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目光很犀利北京地头蛇闫京,看出了里面的猫腻,虽然资料上没有说是张作霖把冯德麟的兵权撸了,但确实是张作霖屡次“挖坑”坑了冯德麟。致使晚年冯德麟见张作霖的时候,长袍里总是随身藏着一把手枪。由此可见,冯德麟对这个拜把兄弟是多么的不信任。这也是张作霖挖坑“坑”冯德麟造成的结果。冯德麟(1868—1926),出生于奉天海城,和张作霖是同乡。有道是:“乱世出英豪,东北出土匪。”冯德麟就是这样的人物。他17岁投身于海城乡勇,乡勇是一村一屯自发保卫乡民的组织,由于他公正侠义,好打抱不平,慢慢在黑白两道上混的开、叫得响。 ▲冯德麟 当时张作霖还是一个给马看病的兽医,冯德麟的马匹经常让张作霖“打理”,慢慢的两个人就熟悉了起来,张作霖也是性情中人。对“老前辈”冯德麟崇拜有加。因为冯德麟比张作霖大九岁。张作霖头脑很灵活,经常大哥长大哥短的。不久,二人“桃园三结义”结拜了兄弟。 冯德麟很照顾这个小兄弟,经常为他揽点给马看病生意。不过张作霖很羡慕大哥的为人,没有一直做兽医,不久也拉了一帮子兄弟,当了土匪。 清末的东北几乎就是一块“飞地”,也许是清朝的“龙兴之地”的原因吧,这里几乎没有军队管理。这样就给像冯德麟和张作霖这样的绿林好汉创造了有利条件。 冯德麟带着乡勇队伍,“亦官亦匪。”日俄战争中“亦日亦俄”。1906年,冯德麟被清廷招抚,充任巡防营左路统领。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将奉天巡防营改编为27师和28师,冯德麟任28师师长。27师师长就是张作霖。 从这点可以看出来,张作霖后起之秀,能很快和大哥冯德麟平起平坐,说明张作霖是个聪明人。不久,聪明的张作霖为冯德麟挖了一个坑。 ▲张作霖 演双簧驱逐段芝贵,冯德麟演黑脸,张作霖扮白脸。无论是双簧还是演戏,唱黑脸的都是爽快的人物,唱白脸的都是奸臣之类的人物。 话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控制东北。委派自己的心腹段芝贵作奉天大将军。当时张作霖和冯德麟都盯上了这个位置,都想捞到这个职务。 张作霖知道段芝贵有强大的后台,虽然很想把段芝贵挤走。但不敢硬碰硬,只能见机行事。张作霖暗地里极尽奉迎之能事,给段芝贵送金钱送美女。而当着冯德麟的面,他就换了另一幅面孔,说段芝贵是无能之辈,骑在咱俩头上作威作福。冯德麟就问,那咱们该怎么办呢?张作霖见冯德麟上套了。故作神秘的说:“我们不如联起手来唱出双簧。” 如何唱双簧?张作霖看了看他继续说道:由你们28师演黑脸,和段作正面冲突。我这27师扮白脸,如此“一打一拉”,吓唬老段畏罪逃走。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挤走老段岂不妙哉?”冯德麟高兴的双手赞成。 于是二人开始着手准备。 张作霖布置军队在段的驻地开枪,然后假意到段芝贵处报告,说冯德麟要率28师部队进城,惩办“复辟帝制”祸首段芝贵。张作霖表示自己无法制止,段芝贵听后十分紧张。张作霖借机劝段芝贵避一避,段芝贵感到这是一个好办法,决定乘一列专车逃往天津。 ▲冯德麟 段芝贵刚上车。张作霖就把情况告诉了冯德麟,让冯德麟在下一站派兵劫持段芝贵。当然二人目的,主要是把段芝贵的钱财洗劫一空。 为了把戏做足,张作霖特派54旅孙烈臣旅长率一营兵护送,随后冯德麟布置28师的团长邱恩荣带兵在沟帮子车站拦截了该列火车。邱团长上车后,交给段芝贵一封电报,大意就是说段芝贵卸任携赃款潜逃天津。 护送的孙烈臣和邱团长二人又合演了一出双簧。护送的孙烈臣对段芝贵说,经过请示,我们老总张师长说尽了好话,冯德麟这才答应:“把钱留下人放走。”段芝贵心里很感激张作霖,马上答应了。 这样200万的官款和军火都归了张作霖和冯德麟二人了。 老段到天津租界躲了一个月,看风声过去了,他到京复命时,对袁世凯说了很多冯德麟的坏话。但对张作霖却赞不绝口,以为是张作霖救了他一命。他极力推荐张作霖接替自己职务,老段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再回去了。 袁世凯想,如果再派一个外省的大员督奉,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张作霖和冯德麟两人可以考虑。段芝贵对冯德麟恨之入骨,对张作霖推崇备至,最后,袁世凯接纳了老段的推荐,命张作霖为奉天大将军。 这时冯德麟回过味来了,对此十分不满,一直无法消气。张作霖得权得利又没有得罪谁,自己却出力不讨好。 就这样,张作霖经过坑大哥冯德麟,终于登上了奉天省督军的宝座,成为奉天省军政的最高统治者。搁谁也有气,从前的小弟,而今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还是踩着自己上位的,没气死冯德麟就不错了。 冯德麟想超越张作霖,跟错人被撸了兵权。前面我也说了,冯德麟被撸了兵权不是张作霖干的,但也有其直接关系。张作霖升官发财,冯德麟心里不好受,尤其是张作霖的上位,自己无意中帮了大忙。 有道是:“事急出混招”。大哥冯德麟眼看小弟超越了自己,他也想攀附一个有权势的人,想咸鱼翻身超过张作霖。 1917年(民国六年)6月,张勋突然电召冯德麟进京,密谋复辟大计。冯大喜,在他看来,张勋复辟成功,不愁加封进爵,荣归东北,取张作霖而代之。 有些事想的挺美,实施起来却不是那回事,张勋最后被段祺瑞赶跑了,段祺瑞曾三次关键时刻再造共和。张勋复辟失败。冯德麟的美梦破灭了,他被关押进了监狱。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任大总统。他宣布“冯德麟因叛变共和,罪迹昭彰,剥夺一切官职和勋位,并交付法院依法严惩”。冯德麟的仕途就此结束了。 本题的答案就是:冯德麟的兵权是被中华民国大总统剥夺的。也是冯德麟咎由自取的结果。撰文/秉烛读春秋
