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温
朱温为何参加起义却又背叛旧主?他对待士兵有多严格?

朱温为何参加起义却又背叛旧主?他对待士兵有多严格?

  朱温出生于唐宣宗年间,他的家族原本在当地颇有声望。然而,由于他的父亲早逝,家境逐渐中落,母亲王氏只得带着朱温和他的兄弟在他人家中做佣人谋生。唐僖宗时,山东私盐贩子黄巢起兵反抗唐朝,起义迅速发展,震动了整个天下。朱温早就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于是与二哥朱存商议后,二人决定投奔起义军。  加入起义后,朱温随着起义军队四处征战。他的兄弟在转战岭南时战死,而朱温凭借勇猛的战斗和聪明的头脑,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由于他善于策划并有出色的计谋,他多次获得晋升,先后担任队长、都虞候等职位。中和二年(882年),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要求黄巢亲自去攻占同州。然而,黄巢虽然攻下了同州,却遭到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与其他藩镇的联合攻击。  朱温在与王重荣的战斗中失败后,十次上表请求黄巢的援助,但却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拒绝。与此同时,朱温得知黄巢的军队陷入困境,许多将领士兵心思涣散,他推断起义必将失败。因此,在亲信胡真和谢瞳的劝说下,他杀死了监军使严实,并在同年九月投奔了唐朝。  朱温因为多次击败唐军而在唐朝方面声名远扬,唐僖宗对朱温的投降感到非常高兴,立即下令任命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为"朱全忠"。  投降唐朝后,为了自身的前途,朱温毫不留情地对付起义的前盟主黄巢。他的官职也随之多次晋升,次年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在朝廷和朱温的打击下,黄巢遭遇了一次次的失败。最终在中和四年(884年),黄巢战败身亡,唐僖宗加封朱温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并封他为沛郡侯。随后,由于他屡战屡胜秦宗权,朱温先后升任检校太保、检校太傅,并改封吴兴郡王。  当时,为了确保军队的战斗力,朱温制定了严格的军法,实行了"跋队斩"的惩罚措施,即如果将校阵亡,其所属的士兵全部斩首。这导致许多士兵在主将阵亡后纷纷逃跑。为了抓住逃跑的士兵,朱温甚至下令在他们的脸上刺字。这种做法固然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但也造成了大量士兵的冤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5-11
为什么说朱温是“禽兽”?因为他的滥杀与好色无度

为什么说朱温是“禽兽”?因为他的滥杀与好色无度

  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后来却背叛了他的旧主,降服于唐朝,并在实力壮大后篡夺了大唐的江山,诛杀了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然而,朱温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这些背叛和篡位的行为,他的品德也极其堕落。他不仅滥杀无辜,还沉溺于淫乱,甚至包括勾结大臣之妻和儿媳,这使得他被冠以了“禽兽皇帝”的称号。  朱温以参加起义却又背叛旧主、依靠严刑峻法统领军队和篡夺大唐江山闻名于世。除此之外,他的性格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是滥杀无辜。他的残暴和暴虐令人发指,随心所欲地杀人。  此外,朱温还沉溺于淫乱。曾经在黄巢麾下担任同州刺史时,他娶了砀山富室女张氏为妻。张氏聪明有礼,不仅在家事上有决断力,在战争中也常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朱温对她格外礼遇。然而,自从张氏于904年去世后,朱温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  912年,朱温在蓨县战败后,在行军途中生病。回到洛阳后,他在大臣张全义家的会节园避暑,结果只逗留了几天,就纠缠并奸淫了张全义的妻女。这一行为激怒了张全义的儿子,他曾一度想要亲手杀掉朱温,但在父亲的苦苦劝说下作罢。  此外,由于朱温的几个儿子长期在外征战,他常常将自己的儿媳召进宫中与之私通。而他的儿子们不仅不反对这种乱伦关系,反而利用妻子争宠爱,以获取朱温的喜爱,争夺储君之位。  令人没想到的是,朱温最终也因为淫乱而自食恶果。因为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的漂亮,得朱温宠爱,他便打算将朱友文立为太子,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得知后,便将消息告诉了朱友珪, 结果最终导致朱友珪发动叛乱,朱温被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5-11
朱温的性格缺陷:滥杀无辜

