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望江南
《望江南·江南柳》讲的是什么故事?与欧阳修有何关系?-趣历史网

《望江南·江南柳》讲的是什么故事?与欧阳修有何关系?-趣历史网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夏,在汴京的官场和民间,都开始讨论一首词,词名为《望江南·江南柳》: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朝文学大家、时任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案察使的欧阳修。  汴京的老百姓们讨论这首词,不是因为词做得非常好,让大家惊叹,而是欧阳修的政敌,以这首词作为证据,揭发他跟外甥女张氏通奸。  因此,著名才子欧阳修和外甥女张氏情浓意浓时所作的词,以及两人之间是否有私情,就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大瓜。  这对于欧阳修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并不违法,可在道德层面上备受指责(十多年后,宋仁宗把女儿嫁给表弟,却没人指责了)。  事情的起因是,已经被欧阳修做主嫁给了族侄欧阳晟的张氏,在家中和下人行苟且之事,然后被抓到官府。  审理此案的开封府官员杨日严正好跟欧阳修不对付,于是引诱张氏诬告欧阳修,然后,谏官钱明逸上书弹劾,《续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七》中记载:  初,修有妹适张龟正,卒而无子,有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无所归,其母携养于外氏,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会张氏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府。权知府事杨日严前守益州,修尝论其贪恣,因使狱吏附致其言以及修。谏官钱明逸遂劾修私于张氏,且欺其财。  杨日严跟欧阳修有旧怨,钱明逸同样有,他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王族钱氏的后人,欧阳修主修《五代史》时,在书中写钱氏统治吴越国时对民残暴,因此,得罪了钱家。  于是,当杨日严引诱张氏牵连欧阳修时,钱明逸马上站出来向欧阳修发起攻击,让欧阳修名誉扫地。  看起来,是两个以往的仇家在搞欧阳修,可是,他们只是马前卒,真正要搞欧阳修的,是遍布朝野的勋贵家族和保守派大臣。  早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起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发起变法,是为“庆历新政”。  欧阳修就是支持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变法一派的主力干将,他被变法派委任为谏官,帮助变法派弹劾政敌。  庆历五年初,在保守派势力的顽强抵抗和反扑下,变法失败,宋仁宗妥协,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主导变法的头目陆续被贬斥出汴京。  其时,欧阳修也已经出外担任河北都转运案察使,他是变法支持者和骨干,但并非主要头目,如果老老实实在外做官,不再谈变法,估计就混过去了。  可欧阳修是个嘴炮,又年轻气盛(庆历五年时38岁),在变法派一败涂地的情况下,悍然向宋仁宗上书,为范仲淹、富弼、韩琦等抱屈。  在上书中,欧阳修最后表态:“陛下于千官中选得此数人,一旦罢去,使群邪相贺,此臣所以为陛下惜也!”  欧阳修的这份上书彻底激怒了“群邪”,于是“指修为朋党者益恶焉”。  保守派看到欧阳修人都出了汴京,还在为变法唱赞歌,实实在在是个顽固分子,因此,决定找机会打击他。  也因此,这才有了欧阳修的外甥女因跟下人通奸被抓后,被人引诱往欧阳修身上牵扯的通奸案。  这事当然是诬告,但保守派集体发力,在汴京民间大肆宣扬,却毁掉了欧阳修的名声,就跟如今的网络暴力一样,有些事即使是假,很多人也都当真了。  事情发生后,宋仁宗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也只好将欧阳修贬官,把他身上挂着的京官职位全部免除,将其贬知滁州。  而对于欧阳修来说,这次被人诬告和亲眷苟且并非结束,十多年后,他会再次栽倒在类似风闻中。  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当年正月,宋英宗驾崩,后面是宋神宗执政)初,又一首欧阳修所写的《临江仙》词开始广为流传,并为朝野谈论: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虽然这个时候的欧阳修已经官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可大家谈论这首词绝非为了拍欧阳相公的马屁,而是这首词又是被宣扬为欧阳修和某位亲眷通奸的证据。  