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位英勇善战、忠诚正义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北宋时期的义士武松。武松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了中国民间广为传颂的英雄传说。本文将以武松为核心,通过对他的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他的正义品质和英勇气概。 武松的身世与成长 武松,字行者,生于北宋时期,原籍山东临清。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成人。武松长大后,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他曾在少林寺学过武艺,后来因故离开少林寺,回到家乡临清。 武松的正义之举 1. 替兄报仇 武松的兄长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为妻,但潘金莲却与西门庆私通。一天,西门庆来到武大家中,被武大郎发现。西门庆为了灭口,设计陷害武大郎,使其误食毒药而死。武松得知后,义愤填膺,誓要为兄报仇。经过一番周折,武松终于将西门庆杀死,为兄报仇雪恨。 2. 斗杀虎王 武松替兄报仇后,因为杀人而被发配到江州。在江州途中,他遇到了一只凶猛的猛虎,这只猛虎经常祸害百姓。武松毫不畏惧,勇敢地与猛虎搏斗,最终将猛虎杀死,为民除害。这一事迹使得武松名声大噪,被誉为“打虎英雄”。 武松的忠诚与担当 1. 加入梁山好汉 武松在江州斗杀猛虎后,被宋江招入梁山泊,成为梁山好汉的一员。他在梁山泊中表现出色,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梁山好汉接受招安,武松也随宋江等人投降朝廷,成为一名忠臣。 2. 平定方腊起义 宋江死后,武松继续效忠朝廷,参与平定方腊起义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英勇善战,屡次击败敌军,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他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忠勇将军”。 结语 北宋义士武松,他的一生充满了正义与勇敢。他替兄报仇,为民除害,加入梁山好汉,平定方腊起义,展现了忠诚与担当的品质。武松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国民间永恒的英雄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水浒传中,这位好汉两次单挑卢俊义,如果他在武松或许不会断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水浒传》中,卢俊义无可争议的天下武功第一,他曾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可谓是梁山首屈一指的武林高手。而在《水浒传》中,还有这么一位英雄好汉,两次单挑卢俊义却没有战败,如果他能有幸能参加征讨方腊的话,武松或许不会断臂,他就是田虎手下的猛将孙安。 在《水浒传》中,孙安是泾原人,与乔道清是同乡,后来投奔田虎,被授予殿帅一职,当梁山大队人马征讨河北的田虎时,孙安为征南大元帅,奉命率领十员偏将前去救晋宁城。当卢俊义率军攻占晋宁城后,孙安率军赶到,两军随即展开了战斗。五虎将秦明率先出战,与孙安大战五六十合,完全分不出胜负。卢俊义见孙安勇猛,于是鸣金收兵,秦明对卢俊义这一决定没有提出异议,这说明秦明心里没底,或许在战下去的话对自己未必有利。 到了第二天,卢俊义没有派手下去战孙安,而是自己亲自上阵,与孙安大战五十余回,战马支撑不住把颠呢下来。由此可见孙安和卢俊义在打斗的过程中是多么的生猛。孙安是马上换了一匹战马,继续与卢俊义大战五十多回合,卢俊义诈败,孙安不只是计,随后追来,被埋伏在两边的伏兵用绊马索将孙安绊倒生擒。 卢俊义是《水浒传》中梁山无可争议的高手,而孙安两次单挑卢俊义,加起来也是一百余回合,他竟然还能不败下阵来,由此可见,孙安的武艺十分精湛,至少与卢俊义是一个级别。孙安在卢俊义的劝说下归顺了梁山,归顺后,孙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劝降公孙胜的师弟,有田虎手“第一法师”称号的乔道清。乔道清可不是一般人,曾让梁山吃尽了苦头,生擒过鲁智深和武松,差点就让梁山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乔道清归顺后,梁山打下田虎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接下来,在梁山大队人马攻打王庆的时候,遇到了另外一位猛将,那就是王庆麾下的西阵元帅杜壆,杜壆能与卢俊义战上五十回和不分胜负,在孙安的帮助下才成功干掉杜壆,而且是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孙安就是这么一位猛将,可是天有不测风雨,孙安突然患暴疾卒于营中,就这样在水浒江湖中走完了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孙安死后,乔道清离开了宋江,随后公孙胜也离开了宋江,可以说孙安的离去是梁山的重大损失。 