朱温的性格缺陷:滥杀无辜

  除了背叛旧主、依靠严刑峻法统领军队、篡夺大唐江山以及屠杀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这些罪行之外,朱温在性格方面也有着明显的缺陷,他展现出了滥杀无辜的特点。历史上杀人者并不罕见,但朱温滥杀无辜的行为却极其罕见。无论是敌人还是部下,都很难逃脱他的杀戮。  首先是他杀战俘。杀战俘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朱温杀战俘的理由却十分荒谬。895年十一月,朱温在钜野南部大败朱瑄部,斩杀近万人,并俘虏三千余人。傍晚整理战场时,突然刮起狂风,沙尘弥漫。朱温见状后说:“这是因为杀的人还不够多。”于是他下令将俘虏全部杀死。  其次是他杀害百姓。903年五月,朱友宁攻打青州博昌县,攻城一个月未能成功。朱温大怒之下派遣刘捍指挥进攻。城陷后,他将城中的百姓全部屠杀,尸体被堵塞在清河中。  此外,朱温还杀士人。一次朱温与幕僚和游客们一起在大柳树下休息。朱温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幕僚和游客们纷纷附和,结果朱温却勃然大怒,说:“书生们就喜欢随口嘲弄他人,你们都是这样的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怎么能做呢!”于是,他命令将那些随声附和的人全部打死。  朱温的滥杀行为令人发指。他凭借着自己的权力,随心所欲地杀戮无辜之人。这种暴行使得人民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朱温统治下的社会充斥着暴力和恐怖,人民无法享受到和平与安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5-11
为了篡夺唐朝江山,朱温屠杀了多少人?

为了篡夺唐朝江山,朱温屠杀了多少人?

  朱温在平定黄巢起义和秦宗权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成为中原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利用宰相崔胤的帮助插手朝政,多次击败凤翔李茂贞,使自己的势力逐渐渗透进长安附近。  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被迫与朱温谈判,并将唐昭宗交给朱温。唐昭宗自知难逃傀儡的命运,只得对朱温表示:“宗庙社稷是你再造,我与戚属是你再生”,从此对朱温言听计从。不久之后,朱温杀宦官七百多人,削弱了宦官势力,自己则被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封梁王,开始掌握朝中大权。  为了更方便控制皇帝,朱温计划将唐昭宗迁至洛阳。由于担心大臣的反对,他命令养子朱友谅杀死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随后将唐昭宗连同长安百姓全部迁往洛阳,并拆毁了长安的宫殿和房屋。  抵达洛阳后,唐昭宗身边的人都是朱温派来的,只剩下两百多名陪侍的小黄门和内园小儿。为了消除隐患,朱温下令将他们灌醉后全部杀害。  朱温的威胁日益加大,河东的李克用、凤翔的李茂贞、西川的王建和襄阳的赵匡凝组成联盟,意图联手讨伐朱温。为了避免内部问题,朱温命令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和蒋玄晖等人于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杀死唐昭宗、河东夫人裴贞一、昭仪李渐荣等人,并立年仅十三岁的李柷为帝,即唐哀宗。  随后,朱温加快了篡夺江山的步伐。第二年,他诛杀了唐昭宗的其他九个儿子,同时在谋士李振的建议下,于滑州白马驿残忍地屠杀了朝臣裴枢等三十多人,并将他们的尸体全部抛入黄河。  现在,没有人能够阻止朱温篡位称帝的行动了。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正式接受唐哀宗的禅位,自称大梁皇帝,改名朱晃,国号大梁,年号开平。唐哀宗李柷被废为济阴王,被囚禁在曹州济阴,次年二月,朱温又将李柷杀害。  朱温的篡位成功标志着唐朝的终结,开启了后梁王朝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5-11
后梁太祖朱温最后是什么结局?他因何被杀?

后梁太祖朱温最后是什么结局?他因何被杀?

