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美国一家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旗下生产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是非常出色的。那么特斯拉Model Y 2022款价格多少钱呢? 特斯拉Model Y官方指导价在31.69-41.79万之间,而根据指导价分析,该车的落地价大概在32.43-42.59万左右。 Model Y定位为中型SUV,是特斯拉旗下鼎鼎有名的一款SUV,该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750×1921×1624mm,轴距为2890mm。 Model Y的外观设计是家族式的风格,整个车头感觉非常有活力,线条勾勒的很完美,后包围也非常的饱满,做工接缝、钣金都不错。 Model Y的内饰设计很是用心,布局简单明了,一眼便可熟悉,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中控设计比较人性化,内部的空间宽裕舒适,家用的话,乘坐舒适性是完全没问题的。 Model Y所标配的配置主要有车载空气净化器、主动刹车系统、外后视镜加热、驾驶模式切换、主驾驶座安全气囊、刹车辅助、方向盘加热。 Model Y使用的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满电状态下,可以持续行走545km;并且在动力上,它有着264Ps的最大马力,以及340Nm的最大扭矩。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特斯拉Model Y 2022款价格的全部内容了。
[汽车之家 技术] 不久前在江西发生的一起特斯拉Model 3疑似自动提速且制动失效,最终撞向路边土堆侧翻并起火的事故再一次将特斯拉这个自带话题属性的品牌推向了风口浪尖。(此次事故新闻在这里:逆行险些撞车 Model 3疑似失控画面曝光)事发之后,车主在事故中受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在接受采访时车主表示,车辆当时当时踩下刹车踏板,车辆并无反应,并提速至127km/h,因此车主只好通过控制方向盘躲避道路车辆,并最终撞向土堆,导致车辆起火。 今天,特斯拉官方给出了回应:据特斯拉调查,事发前到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后台只有加速踏板被踩下的信号,没有刹车踏板被踩下的信号,现场没有发现刹车痕迹。并且特斯拉方面表示,即使电子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当刹车踏板被踩下时,纯液压的制动功能依然可以实现。 由于车辆已经被烧毁,相关部门和机构也无法对车辆状态进行调查取证,这一回应让此次事件陷入了罗生门。 那么这次事件中特斯拉的刹车系统是罪魁祸首还是背锅侠?特斯拉的刹车系统与传统刹车有什么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分析一下。文章主要内容:1、电动汽车的刹车系统有何独到之处?2、电动汽车的刹车会失效吗?3、假如刹车失效该怎么办?●电动汽车的刹车系统有何不同? 作为燃油车来说,车辆的所有元器件运转所需的能量均来自于车辆油箱内的燃油,因此在汽车诞生的100多年间,工程师们有许多奇思妙想,让汽车通过各种机械装置来实现人们所期望的功能,刹车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在汽车刹车时,需要刹车片对刹车盘施加很大的压力,这单靠驾驶员的“脚力”很难实现高效的刹车效果。而工程师们想到的办法是制造一个中间隔开的密封结构,利用发动机进气系统“吸”走一侧的空气,这样结构两端产生了压力差,就可以协助驾驶员一起推动液压系统,从而产生制动力,这样的机构称之为真空助力泵。 而如今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等电气化车型越来越多,混合动力车型由于发动机经常处于熄火状态,而电动车压根就不存在发动机,因此真空助力泵装在这些车型上就无法正常工作。在这些车型上,由电能来提供所需的助力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在此背景下,电动助力刹车系统就应运而生。>>点击此处 了解电动助力刹车系统《上到911下到福克斯 聊聊普及的电传刹车》<< 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特斯拉正是采用了来自博世的iBooster电动助力刹车系统。相比传统的真空助力泵,电动助力刹车可以通过软件定义刹车曲线来调节刹车踏板脚感,同时由于电驱的高效特性,它实现了更高的能效,此外,这套系统还具备了更加高效的动能回收能力。●电动助力刹车系统可能失效吗? 那么这套系统有没有可能出现失效的情况呢?首先作为车内安全性等级最高的零部件之一(ASIL D级),刹车系统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其次在博世提供的iBooster资料中,提到了这套系统提供了两道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失效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中考虑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车载电源系统故障不能满负载运行,此时iBooster将以节能模式运行;另一种是iBooster本身出现了故障,这时候车辆的电子稳定系统将接替刹车系统发挥作用,这两种情况下车辆仍能够提供0.4g的减速度(大约为普通车型全力刹车力度的40%),但前提是驾驶员大力踩下刹车踏板(至少200牛,约合20千克,大约一个6岁儿童的重量)。 