乔道清为什么要离开呢?孙安是卢俊义的左膀右臂,突然爆疾营中,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按照宋江修改的晁盖遗言,他本该坐地一把交椅,现在又有猛人孙安辅佐,将来会威胁到宋江的地位,所以······ 如果孙安不死,即使公孙胜因悟破师父法旨而离开,有孙安在乔道清就不会离开,在后来征讨方腊的时候,方腊手下的法师包道乙就不会这么猖狂,从而武松也就不会断臂。这是因为孙安是用剑高手,乔道清是法师,而包道乙是善于用剑的法师,所以孙安和乔道清联手,包道乙就不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武松被张督监陷害,最后被发配。施恩前来相送。此时的施恩“包着头、络着手臂”,身上着伤。施恩给武松带了两只熟鹅,一个包裹,包裹中有一包碎银子,还有两件衣服和两双鞋子。 施恩提醒武松这两个公差不怀好意,然后施恩大哭着走了。 施恩给武松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看出了施恩对武松的情谊。 施恩为了救武松花费了许多银子。 张督监污蔑武松是贼,将武松下狱,欲置武松于死地。 施恩听说后,拿出几百两银子上下打点。 施恩三次进入死牢,安抚武松,并且买通牢内上下,没让武松受苦。 在施恩的运作下,武松没被判处死刑,被判发配流放。 如果施恩不把武松当朋友,他不会救武松。施恩在武松发配钱前,不顾伤痛,前来送行,也反映了施恩不怕被武松牵连,继续把武松当兄弟。 施恩对武松的友谊,限于能力范围之内,他不会为了武松牺牲自己。 施恩给武松送行前,被蒋门神夺去了快活林,自己也被打伤,赔了许多钱。施恩处于蒋门神和张督监的淫威之下。然而施恩没有屈服,他勇敢地给武松送行。施恩的行为令武松感动。 不过施恩对武松的关心也仅此而已。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施恩尽量帮助武松,能力范围以外则不会施以援手。施恩不会为了武松牺牲自己。施恩明知武松前路艰险,九死一生,还是放任武松走了。没有像鲁智深那样暗中保护武松。 不过想想也不能怪施恩,施恩即使去保护武松,也保护不了,因为他武艺低微。 武松为了施恩,得罪蒋门神,惹下大祸。施恩却没有为武松两肋插刀的勇气,他和武松不是生死之交。 施恩大哭离开为哪般? 施恩大哭着离开,也是为自己不能救武松而哭,为了自己不讲兄弟情义而自责。施恩明白,武松此去就是永诀,因为两个公差明显是要结果武松的性命。武松即使武功再强,他手无寸铁,而且有枷锁在身。武松在劫难逃。施恩为失去武松而哭。 烧鹅补充了武松的体力 施恩将两只烧鹅挂在枷锁上,一边一个,让武松路上撕着吃。 这个烧鹅给武松补充了体力 ,也让武松解放了右手。使他能在飞云浦以一敌四,保全了自己,而且杀死了敌人。 如果没有烧鹅,武松的双手都会被枷锁住。如果这样武松杀死敌人的机会就少了许多,甚至有生命危险。因为吃烧鹅,武松腾出一只手,才有了生机。 施恩没有保护武松,成就了武松的威名。 施恩没有保护武松,武松徒手以一敌四,大闹飞云浦。然后回到鸳鸯楼大开杀戒,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成就了武松的一世英名。从此天下英雄好汉皆知武松的大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新版水浒传武松打虎是第15集水浒传武松打虎是第几集。宋江前往投靠柴进,并遇上同为避官的武松,武松由于十分思念,抚养其成人的兄长武大,便告别了柴进。武大以卖坎饼为生,妻子潘金莲原是张大户家使女,受尽磨难,自嫁给武大后,虽说不称心,但总算有了自己的一个家。武松在景阳岗酒家饮酒后,带醉上路,当见到阳谷县衙榜文,要行人定时结伙过岗,免遭虎伤,这才清醒些。同时,听到山中一声虎啸,猛虎腾空窜来,武松闪过,用哨棒击之,武松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次日,众猎户抬着武松与死虎,向县衙报功请赏,县令赏了武松,并留其任县衙步兵都头,武大巧遇武松,欣喜若狂,武松见了嫂嫂潘金莲,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1980山东版水浒传】 第15集 武松打虎景阳岗第 16集 武都头话别兄弟情第 17集 武二郎斗杀西门庆第 18集 武松醉打蒋门神第 19集 武松身陷都监府第 20集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第 21集 武松二进十字坡第 22集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1998版水浒传】 第十五集 景阳冈 第十六集 兄弟重逢 第十七集 王婆弄风情 第十八集 武大郎捉奸 第十九集 狮子楼 第二十集 醉打蒋门神 第二十一集 血溅鸳鸯楼 【2011版新水浒】 第22集 武松打虎第 23集 潘金莲竿打西门庆第 24集 金莲醉诱武二郎第 25集 王婆贪贿说风情第 26集 王婆计唆西门庆第 27集 恶妇药鸩武大郎第 8集 武松杀嫂第 29集 十字坡母夜叉开店第 30集 武松援手助施恩第 31集 醉打蒋门神第 32集 大闹飞云浦第 33集 血溅鸳鸯楼 新版水浒传武松打虎是第几集? 