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1)本而事(2)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3);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4)。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5);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6),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7) 【注解】 (1)舍:此处读音「舍」,通「舍」,舍弃。 (2)事:从事。 (3)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减少。 (4)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5)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号」。 (6)巧法令:擅于玩弄法令。 (7)典故另见于《战国策 齐策四》。 【故事阐述】 《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一文,写的是以农立国的治国方针。当时以农业为治国的根本大业,认为工、商为末业。所以文中「民舍本而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工商业,如此国家难以治理。作者认为人民因务农而生产富足,就不会轻易迁移。反之,人民不从事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则农作物减少,就会轻易迁移,这时如果碰上国家有祸难,人民将无心长住乡土。而且人民从事工商业,会耍弄小聪明,因而狡猾多诈,玩弄法令,颠倒是非。 后来「舍本事末」逐渐演变成「舍本逐末」,用来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视枝微末节,不知轻重之意。 【讨论】 (1)你曾经做过哪些舍本逐末、不知轻重的事?其结果如何?请与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我发现她数理成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舍本逐末」,也就是一味地死背公式,但不去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由与道理。这样一来,只要命题灵活了一些,马上就不知所措,还容易发生张冠李戴的误用情形。 例:现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必须从道德层面切入,否则一切作为不过是扬汤止沸、舍本逐末。 【相似成语】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课后时间】 甲:舍本逐末这一句成语在《战国策.齐策四》另有记载,话说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与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悦。但是赵孝威太后从容地回答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良民?没有良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赵孝威太后说的齐国使者无言以对。 乙:请在括弧内填入与舍本逐末相反的成语。 1、按( )就班。 2、循序渐( )。 3、( )图索骥。 4、照章行( )。 参考答案: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按图索骥;照章行事
尊师重道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而在古代的时候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比学习更重要的事就是尊重师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让我们来看下历史上三个尊师的成语故事,哪个是你最熟悉的?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圯(yí)上受书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 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个新成语叫郑人造祖郑丽品,讲的是新郑从二OO三年年、二OO五年、二OO七年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新郑黄帝故里的打造。 为了打造新郑黄帝故里,新郑在二OO三年把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说成是黄帝登基大典传统纪念日,二OO五年又把每年三月三日改成黄帝统一天下成就伟业纪念日,于二OO七年最终把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定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诞辰日,堂而皇之让新郑成了黄帝的故里。 好多人非常奇怪,炎黄起源于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共识,怎么让新郑用了三年时间就把新郑打造成黄帝故里了。 为了打造故里文化,新郑把当地的黑龙庙改成了轩辕庙,把风后岭改成了始祖山,把国家二OO六审批的轩辕庙祭祖直接改成了黄帝故里,听说新郑曾经还准备打造祖龙山,终因耗资超过原来计划几十个亿,注册资金100万元的公司无力承担而流产。 为了纪念新郑黄帝故里造假成功十三周年,有人把这一伟大过程叫郑人造祖。
下列那一个成语故事与火灾预防有关?这是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今日先行公布的3月28日问题,答对即可获得一份180g饲料,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蚂蚁庄园小课堂3月28日答案吧!!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早知道3月28日 1.下列那一个成语故事与火灾预防有关 A、曲突徙薪 B、十万火急 2.正确答案:曲突徙薪 3.答案解析 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比喻事先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生灾祸。 蚂蚁庄园今日正确答案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早知道3月28日的答案了,正确答案是曲突徙薪,别尝试,是否有帮到你们呢?还想要了解蚂蚁庄园的题目答案请别忘了关注游侠手游哦! 蚂蚁庄园 每日最新答案 小鸡宝宝考考你 支付宝蚂蚁庄园 今日小鸡庄园 2022蚂蚁庄园答案 蚂蚁新村答案 游戏APP推荐 永恒卷轴 天剑奇缘 仙侠神域 更多相关资讯攻略请关注:支付宝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