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执掌
梁冀:东汉外戚中最飞扬跋扈的,执掌朝政达二十余年-趣历史网

梁冀:东汉外戚中最飞扬跋扈的,执掌朝政达二十余年-趣历史网

  梁冀,字伯卓,安定郡乌氏县人,东汉时期外戚、奸臣,大将军梁商之子,两妹梁妠、梁女莹为顺帝、桓帝皇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东汉时期外戚干政现象极为严重,而在这些外戚之中,权柄最重且最为飞扬跋扈的,便要当属梁冀了。梁冀本就出身外戚世家,后因姐妹在汉顺帝时期入宫,开始步入仕途,历经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三朝,在汉桓帝初期权力达到巅峰,前后执掌朝政达二十余年。  梁冀出身外戚世家,凭外戚身份入朝为官  梁冀出身外戚世家,其姑奶梁氏(梁冀父亲的姑姑)为汉章帝刘炟的贵人,去世后被其子汉和帝尊为恭怀皇后,由于这层关系,梁冀的父亲梁商因外戚身份被拜为郎中。汉顺帝时,梁商的妹妹和女儿皆进入宫中成为嫔妃,其中女儿梁妠被册立为皇后,妹妹被立为贵人。  汉顺帝早年间曾被阎皇后和宦官废掉太子之位,后因中黄门孙程、王康等十九位宦官发动宫变才重新登上皇位,因此对于宦官和外戚极为宠信,梁商因此在阳嘉四年(135年)时被任命为了大将军。  不过,梁商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乃是因为外戚身份,才得以担任大将军,因此为人处世谦恭温和、虚心荐贤,并严格管束家人和亲戚,不许他们凭借权势为非作歹,因而在朝中的声望着实不错。  相较于父亲而言,其子梁冀不仅学识浅薄,而且凭借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游手好闲、蛮横放肆。不过,凭借着外戚的身份,以及自幼和宦官交好,梁冀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执金吾等职。  永和元年(136年),梁冀担任河南尹,在任期间残暴放纵,多有不法之事,其父亲梁商的亲信宾客雒阳县令吕放实在看不过去,便将梁冀的所作所为告知了其父,结果梁冀被梁商一顿训斥。结果,怀恨在心的梁冀,竟然当即派人在路上刺杀了吕放,然后又嫁祸给吕放的仇家,并因此诛杀了吕放仇家的整个宗族和一百多个宾客。  永和六年(141年),梁冀之父梁商病逝,还没等其下葬,梁冀便被汉顺帝升任大将军。随着身份地位的提升,再加上失去了父亲的束缚,梁冀自此之后开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毒杀质帝迎立桓帝,梁冀愈发权势滔天  汉安二年八月初六日(144年9月20日),年仅三十岁的汉顺帝驾崩,汉冲帝刘炳继承皇位,由于刘炳年仅两岁,尚在襁褓之中,于是只能让太后梁妠代为处理朝政,遂诏命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李固总领尚书事务,梁冀虽然没有接受,但却愈加奢侈残暴。  汉冲帝即位后不久便身患重病,梁冀于是征召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刘缵入京,准备继承皇位。永憙元年正月初六日(145年2月15日),汉冲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刘缵继承皇位,梁妠则继续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朝政大权则掌握在梁冀手中。  由于梁冀主持朝政期间专横跋扈,不仅引起了太尉李固等士族官僚的不满,就连尚且年幼的汉质帝也看其极不顺眼,甚至在朝会上当众称其“跋扈将军”。梁冀眼见皇帝聪慧早熟,担心其长大后更加难以支配,于是在本初元年(146年)闰六月,命人将汉质帝毒死。  