  朱温后梁的开国皇帝,天祐四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唐朝末年,政治严重腐败,导致民不聊生,为了不被压迫,农民开始起义自保。  黄巢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几乎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大唐国力衰微。这一次起义,史称黄巢起义,这是一场民变,是唐朝末年历时最久,影响最深的农民起义。  但是黄巢此人,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其评价都是负面的,因为自黄巢后,五代十国起,又一次历史大割据。  而朱温就是此时展露头角,有了自己的势力,并且在五代十国中有一席之地,建立后梁称帝。  朱温年少时父亲去世,随着母亲和两个哥哥寄宿在刘崇家中,刘崇此人是一个喜欢赌博的无赖,刘崇在五代十国中建立北汉,并且对辽国俯首称臣。  而朱温跟在刘崇身边,也没有学什么好,长大后正事不干,农耕怠懒,凭着凶悍让周围的人退避三舍,按照现在来讲,年少的朱温就是一个混混。  一直混日子的朱温等来了黄巢起义,因为连年饥荒,所以朱温也加入了,并且凭借着好勇斗狠屡获战功。  黄巢看重朱温,给了他很大的权利,直到朱温占据同州,数次战中失利,并且此时黄巢形势危急,所以朱温决定,投降大唐,并且被唐僖宗封为大将军。  由此可见,朱温毫无义气,只看重眼前的利害。  自此以后,朱温盘踞在河南北部,开始不断扩展势力,拿着唐朝的粮饷,发展着自己的野心。  在这种情形下,朱温成了唐朝末年地方势力最强大的兵力之一。  有了势力,还需要声望,所以朱温一直扶持唐朝皇帝,被封为梁王。  这个时候朱温已经有了夺取唐朝,自立为帝的条件。所以朱温逼迫唐哀宗禅位,唐哀宗只能依言行事。  而朱温改名为朱晃登基为帝,立国号为大梁。至此,门阀世家的李氏皇族,灭于混混朱温的手中。  灭了唐朝,朱温依旧没能让天下归心,在世人眼中,朱温作为臣子,先是叛了知遇之恩的黄巢,而后杀害了看重他的皇帝唐昭宗。这样一个不忠不义的人,怎能令人信服。  在灭唐称帝的过程中,但凡朝臣之中有人有意见,朱温就会除之后快,没有人希望未来的君主是一个残暴的皇帝。  朱温虽然做了皇帝,可是年少时期并没有好好学习,朱温能够成功,更多是取决于时势造英雄,并不是朱温一人之力。  所以在朱温称帝后,劳碌了半辈子,开始享受,开始放纵。  朱温作为皇帝,三宫六院的美人大家可以接受,可是朱温并不满足眼前的美人,他开始搜寻别人身边的美人。  朱温听闻大臣的妻妾美貌,就会千方百计弄到手,所以大臣也渐渐离心。可是大臣的妻妾已经满足不了朱温,朱温开始打儿媳妇的主意。  朱温这一次不想要强取豪夺,朱温告诉儿子们,自己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就是谁主动把媳妇献给他,并且朱温非常满意,那么谁就是下一任皇帝。  朱温这话一出,儿子们纷纷献美。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有权势的人都喜欢收义子,所以在献美这件事上,无论是亲子还是养子,都趋之若鹜。  并且朱温的儿子们还告诉妻子们,一定要好好伺候朱温,毫无伦理可言。  最终胜出的人是朱温的义子朱友文,因为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最为貌美,并且最得朱温的喜欢。所以朱温决定把皇位给义子朱友文。  这件事被朱温亲子朱有珪知道,朱有珪大为不满,决定为了皇位发动宫变,亲手杀了荒淫无道的亲爹朱温。  朱有珪杀了亲爹顺利登基,而朱温的结局,则是喜大普奔。毕竟子不教父之过,这是朱温自己的苦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4-25
王重荣与朱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害死王珂的原因是什么?

王重荣与朱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害死王珂的原因是什么?