张作霖麾下大将资料 张作相(1881-1949)字辅臣,一作辅忱鲁怀德。奉天锦县(今属辽宁)人。绿林出身。曾与结拜兄弟张作霖投清盛京将军增祺,任巡防队第一营管带。1915年后,历任陆军第二十七师炮兵团团长、旅长、代理师长。1919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谋长。1924年为吉林督军并几次出任吉林省省长。1927年任”安国军”第五军团长,次年依附国民党,改任吉林省政府主席,又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官等职。 汤玉麟(1871–1937),字阁臣,绰号汤大虎,他爱虎成性,在其豪华的会客厅里,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猛虎下山图”,他经常坐在铺有虎皮的沙发上。他原籍山东掖县,生于辽宁阜新,出身绿林。1902年被收编入奉天前路巡防营哨官、帮办。1912年任二十七师骑兵二十七团团长,次年升为五十二旅旅长。1917年赴京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逃回阜新隐居。1919年又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1921年5月任奉天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兼东边镇守使和剿匪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第十一师师长。1926年任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十二军军长。同年4月任热河都统. 张景惠,字叙五,1871年生于辽宁台安县八角台一个农民家庭。张景惠青年时代,跟随其父卖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经常出入赌博场上。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统治在东北陷于瘫痪状态,各地草泽枭雄,一时乘机而起。张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务会长出面,在八角台镇成立自卫团,自任团练大,为本镇的商号富户看家护院。当时张作霖遭到土匪金寿山的袭击,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张作霖、张景惠二人一见如故。张景惠拥护张作霖做自卫团的首领,自己情愿当副手,从此张景惠对张作霖言听计从。1902年,张作霖决定投奔清廷,张景惠等人随之。初任哨官,1903年提升为帮带,成为一名正式清朝军官。1906年,张作霖任后路巡防营统领,张景惠也随之升为管带。1910年,张作霖指示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人,以现任管带身分进入奉天讲武堂学习,并让张景惠随时将奉天军政动态报告张作霖。民国初年,张作霖任27师师长时,张景惠任该团长。1917年,汤玉麟因张作霖重用王永江而与张作霖交恶时,张景惠最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升任第53旅旅长。1918年2月,张景惠率53旅劫持了直系从日本购置的一批军火,先后增编7个混成旅,张作霖提升他为暂编奉军第1师师长,随后被任命为奉军前敌湘西司令。同年8月,张景惠侦知场宇霆与徐树铮相互勾结,用奉军名义,私自招募新兵4个旅,发展个人势力,密报张作霖,遂使徐、杨被逐。张景惠升任奉军副司令,代表张作霖常住北京。1920年9月,北京政府又发表张景惠为察哈尔都统兼陆军16师师长。 张宗昌(1881-1932)北洋奉系军阀。字效坤。山东掖县人。曾为土匪。辛亥革命时,任上海光复军团长。1913年投靠直系冯国璋,历任旅长、军官教导团团长,暂编第一师师长。1921年又投奔张作霖,曾任吉林省防军第三旅旅长和第二军副军长,成为奉系重要将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南下占领上海,任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次年改任山东军务督办,组成直鲁联军,任副司令,1926年任总司令兼安国军副总司令。1927年初南下援助孙传芳对抗国民革命军,不久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被驱逐北逃。次年在蒋介石、冯玉祥联合进攻下退出山东,所部被白崇禧收编。后在济南被刺死。 王永江(1872~1927)清末民初学者。字岷源,号铁龛。祖籍山东蓬莱县,生于辽宁金州。20岁以县试第一考取优贡,步入仕途。