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如果非常在意女性特定疾病,就选择可附加女性特定疾病的重疾险女性重大疾病保险。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购买重疾险。 一、自身体况如何? 体况信息涉及健康告知原则,是产品选择最重要的前提。 体况的基本信息一般包括:目前已知体况、过往体检报告、过往住院记录、过往病史、身高体重(BMI信息) 。 了解了自己的体况信息,还需要了解健康告知的原则,这样大概也就清楚哪些需要告知,哪些不需要告知了。 如果有需要告知的健康异常,那就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健康告知宽松的重疾险,争取做到能够正常承保。 二、确定保额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重疾险也不例外,因为我们申请理赔时能得到多少理赔保险金,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的“保额”。 保额太低的话,如果不幸得了重疾,理赔金可谓是杯水车薪,也就失去了购买保险的意义。 一般情况,合理的重疾险保额是年收入的5倍或者是5倍年支出(房贷、车贷、家庭日常支出、孩子抚养费、老人赡养费等) 为什么是5年呢? 根据来源于“癌症五年生存率”,当然,以上只是一般情况而言,保额需求没有恒定的公式,最后还是要回到个人具体需求。 三、确定保费预算 一般情况,家庭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15%是合适的,建议最高不超过15%(个人也可以按照此比例)。 保费占比过低无法有效覆盖风险缺口,保费占比过高又会对日常的生活品质造成影响。 所以保额够用就可以了,不要盲目追高。 如果您家的保费支出超过年收入的20%都不能有效覆盖风险缺口,那就要仔细分析是不是买的产品性价比太低。 这里的保费占比指的是健康保障+身价保障的险种,不单单是重疾险。 四、确定购买什么类型的重疾险 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对重疾险进行如下分类: 按保障时间:保终身 、保一段时间; 按保障内容:保障重疾和轻症;保障重疾、中症和轻症; 按现金价值:储蓄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 按照赔付次数:赔付一次 、 赔付多次; 按照重疾分组:重疾分组、重疾不分组; 按照身故责任(赔付保额):有身故责任、无身故责任。 如果保费预算有限,就选消费型、定期(可选保到60岁70岁)、保障重疾和轻症、赔付一次、无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如果保费预算充足,就选保障终身,保障重疾、中症和轻症,重疾不分组、赔付多次、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如果预算充足,建议选择重疾险的优先顺序是:重疾不分组并且多次赔付>重疾分组并且恶性肿瘤单独分组并且恶性肿瘤多次赔付>重疾分组且恶性肿瘤单独分组且恶性肿瘤单次赔付>重疾分组且多次赔付>重疾不分组并且单次赔付 当然,以上只是对一般情况的建议,最终还是要根据自身预算情况,在确保不降低保额的前提下,挑选适合自己的重疾险或者进行产品组合。 五、确认是否包含高发轻症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只对 25 种重疾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确定,对轻症没有统一的标准的,也造成不同公司对轻症的数量与种类都有一定的不同。 与高发的前6种重疾,所对应的高发轻症的保障,是需要大家重点关注的。 需要提醒大家,有些公司的重疾险产品,对于高发轻症的保障是不足的,所以这块需要大家重点关注。 综上,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购买重疾险的一些建议,如果确定是自己购买,一定要认真学习保险知识,千万不要买错。 如果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购买,需要告诉其自身的或者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他会帮您选择适合您的保险产品或者制定家庭方案,详细讲解保险条款、投保须知及注意事项等,让您知道保什么、不保什么等等,让您明明白白买保险。
1. 保险金额是以基本保险金额为基础金额,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给付金额。通常我们在保险合同上可以看到“基本保险金额”,这个金额不一定是发生保险事故时可获得赔偿的钱,真正赔付的钱我们称之为“保险金额”,是以“基本保险金额”为依据在合同中约定的。例如,某寿险条款约定,疾病身故赔付基本保险金额,意外身故赔付两倍基本保险金额;再比如,在保单生效后的10年内身故,额外赔付50%的基本保险金额。 2. 保险费是投保人要缴纳的钱,是基于基本保险金额计算出来的。保险产品一般会配套费率表,按照不同的保险期间、缴费期限以及被保人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分组,列示单位基本保险金额(例如每千元)对应的保险费。确定了保险方案,配合上费率表,就可以计算出每年所要缴纳的保险费。 3. 保险费可以分为两大类:平衡保费和自然保费。投保时约定,缴费期限内定期缴纳保险费相等,不管是保险条款中明确约定保证不变,还是写明“保险公司保留调整费率的权利”,都被称为平衡保费。对于我们常见的医疗保险,每年续保时的保费都不同,这种随着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的变化而调整的费率结构,被称之为自然保费。 普通发票上的金额是什么意思? 普通发票上的金额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普通发票上的金额所代表的意思,就要先知道有哪几种种类型的普通发票,不同类型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所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所以,首先来了解一下目前主要的几种发票类型: 1、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如图一) 2、卷筒发票。(如图二) 3、定额发票。(如图三) 根据不同的普通发票类型,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各自上面金额所代表的不同意思。 一、增值税普通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上的金额主要有“金额”、“税额”、“价税合计”这三个。“金额”表示的是此笔业务的不含税金额,也就是会计上入账时要计入收入的金额,就是开票企业的收入。“税额”是此笔业务发生后企业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价税合计”里的“价”是上面所说的“金额”,“税”是上面说的“税额”,二者加起来就是“计税合计”,这个合计金额一般代表的也是此笔业务的合同金额。 我们个人消费者去购物,支付的金额都是含税的金额,也就是这个“价税合计”。 二、卷筒发票。 卷筒发票上的金额只有一个,这个金额实际和上面说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上的“价税合计”是一个意思。里面又有“价”,又有“税”。这个金额除以(1+相应的税率)就得到了类似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金额”,这个“金额”再乘以相应的税率就得到了类似增值税普通发票的“税额”。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卷筒发票上额金额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价税合计本质是一样的,知识变现形式不同而已,前者是一个总金额,后者是分开三个金额。 三、定额发票。 定额发票上也是只有一个金额,类似卷筒发票,它上面金额的意思和上面所说卷筒发票的金额相同,可以参考理解,在此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