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阳市一处罕见的古城式村寨——沙陇镇东里寨 这座村寨建于清乾隆初年,属三街六巷皇城建筑,是旧时潮阳大户人家的住所江苏海门属于哪个市。它的长宽均为112米,占地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米,共有22座宅子,四周建有两房一厅三护寨墙屋三十六套。为了防备海盗流寇,寨的四角还建有四座更楼。 面积居全省之冠的大庙——白花尖大庙 位于礐石风景区东麓海滨,有一座单体面积居全省之冠的大庙——白花尖大庙,也称九天娘娘庙,1993年10月落成时,有海内外人士多达五万之众参加了开光大典,盛况空前,此后成为汕头旅游热点。 天然宝地——北山湾中心泳场 北山湾中心泳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半岛东北部,海湾大桥南侧,依山面海,山势平缓,东临南海,海床平坦开阔,天然岩石林立。远眺,碧水共蓝天一色,落霞与海湾大桥齐飞;近观,鱼舟点点,花木扶疏,绿荫斜影,是旅游度假的天然宝地。 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海门莲花峰 位于海门海滨,距潮阳县城约10公里。有山石开裂如莲花,因而得名,是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莲花峰周围设有天然浴场,有游艇载客从海上观赏莲花峰,有三将军石、望夫石,有许多名人石刻,其中有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的草书“虎”字,书法家于右任、刘海粟等的题字等。现代作家老舍的题诗曰:遥怜信国此峰头,水黑云寒望帝舟;今日红旗明碧海,神州儿女竞风流。 广州塔王——九天玄女宝塔 在礐石白花尖大庙东侧,耸立着一座高插云天的广东“塔王”约56.5米高,直径28米的九天玄女宝塔。塔下周围都是神仙塑像,两层八角形琉璃青瓦建筑群,把宝塔衬托得更为雄伟壮观。 莱芜风景区 位于澄海南海滨,是通往南澳岛的轮船口。附近有海滨游泳场和海滨长廊,浴场的两侧有小山,形成天然的防波堤,使海浪减弱,最适宜游泳。海滨两个圆锥形小山和周围小岛,被奉为海神,传说是凤凰仙姑的弟子,看到此渔民受到乖鱼精的祸害,便私自下凡为民除害,因此被玉皇惩罚处死,曝尸海边,化成莱芜岛。东屿是她的头颅,附近一片赤褐色的礁石,是她的鲜血,两座山是她的乳房,南屿和北屿是她的屐桃,当地人称“向天美人”。实际上是潮人创造的海神,并在海滨岩石上刻有女神雕像。附近有神女庙天后宫祭奠之。山上还有建于清代康熙五十六年的炮台,扼守着汕头海湾,现已成为旅游者凭吊的古迹。 老妈宫 就是位于外马路头的天后宫,与比连的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开放。当初这里是滨海的沙滩,称“汕”船舶出海和潮人过洋,都要在这里拜别祭祀,包一点香灰带上,以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因此,海外潮人回乡总要来此看望,寄托缅怀先祖情怀。庙内门壁的石质浮雕、梁柱的木雕彩绘,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一对由整块石头雕刻的透雕盘龙柱石,上有八仙立像,工艺十分高超,过去只有在皇宫和孔庙才能见到。屋顶的嵌瓷艺术,是潮汕工艺特有的技巧。用烧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种戏文图案,人物栩栩如生,又不怕风雨的侵蚀。 龙泉岩寺庙群 位于鸵浦镇北1公里,是五岭支脉桑浦山的最近海处。有许多相通的石洞,自宋代起就有文人到此游览吟咏,留下许多石刻。后人在此兴建众多寺庙,近年尤甚。山中有泉水,故曰龙泉岩 妈屿岛 位于汕头港出海口处,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由码头乘渡船7公里可达。岛上有海水浴场和食宿设施,因为面向外海,海水洁净,是市民消夏胜地。岛上有两个建于元、清的天后宫,故称妈屿。从前,船只经过这里出海,都要拿一只活鸡在天后宫放生,一时岛上成了鸡的王国,故又称为放鸡岛。1860年帝国主义强迫汕头辟为通商口岸后,英国首先在此设立潮海关,对中国施行掠夺统治。殖民主义者贩卖劳工,也是在这里集中出发。许多人未等上船就被折磨至死。岛上曾发掘出大量尸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见证。岛上最高处海拔41米,成了海湾大桥的天然桥墩。山上一座高大的观音塑像,目视着大桥上的过往车流,向人间挥洒着祝福的甘露。 飘亭 弄箫吹笛明月夜,何处歌舞飘亭台。 飘亭眺远:登飘然亭鸟瞰汕头海湾景色,群鸥点水,百舸争流,心旷神怡,飘然若飞。 青云岩 位于达濠区大望峰山腰,依天然石洞建成,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素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称,自明代中叶起,佛教、道教相继在此建筑殿堂。山上“云岩禅林”,虽为佛殿,又容玄武庙与观音阁相对。山脚大峰祖师庙,虽为道观,也有佛祖塑像在其中,体现了潮汕地区佛道不分的特点。山下楼阁岩洞,回环宛转,有飞泉溅石成声,铿锵有致,故命为“龙泉琴韵”,游人至此,休憩喝茶,值得一品。 