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抗战
迪化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在哪里?

迪化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在哪里?

我是萨沙迪化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我来回答。 大后方主要就是这几个省,川滇黔云贵康陕。 中国的大后方主要就是西南和西北几个省份,包括西南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康、西藏,另外还有西北的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 这些省份大体是被敌人战火波及较少,或者干脆没有波及的。 其中,四川、西康、西藏、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基本没有被敌人陆军攻击过。 有人说西北是大后方,这是大错特错的。 在民国时期的西北,不但经济落后,人口也稀少。 以西北人口最多的陕西省为例,1937年抗战爆发时,仅有1015万人口。 西北其余各省人口都很稀少,比如青海才148万人口。 新疆省人口在1928年为255万人,但汉人不到10%,只有十几万人。 同时,西北各省经济非常差。 以经济比较好的新疆为例,民国初年每年财政收入才320万两白银。 而新疆养军队,每个兵每年也要60两白银。 而新疆当年局势混乱,各种叛乱、分离、割据势力多如牛毛,没有几万人的军队根本无法控制局面。而新疆全省财政收入,只能养兵4万人。 但大家看清楚,这是财政收入,不是财政盈余。政府还要应付大量的财政支持,实际上新疆每年仅有几十万两白银的财政盈余,连养兵都不够。 换句话说,新疆这种地方,经济上自给自足尚且困难,对于抗战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其实整个西北都是如此,陕西省在民国时期也是非常贫穷的,粮食尚且有很大缺口。 其实陕西真正强盛是汉唐时期,到了唐朝中期就开始衰败。这主要是关中平原自然条件恶化,水资源匮乏,导致粮食产量巨减。 相比西北,西南才是毫无疑问的大后方。 西南各省都非常重要,真的是为抗战出钱出力,尤其四川作为重要。 据《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统计,抗战八年,四川总计共征壮丁257万8810人,居全国各省之冠,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521人的五分之一。 这些壮丁都是补充兵员,也就是说四川为抗战就提供了高达250多万兵员。 相比起来,西北各省差了十万八千里。 比如青海仅仅提供壮丁1万8000人,宁夏2万3000人,甘肃较多为38万人,最多的陕西为88万人。 除了提供兵员以外,四川官兵伤亡也是非常惨重。 据何应钦的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阵亡26万3991人,负伤35万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多人。 四川还提供了抗战继续的大量资源。 仅1941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从四川收谷8228.6万市石,占当时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 要知道,当时四川老百姓其实也陷入饥饿中,很多种大米的乡民,自己都吃不饱大米,仍然全力支持抗战。没有四川的粮食,抗战根本就坚持不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会饿死。 另外,四川还提供了巨额的财政开支。当时西南西北各省都很穷,就是四川相对富裕。 为此,四川负担了国民政府30%的财政,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出钱出物支持抗战。 到了抗战后期,中央军的部队中,几乎每一支都有大量四川籍士兵,作战军队吃着四川的粮食,枪支弹药也是四川的兵工厂生产,坚持抗战。 可以说,虽然说大后方各省都有贡献,但西南各省明显强于西北,而四川又是贡献最大的省份。 大家看看这张图,看到了什么?牺牲的川军士兵甚至没有一双布鞋,他是穿着草鞋牺牲的。当年川军士兵就是穿着草鞋和单衣,带着斗笠,靠着两条腿一支枪,苦战八年获得了抗战的胜利。

资讯百科 2022-05-22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世界军力前10的国家有哪些呢?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世界军力前10的国家有哪些呢?