  王重荣是 唐朝末年藩镇将领,河中节度使。 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中和二年,齐将朱温不敌唐军,于是投降唐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朱温对王重荣接纳他十分感激,便以母亲姓王为由,拜了他为舅舅。随后朱温就在王重荣的提携下步步高升,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统帅。朱温为了报答王重荣,于是向他承诺自己会好好侍奉王氏。那后来朱温为何恩将仇报,杀死王重荣的侄子兼嗣子王珂呢  一,出身将门  王珂出身武将世家,为河中军牙将王重简之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侄子。由于王重简早逝而其弟王重荣无子,所以王珂自幼就被过继给叔叔王重荣为子,随他一起生活。光启三年(887年),王重荣遇刺身亡,于是其弟陕虢节度使王重盈被河中军众将推举为河中节度使。王珂则被叔叔王重盈任命为行军司马,辅佐他处理河中事务。  二,兄弟相争  乾宁二年(895年),王重盈去世,河中军众将因为王珂得人心,于是推举他为留后。但这引起了王重盈之子陕虢节度使王珙和绛州刺史王瑶的强烈不满,二人皆觊觎富庶的河中军,于是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援,还散布谣言说:“王珂不是我们的堂兄弟,是从仆人家抱来的,有什么资格担任河中节度使?”  王珂为了对抗王珙和王瑶两位堂兄弟,于是一方面向朝廷上书为自己辟谣,一方面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因为王珂已与自己的女儿李氏订婚,于是向唐昭宗上书,要求朝廷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唐昭宗感念李克用打败黄巢有功,因此顺水推舟,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  王珙于是向盟友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华州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求援。随后三镇就上书唐昭宗,要求让王珙担任河中节度使,但遭拒绝。三镇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兴兵入京挟持了唐昭宗,迫使他同意由王珙接管河中军。然后三镇与二王合兵攻打河中,李克用于是出兵救援王珂,打退三镇与二王联军,杀了王瑶与王行瑜。李茂贞与韩建只得向李克用求和,结束了此次冲突。  不久在李克用的多次要求下,唐昭宗于是授予王珂旄钺,让他担任河中节度使。随后王珂就与李氏完婚,成了李克用的女婿。但王珙不甘心失败,于是多次联合宣武军攻打河中。李克用因此派大将李嗣昭击退陕虢与宣武联军,稳固了王珂对河中军的掌控。  三,对抗朱温  光化三年(900年),宦官刘季述作乱,废唐昭宗而立皇太子李祐为帝,宰相崔胤因此命朱温出兵勤王。当时朱温与李克用互相攻杀,结怨很深。王珂则坚定站在岳父李克用一方,助他对付朱温。朱温担心王珂会在背后偷袭自己,于是派大将张存敬攻打河中,叫他务必擒王珂来献。  天复元年(901年),张存敬率军攻克晋绛二州,切断王珂与李克用的联系,然后带大军包围河中。王珂见形势危急,于是让妻子李氏给岳父写求救信,请他务必出兵相救。但李克用此前因为刘仁恭背叛而元气大伤,于是作壁上观,劝女婿王珂弃城逃往长安。王珂无奈,只得向李茂贞求援,还提出把河中让给他,但李茂贞不予理睬。  王珂求告无门,只得准备船只西逃关中,但河中军士卒早已对他失去信心,于是爱答不理。王珂见士卒无礼,于是召来牙将刘训训斥。刘训则向王珂表明忠心,说弃城而逃不明智,不如先假意向朱温投降来稳住他,然后再考虑以后的事。王珂想起叔父王重荣对朱温有大恩,二人以舅甥相称,便同意了刘训所说。  四,投降被杀  全忠,王出也,始背贼事重荣,约为甥舅,德其全己,指日月曰:“我得志,凡氏王者皆事之。”至是,忘誓言,过重荣墓,伪哭而祭。次虞乡,珂欲面缚牵羊以见,全忠报曰:“舅之恩,无日可忘。君若以亡国礼见,黄泉其谓我何?”珂出迎,握手泣下,骈辔以入。居旬日,以存敬守河中,举珂室徙于汴。后令入觐,遣人贼之于华州。(新唐书·卷一八七)  第二天,王珂登上城墙对张存敬说:“王朱两家是世交,只要你退军,等朱温前来,我自然会俯首听命。”张存敬于是退兵,向朱温请示对策。然后朱温就亲自来到河中,在王重荣坟前抱头痛哭。王珂听了,认为朱温会顾念旧情放过自己,决定出城归降,还提议自己赤裸上身并自缚牵羊向他请罪,担遭朱温拒绝。  朱温拉着王珂的手,出言安抚说:“太师舅舅的恩情我一日都未曾忘,你要是以牵羊礼来见我,那我死后有何面目去见舅舅。”随后二人一起进城,朱温让张存敬出任河中节度使,让王珂率全家迁往汴州。但朱温仍旧顾忌王珂是李克用女婿,并非真心归降,于是派人将其杀害。  总的来说王珂本事平平,靠着岳父李克用的帮助才得以坐稳河中节度使之位。虽然王珂的叔父兼嗣父王重荣对朱温有大恩,但朱温为人奸险狡诈,唯利是图,所以一直支持王珙同王珂争位,导致二人结怨很深,加之王珂又是死敌李克用的女婿,朱温为了免除后患,所以不惜违背承诺,执意杀了王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3-24
朱温为什么被冠以“禽兽皇帝”称号?他做了哪些荒唐事?

朱温为什么被冠以“禽兽皇帝”称号?他做了哪些荒唐事?