桑浦山公园 位于汕头至揭阳的公路旁,与龙泉岩原为一山两面,正门面向大海,为纪念1927年“”后,在潮汕建立的“七日红”革命政权的光辉业绩而建。山顶有,由杨尚昆题写“人民英雄浩气长存”。周围为青年绿化林。登高可鸟瞰和牛田洋风光。 桃花涧 从渡口沿山溪上行,右侧为一清澈水潭,左侧为南国老建筑,外国领事馆旧址、教堂、海关和著名的等,约行数百米,房舍隐去,唯见绿树葱茏,山脚下,有三个石洞相连,一缕泉水从洞内龙口中汨汨流出,是为龙泉洞 汕头礐石风景区,是南国奇石多而闻名遐迩的风景胜地。它与汕头市隔海相望。而宏伟壮观的天坛花园,恰似镶嵌在礐石风景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备受中外游人所瞩目。 幽谷松涛 从龙泉洞上行,经桃源山庄,沿新开公路可直达山巅停车场。眼前豁然开朗,沿路可达焰峰最高处,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面对正面的海湾大桥,左望是汕头秀丽的内海,右瞰是浩淼的外海波涛。脚下松涛轰鸣,尽享回归大自然的快乐。 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人工公园,位于中山路北侧,建于1926年,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四周绿水环绕,园中亭台楼阁、假山奇石、绿树繁花、小桥流水,景色十分绮丽。正门牌坟,高30米,背面有手书“天下为公”4字。园内中常有老年妇女围聚在一起,一面做针线活,一面唱潮汕特有的说唱艺术“潮州歌册”或潮剧,听者甚众。园中的九曲桥、馆花宫、动物园、湖上餐厅等,也独具特色。 中信度假村 中信度假村位于汕头市南滨龙虎滩,濒临南太平洋,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环境优雅,鸟语花香,素有“天然氧村”之称。 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由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兴建而成。包括有“郎中第”、“善居室”、“寿康里”和“三庐”等宅第,共有厅房506间,面积2.54万平方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历时近半个世纪还未最后峻工。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至今,石木雕刻、琉瓦泥塑等图案精美如新,既高雅大方又富丽堂皇,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南国大观园”,是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今年被评为汕头八景之——“黉院惠风”。 礐石风景区 位于汕头市的达濠区礐石海南岸,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于韩江、榕江、练江等三条江汇合出海处。南与达濠接连,原为全岛,后因西南面由桥梁连广东省道而成为半岛。 郑信故里 广东澄海市华富村曾出了一位泰国皇帝,他名叫郑信,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是泰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远离城市的喧嚣,跟大海紧紧连在一起,建筑物不是以高楼大厦取胜,而是以二层、三层的点式建筑为主,小巧玲珑而又精致美观,在布局上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方式,在随意与自由中显示出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格,跟闹市区高楼大厦那种鳞次栉比的紧凑与拥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建筑格局跟海滨的环境条件的有机结合,为游客创造了一个清静幽雅的度假胜地。 南澳岛旅游区 南澳岛素有“粤东海上明珠”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山、史、庙”文体交叉的特色.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态旅游的主色调,登海岛、住海滨、沐海风、浴海水、品海鲜是各方朋友上岛旅游的开心选择。
要说起最有骨气的文人,给我感触最大的还是文天祥,从小就能熟读他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天祥至潮阳文言文翻译。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虽历经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那种浩然正气。