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兴
周兴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周兴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周兴是武则天时期被重用的酷吏之一,精通律法。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唐朝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件趣事。武则天主政时期,曾有两位出了名的酷吏,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这两位酷吏以手段残酷,严刑逼供闻名。在武则天时代,这两位酷吏,曾是朝堂上的噩梦,让很多官员闻之色变。  不过后来,有人向武则天举报,说周兴谋反。于是武则天便下令,让另一位酷吏来俊臣去审讯周兴。来俊臣和周兴同为酷吏,知道周兴也精通刑讯逼供的手段。想要让周兴开口,恐怕并非易事。  此后,来俊臣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当时周兴还不知道自己被举报,所以来俊臣就先请他喝酒,向他讨论刑讯逼供的‘终极手段’。周兴不知是计,所以便直接说道: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事不招供呢?  得到妙计的来俊臣,马上让人按照周兴所说,找来大瓮,并且用炭火烤热。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来俊臣指了指周兴,示意周兴自己进去。周兴此时才知道自己中了计,面对自己的手段,周兴自然不敢尝试,所以只能马上磕头认罪了。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请君入瓮’的由来,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说过这个故事。不过,对于周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怎样成长为一个酷吏的?最后结局又是如何?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  实际上,周兴虽然是一个酷吏,但他的人生其实也是一个悲剧。周兴和来俊臣这样的酷吏,之所以会集体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其实不光是因为他们本性很坏,更是因为那个时代比较特殊的缘故。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周兴入仕时说起。  周兴,出生时间不详,字号不详,家世不详。虽然周兴是历史上很有名的酷吏,但实际上,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其实并不多,对他做官之前的记载,更是完全一片空白。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史书篇幅有限的缘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周兴并非出身世家大族,而是出身于寒门。  这事其实很好理解,世家大族的祖上,一般都有比较名望的先祖。隋唐时期的顶级世家,历史甚至可以直接追溯到汉朝的时候。这样的世家大族,自己家里就会记载历史。不但会修完善的族谱,还会修自己家的家史。所以,后世史官在修史的时候,只要能找到相关资料,马上就能查出来,某个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他祖上是谁,老祖宗都干过什么事。  但是,寒门弟子不行。  寒门子弟,生活在社会底层,家庭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精力去琢磨自己老祖宗是谁,也没时间去考证自家历史。再说,寒门子弟的老祖宗,多半也没干过什么大事,所以也没必要去记载。  但是,这个出身,后来却决定了周兴一生的命运。  客观来说,周兴其实是个很努力的人,虽然出身底层,但一直在努力学习。靠着自己的努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后来还逐渐当上了县令。  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下,就算是现在,一个生长在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县长,难度得有多大。而且,周兴当县令的时候,应该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这就更难了。而且,唐朝初期的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做官,可比现在的难度,还要大上十倍不止!  所以,青年时代的周兴,其实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  但是,当上县令之后,再想往上升官,难度就大了。  周兴做县令的时候,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李治在位的时候,唐朝的科举制已经逐渐推行开来,但还没有后面的明清时代那么完善。另外,唐朝初期的时候,世家大族的实力极强,就连皇帝本人都要受到制衡。李治在位的几十年时间里,和世家大族争权,一直是他的主要工作。  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周兴,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地方在于,如果是在唐朝以前,以周兴的家世背景,根本就没机会做官。不幸的是,唐朝初年,世家大族的势力依然很强,对于国家选官依然有很大的控制力。