开锅后下入蘑菇,放点盐。再炖半小时就可以吃了。 农村的大铁锅做出来的格外好吃。 熘肉段肉选取里脊肉,家里面普通盘子,一盘肉用肉大概200克,改刀切成2cm大小的丁。肉切好加入胡椒粉,盐,料酒,搅拌均匀后腌制30分钟。期间准备淀粉200克,鸡蛋两个,蛋清打入到淀粉里,搅拌均匀,锅里放油,油3成热,肉裹好淀粉下入油锅,炸三五分钟定型捞出,油温五成热,复炸一次,这次要炸透。最后油温继续上升,冒烟了,下入肉再炸1分钟。捞出,锅内留底油,下入葱姜蒜糖醋酱油,加入适量水,盐味精调味,倒入炸好的肉段,放入一点青辣椒和胡萝卜片,快速翻炒,淋上少许水淀粉,就可以出锅装盘了。 在东北,招牌菜又叫硬菜,你看看我说的这四个硬不硬。 你最喜欢的东北特色美食是什么? 当然喜欢了!小编虽然是个东北人,但也这么多年全国各地的出去旅游,总是觉得东北菜才是最好吃的!小编个人也非常喜欢东北美食!像你说的杀猪菜、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粘豆包都是东北人经常吃的美食!除了这些,小编再跟大家介绍几样东北没事吧!要是来到东北一定要尝尝这些! 铁锅炖 最为这几年东北人的“红人”,铁锅炖可是一个非常火爆的菜品,东北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吃一顿,而且这道菜现场做,现场炖,人要是多的话吃的就是这个气氛,等菜品炖的差不多了,在锅边上贴上大饼子或是花卷。几分钟后一开锅,那叫一个香啊!来东北玩的朋友们一定要尝尝! 锅包肉 哈尔滨可是锅包肉的发源地,所以吃锅包肉一定要来哈尔滨吃,外酥里嫩,酸甜口,刚出锅的咬上一口,那味道别提多香了,,,,不说了,小编大早上的就饿了! 除了这些,杀猪菜、小鸡炖粉条等等也都是东北菜的特色 杀猪菜所谓杀猪菜,小编还真有点发言权,因为在小编小的时候,家里还真杀过猪,(现在再东北农村过年或是家有喜事也都是杀猪庆祝的)用猪的肠子灌上猪血,然后放在锅里蒸,就是血肠,然后猪骨头、猪肉一块炖上,在加上酸菜,把蒸好的血肠切块加入,主关键的是菜里面一定要有五花三层的肉,煮熟之后,在沾点蒜泥,那简直太香了。 大骨棒 在哈尔滨街头,也有以大骨棒特色的饭店,一根大骨棒,从中间断开,放入锅中炖煮,滋味全进入以后,鼓棒周围的肉质和筋全带着汤汁滋味,简直是美味! 大炖菜 大炖菜在东北的家中就比较常吃到,排骨炖豆角,里面加入玉米、南瓜土豆(可根据个人喜好),一块炖,炖熟的排骨外面被南瓜瓤裹住,吃上一口甜甜的南瓜里是排骨的香味。(哎,大早上的怎么回答这种题目,馋蒙了!) 粘豆包 粘豆包如今在东北,虽然早市或是市场也都能买到,也有卖那种成包装的,但是小编觉得还是家里长辈做出来的更好吃一些,小编有个在哈尔滨阿城生活的四姨奶,她做出来的粘豆包每年都会给家人分分,从和面到磨豆子都是她家自己做出来的,外面粘粘的,酸度适中,里面的豆子也都是纯大豆的,蒸熟后吃时沾些糖,简直不要太美味哦! 东北的美食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特色之一,如果你看的馋了的话,就赶紧来东北玩吧!除了玩冰玩雪之外,还有美食能够填饱你的味蕾!