世界军事力量前十名的国家有哪些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世界权威军事排名机构——全球火力(GlobalFirePower)网站发布的2019全球军事力量排行榜显示,世界军事力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依次排名是:1、美国,2、俄罗斯,3、中国,4、印度,5、法国,6、日本,7、韩国,8、英国,9、土耳其,10、德国。 从2019年全球火力发布的军力排行榜数据来看,美国军事力量蝉联世界第一,俄罗斯和中国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排名前五位的国家还有印度和法国,和去年的数据并没有任何变化。而世界军事力量前十名的排名还是稍有变动,日本从第八位上升至第六位,而英国则从第六位跌至第八位,相当于日本和英国调换了一个位置。其他如韩国排名第七,土耳其排名第九,德国排名第十,都没有变化。 根据全球火力网站的资料,在编制排名时,统计了50个因素,军力排行榜的排名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和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还有包括其详细军力的多样性。影响世界军事力量排行榜的结果的还有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交通系统能力,自然资源开采能力、国家金融能力和军队人数等因素。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火力”军事力量排行榜的指标,差不多有点综合国力比拼的意思,因为上述指标都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当然,全球火力军力排行榜在编制排行时并没有统计一个国家的核武器数量,但其存在本身就是被视为一个加分项,它还指出,北约国家因为资源的上分工而获得不小的加分项。 军力排名前三的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军事力量人力资源上:美国总人口3.26亿人, 适合服役的人力资源总数为1.4亿人,必要的时候可以征召1.2亿名17岁至45岁的人入伍,每年能补充的新兵数量为420万人,目前美国现役军人为143万,预备部队85万人。 俄罗斯总人口1.45亿人,其中6910万人可以服役入伍,每年有135万人达到征召入伍的年龄,目前,俄罗斯现役部队为76.6万人,预备役248万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接近14亿人,必要时可以征召入伍的军人为7.5亿人,每年有1950万人达到服役年龄,目前我国军队现役人员为228万人,预备役部队230万人。 为什么俄罗斯军事力量很强大? 据环球网报道,在5月27日索契国防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制定了为武装部队装备远程精确武器和其他现代打击武器的目标,俄罗斯军队战斗力将更快、更高、更强。此外,普京还单独强调俄罗斯需要大力发展军事运输航空,以使军队的机动性更加灵活,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军用运输机和重型直升机。同时普京也对疫情导致的经济放缓和财政不足表示了担心,这些不利情况已经开始影响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生产和发展。 在索契国防会议上,普京总统还重点讨论了高超音速武器、运输航空、军用激光器和战斗机器人的生产。对近几十年来军事冲突的分析和世界主要军队的发展经验表明,有效使用各种基座的巡航导弹以及制导弹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方面,俄罗斯陆军和海军要充分配备这种现代高精尖武器。 普京说,国家军备计划有一个优先领域,就是高精度远程武器。我们可以看到,在前几年俄罗斯诸如“口径”系列导弹和“匕首”弹道导弹等远程高精度武器的采购占了很大比例。俄军现在接收了最新的Kh-101和“口径”远程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作战-战术综合体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大口径多管火箭发射器和各种口径的制导航空炸弹。这些武器的性能往往优于外国原型武器,在某些方面也很独特,这一点已经在针对叙利亚境内恐怖分子的实际作战行动中得到证实。 普京还强调需要发展空军的军用运输航空,空军的协调工作及其高可用性决定了部队的机动性和在远距离快速重新部署的可能性,这对俄罗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俄罗斯军队应该是紧凑而有效的。普京总统说,目前正在完成伊尔-112V轻型运输机的国家测试。此外,五架伊尔-76MD-90A系列飞机将在今年年底前交付给部队。 俄罗斯航空工业正在使用国产部件对安-124超重型运输机进行改进升级,以保持安-124超重型运输机的寿命和技术可靠性。伊尔-112V轻型运输机的国家测试正在完成,并计划在今年交付两架飞机。在全新的技术基础上恢复了新式伊尔-76的生产。普京说:“到今年年底,该部队将收到5个伊尔-76MD-90A的系列生产型号,俄罗斯国事业需要大量的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 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军事运输航空兵开始迅速“枯竭”。今天,俄罗斯有机会和资金在下一次重整军备计划的框架内认真增加军事航空运输的实力。现在的任务是生产足够数量的运输机。俄罗斯目前的重点是加快配备了新发动机的伊尔-76MD-90A和伊尔-112V轻型运输机的计划,以取代老化的安-22、安12和安-26运输机,同时恢复安-124的大修翻新和生产。 索契会议还讨论了俄罗斯海军的重大造船项目,包括航空母舰和“领袖”级核动力驱逐舰。去年铺设了两艘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加快建造了现代化的导弹护卫舰,现有的大型作战舰艇也正在进行配备的现代改装。俄罗斯很有可能在下一个《国家军备计划》(2024~2033年)重新讨论建造全新航空母舰的问题,届时将更好地规划设计和造价评估,并确定其建造地点。 普京说,目前俄罗斯海军有20艘舰艇正在建造和现代化改装。这些舰艇配备了功能强大的现代导弹,这些导弹在精确度和目标破坏范围方面都有改进,这种有效的武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军事行动区的局势,并确保消除针对俄罗斯的任何侵略行动。

资讯百科 2022-05-20
国军五大主力,国军五大主力在抗战中的表现?

国军五大主力,国军五大主力在抗战中的表现?

