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是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后主动发起的一场战争。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对于益州来说相当重要,汉中在曹操手中,就像插进刘备心脏的一颗钉子,必须尽快地拔掉。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精兵强将尽出,最终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对方主将夏侯渊,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汉中之战夏侯渊战死,刘备损失了多少武将?专家:太丢人! 汉中之战夏侯渊战死,刘备损失了多少武将 从战略意图上来看,刘备取得了该次战争的胜利,他如愿以偿地攻占了汉中,并且斩杀了曹操当时西线的主要将领夏侯渊。夏侯渊是曹操的宗亲,是最早期跟随曹操的一批将领之一,深受曹操的信任,夏侯渊的死直接导致曹魏西线战事的崩溃。 这样看来,刘备确实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然而在夏侯渊被斩杀之前,刘备攻打汉中并不顺利,而且是屡屡受挫。在汉中之战,夏侯渊为主将,张郃协助夏侯渊。张郃是五子良将之一,一直是曹魏与蜀国大战的主将,在张郃的带领下,汉中久攻不下,并且还斩杀了刘备大将雷铜。 除了雷铜之外,还有两位大将在汉中之战中阵亡,他们是吴兰和任夔,三人都是刘璋的旧部,也都是益州当地的将领。三人的战死让刘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益州将领的支持。 当时的益州本身就尚未安定,刚刚经历了易主,民心还没有完全依附,刘备发起的这一场战争又加大了益州百姓的负担。总而言之,刘备在汉中之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好在他达到了战略目的,夺回了益州咽喉。但是在后世的一些专家看来,刘备这一场战争打得非常丢人,发起的时机和战略指挥都非常低级,如果不是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后果不堪设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省级军区其实分为两类:一类隶属于陆军,共有3个军衔对应的军职;一类隶属于国防动员系统,共有28个。 两类省级军区的少将数量是不同的。 首先,介绍一下省级军区的命名。我国的省级军区共有4种叫法: 1、23个省的省级军区叫做“某某省军区”,例如浙江省军区、江苏省军区。 2、4个自治区的省级军区叫做“某某军区”,不含“自治区”,例如广西军区、宁夏军区。 3、天津、上海、重庆这3个直辖市的省级军区叫做“某某警备区”,即:天津警备区、上海警备区、重庆警备区。 4、北京作为首都,地位特殊,叫做“北京卫戍区”。 其中,仅有北京卫戍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隶属于陆军,由陆军和所在战区管理;其它则隶属于国防动员系统,由国防动员部管理。 其次,介绍一下隶属国防动员系统的28个省军区。军改之后,省军区的职能大幅缩窄,以国防动员、征兵、国防教育、国防设施保护、双拥、军民融合、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为主,不再下辖作战部队。 因此,省军区的下设机构也发生了改变,原先的“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全部撤销,组建“办公室、政治工作局、战备建设局、国防动员局、保障局(副师)”5个师级单位。 相对应的,省军区的领导班子也大幅缩减,除了“司令员、政委”两个正军职外,一般只设“1-2位副司令员、1位副政委”,不再设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这2个职务。 因此,现在的省级军区一般只有4-5位少将,包括2位正军级少将、2-3位副军级少将。 【注】:现在指挥管理军官实行“一职一衔”,不再设辅助军衔,正军职、副军职都对应少将军衔。 然后,介绍一下北京卫戍区。北京卫戍区拱卫京畿,其机构是参照集团军进行设置的,仍然保留参谋部、政治工作部、保障部等部门。 卫戍区的领导班子包括司令员、政委2位正职,以及2位副司令员、1位副政委、1位参谋长、1位政治工作部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卫戍区一直都是正军级规格,从未改变。 只不过,军改之前两位主官会高配副战区级,副职仍是副军级;军改之后,两位主官不再高配,司令员、政委目前都是正军级少将。 因此,北京卫戍区目前共有7位少将,包括2位正军级少将、5位副军级少将。 最后,介绍一下新疆军区和西藏军区。新疆和西藏作为西部边陲,直面各种威胁,两个军区都已先后升格为副战区级。 因此,两个军区都有司令员、政委2位副战区级中将。 同时,两个军区的副职数量较多,副司令员、副政委一般是3-4位,加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一般有9位左右的正军少将。 至于保障部部长、副参谋长、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等等都是副军少将。 综上所述,新疆军区、西藏军区的将官人数多于北京卫戍区,多于其它28个省级军区。 欢迎点赞、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部队技术军官有没有军衔?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专业技术军官的职务等级分为十四个等级,所对应的军衔: (1)专业技术一级 —— 军委委员 (2)专业技术二级 —— 大区正职 (3)专业技术三级 —— 大区副职 (4)专业技术四级 —— 正军职 (5)专业技术五级 —— 副军职 (6)专业技术六级 —— 正师职 (7)专业技术七级 —— 副师职 (8)专业技术八级 —— 正团职 (9)专业技术九级 —— 副团职 (10)专业技术十级 —— 正营职 (11)专业技术十一级 —— 副营职 (12)专业技术十二级 —— 正连职 (13)专业技术十三级 —— 副连职 (14)专业技术十四级 —— 排职 请问军衔与警衔大体怎么对称? 警官的警衔与军官非常好对应。警衔为监督司,对应将校尉。一级二级三级,对应上中下。 具体职务也对应得非常好。一般部队转业的上校,到地方公安局上班就授一级警督警衔。地级市公安局长,一般授予三级警监,有松枝标志,相当与少将,这比他们副地师级略高,但是解放军有大校军衔,因此三级警监相当于大校,就解释通了! 省公安厅一级也基本对应,厅长一级警监,副省级,还是比副军的少将略高。公安部长是总警监,相当于上将,考虑到公安部是省部级,对应部队是军级,也略高了一些。 警员和士兵衔对应就难了,一共就三级警员,但是解放军士兵有九级,完全无法对应。协勤和辅警可以对应民兵预备役。 总之军警联防一家亲,军衔警衔有血肉联系,不能割裂地看待,而要同样尊重地看待。