至民国7年(1918),升任奉天省长,民国12年(1923),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民国15年(1926),鉴于军阀混战,借病请假回籍,从事著述 汲金纯字海峰,1879年8月15日生,属兔,海城县温香乡金家湾子人。幼年因家境贫寒,为地主扛活,不堪虐待,杀了地主的当家人,闯下了人命案,逃往他乡,参加了辽西一带有名的绿林首领冯德麟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冯德麟、汲金纯组织了“东北义勇军”,奋起抗击沙俄军队,转战辽西各地。由于义勇军以“保卫家乡,打击沙俄”为宗旨,数月之间,就组织了几千人,武器多为大刀长矛。 1906年,张作霖、冯德麟被奉天将军赵尔巽招抚后,汲金纯在冯手下任管带(相当于营长职务),1912年任28师56旅旅长。1917年张勋复辟,张、冯热心支持,冯令汲代理28师师长,他亲自赴京赞助,未及一月复辟失败,张作霖正式任命汲金纯为28师师长。 1925年,奉系将领郭松龄倒戈反奉,汲金纯在连山一带击退郭松龄多次进攻,张作霖对汲更加器重。1927年任汲金纯为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团第十五军上将军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汲居住天津英国租界地,辞去军职。张景惠、张海鹏等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前来劝说汲金纯回归东北,为伪满洲国效力,被汲拒绝。日本侵略者又以高官引诱,不为所动。 汲金纯后来返回沈阳居住,甘愿做一个普通百姓,直至1948年病逝于北平,终年69岁。 杨宇霆,原名玉亭,字凌阁(后改为邻葛),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生于一个贫困家庭,19岁时中清朝末科秀才,1906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11年归国,1916年开始辅佐张作霖崛起东北,经过兼并吉林和黑龙江,奉军三次入关,终于使张作霖”入主”北京、“扬威”中原,当上陆海军大元帅。杨宇霆当上陆军上将,江苏督办等要职。因与张学良的政见分歧,突出表现在“东北易帜”上,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月十日,张学良以研究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名义,邀请杨宇霆和常荫槐到帅府,将二人枪毙老虎厅。 孙烈臣,字占鳌,后改赞尧。1872年6月23日生于辽宁黑山芳山镇老河深屯的一个染匠世家。孙烈臣5岁丧父,家境贫穷,无力就读。他打过短工、贩过马、擅骑射,当过护院炮手。庚子年间,孙烈臣因护送盛京总督增祺而立功,留用于督军部堂任戈什(即总督的侍从武弁)。不久命他热量募兵马,拨擢为中营帮带(相当于副营长)。后在朱庆澜麾下任管带。张作霖任统领后,孙烈臣的队伍改为前路巡防营,任四营营长。随张作霖征剿陶克陶胡、白音大赉期间,战功卓著,升前路巡防营帮统。孙烈臣是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干将之一。辛亥革命后,张作霖任27师师长,孙烈臣任该师步兵第54旅旅长。当张作霖与53旅旅长汤玉麟交恶时,孙烈臣始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反对汤玉麟。张作霖与孙烈臣的关系甚为密切。1917年,冯德麟因参与张勋复辟被褫夺军权,孙烈臣在张作霖的荐举下升任27师师长。护法战争时,奉皖联合进军关内,孙烈臣任湘东司令,后任奉军副司令。1919年,张作霖逼迫北京政府任命孙烈臣为吉林督军,未果,转而任黑龙江省督军。同年8月,加陆军上将衔,兼黑龙江省省长。1921年3月,吉林督军鲍贵卿失宠于张作霖。张作霖调孙烈臣转任吉林督军兼省长,黑龙江督军由吴俊升继任。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孙烈臣任镇威军副司令。奉军战败,直系军阀吴佩孚挥师北上,大在捣毁奉垣之势,张作霖处境千均一发,十分火急。孙烈臣乃孤军夺出锦州,独挡榆关之冲,扼守九门口,临阵督战,凡数十昼夜,抵住直军进攻,稳定了东北三省之局势,乃有直奉两系讲和之举。孙烈臣代表奉系,与直系代表王承斌会谈于天津英国军舰上,达成停火协议。张作霖于是闭关自治,整军经武,设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孙烈臣任统监兼陆军总部谋主(即参谋总长),张作相、姜登选为副统监,张学良为参谋长,开始全面整训部队,举办军校,培养军事骨干,并筹划建立空军,建立东三省第一座兵工厂。奉军力量于是开始增强。 吴俊升,字兴权,1863年11月21日生于辽宁昌图一个贫苦农家。从小失去就学机会。17岁投效辽源捕盗营为卒伍,当上骑兵。因剿匪有功,由“把总”而升任为统领官。被授予“勇字”称号。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组织宗社党,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领所部给其以沉重打击。后吴俊升因剿灭乌泰叛匪有功,晋升陆军少将。