第二种模式为最极端的情况,即车辆完全断电,这时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iBooster将不会提供助力,但是仍然能够触发液压机构,来对车辆四轮产生制动力。这也是特斯拉在官方解释中所描述的情况。 从结构原理上来说,特斯拉所装备的电动助力刹车系统与传统的真空助力泵系统的区别仅限于刹车助力来源不同,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大力踩下刹车踏板,这两种系统都会提供相应的制动力令车辆减速。因此可以判断,除非刹车系统的机械结构发生损坏,否则特斯拉Model 3刹车失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结合特斯拉的报告,只侦测到油门踏板而没有侦测到刹车踏板的信号,我们猜测一种可能性是驾驶员错把油门当做刹车踏板;而另一种则是iBooster电动刹车助力系统失效,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但是力度不足以触发iBooster系统安全失效模式。当然,以上仅限于我们的猜测,事故的真正原因我们还要等待官方权威消息。●刹车真的坏了该怎么办? 用车贴士:假如刹车系统完全失效,我们也不必惊慌,车辆还有一套备份的刹车系统——电子手刹。通过长按电子手刹按键,车辆能够通过启动ABS系统对车辆进行制动直至刹停。>>点击此处了解如何通过电子手刹紧急制动《紧急时直接用 电子手刹不为人知的作用》<< 在特斯拉的车主手册中,也说明了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子手刹进行刹车的操作方法:长按方向盘后方换挡杆的末端,车辆即可紧急刹车。 文章小结:“自动加速、刹车失灵”等字眼再加上特斯拉这个在汽车界独树一帜的品牌,这样的新闻往往自带不少流量。在事故发生时这台车是否开启了Auto Pilot功能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特斯拉造的车在业界早已不是异类,如今甚至许多十万多元的中国品牌车型都具备了同Auto Pilot类似的功能,并且Model 3 上装备的iBooster刹车系统也并非是特斯拉独有的专利。因此我们没必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给特斯拉贴标签:Model 3 可能会犯的错误,同样会出现在其他品牌的车型上。在L4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普及之前,真正对安全负责的,还是方向盘后面的那双手。至于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我们也会继续保持关注。(文/图 汽车之家 王兴宇)
[汽车之家 电动车技术] 特斯拉是传统汽车行业的搅局者,不仅仅是它的造车理念,在汽车技术上也经常让传统车企们“目瞪口呆”。凭借秒杀一众超跑的加速能力、强大的续航里程、高阶的Autopilot驾驶辅助系统等引领了行业。如今在这家纯电动汽车的工厂里,我们又看到了Model Y(参数|询价)上的一项新技术:将70个零部件合为一体的压铸工艺(目前缩减为2件,未来会合为1件)。本篇文章将让你了解到以下3点1、到底什么是压铸?为什么要使用它?2、一体式压铸没有缺点吗?3、特斯拉如何运用这项车身制造工艺?● 为什么要使用压铸工艺?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原理类似于注塑成型,它是将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注入模具的腔体内,以铸造出需要的形状。它与传统砂型铸造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打造而成。 其它车企没有这样的技术吗?答案是有,如今采用铝合金车身的产品上经常会见到压铸工艺,但如特斯拉这样大范围使用压铸工艺的车很少见,甚至Model Y可以算是独一份,其一体式压铸范围覆盖了后车体的大部分。 电池能量密度在没有革命性改变前,想要达到较长的续航里程,纯电动汽车就需要大量的电池组,电池组多了,重量就上来了,而车太重的话,又会反过来影响续航里程。因此,除了电池之外的车身、底盘轻量化对纯电动汽车尤为重要。 铝合金板材之间的连接比钢板要复杂得多,其可以像钢板一样焊接在一起,但连接强度要远远次于后者,所以受力较大的铝合金连接位置需要使用铆接、螺栓连接或者再辅助使用粘接胶等工艺。 除了成本高,铝合金车身固然有着诸多的优势,但从生产环节看,其相比传统钢材质车身更难制造。首先是产品一致性问题,由于铝合金材质本身原因,零部件在冲压后回弹幅度比钢材更大,想要保持大批量冲压零部件的精度一致有更高的挑战;另外,铝合金零件之间、铝合金与钢材之间的连接更为复杂,涉及到多种新型铆接工艺,工艺流程更繁琐,生产效率很难提升。
[汽车之家 主动紧急制动测试] 回想最初开始测试主动紧急制动系统(下文简称AEB)至今,已经过去四年了。可以说我们和各位读者一起见证了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如今的新车型上,AEB早已不算新鲜配置,不仅豪华车型大多配备了AEB,甚至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我们也能发现它的身影。四年时光流转,如今AEB的硬件配置和实际表现又有哪些进步呢?或者说,这项技术在哪些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呢?随着近期大热的特斯拉Model Y来到编辑部,我们想通过它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如果各位看官看过我们AEB测试开篇的话,应该还记得当时选择的测试车型是2016款的特斯拉Model S(参数|询价)。