  作为终结大唐统治,后梁开国皇帝,后梁太祖朱温可谓唐末风云人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又叛主降唐,在实力壮大之后则诛杀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最终篡位称帝。如果仅仅如此,朱温或许还算是一代雄主,然而其不仅德行有亏,且私德败坏极为严重,不仅滥杀无辜,而且好色无度,连大臣之妻和儿媳都不放过,正因如此,朱温被冠以了“禽兽皇帝”的称号。  参加起义却又背叛旧主,依靠严刑峻法统领军队  朱温出生于唐宣宗年间,其家庭在当地本也算颇有名望,但因其父亲早逝而家道中落,母亲王氏只得带着朱温兄弟在他人家中做佣人生活。唐僖宗时,山东私盐贩子黄巢起兵反唐,起义发展极为迅猛,一时间天下震动,朱温早已不满当前生活,跟二哥朱存商议之后,两人便投奔了起义队伍。  参加起义后,朱温随着起义队伍辗转征战各地,其兄在转战岭南时战死,而朱温则凭借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再加上颇有计谋善于动脑,因而屡获升迁,先后担任队长、都虞侯等职。中和二年(882年),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要黄巢自己去打下同州。然而,黄巢虽然攻下了同州,却也遭到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联合其他藩镇的攻击。  朱温败于王重荣后,先后十次向黄巢上表请求支援,然而却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报。这时,朱温又听说黄巢军队势力窘迫困厄,将帅大多军心涣散,朱温推断起义必将失败,于是在亲信胡真、谢瞳的劝说下,杀了监军使严实,于同年九月转投唐朝。  朱温因为屡败唐军,因此在唐朝方面也是极为有名,因而唐僖宗对于朱温的投降极为高兴,当即下令授其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朱全忠”。  降唐之后,朱温为了自己的前途,打起旧主黄巢那是毫不留情,而其官位也随之屡屡升迁,次年便升任了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在朝廷和朱温的打击下,黄巢则是屡遭败仗,最终于中和四年(884年)兵败身亡,唐僖宗则加封朱温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封为沛郡侯。之后,又因为屡败秦宗权,先后升任检校太保、检校太傅,改封吴兴郡王。  当时,朱温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军法,在军中推行“跋队斩”,即如果将校阵亡,那么其所属的士卒便要全部斩首。结果导致很多士兵在主将阵亡后纷纷逃跑,朱温于是又命人在军士脸上刺字,如此便可抓住那些逃跑的士兵。如此,其军队战斗力固然有所保证,但也导致大量士兵枉送了性命。  朱温做大篡夺大唐江山,屠杀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  在平定黄巢起义和秦宗权的过程中,朱温也开始在地方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等到叛乱基本被平定,朱温已经成长为了中原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并通过宰相崔胤插手朝中局势,后多次击败凤翔李茂贞,势力开始渗透进长安附近。  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被迫与朱温议和,将唐昭宗交给朱温,唐昭宗自知已经难逃傀儡命运,只得对朱温表示,“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自此对朱温唯命是从。不久,朱温杀第五可范等宦官七百多人,宦官势力大受打击,朱温则被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爵为梁王,开始执掌朝中大权。  之后,为了更方便控制皇帝,朱温又想将唐昭宗迁至洛阳,因担心大臣反对,便命养子朱友谅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这才下令将唐昭宗连同长安百姓全部迁往洛阳,并拆毁长安宫室、房屋。  到达洛阳后,唐昭宗身边之人已经全部是朱温派来的人,只剩下了两百多名陪在身边的小黄门和内园小儿,朱温对于这些人也不是很放心,于是干脆命人将其灌醉后全部坑杀。  眼看朱温的威胁越来越大,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遂组成联盟,意图联手讨伐朱温。朱温在起兵之前,为了避免后院起火,直接命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及蒋玄晖等人于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杀死唐昭宗、河东夫人裴贞一、昭仪李渐荣等,改立年仅十三岁的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宗。  此后,朱温开始不断加快篡夺江山的步伐,次年诛杀唐昭宗其余九子,又在谋士李振劝说下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并将尸体全部投入黄河。  至此,再也没有人能阻止朱温篡位称帝,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接受唐哀宗禅位称帝,改名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唐哀宗李柷被废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 二月又将李柷杀害。  滥杀无辜:为人凶残暴虐,杀人随心所欲  除了以上两条之外,朱温在性格方面也有着极为明显的缺憾,首先便是滥杀,历史上杀人者不在少数,可像朱温这样滥杀无辜者,也是极为罕见的。纵观朱温的一生,他杀人完全就是随心所欲,不管是敌人还是部下,都很难逃过被杀的命运。  1、杀战俘。杀俘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朱温杀战俘的理由却很奇葩。乾宁二年(895年)十一月,朱温在钜野南部大败朱瑄部,斩杀近万,并俘虏三千余人。傍晚打扫战场时,突然狂风暴起、沙尘沸涌,朱温见状便说道,“这是因为杀的人还不够多”(《旧五代史》),于是下令将俘虏全部杀死。  2、杀百姓。天复三年(903年)五月,朱友宁攻打青州博昌县,月余未下,朱温大怒之下派刘捍督战。城陷之后,又把城中的民户全部屠尽,尸体放入清河,都被阻塞。  3、杀士人。一次,朱温和幕僚及游客坐在大柳树下休息,朱温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幕僚和游客们便纷纷附和,结果朱温却勃然大怒,说道,“书生们就喜欢顺口玩弄他人,你们都是这一类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于是,命人将那些随声附和之人全部打死。  好色无度:奸淫大臣之妻,与儿媳公然私通  朱温在黄巢麾下担任同州刺史时,娶砀山富室女张氏为妻,张氏贤明有礼,不但内事做主,外事作战也常常有独到见解,因此朱温对其礼遇有加。然而,张氏自天祐元年(904年)去世之后,朱温便开始变得好色无度。