这几天,整个伊朗都沉浸在无比悲痛的气氛之中,原因是在今年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辖的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在乘坐一辆轿车时被美国的精确制导炸弹炸死少将什么级别。 这次事件可不得了,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依都公开发表讲话,扬言要复仇,要美国和特朗普付出惨痛的代价。 然而在我们外人看来,被炸死的苏莱曼尼仅仅是一个旅长,值得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出来说话吗?这个人究竟在领袖的眼中有多重要? 那么策神告诉你,这个人在伊朗绝对是人中龙凤,更是哈梅内依最信任的伙伴,别看他是一个旅长,可是这个圣城旅在伊朗甚至在世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家一个旅,直接下辖海陆空三支力量,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而且还要告诉你一件事,这位旅长的军衔是少将,而伊朗的国防部长哈塔米的军衔也才是个准将,再告诉你,这个国防部长日常的工作也就是给军人发发工资,搞搞后勤供应,而苏莱曼尼则是可以直接指挥军队的,厉害了吧! 这么大开脑洞的力量设置出现在伊朗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你要简单的认为总统是当家人,那可真的是猜错了,其实人家伊朗的宗教比世俗的权力大得多了。 人们可以不知道总统是谁,但是最高精神领袖的威名那可是深入到了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可能有人要问了,最高精神领袖,这是个啥官?首先人家还真没有具体官职,但是他可以通过各种委员会控制社会的各个方面。 比如在军事上,最高精神领袖可以通过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来直接对军队下指令。对!不是总统来下,总统也只是这个委员会的委员而已。 这一套制度其实在之前统治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中是没有的,自从70年代,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当时伊朗的第一任精神领袖霍梅尼创建了这套制度。 同时创建的还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原来,在伊朗发生革命运动之后,鉴于对原有政府部队的不信任,霍梅尼一方面裁减了原有部队的数量,改编成为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军队,一方面又扩充了原先自己手中的革命卫队。 但是为了让各类武装力量相互制衡,防止一方做大,所以每个部队的最高军衔也就给到了少将,最高精神领袖呢,则是坐镇中央,运筹帷幄。 别小看这支卫队,直属于领袖,那绝对是根正苗红,用的武器装备都是伊朗所有军队中最好的。而其虽然叫卫队,然而他的最高司令官与共和国军的最高司令官是平级,都是少将。 不过两者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伊斯兰革命卫队还有声援各个国家什叶派武装的任务,什么海外渗透、颠覆作战那都是他的拿手好戏,而其中的圣城旅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内部又有各式各样的旅,比如巴基斯坦民兵,对名字没听错,不过人家是伊朗的民兵,各个能量非凡,这几只武装部队的司令官都是一等准将。 那么苏莱曼尼一个旅长做到了和他上司,革命卫队司令一样的级别,可见未来绝对是要顶班的,也可见他在伊朗现任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依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甚至未来作为伊朗的总统都不一定。 所以这个人被美国炸死了,伊朗人该有多愤怒你知道了吧。
钟伟(1915年10月—1984年6月24日),男,湖南平江人;原名钟步云,又名钟德泰;1929年入团并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入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在红三军团、十五军团担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二十八团团长、第十旅副旅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第十二纵队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9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公开为彭德怀鸣冤,后被贬职,“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后平反,1984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0岁。《亮剑》中李云龙原型之一,亦是丁伟的主要原型。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钟伟外文名:zhongwei别名:原名钟步云,又名钟德泰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甲山村出生日期:1915年10月逝世日期:1984年6月24日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军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2 钟伟(1915—1984),湖南平江人,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1936年10月任第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二十八团团长、第十旅副旅长等职,率部参加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十旅旅长,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军长,率部参加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多次重要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参谋长,中南军区编练司令部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受到“彭黄事件”的 人物评价3 钟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钟伟经历过红军反“围剿”、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种战斗,他机智顽强,不怕牺牲,英勇克敌,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部队建设贡献了力量;他襟怀坦白,刚直不阿,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他衷心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十二大确定的伟大战略目标和振兴中华的大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钟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关于钟伟的勇猛善战,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中写东野五师的文字中,能够侧面体现:“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作战,为东北部队中头等主力师。”——这个被誉为头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