第22集水浒传武松打虎是第几集。 宋江去江州中外途经沧州,他来到柴大官人府上,在府上遇到了行者武松,两人义气相投,以兄弟相称。武松伤好后离开柴府,去了老家找哥哥武大郎。 当他经过井阳岗的时候,在一个小酒店门口挂着“三碗不过岗”的招牌,他连喝18碗好酒,趁早着酒劲儿上了景阳岗,店小三告诉他山了有老虎,不可独行,武松不信其言独自上岗。 在岗上一大石处睡着,忽然感觉到一松风声,他一个翻滚从青石上起来,面对老虎的的攻击,武松顿然酒醒,与大虫展开生死搏斗,最终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然后遇上了藏在草丛中的猎户。 单田芳评书水浒武松是第几集? 单田芳评书水浒武松是第64集。 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15时30分),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曲艺世家。 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重返书坛。1995年,成立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1年,出版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2018年9月11日下午15时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4岁。 早年经历 1934年12月17日,单田芳生于营口市。单田芳从小随父母奔波于哈尔滨、长春、沈阳、齐齐哈尔等城市演出。后到奉天,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他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但因病退学,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其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学习。 演艺经历 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他先后说过传统评书《三国》和《隋唐》等十多部,诸如《林海雪原》以及后来的《平原枪声》等。 1956年,成为辽宁省仅有的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同年正月初三,首次在鞍山市内的茶社登台亮相,播讲评书《明英烈》。 1958年,曲艺团走上正轨,由个体转成集体,单田芳变成了正式演员。 1962年,单田芳说了《草原风火》等30部小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缓缓地拉开了序幕,单田芳也成了众矢之的,遭受了痛打。此后两年多时间,他的听力嘈杂模糊,几乎什么都听不清。 1968年冬天,单田芳在鞍山市委党校“改造”。 1969年4月,被下放到营口的干于沟。 1970年2月2日,单田芳无罪释放离开鞍山。 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瓦岗英雄》),此后与其合作十余载,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风行全国大江南北几十家广播电台。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六亿。 1981年至1986年,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由他播讲的评书《大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 1987年,出版了《童林传·前传》上下册与《燕王剑侠》。 1988年,继续出版了《童林传·后传》上下册与《白眉大侠》。 2000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单田芳评书全集》,同时由他播讲的评书《白眉大侠》和《宏碧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 2006年1月,单田芳的传记《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各地上市;5月28日,参加廊坊人民广播电台举行建台三十周年和戏曲频道开播文艺晚会;9月29日,加盟演出相声晚会《空中笑林》的十周年庆典晚会。 2007年1月26日,宣布收山,《老店风云》为其收山之作;9月1日,致电祝贺田连元再收高徒。 2008年06月21日,开讲电视评书《红色将帅传奇》。 2010年7月,再度出山,录制的现代电视立体评书《羊神》日前在北京杀青,并在电视台播出。 2011年1月,编写的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出版。 2014年7月,为庆祝单田芳从艺60周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10部《单田芳自选集》在京首发。 2015年,在辽宁卫视的春节晚会表演互动评书《老潮人》,与田连元、刘兰芳合作;5月,录制的60集评书《千山传奇》于5月5日在鞍山广播电台新闻广播进行首播。