这次平叛胜利,粉碎了沙俄分裂中国的阴谋,他本人也因此以骁勇善战而扬名塞外。一年后,库伦蒙逆祸乱于经棚、辽源,均被吴俊升击溃,吴俊升任林西、经棚地区守备司令官。不久任洮辽镇守使,实力和地位与张作霖和冯德麟旗鼓相当。袁世凯欲当皇帝,张作霖、吴俊升、冯德麟等皆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后全国一片讨袁声,吴俊升一反常态,支持张作霖“奉天人治理奉天”的主张,与其密谋取赶走段芝贵,夺取了奉天军政大权。在张作霖与冯德麟、汤玉麟的不和争斗中,吴俊升始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张作霖为酬谢吴俊升,奏请中央建制29师,擢升吴俊升为师长。但中央政府未同意,张作霖竟先斩后奏而成。张作霖在称霸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过程中,吴俊升充当了张作霖的得力帮手。吴俊升在奉系集团中,不仅年龄资历高于张作霖,就实力而言与与张作霖不相上下,但他对张作霖忠耿耿,唯张作霖之命是从。 马占山,字秀芳,1885年11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怀德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落草为寇,后率领他的弟兄们接受“收编”,当上了哨长。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伍生活。1908年——1909年,徐世昌调张作霖和吴俊升镇压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叛乱。马占山随队英勇善战,深得吴俊升的赏识,将其强行留在自己的部队,并从4营中哨哨长提升为哨官。后历任少校连长、营长、骑兵团长。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带组织力量抵抗郭军。同年12月,马占山随同吴俊升在辽宁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松龄军展开激战。郭军大败,马占山部尾随搜索,并活捉郭松龄夫妇。同年,马占山升任东北陆军第17师骑兵第五旅旅长。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难,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事务,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步兵第3旅旅长。1929年任命他为黑龙江省剿匪司令,后改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调任黑河警备司令。 袁金铠,字洁珊,1869年生于辽阳县山岳铺。19岁中秀才。庚子之役,地方不靖,各地纷纷组织保甲,办理团练。袁金铠妻兄苏会忱之力得任北路保甲局总办,后任团练团董。1904年出任辽阳警务提调。后结交赵尔巽,受赵尔巽关爱,认为门生。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时,袁金铠入督幕,参预政事。在赵尔巽的支持下,袁金铠谘议局副议长。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死后,袁金铠支持张学良继承父业,统治东北。张学良主政期间,袁金铠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 阚朝玺,字子珍,又名朝洗,1884年生于盘锦一个农家。阚家曾一手操办了张作霖迎娶卢夫人婚事,从此阚、张两家有了因缘。阚朝玺早年入锦州中学堂学习,后得知张作霖被清廷招安,遂投笔从戎,在张的巡防营中当了一名缮写文书的字兵,不久提升为统领部的总理(书记长)。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阚的表现得到张作霖的称赞。二次直奉战争中,阚任第5军副军长(军长为吴俊升)。战后升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成为一方封疆大吏,阚在任上大力种植鸦片以肥自己,极力扩编军队,以求势大。郭松龄反奉时,阚朝玺心怀贰志,引起张作霖不满。随手阚与常荫槐执法部队发生冲突,失去张作霖信任。1926年,声明辞职,寓避大连。1927年,张作霖就任陆军海军大元帅,经张宗昌斡旋,阚朝玺得到张作霖原谅,任大元帅府军政权执法处处长。“九·一八”事变后,阚朝玺出任“四民维持会”委员长,后得罪日本人,被关押。出狱后更名朝洗,卖身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为可耻的汉奸。从此阚在伪满中央银行任副总裁、总裁。1951年4月阚朝玺被捕,1952年8月11日病死狱中。享年68岁。