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弧,1916年12月22日出生于上海,原名李培林,原籍浙江宁波,中国内地导演、编剧。1941年编剧第一部作品《肉》,1944年首次执导电影《教师万岁》。1954年导演并编剧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文化部1957年优秀影片金奖、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伐利电影节音乐片奖和1955年第9届爱丁堡电影节映主奖。1981年,他改编并独立执导根据茅盾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子夜》。2004年9月1日逝世。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主要作品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桑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16年12月22日职业:导演 人物经历2 1930年,桑弧的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后来,他辍学进入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润安字号当学徒。1933年,肄业于沪江大学新闻系,并担任了中国实业银行职员。1935年,结识周信芳与朱石麟,在他们的提携尝试文艺写作。1941年,李培林以“桑弧”为名创作了电影剧本处女作《灵与肉》。1942年,担任剧情电影《洞房花烛夜》的编剧,该片由朱石麟执导;同年,担任剧情电影《人约黄昏后》的编剧,该片由朱石麟执导。1944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教师万岁》;同年,执导剧情电影《人海双珠》。1946年8月,进入文华电影公司担任编导。1947年2月,执导由舒适、陈燕燕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不了情》,该片讲述了中年企业家夏宗豫和家庭女教师虞家茵的感情纠葛故事;同年,执导剧情电影《太太万岁》,该片由张爱玲担任编剧。1949年,执导由石挥、朱嘉琛合作主演的爱情电影《哀乐中年》;同年,执导戏曲电影《越剧精华》。1950年,桑弧进入 主要作品3 时间名称1986年《女局长的男朋友》1984年《邮缘》1983年《浪花细沙》1982年《鹿铃》1981年《子夜》1979年《她俩和他俩》1975年《第二个春天》1974年《无影灯下颂银针》1972年《白毛女(舞剧)》1965年《上海之春》1963年《柳荫记》1963年《槐荫记》1962年《魔术师的奇遇》1959年《春满人间》1958年《大风浪里的小故事》1958年《英雄赶派克》1956年《宋士杰》1956年《祝福》《梁山伯与祝英台》1951年《有一家人》1950年《太平春》1949年《越剧精华》1949年《哀乐中年》1947年《太太万岁》1947年《不了情》1945年《人海双珠》1944年《教师万岁》1986年《女局长的男朋友》1984年《邮缘》1981年《子夜》1979年《她俩和他俩》1962年《魔术师的奇遇》1959年《春满人间》1958年《大风浪里的小故事》1958年《英雄赶派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