而他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初名云孙,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留下了千古名作《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彰显自己的赴死之心,后被押解到京后,忽必烈屡次招降,皆不从,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如乾隆帝评价文天祥“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而我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今天仍能屹立不倒,那都是有许许多多像文天祥这样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的人保住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临终遗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976年1月8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受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周总理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高尚的一生,他为国为民,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周总理为了人民群众和国家日以继夜的辛劳,身体却早已被病魔摧残,周总理从1974年6月1日住进了解放军305医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期间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而这段时间周总理约人谈话220人次,公开会见外宾65次,主持或参加会议32次。 被病痛折磨的周总理,依旧凭借强大啊毅力参加各项工作,终于在1975年9月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不得不住院治疗的地步,然则谁曾想到,敬爱的周总理就再也没有离开医院。 1975年12月,周总理已经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光,每天身上都插了七八条管子,用来输液、输血、排液等,但是他的头脑很清晰。在12月份的一次昏迷过后,周总理醒来,他用细微的声音问道:“主席,主席身体怎么样?”旁边的人回答说:“没有大的变化。”他又问:“刘帅、身体……”周总理还没说完,他已经没有力气说下去了。 周总理醒来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关心自己,而是关心主席和刘帅。周总理和毛主席是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一起风雨同舟,并肩作战几十年;周总理和刘帅自武昌起义便相互认识,刘帅敬佩周总理的伟人,周总理信任刘帅的军事才干,两人也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同样是12月份的一天,周总理从昏迷中醒来,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了邓颖超奶奶。周总理和邓奶奶自”五四运动“时相识,从此两人一起走过了几十年革命的风风雨雨,两人的爱情是世间的楷模。 周总理为国事操劳,邓奶奶则悉心招呼周总理,然而当邓奶奶看看躺在床上憔悴不已的周总理时,内心伤心不已,而又不能表露。当周总理醒来看到邓奶奶时,周总理说:”小超,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邓奶奶点了点头,说:“我肚子里也装着很多话没有说。”他们都没有说,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想说什么,所以他们把肚子里的话都带走了。 1976年1月1日,即周总理逝世前八天,这天周总理把身边的人都叫了过来,面对昔日朝夕相处的秘书们,周总理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们都来了?向家里人问好。我累了。”随后,周总理又陷入了昏迷之中。 周总理的一生情情恳恳,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即使在病重住院的生命最后时期,他还抱病操劳国事。但是他从来没有说个一次“累”。 即使是周总理身体瘦的只剩下76斤的时候,周总理依旧坚持工作,依旧接见外宾。周总理一生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说他要”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他做到了这一点。 周总理的去世前的遗言,他关心并肩作战的战友,关爱风雨同舟的妻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说出了“我累了。这三个字包涵多少辛酸,包涵多少委屈,但是周总理都不在乎。我为我们祖国、我们民族有周总理这样的伟人,这样的领袖而骄傲、自豪,最后只想对周总理说:”总理,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