我个人最喜欢的十大东北菜 第一道菜 杀猪菜 第一道必须是杀猪菜,小时候过年前家里的亲戚会在一起吃上一顿,血肠东北名菜、肥肠、大肉片,猪耳、猪心、猪头肉,每次都吃的大汗淋漓!忒爽! 第二道菜 猪肉炖粉条 猪肉炖粉条,猪肉肥瘦相间最好,再放点葱蒜末和香菜,贼好吃! 第三道菜 得莫利炖鱼 说道鱼,咱东北的家常炖鱼也是一绝,炖鱼时用自家腌制的大酱,味道才正宗,这道是小北的最爱~ 第四道菜 白菜炖豆腐 再来两道素菜,解解油~ 豆腐炖白菜,豆腐最好用冻豆腐,可以加些肥肉片,味道更好。当然,放点辣椒油吃起来也是贼啦啦地好吃! 第五道菜 烩酸菜 烩酸菜,整整一大锅的酸菜,配以各种自制调料,咱东北农村冬日餐桌必备,是不? 第六道菜 茄子土豆酱 下饭神器,茄子土豆酱,有它能多吃一碗饭,小北我的体重有1/4是它贡献的…… 第七道菜 小鸡炖蘑菇 小鸡炖蘑菇,最好是用散养小笨鸡和干蘑,这道菜是某位咱东北明星的最爱,相信他的粉丝都知道! 第八道菜 铁锅炖大鹅 铁锅炖大鹅,让你体验什么叫好吃到哭… 能哭的死气白咧喋~ 第九道菜 排骨炖豆角 排骨炖豆角,几乎所有的农村宴席都会有的家常菜,每次宴席俺就爱塞这道菜! 第十道菜 东北乱炖 东北乱炖,食材随便,用料随便,什么都随便,就是做法必须是炖,都好吃的不得了!吃东北菜不像吃西餐或日韩料理那样清汤寡水的,还吃不饱。东北菜历来以能下饭著称,上面这些硬菜下饭是杠杠的,好吃。管饱。咋吃都吃不够!看了这些菜才明白,真正的会吃、懂吃还得是咱东北人!
来答一下东北名菜,东北菜,给大家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我2个字,实在。没有过于精美的摆盘,大大的锅具+满满的食材,就是一个量足。 说起东北菜一下都可以想起来不少,比如白肉血肠、东北乱炖、溜肉段、地三鲜等等都是,但最能代表东北菜的,有一种观点是外酥内嫩酸甜可口的锅包肉,在东北菜中地位最高。 锅包肉是一道东北风味菜,满族美食,锅包肉是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成菜色泽金黄,口味酸甜。如今除了传统风味的锅包肉,还有加番茄酱、菠萝、柠檬汁的新式锅包肉,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吧 据说锅包肉是清代哈尔滨官员为了接待外宾,适应外宾口味而生,本名“锅爆肉”,由于外国人的口音而变成了锅包肉。2014年锅包肉还被做为东北菜的代表走上了俄罗斯总理的餐桌。 那么同为酸甜口味的锅包肉、菠萝咕咾肉、荔枝肉、糖醋里脊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呢?首先,这几样菜的造型是不一样的,然后起源是不一样的,但不排除有模仿的可能性,虽然几样菜准确的起源时间难以查证,但锅包肉肯定是晚于其他菜的。 猪里脊肉 / 鸡蛋 / 胡萝卜 / 葱 姜 蒜 淀粉 / 白醋 / 糖 / 米醋 / 料酒 / 香菜 300g猪里脊肉洗净,切成3mm厚的肉片,加7g盐、1勺料酒、1个鸡蛋、100g淀粉和100g清水拌匀,腌制15分钟。 酱汁:60g糖、90g白醋、10g米醋和3g盐调成酱汁。 起油锅烧至160度(可以取一滴面糊滴入油中,浮起后说明已达到可炸肉的温度),下肉片炸约3分钟至变色,捞出冷却;同样的方法复炸第二次,待略微变黄时,捞出冷却;复炸第三次时,油温需烧至180度,最后炸至色呈金黄,捞出备用。 热锅冷油,放入适量葱丝、姜丝和蒜末爆香,加少许胡萝卜丝和第二步的酱汁,中火翻炒片刻,待汁水变浓稠时,下炸好的肉片翻炒均匀。 盛出,放些香菜点缀,完成开吃! (xtm) 去餐馆吃东北菜,该怎么点菜? 跟您简单的说一下点菜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目前饭店很多,分成高中低档的餐馆,一般比较大众化的饭店通过店面就能够看出来,挑选饭店的时候一般名字比较土的,这样的店一般都是农家的,比如:东北家,杀猪菜,一锅炖之类的。 2、一般的农家菜馆菜盘尺码比较大,一盘菜大概能让2人左右吃饱,所以点菜的时候尽量做到一荤一素,不要都是荤的,吃不完 3、点菜的时候要问一下口味,因为东北吃盐比较重,南方很多人不习惯,提前交代一下厨房,尽量少放一点盐 4、东北多炖菜,尤其在冬天,吃的时候尽量人多一点,这样围在一起吃的比较热闹。 推荐几道特色菜: 锅包肉 锅包肉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 在西安事变以前,由于东三省归属张氏家族管辖,所以道台府的很多菜,都属于禁菜、私菜。1911年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郑兴文以高超的厨艺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誉,获得大会颁发的荣誉牌匾《滨江膳祖》。 日本占领黑龙江以后,张学良对东北部部分地区控制渐松,一些民间工艺、美食菜谱逐渐外流,锅包肉也开始在哈尔滨以及外部流传。