汉质帝死后,梁冀想要拥立更为年幼的蠡吾侯刘志为帝,但李固、胡广、赵戒等大臣则认为应该拥立何清王刘蒜,在曹腾的劝说之下,梁冀先通过梁妠罢免了太尉李固,剥夺了他的议政权,然后拥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  虽然刘志已经继承皇位,但却仍有不少人想要继续拥立刘蒜做天子,梁冀为了免除后患,最终将李固害死狱中,而拥立刘蒜的刘文与刘鲔亦被杀,刘蒜则被流放桂阳,后自尽而死。  建和元年(147年),梁冀因为帮助汉桓帝稳定皇位的功劳,得以加封食邑一万三千户,并增加大将军府推荐优异者和保荐茂才的名额,梁冀自此后得以全面执掌朝政,朝中遍布党羽。  飞扬跋扈无恶不作,最终还是难逃清算  汉桓帝在位早期,梁冀的权势地位达到巅峰,这使得梁冀更加的飞扬跋扈,掌权期间奢侈无度、排除异己、巧取豪夺,简直可以说是无恶不作,而其贪污的钱财,甚至比后世的巨贪和珅还要多。  首先是迎娶后妃。梁商的父亲曾献给汉顺帝一个美女,名叫友通期,后因触怒汉顺帝被废出宫,又返回了梁商那里,梁商不敢收留,只得将她嫁了。然而,由于恰好梁商去世,梁冀便又派人将友通期给抢了回来,而且急不可耐的在守孝期间,便和友通期同居了。梁冀的妻子孙寿得知后,便派人将友通期带回家中,剪去头发、划破脸皮、痛加笞打,梁冀无奈之下只得向丈母娘低头认错,这才作罢。  其次是奢侈无度。梁冀掌权期间极尽享受,不仅兴建豪宅、开辟林苑,甚至在修建时公然僭越,俨然皇家园林。林苑西至弘农,东面以荥阳为界,南面直通鲁阳,北面到达黄河、淇河,其中有深山,也有丘陵和荒野,林苑所包围的区域,方圆将近千里。  在惜墨如金的《后汉书》中,便用了多达两百余字描写梁府的奢华,说是梁冀府中亭台楼榭的装饰竭尽奢华,上有桥梁沟通,下有暗道连接,光是人工堆起来的假山就有九坐,府中奴婢不下三千人,而且还蓄养了各种珍奇异兽无数,甚至包括汗血宝马。  最后是巧取豪夺。梁冀官居大将军,先后获封食邑三万户,按理来说也算是高收入了,但由于其平日开销太大,这点钱哪里够花,于是他便用尽各种手段赚钱,甚至不顾身份的公然巧取豪夺。梁冀麾下有一批人,专门收集整理全国富人资料,然后给这些人安上各种罪名,将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然后让他们出钱赎罪,如果给的少便会被处死或流放。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当时扶风县有个富豪名叫孙奋,梁冀便用一辆马车作为抵押,要求从孙奋那里贷款五千万,但孙奋却只借了三千万,梁冀于是命人告发孙奋母亲偷盗,然后命人将孙奋的兄弟全部打死在了狱中,然后将他们的一亿七千多万财产全部没收。  梁冀执掌朝政二十余年,全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三人做了皇后,六人做了贵人,出了两个大将军,夫人、女儿中有七人享有食邑,三人娶了公主,其他官至卿、将、尹、校的多达五十七人,梁家当时可谓权势滔天。  不过,由于梁冀长期独掌朝政,大权旁落的汉桓帝对此早已不满,最终借着“邓猛女事件”,派兵包围梁冀府邸,收缴了其大将军印绶,梁冀与妻子孙寿被迫自尽,汉桓帝随后又对梁冀的亲族和党羽展开清算,仅是受牵连而死的公卿、列校、刺史及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多达数十人,被罢免官职的则多达数百人。  事后,朝廷没收了梁冀的全部财产,经过变卖后共获三十多亿,而正是由于这笔收入,汉桓帝大喜之下,当即下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赋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1-18
权柄,太监手握权柄,就一定是坏事吗?

权柄,太监手握权柄,就一定是坏事吗?

