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杨一清和杨廷和是两位著名的名臣,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成就。那么,究竟谁更厉害呢?本文将从他们的生平事迹、政治成就等方面进行比较,为您揭示这两位明朝名臣的风采。 一、杨一清:忠诚勇猛,勇往直前 杨一清,字子清,号东篱,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杨一清的政治生涯可谓是波澜壮阔。他曾先后担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务,多次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在任内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深得百姓爱戴。在明英宗时期的“土木之变”中,杨一清挺身而出,力主抵抗瓦剌侵略,为保卫国家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 杨一清的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被誉为“东篱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杨廷和:智勇双全,治国有方 杨廷和,字子和,号东篱,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杨廷和的政治生涯同样辉煌。他曾先后担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务,多次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在任内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深得百姓爱戴。他还曾成功化解了明朝晚期的“土木之变”危机,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廷和的文学成就同样举世瞩目。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被誉为“东篱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谁更厉害:各有所长,难以评判 从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来看,杨一清和杨廷和都是明朝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各有所长,难以评判谁更厉害。然而,从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来看,他们都是我国历史上值得尊敬的英雄人物。 总结:杨一清和杨廷和,这两位明朝名臣,各有所长,各有成就。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正是有了他们的拼搏和奉献,才使得明朝的历史更加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蛋黄和蛋白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消化率都很高蛋黄成分。但是,蛋黄与蛋白的其它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蛋白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除了含丰富的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微营养素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总称),特别是铁、磷以及维生素A、D、E和B族含量丰富。 食鸡蛋好处: 1.健脑益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2.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动脉硬化。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4.预防癌症。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5.延缓衰老。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做“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是不少长寿者的延年经验之一。 蛋黄的热量高 一个鸡蛋80卡的热量中60是蛋黄20来自蛋白 蛋清和蛋黄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蛋黄和蛋清是鸡蛋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二者之间的营养价值并不相同,这两个部分都有着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因此蛋黄和蛋清的食用是有一定讲究的,正确食用蛋黄跟蛋清才可以有效发挥两者的营养价值,那么大家要怎么正确食用蛋黄和蛋清呢?那就需要了解清楚蛋黄和蛋清各自的作用了。蛋清和蛋黄 一、蛋黄的构成和作用 1.构成 蛋黄即鸡蛋内部发黄的部分。鸡蛋的蛋白质集中在蛋清和蛋膜,其余营养物质集中在蛋黄。蛋黄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单不饱和脂肪酸,磷,铁等微量元素。蛋黄是鸡蛋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鸡蛋中主要的矿物质、维生素、磷脂等在蛋黄中。蛋黄的主要成分是17.5%的蛋白质,32.5%的脂肪,还有大约48%的水和2%的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 2.作用 蛋黄中有大量的磷,还有不少的铁。尽管蛋黄中的铁吸收率比较低,但对于不能吃肉类的婴儿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蛋黄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卵磷脂,对大脑发育格外关键,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鸡蛋中所有的卵磷脂均来自蛋黄,而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帮助合成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所以,婴儿的第一种辅食,往往就是鸡蛋黄。蛋黄对孩子补铁有益,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益。蛋黄的颜色更蕴躲着丰富的营养密码:有预防嘴角开裂的核黄素,还有能保护眼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而往往蛋黄颜色越深,这类维生素含量就越高。 二、蛋清的构成和作用 1.构成 鸡蛋清是指包在蛋黄周围﹐由蛋白质组成的透明的胶状物质。故又称为蛋白,与蛋黄相对。蛋白遇热后会凝固成白色固体,因而得名。蛋白就如同哺乳类的羊水一样有防震、保湿及保护的作用。 2.作用 鸡蛋清可以使皮肤变白,同时还能使皮肤细嫩。这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少量醋酸,蛋白质可以增强皮肤的润滑作用,醋酸可以保护皮肤的微酸性,以防细菌感染。此外,鸡蛋清还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烧伤时,蛋清有收敛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涂布后形成痂膜,起到了保护作用,能减少体液渗出,防止继发性休克的发生;同时痂膜又能防止不洁物质的污染和外来刺激,有减轻疼痛的作用。治疗体表炎症对早期疖肿、外伤性肿胀和严重的局部注射反应,局部敷蛋清,有止痛、消炎、防止化脓的作用;对已开始化脓的也有控制炎症扩展,促使炎症局限化的作用。鸡蛋清性微寒而气清,能易经补气,润肺利咽,清热解毒,补充优质蛋白质,护肤,美容,有助于延缓衰老。取鸡蛋清一个,白矾些许,调匀,去泡沫后服用,可以清痰,止咳。鸡蛋清不但可以使皮肤变白,而且能使皮肤细嫩。这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少量醋酸,蛋白质可以增强皮肤的润滑作用,醋酸可以保护皮肤的微酸性,以防细菌感染。此外,鸡蛋清还具有清热解毒和增强皮肤免疫功能的作用。 不论是蛋黄还是蛋清,都是人体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都有益于人类的身体健康,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来说就要少吃蛋黄了。大家要根据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正确合理的食用蛋清和蛋黄。
