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原名杨彦岐,生前为一位著名导演,生前作品分别为﹑﹑﹑﹑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个人档案4职业生涯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易文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20年11月26逝世日期:1978年3月29日代表作品:<空中小姐>﹑<金缕衣>﹑<青春儿女>﹑<快乐天使>﹑<温柔乡> 简介2 易文,原名杨彦岐,生前为一位著名导演,生前作品分别为<空中小姐>﹑<金缕衣>﹑<青春儿女>﹑<快乐天使>﹑<温柔乡>等。易文(1920年11月26日-1978年3月29日),原名杨彦岐,生前为一位著名导演,1920年11月26日出生于北京,1925年随父母迁居于江苏,1936年,年仅16岁的他,便编写第一个剧本<时代中>,但未获采用,1937年卢沟桥事变,17岁的他与全家迁往上海定居,就读于上海著名学府圣约翰大学文学系,1941年以21岁之龄毕业,1948年开始,他便开始于香港为影片公司编写剧本,1951年,他便开始以易文作为他的笔名。易文生前喜爱吸烟,1969年初,48岁的他被诊断出他的呼吸系统出现毛病,自此之后,易文的健康状况开始每下愈况,渐渐转差,直至1978年3月29日,易文因呼吸系统衰竭而于香港与世长辞,终年5 个人档案3 姓名:易文性别:男出生年月:1920年11月26国籍:中国朝代:现代籍贯:北京民族:汉族身份:导演 职业生涯4 易文在编剧及导演生涯以外,还担任过《扫荡报》、《和平日报》及《香港时报》的编辑,出版过《下一代的女人》(重庆自勤出版社,一九四四)、《真实的谎话》(香港海滨书屋,一九五一)、《彗星》(香港大公书局,一九五二)、《雨夜花》(台北长江出版社,一九六四)……等好几本小说,如今大家见到的约八万字长篇《凶恋》(槟城槟榔社,一九五五),是萧遥天主篇的《槟榔丛书》之一,当年只印二千本,不多见。《凶恋》写发生在广州市郊一座私人大宅「荫园」内的故事。荫园内住了不良於行的女主人吴太太,她的女儿凡英,外甥女景宜和客人志方、丽晶,故事的发展集中在一男三女,四个年轻人身上,主要写心理不平衡的凡英、丽晶,插进正常人志方和景宜爱恋中的瓜葛……易文惯於编剧本,《凶恋》很注重情节的演变和场景,喜欢留下让小说人物发挥的空间是其特色。易文生前编写剧本共六十多个,执导了共四十多部电影。
管易文(1896年8月——1995年12月2日),原名关锡斌,广东廉江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和“觉悟社”,赴法国和美国勤工俭学,毕业于爱荷华州师范学院和耶鲁大学,1926年回国后在岭南大学任教,继续从事进步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抗日活动和地下情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隶属的接待处处长、上海市军管会交际处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1958年任国务院参事(副部级);1995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评价4其他相关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管易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廉江出生日期:1896.8逝世日期:1995.12.2职业:公务员毕业院校:耶鲁大学主要成就:国务院参事 “觉悟社”成员 参加“五四运动” 人物生平2 管易文(1896—1995),原名关锡斌、关学斌,1896年8月生于广东省廉江(石城)县。青少年时代,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他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于1917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开始接受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他即投身于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的洪流。他曾与马骏、郭隆真、邓颖超等一起,组织“天津学生联合会”,举行罢课游行,反对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并参加赴京请愿团,遭到反动军阀政府的逮捕。狱中,他始终坚持斗争,决不屈服。在周恩来等同志的声援、营救下,反动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他和其他被捕的爱国者。出狱后,他于同年秋参加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组织的“觉悟社”,继续为宣传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想,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同年底,为寻求救国之道,他与徐特立、向警予、恽代英等同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天1921年辗转赴美国继续勤工俭学,先后在爱荷华州师范学院和 人物评价3 管易文学长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向往光明,追求进步;他在加人中国共产党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斗争残酷、环境险恶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始终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他担任国务院参事以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对参事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他积极参加参事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对法律、法规草案的审议和修改,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他非常重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与党外人士推心置腹,广交朋友。管易文长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他虽抱病卧床,仍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他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严以律己,诚恳待人,始终保持着一个人民公仆的本色。管易文学长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 其他相关4 管易文与周恩来管易文早年参加“五四运动”,是火烧赵家楼的学生之一,后与马骏、谌志笃、郭隆真等人参加了周恩来组织的“觉悟社”;“觉悟社”共20名成员,其中10名男青年的名单是周恩来提出来的,关锡斌也由周恩来亲自改名为管易文,代号为18,从此管易文与周恩来结下了一生的友谊。周恩来百岁诞辰前夕,中央电视台拍摄《百年恩来》记录片时,管易文已经是百岁老人,作为“觉悟社”最后的一位健在者,他是剧组开拍后采访的第一人,百岁之年,老人对亲人已经丧失了辨别能力,可当摄制组把总理的照片放到他眼前时,他用颤抖的手抚摸总理的照片,竟然连喊了三声“音容宛在,永别难忘”——这是总理逝世那天,老人亲笔写下的悼词,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