这就使得周兴想要升官,变得困难重重。  做县令期间,周兴政绩颇佳,不但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当地的法治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周兴这个人,似乎天生对法律有着很高的天分。以前学的就是律法,工作以后在这方面也很擅长。  做了几年的县令之后,因为政绩优秀,周兴被召到了长安,决定接下来的工作分配。  来到长安的周兴,当时应该是极为兴奋的。以他之前的优秀政绩,这次入京之后,后面估计肯定会升官。但是,就在周兴梦想着自己能够步步高升的时候,京城这边,却很快给他泼了一瓢凉水。  入京之后,周兴等了一天又一天,依然没人来搭理他。京城这边的官员,似乎已经将他彻底忘了一样。为了升官,此时周兴不得不开始进行活动,希望京城内某位大佬能够看中自己,给自己升官。  然而,跑了一大圈之后,周兴依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跑了一圈之后,周兴总算知道,为啥没人搭理自己了。  原来,当时的唐朝高层,正处于一个十分诡异的状态当中。身为皇帝的李治,已经全面掌权,而且想要制衡那些世家大族。出于这个目的,李治开始大范围提拔寒门官员,让这些寒门官员,去和那些世家打擂台,继而让他的皇位更加稳固。在这个过程当中,武则天正是因为代表了寒门官员,所以才会逐渐上位,继而逐渐掌权。  但是,李治和武则天这边发力的同时,那些世家官员们也不傻。这些世家官员们很清楚,如果让那些寒门官员上位,他们这些世家的利益,势必要受到冲击。所以,当时几乎所有世家官员,都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必须压制寒门出身的官员。  对于寒门官员,能不提拔就不提拔。就算到了不得不提拔的程度,也要想办法泼脏水,将寒门官员尽量拉下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周兴入京之后,原本身为皇帝的李治,已经打算提拔他。但很快就有人上书,说周兴科举考试成绩不行,不合规定。所以后来,李治也只能放弃了提拔周兴的念头。  在这之后,高层便没人再理会周兴。那些负责进行决策的宰相们,更是一个个装起了老好人,直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唯有其中的魏玄同,出于好意告诉了周兴。但在这之后,周兴却反倒偏执地认为,是魏玄同给自己下了绊子。  就因为我不是出身世家大族,所以你们就能这样吗?  不带这样欺负人的吧?  从这时开始,周兴心中就对世家大族,有了很大的恶感,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将这些世家大族,全部拉下马。而对那位好心告诉他的宰相魏玄同,周兴也同样心怀恶意。  这种恶意,就像一颗种子。虽然以周兴目前的身份来说,根本没人会在乎。但只要种子生根发芽,若干年之后,总会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个恶意,也为后来周兴成为酷吏,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兴靠着自己过人的政绩,还是慢慢升迁,而且逐渐被调入京城做官。后来,随着李治去世,武则天开始全面主持朝政,周兴的机会,终于来了。  武则天主政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开始更加广泛地任用寒门官员。如此一来,武则天和那些世家大族的矛盾,也就越发严重。除此之外,武则天当时的身份很特殊,除了这些世家大族之外,还有李家宗室成员,以及很多心向李唐的官员,都反对武则天。如何才能牢牢掌握住权力,成了当时武则天最头疼的问题。  此时的武则天,便急需一批爪牙,一批酷吏,为自己除掉那些反抗的官员。为此,武则天曾公开鼓励告密,当时唐朝内部,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可以来京城告状。就算最后查无实证,也不会得到任何处罚。如果真的查出了问题,还会给举报人重奖。  在武则天的鼓励下,一个人人争相告密的时代,开始出现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开始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告密之后,怎么才能让被告认罪呢?如果走正常的司法程序,那无疑会相当费事费力。而且,以那些世家大族的手段,很容易在这个过程当中做手脚,最后搞出一个无罪释放。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屈打成招!  因为这个原因,武则天时代,开始出现了一大堆的酷吏。  在武则天开始颁布这些新法的同时,当时正在京城做官的周兴,很快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机会。周兴精通法律,而且也精通刑讯逼供,此时的环境,恰好适合他发挥自己的优点。再加上出身寒门,多年被世家官员欺压的经历,让周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路。  周兴也许知道,武则天想要的,不过是一群受她指挥的爪牙,只是想要养一群疯狗而已。  但为了自己的权势,周兴愿意做这个疯狗。  此后,周兴凭借着自己的诬告和逼供手段,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武则天的心腹。只要武则天看谁不顺眼,觉得有人要反对自己,周兴马上就会去罗织罪名,然后将对方抓起来逼供,最后坐实罪名。  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周兴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疯狗。在这七年当中,他陷害了大量的名将贤臣。这虽然帮武则天进一步掌握了权力,但同时也为唐朝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这七年当中,周兴一直冲在第一线,冤杀了很多很多人。