换成是武松押送官人竹下纳凉打一字,一路喝着酒,唱着歌,吃着火锅,就可平安把生辰纲护送到京城。 其实只要搞懂了杨志失败的原因,您就会了解武松为何会如此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 在押送生辰纲这件事上,梁中书原本的打算派遣十辆车子,亮明旗号“献贺太师生辰纲”。让杨志带着十个禁军,十个兵卒,正大光明地押送赴京。 在老黑我看来,这是最安全,最省事的做法。 首先,亮明旗号,沿路各县城府衙必然不敢怠慢,经过自己地盘时必然会派遣人马协助押送,小心看护。万一真被劫了,也会有这群地头蛇协助,可以迅速破案。 其次,当时各山寨的实力并不强,他们不敢也是没有能力与官府正面对抗。 杨志可能被压抑久了,急于在梁中书面前表现,就否决了这个计划。 他说沿途山寨强盗太多,就是派五百人护送也不行。还不如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我带着十个禁军,伪装成客商,悄悄连夜护送到京城。 看看这计划有多坑爹。本身护送的人就少,还让他们挑着担子赶路。这是生怕己方战斗力太强,先强行削一下体能。 重点是,化妆成商人,强盗们就不抢了?什么样的强盗如此有原则,只抢官府,不抢商人? 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看得出这个计划有多坑爹。 可梁中书偏偏同意了,可能他被老婆家暴打傻了,或者他根本就没准备那么多礼物。他就希望沿途有人把生辰纲劫走。这样一来,他既不用花钱,对老丈人蔡京也有了交待:“岳父大人,不是我没准备礼物。是礼物又被人劫了。” (马上过年了,准备看望老丈人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这招。空手去见老丈人,见了之后,就万分悲伤的说准备好的礼物被劫了。丈母娘一心疼你,说不定还会给你钱。) 押送的路上,杨志逼着手下,在大太阳底下赶路,阴凉时休息。这做法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有区别吗?不就是告诉有心人,我们押送贵重财物,快来抢劫吧。 果然,生辰纲不负众望的被劫了。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这次押送,是杨志和晁盖里应外合,联合坑了梁中书一把。 不信,那看看杨志后面的操作。 呼延灼攻打二龙山之时,是杨志提出了投靠梁山。 二龙山本身战力超强,再联合了桃花山、白虎山,其实力绝对不输呼延灼临时拉来的队伍。 可这时杨志偏偏提出了要投靠梁山,投靠害得他落草为寇的仇人?说杨志和晁盖之间没有猫腻,您信吗? 我猜测,杨志之所以要投靠梁山。就是因为生辰纲一事,是他和晁盖里应外合干的。他提出投靠梁山,就是想找晁盖分赃。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对,杨志要是和晁盖合作,当时就应该跟晁盖一起走,干嘛要绕这么一大圈? 我猜测是为了名声。江湖好汉最在乎名声,如果杨志联合强盗坑了恩人,绝对会被人瞧不起。名声臭了,在江湖上也就寸步难行了。 杨志绕一大圈,虽然麻烦了一点,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看到这,各位看官大人,您应该明白武松为什么能轻松完成任务了吧? 首先,武松江湖经验丰富,有勇有谋。孙二娘的蒙汗药毒不毒?多少英雄好汉都被孙二娘放翻,就是武功高强的鲁智深都着了道。可碰到武松就被轻易识破。 飞云浦险不险?武松在绝对劣势下,识破了诡计,反杀敌人。 就吴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在武松面前根本就不好使。 其次,押送生辰纲其实很轻松。前面已经说过了,梁中书的计划最安全,最省事。 武松脚踏实地,不像杨志急于表现,瞎出主意。所以武松只要按着梁中书的计划来,就没人敢抢劫。 如果真有人,敢在正面动手抢劫,并且成功得手。那说明这人实力极其强大,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碰到这样的敌人,换成任何一位好汉,都不可能只带着二十个人完成护送任务。 不过,这就和本身能力无关了,完全是梁中书安排的人手太少了。 可是,当时各路山贼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所以,换成武松押送生辰纲,他绝对可以轻松完成任务。 小结可能有人会诟病,武松贪酒,急躁,喜欢惹是生非。 诚然武松喜欢喝酒,但是武松绝对分得清轻重缓急。该喝酒时他喝得比谁都多,不该喝时他一口不碰。 不信可以看武松到了阳谷县后的表现。 到了阳谷县时,武松可曾因为喝酒而耽误了正事?可曾惹是生非过? 哪怕哥哥武大郎被杀后,武松也是想通过正规途径,把事情解决掉。直到正规途径解决不了,武松才自己动了手。 从这就能看出武松是个冷静,谋而后动的人。 而且武松杀了西门庆后,县令都觉得自己对不起武松,心怀愧疚,给武松改了讼词,从而保下了武松一命。 如果武松喝酒误事,惹是生非,县令会对武松另眼相看吗? 至于说武松抢酒打人,追狗掉进河里,被孔明孔亮给抓了这件事。 您应该看看武松当时的处境。武松从一个有志青年,被世道逼迫的落草为寇,心情肯定极度郁闷。所以喝酒发泄,也在情理之中。
