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大仁
熊大仁简介

熊大仁简介

熊大仁,1910年3月17日生,珍珠养殖专家。江西南昌人。193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经历3人物贡献4人物评价5主要论著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熊大仁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南昌出生日期:1910年3月17日逝世日期:1981年9月9日职业:科学 生物学家毕业院校:复旦大学代表作品:在珍珠人工养殖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研究性别:男 个人经历2 1910年3月17日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1935年 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35年—1937年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动物系研究生。1937—1941年 任复旦大学讲师,副教授。1941—1942年 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教授。1942—1945年 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博物系教授,系主任。1945—1947年 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兼广东省海事专科学校教授。1946—1953年 任光华医学院教授,教务长,总务长。1953—1958年 任中山医学院生物教授,教研组主任。1955年 当选中国动物学会广东省分会理事长。1958—1960年 任暨南大学水产系教授,系主任。1960—1978年 任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教授,湛江水产专科学校教授、副校长。1961年 当选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分会副理事长。1963年 当选中国水产学会理事。1978年 当选为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 人物贡献3 我国现代人工珍珠养殖创始人熊大仁,1910年3月17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一个书香家庭。曾祖父虽因经商致富,却认为只有读书才是正途,大力培植子弟入学。其父在唐山路矿学校毕业后,留英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一度担任教授。母亲虽为家庭妇女,却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熟谙医学知识。熊大仁从小就在这书香浓郁的家庭里成长。1922年父亲留学归国,在山东济南就职,他随家迁居,于1923年考入德人办的教会学校青岛礼贤中学(今青岛市第九中学)。他除学习必修的德语外,还自学日语,这为以后留日打下了语言基础。青岛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吸引了熊大仁,使他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父在学业上非常尊重子女的选择和志愿,熊大仁的爱好因此得到了发展。1931年,熊大仁中学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理学院生物系。由于他学习勤奋,有很强的实验能力,甚得当时生物系主任徐仁极教授的赏识,从二年级起,破例聘他兼任助教。1935年,熊大仁 人物评价4 熊大仁教授铜像的捐建者谢绍河先生说,作为熊大仁教授的学生,他对老师有份特别深厚的感情。此次的捐建不仅是为了缅怀老师,寄托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母校的每位师生都记住熊大仁教授这位中国珍珠事业的开拓者,学习他的人格风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每次回到母校,感觉就像回到了家。老同学如兄弟姐妹,见面叙旧拉家常,感觉特别亲切。古人常言人到七十古来稀,我看我们的母校正是风华正茂。如今的海大规模大,发展快,有气魄!”忆起父亲生平,熊光渠先生充满深情:“父亲是一个治学很严谨的人,对学生、对自己的子女要求都十分严格。他赤诚爱国,注重实践,追求真理,为人刚直谦和,生活简朴,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我国水产教育和科研事业。”“先生无论为人处事都无可挑剔,对每个人都很好,讲课幽默,知识丰富,对真理能执着追求。同时也很有影响力,我们学校由专科升为本科他功不可没。”一位参加仪式的工程学院老师说熊大仁教授是她最崇拜的人。铜 主要论著5 1 熊大仁.浮游生物通论.广州:广东文理学院印,1942.2 熊大仁.牡蛎养殖法.上海水产,1948(7).3 熊大仁.寄生虫学.广州:广东卫生厅出版社,1952.4 熊大仁主编.普通生物学.广州:中山医学院印,1956.5 熊大仁.珍珠的养殖.广州:暨南大学印,1959.6 熊大仁,吴教东,何筱洁.河蚌无核珍珠形成的初步研究.在中国水产学会成立大会上宣读,1963.7 熊大仁,刘思俭,戴国雄译.珍珠养殖译丛.广东水产厅养殖公司印,1965(1、2).8 熊大仁译.珍珠的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66.9 熊大仁译.关于企鹅珠母贝珍珠养殖的沿革和死亡率的考查.沃头珍珠场,1966.10 熊大仁.马氏珠母贝的死贝问题及其对策.水产与教育,1975(1).11 熊大仁.珍珠的质量和影响质量的因素.水产与教育,1975(1).12 熊大仁.环境条件和马氏贝的活动与管理.水产与教育,1977(1)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