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兵败蓨县,又在行军途中生病,回到洛阳之后,便在大臣张全义家的会节园避暑,结果仅仅逗留数日,朱温便将张全义的妻女全给奸淫了。朱温此举惹恼了张全义之子,一度想要手刃朱温,在张全义的苦苦相劝之下这才作罢。  此外,由于朱温的几个儿子因为常年在外统兵,朱温便常常将自己的儿媳们召入宫中,与之私通。而他的儿子们不仅对于这种乱伦的关系不反对,反而利用妻子在父亲面前争宠,博取朱温欢心,从而争夺储君之位。  令人没想到的是,朱温自己最终也被好色所害。彼时,因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的漂亮,更得朱温宠爱,他便打算将朱友文立为太子,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得知后,便将消息告诉了朱友珪, 结果最终导致朱友珪发动叛乱,朱温被杀。  如果说朱温仅仅是叛主降敌、篡位夺国,倒也算是一代雄主,顶多算是有亏德行,可如此滥杀无辜又好色无度,可就算是私德败坏了,岂能不称之为“禽兽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3-22
朱姓名人,朱温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朱姓名人,朱温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袁崇焕和袁世凯是什么关系,那么朱温和朱元璋就是什么关系,同姓说明不了什么,“五百年前是一家”只是国人喜欢在同姓之间开的玩笑,当不得真朱姓名人。 那么,朱温和朱元璋有哪些共同点呢?首先他们都是皇帝,都是依靠农民起义军的力量而登上最高权力的顶峰,他们都是各自旧时代的终结者,但又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时代。 不同的是,朱温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贪恋自己儿媳的美色,最后死在自己儿子手中;朱元璋却是顶天立地的伟男子,正常生病驾崩。朱温(梁太祖),原本是唐朝黄巢起义军的一名小队长,依靠反唐战功被“黄齐”政权封为同州防御使。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朱温败给唐将王重荣后,杀了黄巢的监军严实,宣布反齐归唐,被赐名“全忠”。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他被唐僖宗任命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此后开始成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 唐朝末年最大的弊政就是藩镇割据,朱温成为一镇诸侯,以汴州为中心,以镇压黄巢起义军为契机,逐步成为唐末势力最强的藩镇。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朱温进军关中,控制了皇帝,进封“梁王”;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逼迫李唐皇室迁都洛阳后杀死昭宗,立辉王李柷为帝,即唐哀帝。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帝位,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大唐王朝落下序幕,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 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因为帝位传承的矛盾,朱温之子朱友珪乘他病重之际,将他杀死在病榻之上,一代枭雄就此殒命。朱元璋(明太祖),元朝统治下的三代贫农,根正苗红,初从濠州城中的红巾领袖之一的郭子兴,由贱名“重八”改成了“元璋”,开始从红巾中崛起。 在徽州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真言下,隐藏自己的实力,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夺取集庆(南京)后,逐渐成为反元势力中较为强大的一支。 元末红巾军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自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夺取荆湘一代的红巾领导权毅然称帝后,红巾开始分裂。 公元1363年(元至正二十八年)红巾正式分裂,除了刘福通被张士诚杀死以外,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江西爆发了洪都之战,陈友谅大败身亡,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统一中国的基础。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改元洪武,史称“大明王朝”,并于当年七月北伐,攻取元大都,结束了蒙族在中原的九十八年统治,丢失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再次回归到汉族王朝的统治之下。 洪武大帝统治期间,恢复了汉家衣冠和礼仪,并将宋元时期的政府福利机构第一次制度化、体系化,同时鼓励百姓监察百官,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和高度反腐措施,建立了一个相对清廉高效的封建政府体制。 朱元璋统治的三十一年里,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寝食难安,史称“洪武之治”,这是继李唐“开元盛世”之后的汉族王朝又一个盛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前夕,留下的遗诏依然心系百姓,担心因为自己的死会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担心自己死后会造成铺张奢靡。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这样的明太祖朱元璋,治下的大明朝被后世的清康熙誉为“治隆唐宋”,这岂是朱温可以比的!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资讯百科 2022-06-05
朱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朱温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朱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朱温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为何朱温没能一统天下?朱温击败刘仁恭、李克用,吞并河中,拿下荆襄,就此建立后梁。可见当时朱温的实力并不弱,反而是最强的一股势力。但朱温终是没能完成一统的壮举,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内乱不断。朱温的儿子都没办法做到齐心,各有各的打算,对外自然也无法拿出全力。而朱温结局更是惨遭亲子弑杀,可见他在处理亲情方面是非常失败的。