  抗日战争後,国民政府重新命名组建的新编第一军国军五大主力、新编第六军〔简称新一军、新六军,下同〕、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前为七十四军〕、整编第十一师〔整编前为第十八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也是抗日战场上国军的五支英雄部队。这五支部队,在同日寇作战中战功赫赫,屡创强敌,为中国人打出了威风,誉满中外。     抗战硝烟中诞生的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   一九三六年三月,蒋介石接受徐庭瑶考察欧美军队现代化装备後所提出的建议,在南京成立陆军交辎学校。一九六七年,在交辎学校基础上又扩编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  全面抗战爆发後,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的两个连参加淞沪会战。一九三八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后扩编为第二○○师。同年冬该师又扩编为新编第十一军。一九三九年一月,番号又改为第五军,杜聿明任军长,下辖第二○○师〔师长戴安澜〕、荣誉一师〔师长郑洞国〕和新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  第五军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唯一的机械化军。在杜聿明统率下,该军注意训练,士气旺盛,号称新军,一时蜚声全国。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五军在昆仑关战役中奋勇搏杀,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坂垣征四郎所部的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歼敌六千余人,取得重大胜利。此役後郑洞国调升,带走荣誉一师,第五军由广西移驻云南,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调归其建制。     一九四二年三月,根据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及英方请求,国民政府令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赴缅甸对日作战。三月上旬,第二○○师到达同古,接着便在此与日军发生第一次恶战,歼敌五千余人,在中国远征军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由于孤军深入,日军凶悍,第二○○师被迫撤退。新二十二师继而在斯瓦战役中重创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四月中下旬,第九十六师又在平满纳抗击日军两个师团的猛烈攻击,虽伤亡甚重,但阵地始终未被敌人突破。因中美英三方在战略上的矛盾及指挥上的混乱,导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并于4月底开始撤退。  第五军的第二○○师、九十六师历尽磨难,撤回国内;而第五军军部、新二十二师及第六十六军的新三十八师则撤退至印度。这次撤退损失惨重,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指挥部队撤退中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噩耗传来,举国悲恸,蒋介石亲自为其举行葬礼,中共头目毛、周、朱、彭等均打电报表示哀悼。  第五军在出国作战前共有四万两千人,战斗中死伤七千三百人,而在撤退中死伤竟达一万四千七百人,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在穿越缅北野人山中丢掉性命的,当时的情景实在是惨不忍睹。许多将士后来回忆谈起那段遭遇时,仍不免为之动容。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在汉口组建第七十四军,俞济时任军长,下辖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师和俞济时自兼师长的第五十八师。  该军成立後不久就奉命参加淞沪会战,一战便名震淞沪,真乃“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参加完南京保卫战後,第七十四军被调至湖北沙市休整,补充乒员。一九三八年,第七十四军又先后参加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十一月,该军开赴湘阴、长沙一带整训,并扩充为三个师,分别为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第五十八师〔师长冯圣法〕、第五十七师〔师长施中诚〕。  一九三九年,俞济时又率部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一九四○年,俞济时升职,由王耀武任七十四军军长,李天霞接任五十一师师长一职。王耀武对蒋介石的提拔感激涕零,立誓要将第七十四军训练成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服从指挥的军队。一九四一年三月,王耀武指挥七十四军参加上高会战,大败日军。  军政部长何应钦曾在国民参政会上说,这次作战是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第七十四军因作战有功,国民政府特颁军中最高奖旗——飞虎旗一面,以彰其功,第七十四军也一时名声大噪,被誉为“抗日铁军”。   上高会战後,第七十四军又参加了後两次长沙会战及浙赣会战、鄂西会战。  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的常德会战中,该军表现极为英勇。当时第五十七师固守常德,与日军血战十六昼夜。日军先後使用飞机、大炮、毒气轮番进攻,第五十七师官兵伤亡殆尽,最後师里所有勤杂政工人员全部上阵,余程万师长亲率卫队参战。   官兵弹尽肉搏,誓死拼杀,战场惨烈空前。  此役仅五十七师就毙伤日军万人以上,再次打出了“抗日铁军”的声威。蒋介石在给余程万的电文中说:“欣悉我五十七师全体官兵保卫常德,奋勇歼敌,已引起全世界各友邦最大之敬意”。一九四三年五月,周志道接替李天霞任五十一师师长,一九四一年余程万接替施中诚任五十七师师长,五十八师师长先後由陈式正、廖龄奇接任,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张灵甫又升任该师师长。  常德会战後,王耀武调升,施中诚接任第七十四军军长一职。後施中诚又率部参加了长衡会战,五十一师和五十八师也表现不俗,真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资讯百科 2022-05-17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抗战胜利日是哪一天?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抗战胜利日是哪一天?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扩展资料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立法纪念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014年2月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强调,制定该决定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关于纪念日日期的确定,草案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抗战胜利日

资讯百科 2022-03-2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