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放走
董卓为什么要放走袁绍?详解其原因-趣历史网

董卓为什么要放走袁绍?详解其原因-趣历史网

  董卓为什么要放走袁绍?放走袁绍,非董愚蠢,实为不得已而为之。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年少时有人曾言:卓“少好侠,常游羌中”“性粗猛有谋”董卓少时家境殷实,且颇擅武力,养成了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  为取得羌人首领的支持以及控制整个羌族部落,董卓大散家财,用于招待和笼络各个部落的首领。羌人一方面对董卓骄横、粗暴的性格感到畏惧,一方面又看中董卓的豪义和其殷实的家境,皆愿与之交。此后不久,董卓便控制了陇西境内的羌族部落。  除了羌人以外,董卓还大量结交当地的豪强,保持其在当地的地位和影响力。其大肆收留和豢养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利用各种手段不断地兼并其他势力,以此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为今后的势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东汉汉桓帝政府内忧外患,日益衰弱,仅其西部的羌人部落就让汉桓帝头疼不已。于是盘踞于陇西境内的董卓很快就进入了汉桓帝的视野。桓帝时期,董卓先后担任过羽林郎、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郎将等职。在任中郎将时,其与黄巾军战争兵败,获罪革职,被贬回陇西。  灵帝时期,北方羌人北宫伯玉与李文候发动叛乱,兵逼三辅和园陵。当时东汉政府外戚和宦官集团斗争日益激烈,朝廷已无可用之人。陇西董卓遂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与张温、袁滂、周慎等屯兵美阳,迎战羌族叛军。由于抗敌有功,董卓晋升台乡候,食邑千户。之后又升任前将军,平叛马腾、韩遂。此时董卓羽翼已丰,势力已成。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新帝刘辩继位。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及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把持朝政,斗争日益剧烈,时任大将军何进为进一步削弱宦官实力,控制皇权,力邀蛰伏河东已久的董卓入京,实行“清君侧”。董卓知道,入主东汉政权中心的机会已然到来。得到何进的密令,便即刻领军进京。途中得知何进已被张让等人诛杀时,便立即变道直奔皇帝刘辩所在地北芒。  将少帝刘辩迎回皇宫后,董卓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并用计收编了时任车骑将军何苗以及京城卫戍的军队,巩固和扩大了自己在京城中的军队实力。于此,董卓正式拥有了左右东汉朝政的军事力量,正式接管东汉政权。  掌管政权后,董卓凶狠残暴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朝内以鸿门宴的方式排除异己,朝外纵兵实行“收牢”政策,烧杀虐夺,无恶不作。  曹操曾有诗嘲讽倒行逆施的董卓: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薤露行》  董卓逆行倒施,使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诸侯纷纷举起讨伐董卓的旗帜,其中声势最大的抗董集团正是袁绍率领的同盟军。初平三年,董卓被吕布以奉诏诛杀乱臣贼子的名义诛杀于未央殿殿外,董卓执掌东汉的时代结束。  这位袁绍又是何人呢?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汝南袁氏乃东汉名门,据《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拥有如此背景的袁绍,二十岁即任濮阳县长,不久便有了精明能干的五星好评。之后其父母相继病故,袁绍守孝六年。丧期结束后便一直在洛阳隐居。期间也曾收到朝廷的辟召,只是此时的东汉政权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宦官专政之风盛行,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遭受了残忍的迫害,故而朝廷的辟召被袁绍拒绝。  隐居期间,袁绍私下结识了如张邈、许攸等“党人”及诸多侠义之士,帮助其躲避宦官集团的迫害。直到东汉朝廷取消党禁之后,袁绍才遵从时任大将军的何进的辟召,入朝为官。  中平五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不久之后,袁绍便向大将军何进进言,欲除掉朝中把持朝政如张让、蹇硕等宦官。此时何进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于是密令时任并州牧的董卓率军进京辅助其除掉宦官集团。  董卓原本听从外戚何进的密令率兵进京,配合袁绍和麾下的军队诛杀宦官一党,未料到何进自己先被张让等人诛杀。正当袁绍在内宫大肆屠戮宦官的时候,董卓率领军队抵达洛阳西郊。并寻求机会掌握了当时的少帝刘辩,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朝廷内外最黑暗的日子已然到来。  逐渐掌握东汉政权的董卓十分蛮横,为建立自己的权威,其邀请袁绍密商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的阴谋。袁绍却不赞同这种做法,并与董卓起了争执,摔门而出。董卓本想杀掉袁绍,却被身边的人阻止了,并将通缉袁绍的命令撤销,还给了逃跑的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头衔,赐爵位为邟乡侯。  那么为何霸道蛮横的董卓能听身边人的话语,不追杀袁绍,且给了其官职和爵位呢?  董卓很清楚袁绍的底细,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追杀过急,势必会导致其破釜沉舟,做出困兽之举,而自己刚入京城,所带部队仅3000余人,势力尚未稳固,虽说天子掌握在自己手中,却名不正言不顺,政令并不通达,一旦袁绍逃脱,凭借袁氏家族的威望,其定会召集豪杰,拉起队伍反抗,到时各地州郡都会乘势而起,整个东汉的局势就不是董卓自己能控制得了。  若此刻赦免袁绍,封给他一个官职和爵位,如此一来,袁绍必定会庆幸免罪,感恩自己,至少短期内不用担心其发动兵变。而这就能给自己巩固现有的地位赢得充分的时间,掌握东汉的政权也免除了后顾之忧。  故而放走袁绍,非董愚蠢,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换句话来说,董卓此举还是非常聪明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1-16
董卓为什么放走袁绍-趣历史网

