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柳如是身份卑微,她十余岁进入阊门,如同浮萍的流露,那么后来的柳如是是钱谦益的正妻吗?钱谦益的家人不会反对娶这样一个女子吗? 这一年钱谦益已近花甲,柳如是却仍是花锦年华,而非常宠爱柳如是的钱谦益凡事都答应了柳如是,弃繁文缛节,在崇祯十四年的夏天,钱谦益以正妻之礼迎娶柳如是。钱谦益不怕柳如是出身青楼有辱门楣,也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走到了这一步,倒真是让人为二人真挚的感情,要喝一声彩。 这一场不合时宜的演出引来了观者,有鼓掌喝彩的钱氏门生,有祝贺送礼的亲友,更多的却是乡亲父老,站在岸边破口大骂,骂着骂着不解气,众乡老还要撸起袖子扑上船去,高师见状慌忙骑舵扬帆而去,众人顿足大骂不止,纷纷抛瓦扔石。 钱谦益在船上仰头大笑,柳如是怡然自得,欣然笑叹。“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生年百岁忧”,全然不顾此刻河道两岸砸过来的石块和菜帮子,就这样,一对年龄悬殊却志趣相投的伉俪,在江南园林中读书、写诗、抚琴、下棋,时而举办沙龙宴请文友,真是快活得像神仙一般。 白发诗翁找到了红颜知己,灵感如泉涌,著述甚丰,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柳如是不仅是钱谦益生活中的小爱人,也是工作上的女秘书,两人琴瑟和鸣相得益彰。在那个阶段,柳如是崇拜钱谦益,能和精神偶像朝夕相处,自然是无比幸福的。而同时柳如是又是钱谦益的第一个读者,总能在第一时间读到钱谦益热腾腾出笼的新诗。 讲到这,可能很多朋友要问了,如果就是这样一个妓女从良的故事,可惜事情的转折出现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渔阳鼙鼓惊破了鸳鸯蝴蝶梦,清兵攻破了南京,南明小朝廷土崩瓦解,身为官夫人的柳如是在这种情况下,竟然主动与丈夫约好同死殉国。 那是一个凉意袭人的夜晚,柳如是与夫君在船上对饮,神情自若,柳如是已经想得很通彻了。国亡家便破,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以此抵抗,随着大明沉入深水,不负呼吸着世间的浊气,柳如是起身,纤细的身体越过桌子,吻上了夫君的额头,柳如是在给钱谦益鼓励,要求男人痛下决心,抛却红尘名利,与自己一同赴死。 而钱谦益却说道,这水太凉,老父体弱,不堪寒凉,不如咱们下次再来。 很难想象,作为一个一直崇拜钱谦益的人,柳如是此刻的心情如何。只见柳如是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从船头跳入了湖水中,柳如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钱谦益自己必死的决心。可惜柳如是没有死,钱谦益救回了柳如是。 用自杀来殉国,本是自己的事儿,由别人来劝,其实早已经说明钱谦益何等的留恋残生。可是在外人的眼中并不是这么看的,人们把更多的矛头对准了柳如是,世人认为将钱谦益偷生之心牢牢拴住的是佳人难再得的柳如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后世纪念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本名:柳如是别称:河东君字号:字如是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出生时间:1618年去世时间:1664年主要作品: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主要成就:秦淮八艳之一职业:名妓,才女 人物生平2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柳如是出生,后被辗转贩卖,幼年不幸,身世不清。明崇祯元年(1628年),柳如是为江南名妓徐佛收养。柳如是并不迷醉其中。明崇祯五年(1632年),柳如是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为侍妾。周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妻妾醋意大发。周某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明崇祯五年柳如是与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都发展过一段恋情,但迫于封建礼教所阻。其中与陈子龙的一段情愫,双方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互相唱和。可惜南楼唱和的美景不长,陈子龙元配张氏带人闹上南楼。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离去。虽然如此,陈子龙对于柳如是仍不死心。但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如是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崇祯十三年(1640年 后世纪念3 柳如是墓址柳如是墓址位于常熟虞山锦峰拂水岩下花园浜,钱谦益牧斋墓西边,墓碑刻有"河东君之墓"五字。自康熙三年归葬,清嘉庆时常熟知县陈文述曾经重修墓墩。于抗战初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两遭盗掘,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书籍记载《柳如是别传》(原名《钱柳因缘诗释证稿》) 人物评价4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此外,柳如是作为传统社会一介女子,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在与其往来的名士中,张溥、陈子龙、李存我均是有铮铮风骨的民族志士,柳如是常与他们纵论天下兴亡。在盛泽时,柳如是曾对张溥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沈虬《河东君传》说她:“知书善诗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使事谐对,老宿不如。”王国维曾题诗“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王国维看来,在国破家亡危难时刻,包括柳如是丈夫、时任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在内的那些在屈膝变节的士大夫们(即诗中的“蓟门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