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士量
彭士量简介

彭士量简介

彭士量(1904年8月5日—1943年11月15日),字秋湖,湖南省浏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暂五师中将师长,于1943年11月15日在著名的常德会战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壮烈殉国,年仅39岁,是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轶事4家庭情况5人物评价6人物纪念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彭士量别名:秋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 浏阳出生日期:1904年8月5日逝世日期:1943年11月15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湖北明德大学(肄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大学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暂五师师长 北伐东征 南昌起义 鄂西会战 湘北会战 常德会战 人物生平2 小学就读于浏阳四大书院之一的金江书院。1924年,考入湖北明德大学,期间与发妻凌源清成婚。1926年,投笔从戎,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同年毕业后,分配到陆军第十师。同在第四军的,还有林彪、粟裕、陈赓等。在东征北伐战争中彭士量英勇善战,胆识过人,尤其南浔各役,连达目标,以少胜多击溃孙传芳军队,为歼灭孙传芳部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凭借其战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7年,随蔡廷锴部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起任陆军第31师副团长、陆军第87师团长。北伐胜利后,为陆军第87师师长王敬久有力参谋。1932年12月,考入中央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深造。1935年12月,从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第83师(师长刘戡)上校参谋处长。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彭士量积极参加了重要大型抗日战役有:上海淞沪会战、山西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几乎是每战必 人物轶事3 彭士量幼时天资聪慧,秉性刚毅,好行忠勇侠义之事。虽然家境尚可,但是从不贪图享受,刻苦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从小就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非常崇敬,尤其喜欢岳飞、文天祥。小学考入浏阳金江书院。金江书院是浏阳四大书院之一,有一百多年历史。这里名师荟萃,远近闻名,思想自由开放,各种思想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浏阳首个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金江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宋任穷,“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氏三兄弟(黎鳌、黎介寿、黎磊)”、何继善,彭士量、欧阳位、潘裕昆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彭士量就这样在父辈、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小小的胸怀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之心。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进入湖北明德大学学习。1926年1月,彭士量已经在明德大学学习两年了,成绩非常优秀,还有一年后就可以毕业。当时彭士量家境尚可,他本可以选择回家继承父业,也可以在外面谋得一份相当好的工作。当他听到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发动东征讨伐陈炯明并准备 家庭情况4 父亲:彭光谱(字清安),母亲:冯氏。兄:彭士赵,弟:彭士伟,姐妹四个:彭玉一、彭福二、彭静松、彭肖松。由于受兄长彭士量的影响,两个堂弟彭士觉(字帧迪),彭士伸(字勋甫)相继考入黄埔军校,陆续参加了抗日战争。妻:凌源清(结发之妻)、王苏政彭以文(秋湖长女,1925年生),彭业裘(秋湖长子,1929年生,字子健),彭纪德(秋湖次女,1936年生),彭纪俊(秋湖次子,1937年生),彭纪伦(秋湖三子,1942年生)侄:彭业远(字子洪),彭业亿(字子铨)、彭业渠(字子钧);孙:彭果林、彭果克,彭凯,彭方、彭源;孙女:彭安玲、彭小娟、彭微。曾孙:彭康定、彭登、彭康平、彭慧(女)、彭璆(女)、张献、张帆(女)、刘雯(女)遵照彭士量的遗嘱,夫人凌源清带着儿女回到烈士浏阳老家,赡养老人、善待翁姑,含辛茹苦将儿女抚养成人,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一生未再嫁,将儿子彭子健培养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人物评价5 彭士量将军牺牲后,《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美国《前锋论坛报》、英国《伦敦新闻记事报》等中外各报对此会战都有很高的评价。台湾记录的常德会战中写道:此役73军奉命撤退,痛失重镇、蹉跌良将,给73军造成重大损失。但73军暂五师在彭师长率领下与日寇死拼战斗,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拖延了敌人攻略的时间,使我军得以充分准备,为常德会战赢得最终胜利,“彭师长厥功甚伟”。1943年12月24日《中央日报》社论《发扬民族精神》“彭士量等将军忠勇为国慷慨牺牲博得全世界人士的一致赞美,这是我们民族精神最崇高的表现。”日军评价:1943年日军电台广播称七十三军暂五师为“战意坚强、不可轻侮之师”。(大公报1944年2月5日彭故师长生平事迹)“彭士量将军学生出身,廉洁朴实,身居要职,不事产业,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牺牲后家庭度日艰难。彭士量将军是廉洁奉公的楷模,投身北伐和抗日战争,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抗日骁将为国捐躯, 人物纪念6 1944年5月8日蒋中正签署渝字673号,批准彭士量、许国璋、孙明瑾等将军入祀首都忠烈祠。1944年5月14日,在常德会战中牺牲的国民革命军暂五师师长彭士量烈士遗体运至中山纪念堂,长沙市长王秉丞主祭,省府军务处长温静祭奠。原上级傅正模、陈辞修(陈诚)都前来参加祭奠。家属有其兄士赵,弟士伟,妻凌源清,子子健,女以文一同泣祭。出殡时民众沿途拜祭,将其公葬于南岳文革中彭士量墓惨遭损毁,后修复。1992年10月,为配合政府寿岳衡山规划,彭士量墓由忠烈祠驾鹤峰寿苑迁移至忠烈祠东岗。2000年左右,在政府和亲友的帮助下,其长子彭子健亲自监工,再次将烈士墓修葺一新。南岳忠烈祠有烈士的纪念碑、遗书和墓地。台北忠烈祠有烈士的灵位、大幅照片和中英日三种文字的事迹介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在缅怀他。1985年,其长子彭子健在湖南浏阳,三子彭纪伦在四川资阳分别为其申请烈士。最后四川的申请先得到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经国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