这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前朝宰相郝处俊。郝处俊是李治时代的宰相,一直反对武则天掌权。武则天摄政之后,周兴指控郝处俊有罪,直接将郝家全家杀绝。通往刑场的路上,郝家人大骂不止,周兴还命人以木球塞住郝家人的嘴,阻止郝家人咒骂武则天。  另外,当年那位好心通知周兴的宰相魏玄同,也没能逃过周兴的毒手。周兴掌权后,诬告魏玄同,最终逼得魏玄同自尽于家中。  整整一代人杰,几乎被直接杀绝。  正是因为这七年当中,武则天清理掉了太多的牛人。所以后来,唐朝军方出现了人才断层,这也为之后唐朝大肆任用藩将,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总之,在这七年当中,周兴和其他几个著名酷吏,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恶魔。在他们的残酷压迫下,反对武则天的声音越来越小。公元690年,武则天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正式称帝。此后不久,周兴再次猜中了武则天的心思,上书建议剥夺李家的皇族身份。在周兴上书后,武则天很快也同意了这项提议,直接废了李家的皇族身份。  随着武则天登基,作为武则天心腹爪牙的周兴,权势也越来越炽手可热。但此时的周兴,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时局已经开始变化。  之前武则天虽然掌权,但一直只是太后。作为太后,想要成为一代女皇,武则天自然要任用酷吏,打压异己,为自己扫平道路。但如今,武则天已经成了一代女皇,接下来的武则天,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酷吏。她现在需要的,是稳定和团结,是全国上下的歌功颂德。只有这样,她的皇位才能坐得稳。  此时的武则天,既需要保留几个酷吏,帮自己继续清除异己。同时也需要杀几个酷吏,给天下做一个交代!  在这个紧要关头,周兴依然不知收敛,所以就成了武则天以谢天下的那只鸡。  公元691年,就在武则天称帝一年之后,有人诬告酷吏之首的丘神绩谋反。武则天当即下令彻查,而后杀了丘神绩。此后,又有人上书,称周兴与丘神绩同谋。武则天随即下令给来俊臣,让来俊臣负责审理此案。  然后,就有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  当周兴微醺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家逼供手段之后,来俊臣马上就把这个手段用在了他的身上。见到那口被烧的通红的大瓮之后,周兴吓得直接磕头认罪,连扛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一代酷吏,被自己的手段吓倒,实在是一种讽刺。  在这之后,武则天拿着周兴的供词,大概是觉得周兴以前确实还有点功劳。所以,武则天最后并没有杀周兴,而是将周兴流放岭南。但最终,周兴依然没能逃过一死。因为就在他刚刚离开京城之后,在被流放的路上,很快就有昔日被他陷害的仇人找了过来,直接杀了他。  一代酷吏,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回顾周兴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身为酷吏的周兴,肯定是一个小人无疑,这点毋庸置疑。身为宰相的魏玄同,好心告诉他结果,却反倒被他记恨,最后被他逼得自杀。如果说这样的人不是小人,真是没有天理了。  这样的周兴,最后落得那样一个结果,只能说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周兴能够上位,也是因为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影响。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时代特殊,就算周兴是个小人,恐怕也没有成为酷吏的机会。  武则天掌权期间,之所以会酷吏横行,这其实是时代的悲剧。为何会酿成这样的悲剧?为何周兴这样的酷吏会大行其道?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3-10
周兴简介

周兴简介

周兴(1905—1975),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早年在染坊做学徒。大革命的风潮震荡着偏僻的赣西,周兴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在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转入共产党, 1927年周兴随朱德的教导团参加了南昌起义。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之后,周兴先后担任江西省肃反委员会秘书、侦察部长、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长征途中,周兴任红一军团保卫局副局长、红军干部团特派员。遵义会议期间,周兴亲率警卫连三次打垮土匪武装, 受到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的表扬。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周兴任西北保卫局局长。后来,西北保卫局改为边区保安处,从1936年至1948年周兴一直执掌这个极其重要的情报部门,也就成了资深的特工首领,是共产党隐蔽战线的重要领导人。