后来到了辽宁,辽宁人对其加入了自己的改造,最后一步改用番茄酱或者番茄沙司,外观像极了哈尔滨的“樱桃肉”,减少了锅包肉原有的香酥金黄。 锅包肉讲究酸甜口,主要是酸为主、甜为辅。烹调时最好用米醋,且浓度在30度左右,不要兑水。切忌不能用老陈醋。勾芡的时候,自己可以先尝尝味道,做出来的菜符合自己的口味。锅包肉一般用猪里脊肉和淀粉,经两遍油炸而成,一炸熟,二炸色,出锅时浇汁并着以香菜点缀。锅包肉是东北的地方菜主菜之一,是饭店必点菜之一。 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 白肉酸菜血肠是满族传统食品,普遍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又是城乡居民杀年猪之后,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其全称应该是“酸菜炖白肉血肠”。东北地区有一首著名的网络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最后一句说:“翠花,上酸菜!”这里的酸菜就是指“酸菜炖白肉血肠”。 白菜一到到冬天,就放不住,人们便把它腌成“酸菜”,在东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腌一些;白肉,就是五花肉;血肠,是把猪血加入其他作料灌进肠衣煮制而成的。酸菜切成细丝,飞刀切出整齐的白肉和血肠,也是大火狂炖。如果用来下饭,多搁点盐,如果直接把菜当饭吃,少搁点盐即可。 白肉血肠名闻东北的地方菜。以猪肉、血肠为主要原料,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血肠脆嫩绵软,热汤鲜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脍炙人口,驰誉东北大地已有几百年历史。 猪肉炖粉条 猪肉炖粉条 东北人爱吃肉,更爱吃粉条,猪肉炖粉条自然就成了东北地区不可缺少的美味了。选用带皮的、上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烀熟,做好了之后口感肥而不腻。粉条也是用东北本地产的土豆淀粉轧制而成。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只要闻一闻就能幸福得昏过去。 盛一碗米饭,把猪肉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围在一起,吃吧!生活是如此热烈而美好。猪肉炖粉条,虽然是一个大众菜,但是非常讲究选料,讲究火候,讲究色泽,最朴实的菜却是最难忘的味道。 东北乱炖 东北乱炖 东北乱炖其实是“大杂烩”,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东北乱炖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喷喷,是一道常见的东北家常菜,也是东北人过年时最爱吃的年菜之一。要说这道东北菜“不讲究”似乎是理解上的偏颇。严格地说,是没有章法,随性而成。荤的素的,红的绿的,全一锅端了,大火熬煮。待到揭开盖子,准保香气喷鼻。省心又省力。 鲶鱼炖茄子 鲶鱼炖茄子 别看鲶鱼炖茄子这道菜食材简单,但是在东北绝对是道名菜。当地俗语说:“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鱼和茄子混在一起,茄子粘了鲶鱼的鲜味,鲶鱼有了茄子的香气,可谓互补。这是一道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东北炖菜,每年茄子上市的季节,也正是鲶鱼捕捞的季节,将新鲜的鲶鱼与茄子炖在一起,鲶鱼肥而不腻,茄子鲜香味浓,荤素相得益彰。 一锅出 一锅出 在东北旅游,“一锅出”就是首选美味。做“一锅出”前,先发一盆玉米面,面发好后,灶下填柴。有的店会一个铁锅整个端上来,锅盖的缝隙间呼呼地向外冒着热气,热情中夹杂着的丝丝香气直钻鼻孔。掀开锅,一股香甜的味道直扑面门,香的是炖菜,甜的是玉米饼子,美的是食客的心窝子。如今,“一锅出”的内容也丰富了很多,铁锅内增加了好几种蔬菜,只是烹制手法没变,所以他的味道也不会变,它的被钟爱程度也自然不变。 小鸡炖榛蘑 小鸡炖榛蘑 在东北,榛蘑大多用在炖菜里,特别是与鸡肉搭配,更是美味浓郁。被晒干的榛蘑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勾引着馋虫啊。 如果迫不及待的想炖个东北纯朴硬菜,小鸡炖榛蘑便是最好的选择了。买只三黄鸡,切成中块儿。泡软一把榛蘑,再泡软一把粉条。不需要什么烹饪技巧,也不需要加什么特别的调味料。只要将几种食材放到一起,开炖即可。千万别忘记准备米饭,一定会美味到抱着锅子吃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