这次的女主角是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妻子吴春燕(时任盐铁副使吴充之女,吴充后来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还当过宰相)。  《续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中记载:  先是监察御史刘庠劾参知政事欧阳修入临福宁殿,衰服下衣紫衣,帝寝其奏,遣使谕修,令易之。朝论以濮王追崇事疾修者众,欲击去之,其事无由。有薛良孺者,修妻之从弟也,坐举官被劾,冀会赦免,而修乃言不可以臣故徼幸,乞特不原,良孺怨修切齿。修长子发娶盐铁副使吴充女,良孺因谤修帷薄,事连吴氏。集贤校理刘瑾,与修亦仇家,亟腾其谤......但其首建濮议,违典礼以犯众怒,不宜更在政府。帝乃以之奇、思永所奏付枢密院。修上章自辨。帝初欲诛修,以手诏密问天章阁待制孙思恭,思恭极力救解。  很显然,这次又是一起因试图扳倒欧阳修的政治斗争,而引发出来了污蔑式的告发欧阳修和儿媳苟且的案件。  而这次事件爆发后,就连当政的宋神宗都不同情欧阳修了,甚至于“帝初欲诛修”。  宋神宗当然不会因为是欧阳修真有跟儿媳苟且的丑事想杀他,即使这事是真的,也轮不上死罪,何况,后来证明还是诬告。  欧阳修这次被包括皇帝在内的朝野上下喊打,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欧阳修已经担任参知政事快六年了(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任职)。  北宋时的宰相基本上担任个三到四年就会有人弹劾,让他下台,或者宰相主动求外放,这是惯例,给后来想当宰相的官员腾位置。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宰相在位时间太长而专权(南宋时这个规则就被秦桧打破了)。  欧阳修能连续当上六年参知政事,是因为刚好遭遇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更迭,所以待在这个位置上的时间久了一些(当时的首相韩琦类同)。  按照官场规矩,欧阳修也应该要下台了,但欧阳修并没有主动让位的心思,所以,想上位的官员要把他搞下台。  其次是欧阳修深度参与进了“濮仪之争”,帮助了宋英宗,让宋仁宗旧臣不耻其为人,所以有“但其首建濮议,违典礼以犯众怒”之说。  备注:“濮仪之争”大致内容是,宋英宗是以宋仁宗儿子的名义当上的皇帝,应该称宋仁宗为皇考(亡父的尊称),称生父为皇伯,但宋英宗登基后,坚持要称生父为皇考,如此一来,宋仁宗岂不是要绝嗣?  欧阳修当时支持了宋英宗,这不但背叛了欣赏和提拔他的宋仁宗,更得罪了宋仁宗朝留下来的满朝朝臣。  宋仁宗恩泽万民,至治平四年时,也才过世不到四年,满朝大部分官员和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还记着宋仁宗的好,欧阳修因此名声变得很差,很多人想把他搞下台。  此前,有宋英宗一直保着欧阳修,但现在宋英宗死了,所以,大家一拥而上倒欧阳修,连宋神宗都差点扛不住压力要杀欧阳修(宋神宗和宋英宗不同,他很感激宋仁宗把皇位给了自己这一家)。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是,刚刚登基的宋神宗不想欧阳修继续待在宰相位置上。  因为宋神宗想起用王安石变法,想提拔王安石当宰相,并且,新皇帝上任,肯定想让更多的自己人当宰相,先皇的老人,还是离开得好。  所以,有皇帝支持,想搞欧阳修的官员更加大胆,不但指责欧阳修在“濮仪之争”中违规,为了毁掉欧阳修的名声,又来了一出揭发他跟儿媳妇苟且的荒唐案件。  欧阳修因此备受天下人的指责,承担不起压力的他只能求退:“修以风节自持,既连被污蔑,年六十,即乞谢事。”  其实,如果欧阳修在宋英宗死后,马上就求退,估计就不会有人拿他的儿媳妇说事,还是他贪恋相位,不想走,才有人拿这种破事搞他。  欧阳修的好战友,连续担任十年首相的韩琦(也在“濮仪之争”中支持了宋英宗),就比欧阳修聪明得多,他在为宋英宗修好陵墓后,马上就坚决辞去了相位。  欧阳修显然没能看透,因此,又一次被搞得狼狈无比,晚节不保。  欧阳修一生两次被人污蔑和亲眷有苟且之事,大概和他平生自诩风流有关,这是很多宋代士大夫的通病,平时没啥事,要是遇到政治斗争,难免被人利用。  一代文坛领袖,总是被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破事牵扯,以至于名声受损,实在是很可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10-11
望江南李煜,南唐后主李煜为何喜欢大小周后?

