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子高
张子高简介

张子高简介

张子高,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湖北枝江人。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化学多门二级学科的教学工作,为我国培育了几代化学和化工科技人才。在化学史的研究工作中,倡导文献记载和实验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著有《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履历3人物生平4主要论著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张子高别名:张准,张芷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枝江出生日期:1886年7月14日逝世日期:1976年12月11日职业: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主要成就: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 个人履历2 1886年7月14日出生于湖北枝江。1911年9月—1915年6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化学学士学位。1915年8月—1916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1916年9月—1929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金陵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校教授。1929年9月—1939年5月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1939年8月—1941年12月燕京大学客座教授。1942年3月—1945年9月北平中国大学教授、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兼任辅仁大学教授。1945年11月—1952年8月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1952年9月—1962年9月清华大学教授、化学教研组主任、工程化学系主任。1962年10月—1976年12月清华大学副校长。1976年12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人物生平3 19世纪末,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民不聊生。中日甲午之战,腐朽的清政府败于日本,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少年张子高目睹民族的苦难,立志要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文普通中学堂求学期间,他接触到了各种新思潮,并接受了“科学救国”的思想。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愿望,他不知疲倦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成绩优秀。他曾为汉阳铁厂的建立而欢欣。1907年自武昌文普通中学堂毕业后,曾任教于枝江县高等小学,教授数学和英文。1909年秋,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和“问政、求学、观其光”的心情,张子高考取了北京清华学堂第一批庚款公费留学生赴美留学,同时考取的有金涛、梅贻琦、胡刚复等47人。张子高先是进科兴学院(CohenAcademy)学习,1911年夏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成为我国最早攻读近代化学的留学生之一。张子高的化学老师是当时著名学者诺伊斯(A.A.Noyes)。由于张子高学习刻苦,成 主要论著4 1张子高.科学发达略史(讲演稿).上海:中华书局,1924.2张子高.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新清华月报,1954,创刊号:35—38.3张子高.原子分子理论的历史发展.化学通报,1957,9:1—8.4张子高.六齐别解.清华大学学报,1958,4(2):159—165.5张子高.炼丹术的发生与发展.清华大学学报,1960,7(2):35—51.6张子高.关于蔡伦对造纸术贡献的评价.清华大学学报,1960,7(2):23—29.7张子高.论我国酿酒起源的时代问题.清华大学学报,19607(2):31—33.8张子高.关于中国化学史研究的两个问题.人民日报,1961,8,10.9张子高.老子哲学中的“道”是原子吗?光明日报,1962,4,19.10张子高.读《蔡伦与造纸术关系探讨》后.光明日报,1962,4,19.11张子高.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著述年代兼论我国首先用强水刻铜版事.科学史集刊,1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