史书上确实有李逵这么个人物武松为我戍区疆打一生肖,不过与《水浒传》中所记载的那个粗鲁豪放,义薄云天的黑旋风完全是两个形象。 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个怎样的人。 南宋徽宗年间,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靖康之耻”,当时这个李逵还在密州做了个小武官――乐将节级,和守衙节级杜彦、小节级吴顺在一起。他们三个是意义相投,关系不错。《三朝北盟会编》中有这样的记载: 当时镇守密州的知州名叫赵野,是开封人,宋高宗登位后,赵野被起用为密州知州。 金兵南侵,宋朝一片混乱,三人就想趁机谋乱。杜彦就说: 杜彦这么一搞,李逵和吴顺再四处一窜掇,赵野听到他们谋叛的消息,就慌忙逃走。杜彦、李逵和吴顺就成功地夺取了密州的军政大权。杜彦自称知军州事,成功接管了密州。 赵野没逃多远,李逵和吴顺率人追到了张仓镇,把赵野和他全家老小都捉了回来。 捉回赵野, 杜彦就人模狗样地坐在堂上,开庭审判他。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 赵野无言以对,杜彦就下令把他钉在木驴上。 杜彦手下的众党羽一拥而上,把赵野用长铁钉钉住赵野的手足在木驴上,又推出谯门杀掉了。把首级挂在市集上示众,拿个竹笠盖在上面。 赵野在《宋史》中也是有传记的,政和二年的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兼太子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大司成、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宣和七年的时候,赵野任尚书右丞,升左丞。靖康初年,成为门下侍郎。后又任为北道都总管、提举嵩山崇福宫、宣抚司,负责守衔东京。东京城破后,赵野出任密州知州。 赵野的官风还不错,老百姓见了他凄惨的遭遇,无不为之垂泪。 杜彦和李逵、吴顺把赵野的家产、奴仆和丫头都分了。与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分了。 又在密州城中抓壮丁,脸了刺字,充为军士。 建炎三年三月,盗贼宫仪率匪众围攻打安邱县。 安邱县令派人到密州来求救。 杜彦正准备率兵去救。李逵和吴顺则表示反对,说:“仪众甚盛,未可与战。” 但杜彦不听,说:“见敌不击,何以威众?” 于是他就亲自率部出发,前往安邱。 到了泼石桥,与宫仪的匪军相遇,两军厮杀。但杜彦率领的这支乌合之众不是对手,被打得大败。 杜彦逃回到了密州,但李逵和吴顺却下令关闭了城门,不许杜彦进入。 李逵和吴顺两在城头上数落讥讽杜彦。杜彦打算带着这群败军阵归来的骑兵另寻出路。 可是,但骑兵却背叛了他,趁机做乱,改为拥护李逵。 李逵和吴顺城中打开了城门,收纳了这些骑兵,却把杜彦杀了,把脑袋挂在了城头上示众。 李逵就这样接替了杜彦的位子,也自称为知军州事。 建炎三年,金兵南下。 国难当头,必须全国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宋高宗赵构就把以往的那些反对宋朝的武装,号召到身边,共同抗金人。 宋高宗发给李逵的敕书和发给宫仪等人的是一样的。敕书是这样说的: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九、 宫仪率领的匪帮坚持抗金,他率领部众,与金兵殊死搏杀,虽屡战屡败,却不肯投降。 李逵和吴顺就没那么坚定了。 建炎三年闰八月,金兵来到,招降李逵和吴顺招降。 李逵和吴顺密谋说: 他们决定,谁强就投降谁。 于是,金兵就集中兵力对付宫仪。 盘石河和九仙山两场大战,宫仪兵败,全军溃散,先逃往海州,继尔退守楚州,最后去了真州。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一 李逵和吴顺投降以后,在金军帐下效力,但两人却又彼此间发生了分歧和矛盾,吴顺抓住机会,杀死了李逵。 这就是史书上的李逵,与《水浒传》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但密州三兄弟的交情和梁山好汉的情谊一样,都虚伪而做作,是为了利益,一旦翻了脸,所谓的兄弟手足情深实际上连狗屁都不如。
关于《三国演义》,有句俗话大家都知道,叫“人中廖化,马中赤兔”武松为我戍区疆打一生肖。 意思是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有两个特别能活的神物:一是赤兔马,二是廖化。 先说说赤兔马。 赤兔马第一次出现是在董卓进京的时候,董卓用来收买丁原的义子吕布。 汉灵帝驾崩,董卓进京,这是公元189年。按照汉朝的对马匹管理的法律规定,马匹必须长到一定高度才允许上阵场。 赤兔马“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马儿最起码需要生长五年,才能达到这个标准。赤兔马此时应该有五岁了。 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赠给了关羽,直到关羽走麦城,父子二人和赤兔马都被俘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赤兔马绝食而亡,终年36岁。