望江南李煜,南唐后主李煜为何喜欢大小周后?

其实,这是个大才子与两个绝世佳人之间的悲剧。现在人们都爱说: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却是个顶尖的文学大师。然而,命运却偏偏选择了这么一个人当皇帝,并当成了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但是,抛开糟糕的皇帝经历和最后悲惨的结局不说,李煜其实还是非常有福气的,上天赋予了他在文学方面极高的天分,尤其是他写过的词至今让人们传诵和喜爱。同时,在个人生活方面,他拥有大望江南李煜、小周后这两个绝世姐妹花,共享了一段令人羡慕并且幸福的夫妻生活。但是,在温情面纱下面,却隐藏着贪婪和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煜的第一位皇后是大周后娥皇,生于公元936年,父亲周宗乃是南唐元勋重臣,官拜内枢密使同平章事,位同宰相职位。刚开始,李煜与娥皇的婚姻属于典型的政治联姻。当年李煜也对这桩婚事不太看好,认为包办婚姻不是自己所希望的。然而当他见到19岁的周娥皇的时候,顿时瞠目结舌,不觉惊为天人。因为周娥皇太美了,并非常有才,据史书记载”有国色,晓史书,善歌舞,精音律”。李煜得到大周后可以说找到了知己,与大周后如胶似漆,而且对大周后也是宠爱万分。史书记载大周后“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朶之妆,人皆效之。”大周后创立的服饰和发型打扮,为很多人效仿,可见大周后是多么深得李煜的宠爱。然而,大周后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知道要想得到李煜专一的爱,必须自己要拿出些真本事,因为天下的美女多了去了,但有才又有貌的女子并不多。为此,大周后创作了《邀醉舞破》《恨来迟破》等乐曲。并把由于战乱失传的盛唐时期的《霓裳羽衣舞》残谱进行了修补,这个可是个费神、费力,工作量很大的活,但大周后满怀着对李煜的深情,硬是完成了,并用自己最拿手的琵琶弹奏了出来。可是红颜薄命,大周后只活了二十九年就去世了。据说这位美人的去世,是因为在她生病的时候,她年仅四岁的次子李仲宣在佛像前玩耍,大琉璃灯为野猫触落,幼子惊吓成疾,竟因此夭折。 周后感伤不已,病情加重,伤心而死。其实,这里面另有隐情。这就引出了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小周后,也就是大周后的亲妹妹,小周后比姐姐小14岁,大周后与李煜成婚时,小周后年仅5岁。大周后生病后,小周后以探病之名经常来内宫探望。李煜见自己的小姨子出落的容貌美丽,神彩端静,不觉爱心又起,就暗中将她纳为姬妾。但最终还是纸包不住火,大周后还是发现端倪,她非常愤恨,面壁而卧,至死不回头看小周后一眼。这可不是瞎说的,这件事在马令的《南唐书》和龙衮《江南野史》均有详细记载,陆游在《南唐书》亦作为逸事收录。其实这件事还有更深的隐情,李煜的老丈人看见自己的大女儿生病,恐怕有个三长两短,自家的皇后位置不保,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故意将小周后献出。此时的小周后虽然只有15岁,但心智却很成熟,大概是羡慕于姐姐在皇宫的幸福生活,她很早也有了入宫之心。如今见姐姐病入膏肓、回天无望,于是与父亲一拍即合。 大周后故去后三年间,李后主以“悼念亡妻”的名义将皇后位子空了出来,但却并没有耽误他与新欢小周后之间的风流快活。此时的局势,南唐国势早是江河日下,而北宋的进逼却是日甚一日,但都不能引起李后主的关心注意,整日里仍是与下周后下棋作乐、纸醉金迷。968年,小周后被立为国后(此时李煜已自降身份为国主),专宠后宫,对待情敌阴狠毒辣,无所不用其极,委实是一个狠角色。 这段荒唐的岁月又维持了7年时间。公元975年末,北宋大将曹彬攻克金陵,李后主奉表投降,并于翌年正月被俘送至宋都汴梁。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同年,宋太宗即位,李煜的好日子到头了,他先是被改封为陇西公。同时,宋太宗垂涎小周后的美貌,多次召其入宫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致每次小周后回到住处,为排泄自己的痛苦,对李煜总是哭骂不停。但是,亡国之君李煜此时已身难保,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人受辱,但又无计可施,他只能将不满的情绪诉诸于笔端,结果却被人告发有“谋逆”之心。978年七夕节,李煜生日,宋太宗赐他“牵机药”以自毙。李煜服药后腰直不起,头足相就,状如牵机而死,极为痛苦,年仅41岁。小周后悲痛不已,不久也香消玉殒,年仅28岁。