1975年因病逝世,终年70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江西肃反3情报生涯4隐蔽战线5解放战争6建国以后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周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永丰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75年职业:中共特工信仰:共产主义 江西肃反2 周兴(1905—1975),江西永丰人,早年在染坊做学徒。1925年参加革命,同年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共产党。1927年6月,周兴经同学袁振亚介绍,参加朱德同志领导的南昌市公安局教导团,编入第三营担任战士。不久爆发了著名的南昌起义,21岁的周兴参加了这场起义。南昌起义失败以后,党组织立即派周兴到折桂山区去开展游击斗争,担任折桂区委委员。周兴在贫穷落后的山区组织起一支游击队伍,打土豪、惩恶绅,同县城的反动势力相抗衡。1930年10月4日,红一军团攻占了赣西重镇吉安城。10月7日,在工农群众庆祝攻占吉安胜利的大会上,成立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周兴奉调到省政府工作。由于当时苏区的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省政府设立了一个重要部门省肃反委员会,专门从事公安保卫工作。红一军团秘书处处长李韶九担任中央政治保卫局江西政治保卫分局局长、省肃反委员会主任。周兴则担任省肃反委会员的侦察部长、执行部长,以后 情报生涯3 1934年10月,周兴奉命随红一军团长征。长征初期,周兴是以国家保卫局特派员的身份到红一军团工作的。到任不久,周兴即被任命为红一军团保卫局副局长,局长是罗瑞卿。1934年底,中央红军抵达乌江南岸。这时,周兴被调到中央军委干部团任特派员。干部团是直属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的,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周兴作为特派员主要负责部队的安全保卫工作,接受“双重领导”,既受干部团首长的领导,又受国家保卫局的领导。具体任务有三条:一是保卫好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的安全;二是抓俘虏、审俘虏,为部队行军打仗搜集“情报”。三是保护好董老(董必武)、徐老(徐特立)、谢老(谢觉哉)等老同志。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期间,周兴奉命担任会议外围的警卫工作。当时遵义城不大,但红军初来乍到,情况不熟。城内有红军主力部队控制,问题不大,而城外却有好几股土匪,经常滋扰治安,横行乡里。在开会的前两三天内,土匪武装几次来犯。周兴率领警卫连 隐蔽战线4 揭穿“进步青年”阴谋 迫使杀手撤离延安  1938年4月,国统区的重庆大学组成教授访问团访问延安,参观了陕北公学、鲁艺、抗大等学校,观看了延安留守部队的训练,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在访问团中,有位名叫肖致平的教授,他带有一个名叫沈辉的私人助手,年龄二十多岁,在重庆一所大学工作。访问结束后,沈辉主动要求留在延安参加抗日,得到批准后,被安排在边区政府教育处普教科工作。此后,沈辉常用积极的态度和进步的语言,向同事打听中央领导人的情况,甚至对领导人的个人生活也很关心,还曾独自一人去过毛泽东住地杨家岭。沈辉这些反常的表现,很快反映到保安处,立即引起了周兴的警觉,为了慎重起见,周兴委托副处长王范找其谈话。  经过近半天的闲聊,沈辉终于露出了破绽:他自称是河南人,却讲一口江浙话,追问之下,说是小时候曾在上海舅舅家生活了几年,难改口音。此说并没有消除周兴、王范对他的怀疑。  解放战争5 1949年3月,刘伯承、邓小平的二野与陈毅、粟裕的三野解放了南京。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国都”,政权易手,对国共双方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象征意义。  蒋介石撤退前亲自布置潜伏破坏。毛人凤的保密局在南京设立了9个组,配备460多人,还有上万名保密局特工人员转入警察机构;中统建立“首都实验区”,578名特工渗透到政府机关中任职;国民党各特务系统在南京地区留下的特务人员,共有3300多人,有的秘密发展组织,有的散发传单,有的“敌后游击”,企图炸桥、炸发电厂,炸掉一切重要目标。南京国民党警察系统有23个单位,仅首都警察厅就有9798人。其中有共产党地下党员,也有国民党特工人员,有职业警察,也有地痞流氓。  在空前复杂的局面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公安局长。2月,中共中央向西北局发报,点名周兴任南京市第一任公安局长。1949年5月16日,南京市公安局宣告成立。与敌特斗争,是周兴的老本行,南京公安局开始就把肃 建国以后6 1954年8月,周兴调任中央公安部副部长,分管全国的治安、劳改工作。1957年初,大批盲流人员涌入北京,栖身前门火车站等地,其中混杂着一些小偷流氓,他们白天混入街头作案,晚上回车站睡觉。这里虽然不归周兴直接管理,但他十分重视首都的社会治安,决心亲自调查解决。  周兴在北京站亲自和一些盲流人员谈话,访问被害者,征求旅客意见,获得了真实情况,一直到天亮才回家。微服夜访之后,由周兴口授,秘书记录,稍作文字修改,向中央分管政法的领导彭真、罗瑞卿写了一份简报,提出要集中精力整顿首都的治安秩序。不久,彭真作了批示,同意周兴的意见,由公安部办理。公安部党组在罗瑞卿、徐子荣的主持下,专门开会作了部署,决定由周兴具体负责,在首都集中时间和力量,迅速开展了一场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同时,配合民政部门收容、遣送了大批从农村盲流到城市的人。当时,对一些“大事不犯,小事常犯”的人如何处理很伤脑筋,周兴和全国人大法制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