大型骑乘马通常寿命为25年。赤兔马就相当于咱们人类的120岁,还驼着关羽在战场上驰骋。 所以说,关羽后来武力值下降明显,应该与他坚持骑着如此老迈的赤兔马有很大的关系。 再说说廖化。 赤兔马已经很牛了,但要和廖化相比,根本就算不上事,这个廖化简直是个大神。 廖化在《三国演义》的首次出场是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的路程中(演义第27回)。 关羽保护着二位嫂嫂千里寻兄,过关斩将,路上遇到了粉丝廖化。 廖化想追随关羽同行,但关羽不太乐意,因为嫌弃廖化是“黄巾余党”。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道,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于188年基本上结束了,如果廖化15岁就参加了黄巾起义,到他遇到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候(公元200年),廖化已经有28岁了。 关羽不收留,廖化只好怏怏而去。到他再次出现,已经是刘备率军入川的时候(演义第60回)。 应刘璋的盛情邀请,刘备率领人马西入川蜀,遇到廖化来投奔,刘备就让他到关羽帐下听令,驻守荆州。 有那么一句话,叫“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质疑廖化的军事才能。其实这是不对的,廖化很早就当先锋了,关羽北征襄樊的时候(演义第73回)。 关羽北征,原本是任命傅士仁、糜芳做先锋,但这俩混蛋醉酒误事,导致粮草被燃烧,关羽一怒之下,差点宰了他俩,众人劝止,饶了狗命。但先锋之职就让廖化担任,关平为副将。 所以说,廖化的军事能力还是得到了关羽的认可。 关羽麦城被困,廖化突围向上庸求救兵被刘封拒绝,只好孤身入川,向刘备报信。 兄弟关羽死了,儿子刘封也死了,刘备率大军征吴,出夷陵时遇到了廖化,但刘备心里有坎,没有带上廖化。 这以后,廖化就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诸葛亮北伐中原,廖化才重新出现。 廖化再次担任先锋一职,是在诸葛亮四出祁山的时候(公元230年),此时的廖化已经58岁了。这一仗廖化立下了功劳,奋勇斩杀了魏军前锋大将秦良。 “秦良死战,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演义第100回)。 公元234年,62岁的老将廖化随诸葛亮六出祁山,再立新功。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率兵劫粮,却中了埋伏。廖化追击司马懿,差点活捉了他,司马懿声东逃西,廖化捡到了司马懿的帅盔,被诸葛亮录为首功(演义第103回)。 诸葛亮五丈原归天斤,姜维继承先师遗志,率兵于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再次北伐,廖化担任先锋。 此时的廖化已经是81岁高龄了,还亲自上阵与曹魏猛将徐质对战(演义第109回),但年龄不饶人,廖化被徐质打败。 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姜维再度挥师北伐,86岁的老将廖化又担任了先锋。在这次战役中,廖化奋起神勇,阵斩了郭淮麾下先锋郑伦(演义第113回)。 这应该是三国诸将中斩将的最高年龄纪录了。 司马昭弑杀魏帝曹髦(公元260年),魏国政坛发生剧变,姜维趁势起兵,再度北伐。此时廖化已经88岁了,仍然被任为先锋大将,拖着老迈的身躯,随军出征(演义第114回)。 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又要兴兵出师,此时的廖化已经90岁了,实在跑不动了,他和主帅姜维发生了争执。姜维一怒之下,这次就没有带廖化出征,而是让他留驻在汉中(演义第115回)。 公元263年,魏国派钟会、邓艾、卫瓘率三路大军伐蜀。廖化已经91岁高龄,仍然强撑着老迈的身躯,率部支援姜维防御剑阁。 邓艾偷度阴平关,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开城投降,此时廖化还在前线,随着姜维一同投降了钟会(演义第116回)。 姜维发动兵变,意图复国,事败被杀。 蜀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公元264年),92岁的廖化称病不随,不久后去世。 廖化经历了汉末三分整个时代的变迁,从最初黄巾起义,直到蜀汉灭亡,廖总的足迹贯穿于始终,见证了波澜壮阔,也参与了沧海桑田。 他很平凡,也没有什么辉煌的成就,但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一段伟大的传奇。