资讯百科 2022-05-12
望江南是什么 望江南的功效与作用

望江南是什么 望江南的功效与作用

 望江南大家听说过吗?知道它是什么吗?很多对望江南都有很陌生,既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它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其实望江南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了增加大家对它的了解,今天我就对望江南做一个全面的介绍,让大家在了解望江南是什么同时,也能了解望江南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望江南是什么 望江南的功效与作用 1、望江南是什么 望江南也叫羊角豆或者金豆子,是一种中药材,它来源于豆科植物望江南,是这种植物的茎叶,它多生长在一些河边滩地与旷野中,在中国的华东和华南地区比较常见。 2、望江南的功效 望江南这种中药材的味苦,性寒,能入肺经和肝经以及胃经,清肺保肝利尿以及便是它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平时望江南这种中药材多用于人类头痛和目赤以及小便血淋和大便燥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3、望江南能治毒蛇咬伤 望江南有很出色的解毒作用,平时能用于毒蛇咬伤的治疗,治疗时可以取新鲜的望江南适量把它们捣碎,制成泥状,然后取出直接外敷在受伤的部位,每天换药一次,能快速解毒,让中毒以后引发的肿痛很快减轻。 

中药知识 2016-12-28 12:03:32
中药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

 望江南子就是豆科植物望江南的种子,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人们多会在它秋季成熟以后采收,然后晒干既可入药。望江南子外表为卵形,扁平,中间有轻度凹陷,它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只是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你们要是不知道,就看看小编对此做的专业介绍吧。 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  1、望江南子的功效 望江南子味苦,性质平和,和胃和清肝以及消肿解毒都是这种中药材的重要功效,在中医中它常常会用于人类哮喘和咳嗽以及便秘与头痛等高发疾病的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2、望江南子能消炎 消炎是望江南子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可以治疗多种匀得炎症状,像蜂窝炎以及乳腺炎等,都能在使用望江南子以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可以把望江南子五十克加入清水煎制后服用,也可以把新鲜的望江南子捣碎直接外敷使用。 3、望江南子能治头痛 望江南子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特别是对人类的顽固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时可以取望江南子五十克,和瘦肉两百五十克,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清水一起慢慢的炖制,炖好以后食肉喝汤,每天一次,就能让顽固性头痛很快好转,连续食用七到十天,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恢复健康。

中药知识 2015-08-10 09:19:2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