董卓为什么放走袁绍-趣历史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1-15
克里人,惊奇队长为何要放走反派?

克里人,惊奇队长为何要放走反派?

因为真正的背后操纵这一切的是“至高智慧”克里人,而“至高智慧又是克里人最后结合体”,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电影出现的两个主要反派,一个是指控者罗南,另外一个是星际战队的队长罗格,都不是主体,解决他们并没有什么用处,真正要解决掉的是这件事情的源头! 至高智慧想要得到光速引擎为克里人所用,可以说,指控者罗南与星际战队队长罗格一样,有至高智慧的指示,在电影中,克里人的统治者,就是至高智慧,这至高智慧是何许人也呢? 至高智慧可以说是整个克里人的核心,是克里帝国的最重要的东西,但它不是生物体,而是一种与奥创类似的超级人工智能,虽然克里人对这种情况的称呼与地球不一样,但产物是差不多的,它也自己独立的意识,它集结了整个智慧的结果,并且它涵盖了克里人的科学,哲学,军事,等等所有克里人的思想,它是整个克里人最后运算部门,所有克里人的行动都会依照至高智慧来行动!这是他们所谓的“任务”。 罗格曾经说过,他们克里人死亡之后,智慧会融入到“至高智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至高智慧”就是整个克里人起始点,也是终结点,最终,克里人会与“至高智慧”融为一体,他们的中心思想也是一样的,也可以是“至高智慧”代表了整个克里人! 所以在电影中,惊奇队长知道就算把罗格与罗南给杀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源头不是他们!还有就是惊奇队长一直把劳森博士的理想放在心中,劳森博士制造光速引擎并不是要发动战争,而是要终结这场不平等的战役,是为了给斯克鲁人寻找新的家园,并且阻止克里人这样在星际中四处掠夺,抹除其他种族! 所以惊奇队长也不会轻易的就灭杀克里人,她如果那样做了,与之前克里人对待斯克鲁人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只要解决这个事情的源头,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劳森博士的天马计划,无疑是对克里人的最大威胁,这样做,无疑背叛了克里人,背叛了“至高智慧”,所以至高智慧就派人来到地球,想要阻止劳森博士,并且把光速引擎抢到手,为克里人的扩展提供强大的武器,但光速引擎被惊奇队长吸收了之后,惊奇队长对克里人来说,就是一个人形武器! 所以惊奇队长把罗格带到克里人的地盘之后,修改她的记忆,给她灌输克里人的蓝色血,想把惊奇队长改变成克里人,但结果,惊奇队长找回记忆并且摆脱了克里人的控制,把压制住的能量爆发出来,罗南来到地球,就是为了抹杀斯克鲁人,并且找到能量核心,也就是宇宙魔方,但罗南的攻击全部被惊奇队长拦截下来,之后更是损失了一艘战舰,看到惊奇队长如此狂暴的战绩,罗南立马怂了! 不过罗南还是有野心的,在他逃走之前,居然想把惊奇队长为己所用,不得不说罗南真敢想,而惊奇队长并没有全部把罗南的舰队都毁掉,一个原因是罗南并不是幕后主使,另外一个就是她的宗旨,她并不是要挑起事端,而是想要结束事端。 回到地球的惊奇队长找上罗格,对于罗格,惊奇队长是有一些莫名的感情的,因为罗格教会了她许多东西,纵使罗格骗了她,她也不可能把罗格给杀了!电影最后罗格还非常二的说了一句,不用超能力与他打,结果惊奇队长就不爽他,直接打,打了之后设定坐标打算把罗格送会克里人的星球,但这个时候罗格是惊恐的,他这次任务失败,东西都没有带回去,回去之后,面对他的是惩罚,这比杀了他还让他惊恐! 惊奇队长放走他们两个也没有什么,只要找到至高智慧,这一切就会结束,电影最后惊奇队长也离开了地球,不过不知道她是直接去克里人的星球,还是去了其他地方,因为在《银河护卫队》里面,克里帝国显然没有被毁灭,罗南出现在山达尔星对其入侵! 不过这里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克里人的对山达尔星的态度,罗南的计划不归他们管辖,这是罗南的自主行为,本来克里人是要与山达星签订和平协议的,但罗南不接受这种协议,从这里看,惊奇队长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她的目的在于促进克里人与其他星球的和平!

资讯百科 2022-05-2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