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社会评价4家庭成员5祖籍争议6后人纪念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张作霖别名:张雨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奉天海城出生日期:1875年3月19日逝世日期:1928年6月4日职业: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首领主要成就:开发东北、守护国土字:雨亭血型:B型身高:162cm 人物生平2 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181890年,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年,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1895年,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1896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1900年,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他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 社会评价3 张作为统镇要地的首领,其政治、军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誉为“乱世枭雄”。苏日虽将张作霖视成眼中钉,却也不得不叹服张是个“压不倒的小个子”。张学良则评论自己的父亲:有雄才,无大略。孙中山说:“雨亭(张作霖)把东三省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掣肘,处境也很难。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穷兵黩武:作为军阀,张作霖一再发动战争,不惜向日本等国借款而且截留盐税等国税收入用于战争。且张作霖的部队奉军军纪涣散,常有劫掠的现象,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刻的苦难。镇压民主:张作霖思想较为守旧,曾经数次反对民主主义,屠戮革命党人,并反对共产党,逮捕并处决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巴结日本:张作霖对日本采取亲善,尤其是初期,且大量雇佣日军事人员。但后来张作霖大势已去,国民党快将统一,当时仍控制东北,不甘心受日本控制,而日本正计划入侵中国东北,张在东北的牢固统治反而成为日本侵华的障碍。 家庭成员4 张作霖共有姐弟五人,共有妻妾六人,儿女十四个(子八人,女六人)曾祖父:张永贵;祖父:张发父亲:张有财;母亲:王氏原配赵夫人(?-1912年),赵春桂,又叫赵二妞,赵占元之女继配卢夫人(?-1974年5月),奉天北镇县人,名寿萱,美貌,通文字。1974年5月卒于天津。三房陶夫人,奉天北镇县人,与张作霖结合很勉强,积虑在心,后出家当尼姑。四房许夫人(?-1976年),出身于天津教坊,遇事有见解。七七事变后移居美国多年。解放后,只身回国,1976年卒于北京。五房寿夫人(?-1966年),奉天人,满族。黑龙江将军寿山的一个外室(王姓女子)的女儿,受过教育。单名为懿,有人称为张寿懿。最得宠,府中事由她掌管。“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六房马夫人(?-1975年),名马月清,奉天人,原为寿夫人身边丫鬟,一直追随寿夫人左右,在1975年病逝于台湾。在他之 祖籍争议5 过去,其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河北省说。河北说中又有河北大城、河北高阳、河北河间三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二为山东省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因多数主河北省说,张学良亦自称他的祖籍是河北大城,故张作霖的祖籍为河北大城。据《大城县志》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直奉大战期间,张作霖曾返乡认祖,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一说认为其年轻时当过“胡子”——山贼,有辱门风;一说 后人纪念6 张作霖是单田芳演播的评书《乱世枭雄》的主人公。该书从张作霖幼年时代开始讲起,直到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情节生动,颇受欢迎。张作霖墓,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墓位于石山镇南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1984年8月,锦州市人民政府将张作霖墓地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雕一花岗岩标牌立于园中,阴刻魏碑体“张作霖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