不请自来,这是个有趣而且应该让我们重新认识的问题权柄。我们听过太多太监把持朝政,祸害朝纲的故事,但是是不是每个手中有权的太监都是做出了这种事呢?难道就没有哪个太监做了利国利民的事吗? 高力士高力士(684年-762年),作为唐朝著名太监,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可以说是深得唐玄宗赏识,甚至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 李隆基也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可以说唐玄宗是有多信任他了。 回顾一生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权谋的太监之一。父冯君衡因罪被“裂于冠冕,籍没其家”。因此,他幼年时即与母失散。圣历初,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将他阉了以后送入皇宫内。高力士从小聪慧,办事机敏,武则天女皇很喜欢他,命他在左右待奉。后因事触怒了武则天,被责打以后赶出宫去,由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高延福原为武三思家奴,与武三恩关系密切,高力士因此常出入武家。 一年后高力士得以再次入宫,隶属司宫台。“神龙革命”中他随机应变,择主而事,投靠李隆基,将主子武则天拉下马。后又出谋划策,助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太平公主,终成唐明皇最忠实的心腹奴才。而且,高力士在创造唐朝“开元盛世”的过程中出过不少力,献过不少良策,这在中国历届太监中,算是出类拔荟的高人了。 忠心耿耿、才华横溢的高力士一生侍候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一说他是孤儿,年幼无依,各处流浪,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    高力士在宫中风风雨雨几十年,交结李隆基,成为其心腹,帮助玄宗登上帝位,尽心服侍明皇,又促成了杨玉环和唐玄宗这一段惊世骇俗的不伦爱情,至于李白唤高力士脱靴,使杨贵妃研墨的故事,更是大家烂熟的桥段了。   他在长安很高贵,而在流放地巫州却无人理睬,但即便如此,他的忠心也时时向着玄宗、肃宗和大唐的天下。“高力士遇赦还,至郎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更是说高力士听到玄宗死亡的消息后,恸哭不已,绝食七天,最后呕血而亡。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秦桧为何执掌权柄20年?   秦桧乃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 年。但是其得势期间,却享尽荣耀,从1131年起开始执掌南宋朝廷的权柄,到1155 年在权势巅峰中死去,历时二十余年。除了中间有几年罢相外,基本上都是位居要 职,既得到皇帝赵构的宠幸,又对南宋朝廷的兴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为 何皇帝对他如此宠信?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政治格局。公元1130年秋天,流亡海 上回到越州(浙江绍兴)不久的南宋小朝廷再度进入紧张状态。亡宋之心不死的金 人在这年九月策划并扶持一个新的傀儡政权——伪齐皇帝刘豫之后,又一次发动秋 季攻势。  面对来犯之敌,南宋朝廷内无御敌良策,外乏统一指挥。西线富平兵败, 川陕告急;东线楚州失守,守臣赵立力战身亡,两淮吃紧。惶惶不可终日的宋高 宗,于十一月间接见了自称“杀监己者”逃离金营、冒死归朝的前御史中丞秦桧, 宋高宗大喜过望,情不自禁地大赞其“朴忠过人”,力排众议,委以重任。  由此秦 桧开始了执掌南宋朝廷权柄的风光岁月。宋史在评论秦桧时说:“秦桧两居相位者,几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 和误国,忘仇灭伦。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其顽钝无耻者,率为桧用,争以诬 陷善类为功。他们诬陷打击忠良,无罪可状,不过曰镑讪,曰指斥,曰怨望,曰立 党沽名,甚则曰有无君心。  ”此人在权力中心如鱼得水二十载,必有过人之处。首先,从其为官个性看,秦桧深谙专制社会的生存法则,即阴险狡诈,不急不 躁。比如,在皇上要决策求和时,一再给皇帝思考的时间,并没有急于付诸实施, 而是充分尊重皇帝的想法;同时在与朝臣的辩论中,显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从不 力辩、争得面红耳赤,这样想必连皇帝也觉得此人风度涵养都到位。  专制社会不是正需要这样阉人式的官员吗?其次,他有着极其厉害的政治手段。如背后拨弄是非、造谣离间、出卖同他共 事的大臣。言语不多,却能一语害人。李光曾与秦桧争论,发言稍微触犯了秦桧, 秦桧就不说话了。等李光说完,秦桧慢慢地说:“李光没有做大臣的礼法。  ”赵构 听后,对李光十分生气。所以史书上指出秦桧凡陷害忠良,一般是用这种权术。再次,他一意孤行,排除异己,必欲置反对者于死地而后快。他还屡兴大狱, 株连无辜,迫害与他稍有微异的人。岳飞被害时,株连坐牢者六人;审讯岳飞的大 理寺丞认为岳飞无罪的,均遭贬黜;上书为岳飞喊冤的,被捕杀于狱中。  赵鼎被贬 谪后,他的门生弟子、僚属都被虚构罪名加以陷害。当然,秦桧在巩固权力上也有一套,就是要做强做大、鼓噪造势,使得小人们 成群结队、争相投靠,如孙近、韩肖胄、楼炤、王次翁、范同、万俟离、程克俊、 李文会、杨愿、李若谷、何若、段拂、汪勃、詹大方、余尧弼、巫假、章夏、宋 朴、史才、魏师逊、施钜、郑仲熊之徒,都是闲官小官,都被提拔重用。  这些人因 此都视他如再生父母,对其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秦桧就这样结成了一个紧密的战 略同盟,在官场上呼风唤雨、残害忠良、排除异己、腐蚀朝政。相反,岳飞、韩世 忠等人在战场上厮杀了半生,却落了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果。真是君子蒙 冤,小人得志,幸亏历史自有定论。  秦桧活着的时候,何等的风光无限。秦桧死后 七年,岳飞被平反昭雪。后人将秦桧等四名谋害岳飞的主谋用白铁铸像,永跪岳飞 面前,可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资讯百科 2022-06-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