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思摩
李思摩简介

李思摩简介

李思摩(583年-647年4月25日),本姓阿史那氏,名思摩,突厥人,被赐姓李氏。他因样子像粟特人,不被信任。唐朝攻破颉利可汗以后,为招抚突厥人,允许他们迁入内地居住,并允许他们在朝为官。各部落的大小可汗在归附唐朝以后,被分配到皇宫守门,以表示对他们的信任。贞观十三年,唐太宗驾临九成宫,半夜,突利可汗的弟弟,当时唐朝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支持突利可汗之子贺罗鹘突袭皇帝寝宫,事发被杀。此后,太宗因为担心突厥人难以被恩德感化,危害唐朝,把在内地居住的突厥降民迁至黄河以北的定襄城居住。李思摩被封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统治这些突厥人。 目录 1基本资料 2阿史那思摩人物生平3阿史那思摩主要成就4阿史那思摩史籍记载5阿史那思摩历史评价6阿史那思摩亲属成员 基本资料1 本名:阿史那思摩别称:李思摩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突厥族去世时间:655年主要成就:保卫边塞封爵:怀化郡王 阿史那思摩人物生平2 阿史那思摩是东突厥贵族,阿史那咄六设之子。开皇十九年(599年),启民可汗逃奔隋朝,漠北各部拥戴思摩担任东突厥可汗。启民可汗回到东突厥后,思摩便去掉可汗的称号。思摩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善于占对,受到始毕可汗、处罗可汗的喜爱。由于思摩的相貌很像胡人,而不像突厥人,所以处罗可汗怀疑他不是出于阿史那种族。思摩历经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两代,经常担任夹毕特勒,终竟没有能够掌管军事,设立牙帐。武德(618年―626年)初年,思摩多次担任使者,出使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八月,当时颉利可汗与小可汗突利可汗率军侵犯唐朝。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带兵抵御突厥,并向突厥陈述利弊得失。于是,颉利可汗派遣思摩与突利可汗前往会见李世民,请求通和修好,李世民答应他们的请求。八月壬申日,思摩来到长安朝见唐高祖,唐高祖招他到御榻前面,好言安慰他,并赞赏他的诚朴,封他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等率领唐 阿史那思摩主要成就3 贞观十三年(639),唐为牵制和威胁薛延陀汗国,集中精力对付高昌,声称欲把散处河南10余万突厥入全部遣返河北,复其故庭,继其先绪。太宗封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赐姓李氏。封阿史那忠为左贤王,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建牙于定襄城(黄河以北,今内蒙和林格尔北)。随思摩渡河者有帐户3万,胜兵4万,马9万匹。太宗诏赐南至大河、北至白道川的整个漠南塞外地区。李思摩率部渡河加剧了大漠南北局势的紧张。薛延陀国积极备战,准备乘太宗赴泰山封禅之机,进攻漠南突厥。李思摩遵照太宗的部署,严阵以待。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处于强盛时期的漠北薛延陀汗国可汗夷男(真珠可汗)听说唐太宗要去封禅泰山,想趁机吞并突厥,而这时突厥仍然是唐朝的下属臣民。夷男命令其子大度设领薛延陀本部及同罗、仆骨、回纥、白雷等部20万军队过漠南,驻扎在白道川。李思摩退入长安,遣使告急。唐太宗命令李勣率军攻打薛延陀军。后面的数万唐军步兵还没 阿史那思摩史籍记载4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阿史那思摩历史评价5 李世民:“夫为君者,岂有猜贰哉!汤、武化桀、纣之民,无不迁善,有隋无道,举天下皆叛,非止夷狄也。朕闵突厥之亡,内河南以振赡之,彼不近走延陀而远归我,怀我深矣,朕策五十年中国无突厥患。”欧阳修等《新唐书》:“性开敏,善占对。” 阿史那思摩亲属成员6 曾祖:伊利可汗祖父:达拔可汗父亲:咄六设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