感谢悟空问答的五连发邀请金兵。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采石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十分经典的一场战役。孱弱的北宋王朝,以一万兵力大破海陵王完颜亮数十万大军。完颜亮再回经途中被杀,金有“小尧舜”之称完颜雍继承皇位。当时海陵王号称60万,其实兵分三路,以海陵王带领的10万中路大军为主。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的第四代君主,他对汉文化学习较多并且野心很大,一心的想要一统中原,称霸天下。海陵王完颜亮一上位,大力发展军事,铸造兵器,招募士兵。海陵王,虽然他的野心很大,但是他的政策却使得本来已经慢慢的金朝经济遭到了破坏,他不顾民生经济,将百姓强行招募入伍。所以他再挥师南下的时候,军中很多人就已经“消极怠工”,半路逃回,士气上要远低于宋军。 宋军的士气本来也是极其低迷的,虞允文本来作为中书舍人,一介文官他是代表朝廷来前线慰问送赏的。但是他看着低迷的士气,直接对着士兵豪气的说,“朝廷的赏赐,就在这里等着你们来取了。”他亲自督战,建立军防,使得士兵大受鼓舞。 在这次战役中,海陵王完颜亮要渡江作战,这对于不熟悉水战的金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虞允文抓住金兵这一点,并且采用了当时的新式武器火药,再加上作战当天水面降起大雾。宋军在心理上完胜金军,再加上当时金军基本没见过火药,吓得“求神拜佛”。一万宋军击垮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兵力。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宋军全占取胜理所当然。 文/红雨说历史 金国占领了南宋多少领土? 北宋和金为灭掉辽,签订了海上之盟,决定共同灭辽。 于是双方夹击辽,导致辽灭亡,一部分往西逃,由耶律大石建立西辽。 双方灭辽后,宋将每年给辽的岁币转给金,宋收回燕云各州,由于赵匡胤说过谁收复燕云诸州封王,灭辽宋军主帅童贯被封为郡王,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封王的宦官。 灭辽后,宋金之间失去了战略缓冲地带。金给宋带来很大压力,北宋便主动和刚刚崛起的蒙古联合,共同对付金。金知道后大怒,率重兵攻打北宋,北宋不堪一击,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掠到黄龙府,北宋灭亡。 赵构只身逃走,传说泥马渡康王,赵构被金兵追赶无法渡过黄河,寺庙的泥马下凡,帮赵构渡过黄河,摆脱追兵,于是赵构称帝,这个故事只是说明赵构不凡,来彰显他称帝的合法性,后来赵构带领中兴四将,收复淮河地区。然后和谈。签订了绍兴和议,和议以淮河一线及大散关为界,以南是宋以北是金,宋勉强立国,双方进入和平发展时期。 这里可以看出,宋丢失的是大散关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宋保住了江淮地区,守江必守淮,江淮地区守不住,南宋可以说无法立国。 清和南宋时的金是一个族么? 不是,南宋时的金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女真族原为辽朝的藩属,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1月28日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金朝立国后,与北宋定“海上之盟”向辽朝宣战,于1125年灭辽,于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时,领有华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以北的华中地区,使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部落臣服而称霸东亚。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后期逐渐走下坡。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之下灭亡。 而清朝的金是努尔哈赤依靠“建州女真”发展起来的,后统一“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建州女真明显是熟女真的后代,而“真女真”其实随着金朝的消亡,已经烟消云散了。而“真女真”的个人战力(排除因为历史进步引起的装备升级)是要远超过“建州女真”的
陕西肤施(今延安市宝塔区)人。家贫上不起学,11岁起就给人放羊、拦牛。受隐蔽在他家的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教育和影响,14岁就当了小交通员,为中共组织送信、放哨。1934年,张先加入了中共领导的少年先锋队?痪糜植渭?了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正式当了一名战士。1935年4月调入红二十六军,后又分配到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当通讯员,参加过崂山、榆林桥、张村驿和直罗镇等战役战斗,并于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简介3抗战时期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张清和国籍:中国出生地:陕西肤施出生日期:1916逝世日期:1947性别:男 个人简介2 张清和(1916~1947)陕西肤施(今延安市宝塔区)人。因家贫上不起学,11岁起就给人放羊、拦牛。受隐蔽在他家的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教育和影响,14岁就当了小交通员,为中共组织送信、放哨。1934年,张先加入了中共领导的少年先锋队?痪糜植渭?了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正式当了一名战士。1935年4月调入红二十六军,后又分配到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当通讯员,参加过崂山、榆林桥、张村驿和直罗镇等战役战斗,并于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3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被编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随军开赴华北。因作战勇敢,先后被提升为排长、副连长。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张所在部队被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二团,张任二营六连连长。在拔除嵌入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伪军据点郑谭口的战斗中,他带领六连最先攻上据点东北角炮楼,消灭了躲进城墙夹壁墙内的守敌,为后续部队进攻扫清了障碍。战斗中,他眼角、肩部负伤,仍坚持指挥,直到守敌被全歼。战后被升任三营副营长,1943年9月又升任三营营长。日本投降后,张随部队开赴东北,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四师第十团副团长,参加开辟西满根据地的斗争。1947年3月7日,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师一部北渡松花江向吉林扶余县的五家站进犯。十团三营奉命在五家站阻敌。国民党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三营阵地轮番猛扑,战斗异常激烈。中午时分,三营接连打退国民党军的冲锋,五家站阵地上依然红旗飘扬,但自己损失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