天机不愿告诉猫,竞选属相才气豪武松为我戍区疆打一生肖。金榜提名居第一,交情恶化命难逃。(鼠) 代家劳作擅耕田,不食佳肴不要钱。奉献精神传后代,长留典范在林泉。(牛) 祖先曾占景阳岗,多少路人生命伤。时过境迁观念改,武松为我戍区疆。(虎) 聪明绝顶又玲珑,三窟藏身隧道通。侨隹神州生活美,不思桑梓返蟾宫。(兔) 君是人间第一雄,起风下雨显神通。中华大地生光彩,迈入庚辰更不同。(龙) 优劣孰多没议论,怎言它是害人精。生餐老鼠功劳大,毒液也能医众生。(蛇) 日行千里未知倦,常助将军捍主权。休笑额头没长角,铁蹄踩阵熄狼烟。(马) 额头生角御豺狼,听命牧童却善良。吮奶必须行下跪,孝心承继不寻常。(羊) 一根铁棒反朝廷,天帝屡输搬救兵。任尔腾云千万里,难逃佛祖手中营。(猴) 出生蛋壳体虽轻,昂首一啼天放明。奇迹令人开眼界,莫凭大小论英豪。(鸡) 忠心耿耿受褒扬,常伴牧人同放羊。大雪漫飞身上肿,坚持工作不彷徨。(狗) 一生贪吃性难迁,不拉力车不种田。见到屠刀方后悔,几声悲叫赴黄泉。(猪) 十二生肖适合做什么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用心去做,定能达到事业顶峰。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鼠目寸光,交一些猪朋狗友,懒惰成性,又怎么能三羊开泰。要牛转乾坤,必须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才能蛇蛇争霸。兔子撩月,浮想联翩,岂不是鸡飞蛋打。猴年马月才马到成功。路就在脚下,凡事事在人为,勤能补拙,奋斗才能成功。 生肖鼠可以成为出色的秘书,公关人员,一般职员或者管理人员,如独立经营范围,从事研究、表演、医生的聪业,总之,他们能当一个好副手,当不了公司的头面人物。他们天生活泼,聪明机智,但做事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切忌因为他人好言相劝而乱了方寸,最好自己操作,得心应手的事还是很多。 生肖牛适合的职业广泛,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做事有条不紊,非常有耐心。他们适合学者、律师、新闻记者、职员、管理者、医生、护士,总之属牛的人不适合从事公关,切忌乱做好人,到头来弄得里外不是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生肖虎适合公司主管、将军、领导,他们最大心愿不是金钱,而是金钱以外的人生目标。像作家,厂长,校长,院长,记者等都能胜任。属虎的人切忌头脑发热盲目投资,要考虑周全才能出手。 生肖兔有艺术天分和超凡的艺术气质,他们追求高雅完美。适合作家、画家、歌星、演员,也可胜任厂长,经理、董事长等职务。他们眼光独到,有比较高品位。属兔的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拥有良好的合作伙伴才行。 生肖龙不管从事任何职业,大多会有不错的选择。他们像导演、法官、经纪人、企业家、运动员等等。他们潜能很大,定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属龙的人切忌感情用事,只凭感觉投资,应三思而后行。 生肖蛇通常会有好的运气,也能得到贵人相助。机会则会随波逐流,像哲学家、神学家、政治家、思想家、金融学家等等。属蛇的人切忌财务关系不明确,要理性投资。 生肖马性格开朗,他们的职业适合运动员、驾驶员、新闻记者、警察、以及和娱乐有关的职业。属马的人喜欢自由职业,吸收新鲜事物。属马的人切忌贪图蝇头小利而与他人合作,要有长远眼光。 生肖羊适合艺术性强的工作,如作家、画家、美容、服装设计、室内装潢、教师、演员、模特儿、歌星等。属羊的人切忌亳无计划使用金钱,懂得舍得之理,过于抠门或过于浪费。 生肖猴在工业、政治、经济领域定能大显身手。是优秀的演员、歌星、外交家、律师和语言家。也是出色的发明家、运动员、股票经济人、教师、社会活动家。属猴的人交际比较广泛,而且还善于社交。属猴的人切忌好大喜功而盲目扩张,千万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生肖鸡能成为企业家,能当厂长、经理、会计、统计,出纳、图书馆管理员、演员、歌手、文家创作、车工、钳工、手工艺、雕塑等也比较出色。属鸡的人切忌过于贪心,急于求成,不然偷鸡不成蚀把米。 生肖狗适合当优秀的配角,如出色的管理者,优秀的秘书、顾问、心理学家、教师、义务人员、美容师、造型师、医师、志愿者、护士等。属狗的人切忌太相信他人,不要随便委托理财,因小失大。 生肖猪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人,也可从事写作、编辑、影视明星、画家等。属猪的人意志坚强,宽宏大量,不搞阴谋诡计。属猪的人切忌投资不理性,千万不能盲目追风。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上应天伤星,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出处考证4人物外貌5人物评价6衍生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武松别名:武二郎、行者、武行者、武都头饰演:祝延平、丁海峰、陈龙性别:男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金瓶梅》年龄:80岁民族:汉籍贯:清河县职业:阳谷县步兵都头信仰:佛教相关事迹: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星号:天伤星封号:清忠祖师梁山职司:步军头领兵器:雪花镔铁戒刀所处朝代:北宋梁山排名:14 人物生平2 武松是清河县人氏,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这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武大郎却身长不到五尺,面目狰狞,短矮可笑,诨名“三寸丁谷树皮”。