生活妙招 2021-11-07
朱温简介

朱温简介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乾符二年(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他归附唐军,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义军。因他镇压义军有功,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推异,藩镇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元年(901年)他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904年)他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把他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他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宣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梁开平三年(909年)正月迁都洛阳,因袭隋唐洛阳城,开平五年(911年)改元乾化。朱温晚年大肆荒淫,强奸儿媳。乾化二年(912年)被亲子朱友珪所弑,朱友珪亲自用毯子把朱温包裹起来,埋于寝殿。同年十一月葬于宣陵。在位六年,卒年61岁。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宣陵。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为政举措4人物评价5轶事典故6亲属成员7人物争议8后世纪念9史书记载10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朱温别称:朱全忠、朱晃所处时代:唐末→后梁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宋州砀山县出生时间:852年12月9日去世时间:912年7月18日主要成就:建立后梁,废除重税,鼓励农业发展等年号:开平、乾化庙号:太祖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陵寝:宣陵 人物生平2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朱温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他的父亲和祖父是学者和教师,但从未当过官。可是,他们的地位很重要,以致能和本地一个更有名望的地方官员家族通婚。长兄朱全昱,二兄朱存,朱温排行三。由于父亲早死,家贫,其母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长大成人后,不从事生产,以豪雄英勇自许,乡里人多数对他很反感,刘崇同样不喜欢他,只有刘崇的母亲善待他。唐僖宗乾符年间,山东地区连年饥荒,成群的盗贼呼啸相聚,黄巢趁机崛起于曹州、濮州地区,饥民们自愿追随他的共有数万人之多。乾符四年(877年),朱温与二兄朱存辞别刘崇家,一起投入黄巢军中。黄巢军转战岭南时,朱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五日,黄巢起义军攻陷唐都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黄巢派遣朱温领兵驻扎在东渭桥。这时,唐将诸葛爽率领工北行营的兵马驻扎在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武屯镇),黄巢派朱温去招 为政举措3 朱温特别珍爱人才,而且他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态非常急切。刚刚接受唐帝的禅让,朱温就立刻遣官臣去民间搜寻贤良之人,特别针对身居下位有能力但没地方施展的人才,如有找到,朱温往往都特加擢拔任用。对于那些知晓朝廷政策弊病得人所上表的奏章,朱温也大都亲自翻阅,选择一些有利的建议施行。对于权豪横行的现象,朱温也进行压制。比如朱温的爱将寇彦卿一次上朝时,途中有人未来得及避让,被他的随从打死,朱温因此严惩了寇彦卿,没有因为寇彦卿功臣的身份而袒护他。朱温在称帝前,就确立了严格的军法,如果将校有阵亡的,他部队所属的士卒也要全部斩首,称之为“跋队斩”。因此士卒常因为所属部队的主将死亡而逃跑,不敢归队。朱温于是命令军士全都在面部刺字来记录所在军号,这样逃跑的人大多被关口津渡的人认出而抓住送回所属。所以,逃亡者都聚集在山林川泽之中做强盗,成为州和县的大害。朱温称帝之后,随即废除这套军法,并且颁诏令赦免这些人的罪过,从今以 人物评价4 刘崇之母:朱三非常人也,汝曹善遇之。李克用:全忠妒功疾能,阴狡祸贼,异日必为国患。《新五代史》: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而议者或讥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何去非:“梁祖起于宛朐群盗之党,已而挟听命之唐,鞭笞天下,以收神器,亦可谓一时之奸雄。