武松因先前在家乡打死一个人,怕吃官司,远离家乡,投奔沧州,躲在柴进府中避祸,一住就是一年有余时间。武松离家两年,时刻挂念胞兄。宋江因在家杀死阎婆惜,出逃前往柴进府,在柴进府遇见了武松,那时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愤怒要打宋江,柴进道出宋江姓名后,武松大惊,纳头便拜。当时,武松已知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没有死去。过十数日,就辞别柴进、宋江,赶奔清河县寻兄。宋江不舍,与武松结义为兄弟。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下山时巧遇猎户,一同来到阳谷县县衙,将赏银全赠与了众位猎户。知县爱其忠厚仁德,任命他为都头。后巧遇兄长武大郎,原来武 出处考证3 元·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中,武松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在宋元时期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如此写道:“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以上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元杂曲中,有红字李二作杂剧《折担儿武松打虎》、《窄袖儿武松》等以武松为主角的曲目,亦有《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武松作为梁山好汉之一登场。元初高文秀所作《双献头武松大报仇》(已佚)。亦有研究者认为,《水浒传》中武松的蓝本取材自元末张士诚起义的部将卞元亨。武松景阳岗打虎的故事即是来自卞元亨打虎的事迹。又有杭州地方志显示,宋代杭州有一名为武松的提辖,曾刺杀蔡京之子,或为水浒武松之出处之一。杭州武松墓即源于此。另有武松部分故事或借鉴于其他人物的故事,武松杀人自首或借鉴与《青琐高议》中的孙立杀人自首。武松粉墙留字或借鉴于《黑旋风双献功》中的李逵杀人留字。 人物外貌4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前面发掩映齐眉,后面发参差际颈。皂直裰好似乌云遮体,杂色绦如同花蟒缠身。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擎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啖人罗刹须拱手,护法金刚也皱眉。 人物评价5 赞诗120回本:直裰冷披黑雾,戒箍光射秋霜。额前剪发拂眉长,脑后护头齐项。顶骨数珠灿白,杂绒绦结微黄。钢刀两口迸寒光,行者武松形象。鲁智深一条禅杖,武行者两口钢刀。钢刀飞出火光飘,禅杖来如铁炮。禅杖打开脑袋,钢刀截断人腰。两般军器不相饶,百万军中显耀。100回本:延士声华似孟尝,有如东阁纳贤良。武松雄猛千夫惧,柴进风流四海扬。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金圣叹: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金圣叹:不恁么理会五字,传出圣贤心性来,便觉“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二语之未能具足受持不淫戒也。李卓吾:我道周公尚非弟弟,武松方是弟弟。王望如:武二为兄报仇,朝家自有王法,何至白昼提刀,呼邻作证,既杀潘金莲,旋杀西门庆,而自取罪戾若此?盖县尹久为西门庆穿鼻,受脏枉法,恬不知怪,武松料仇不得报,又不可不报,故 衍生形象6 武松衍生戏剧武松衍生文学武松衍生影视武松作为水浒中最重要人物之一,多有以武松为主角的剧目。《杀嫂》(已佚,《百万句全》收录)《武松发配》(已佚,作者无考)《武松大闹董家庙》《武大郎上坟》《快活林》(又名《武松夺店》)《十字坡》《削道冠》《戏叔别兄》《开吊杀嫂》《打虎》《屈死了大郎》《武松》《潘金莲拾麦子》《武松孟州结拜》《挑帘杀嫂》《金莲调叔》《金莲戏叔》《蜈蚣岭》《武十回》《走岭子》《武松单臂擒方腊》《龙虎玉》《鸳鸯楼》《狮子楼》《挑帘裁衣》《武松打虎》《安平寨》陈忱《水浒后传》中孟太后懿旨,临安城中照依东京建造大相国寺,他任南宋国师。俞万春《荡寇志》中在秦封山与唐猛、庞毅、闻达车轮战后力尽,死时挺棍怒目,威风凛凛,犹如天人。程善之的《残水浒》中和焦挺、鲁智深、施恩投种师道而去。梅寄鹤整理的《古本水浒传》中,武松最后与鲁智深同回五台山修行。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中,潘金莲与西门庆毒死了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