然及其衰暮,而河、汾李氏基业已大,固当气吞而志灭之矣。借使不遂及于子祸,则其后嗣有足以为庄宗之抗哉?此梁之亡不待旋踵也。”马端临:及朱温举兵内向,尽夷中人,废神策,而唐之鼎祚移於内。梁克家:朱温以斗筲、穿窬之才,谈笑而攘神器,士大夫亦欣然与之,莫敢正议。洪迈:“朱梁之恶,最为欧阳公《五代史记》所斥詈。然轻赋一事,旧史取之,而新书不为拈出。其语云:‘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余,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候,内辟污莱,厉以耕桑,薄其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 轶事典故5 传说朱温出生的那天晚上,天显异象,“所居庐舍之上,赤气上腾”,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红光。邻居都以为朱家失火了,纷纷提着水桶,端着脸盆,赶到朱家救火。谁知跑到朱家门口一看,一切平静如常,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朱温曾经和自己的幕僚及游客坐在大柳下,朱温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大家都不做声。有几个游客起身回答说:“应该做车毂。”朱温勃然大怒,大声说:“书生们喜欢顺口玩弄别人,你们都是这一类的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他便对左右的人说:“还等什么!”左右数十人,拉出说“适宜做车毂”的门客全部打死。皇后张惠对朱温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张惠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英武的一面。不但内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战也常让朱温心服口服。有时候朱温已率兵出征,中途却被张惠派的使者赶上,说是奉张夫人之命,战局不利,请他速领兵回营,朱温就立即下令收兵返回。这必然影响到内部的团结和战斗力,张惠对此也很明了,就 亲属成员6 长兄:广德靖王朱全昱次兄:朗王朱存元贞皇后张惠:开平二年(908年),追封贤妃,其子梁末帝朱友贞情妇某氏:朱瑾之妻,姓名失考昭仪陈氏昭容李氏儿子郴王朱友裕梁废帝(郢王)朱友珪梁末帝朱友贞福王朱友璋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孜义子博王朱友文(原名康勤)冀王朱友谦(原名朱简)左龙虎统军朱友恭(原名李彦威)朱友让(原名李七郎)女儿安阳公主:下嫁罗廷规,开平二年(908年)八月追封。长乐公主:下嫁赵岩,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十一日封。普宁公主:下嫁王昭祚,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十一日封。金华公主:开平二年(908年)十月封,为罗廷规继室。罗廷规死后,开平四年(910年)被父亲下令出家,以全妇节。真宁公主:乾化三年(913年)十月五日封。 人物争议7 朱温的滥杀是历史上罕见的。其一是滥杀战俘。例如唐乾宁二年(895年)十一月,朱温在钜野(今山东巨野)之南大败朱瑄部一万余人,杀戮将尽,俘虏3000余人。傍晚打扫战场时,忽然狂风暴起,沙尘沸涌。朱温竟借故胡说:“这是因为杀的人还不够!”下令把俘虏全部杀死。又如天复三年(903年)五月,朱友宁攻青州博昌县(今博兴)月余未下,朱温大怒,派遣刘捍督战。朱友宁俘获的十余万民众,让他们背着木石,牵着牛驴,在城南推积土山。朱温到了之后,令人畜一起把木石运送到土山上,冤枉之声,十里之外都能听见。城陷之后,还把城中的民户全部屠尽,尸体放入清河,都被阻塞。其二是滥杀部属。朱温用法严峻残酷,战场上将校战死,所部士兵生还即全部斩首,叫做“跋队斩”。他用这种野蛮的办法来提高战斗力,因此一旦主将战死,士兵也就亡逸不敢归。朱温就命军士都文刺其面以记军号,军士或思乡里逃去,关津辄执之送所属,无不死者。其三是滥杀士人。 后世纪念8 主词条:梁宣陵后梁宣陵位于伊川县城东10公里的常岭村北的高台地上。南为常岭村,北为郑潼路,东为沟丘岭。西为常岭村南北路。史载,后梁灭亡后,李存勖曾派兵发掘宣陵,掠夺陵中的珍宝,宣陵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后来,十年浩劫时期,宣陵继续遭到破坏,石刻被砸,宣陵坟冢南侧大部分被挖。 史书记载9 《旧五代史·卷一·太祖第一》《新五代史·卷一梁本纪第一》《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 影视形象10 1970年电影《十三太保》:陈星饰演朱温1982年电视剧《十三太保》:刘兆铭饰演朱温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