作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标配了AEB功能的车型,特斯拉靠着这些电子配置成为了目光的焦点。如果你已经有些忘记了当年特斯拉Model S的AEB测试,不妨点击链接回顾《主动紧急制动测试(1):特斯拉MODEL S》 但没过多久,特斯拉就和以色列公司分手,转投英伟达的怀抱。此后的Autopilot 2.0以及Autopilot 2.5两套计算平台都选择了英伟达的Parker Soc和Pascal GPU。 特斯拉Model Y虽然定位低于Model S和Model X,但在传感器配置上却使用上了最新一代硬件。从这一点能够看出,特斯拉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策略和很多其他车企有所不同。至少在智能配置方面,新车永远用的是最新的系统,不管它的定位是旗舰还是入门。 那么,Autopilot 3.0究竟是什么?这个东西在之前我们的文章中已经有过介绍,如果有兴趣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回顾《自研芯片图个啥?聊特斯拉Autopilot3.0》。 当然,从特斯拉的角度来看,他们根本没有打算按部就班的迭代硬件,而是寄希望于这套硬件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这也是为什么Autopilot 3.0硬件上的处理芯片被命名为FSD(Full Self-Driving)的原因。防追尾制动测试 性能虽然强悍,如果刹不住还是白搭。那么更新了Autopiolt 3.0硬件平台的特斯拉Model Y到底实力如何?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实测环节,我们先来通过一段视频一探究竟。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根据汽车之家智能车评价体系的测试流程,我们分别将特斯拉Model Y开到10km/h、20km/h、30km/h、40km/h、50km/h,然后保持一定的匀速过程,看车辆能否在模拟车辆前刹停避免碰撞。在测试中,30km/h以下模拟的是车辆在小区这类低速行驶阶段,系统的反应能力,而30km/h以上则是考验日常行车过程中系统反应。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整个测试。 在实际测试中,特斯拉Model Y整体表现十分稳定。在10km/h到50km/h的每个速度的测试中都能避免碰撞。这和之前Autopilot 1.0硬件平台的Model S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之前的测试中,Model S只能在20km/h、30km/h、40km/h的时速区间刹停车辆,面对10km/h的低速和50km/h的高速都只能做到“有效减轻”。 体验方面,特斯拉Model Y的防碰撞预警出现时间比较合理,给驾驶员留出了自行处理制动的距离。如果驾驶员此时没有任何反应的话,车辆就会开始介入制动。当然在刹车的处理上依然是秉持着“一脚刹”的策略,制动力较大且爆发的很突然,体验并不算特别优异。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保证安全”的功能,能做到稳定刹停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从道理上讲,开不开双闪和后车是否会追尾不存在必然联系。即使打开双闪,也没法保证后车驾驶员就不会疏忽。或许是我们对特斯拉的要求有些吹毛求疵了,但我们仍然期待在后续的OTA里特斯拉的工程师可以把这项功能添加进去。 制动稳定性是一个衡量AEB系统能否在高强度连续工作状态下保持稳定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为了检验车辆这一性能,我们进行10次30km/h追尾静止模拟车测试,并测量车辆刹停后与模拟车的距离,看看受测车辆的所有相关功能能否保持稳定工作状态。 如果去掉一个最远距离和一个最近距离,取剩余8次成绩的平均值的话,特斯拉Model Y在制动稳定性上的平均成绩为131.9cm。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测试的最终距离都和平均值相差不到20cm,整体的变化波动比较小,可以认为制动的稳定性整体不错。行人探测测试 由于行人的体型较小,形状也比汽车更加复杂一些,所以对于AEB系统来说,识别难度要更高。而且如果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其危险性也要远高于车与车的碰撞。此前特斯拉Model S在这一部分的表现并不算太好,尤其是针对移动起来的假人。那么此次特斯拉Model Y又会有什么不同吗?我们还是先通过视频了解一下。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在车辆行驶的大多数路况下,我们周围的道路交通参与者都是其他机动车,但在小区、停车场和一些狭小复杂的混行路况里,行人也是车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对象。如果AEB只能在前方是汽车的情况下发挥作用,显然它距离优秀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为面对行人的时候一旦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和经济损失会更高。所以在测试了防追尾之后,我们也把AEB测试的“常驻嘉宾”——假人给请了出来。 相比自家老前辈Model S,升级了Autopilot 3.0系统的Model Y在行人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方面基于新计算平台的算力的提升让车辆能够更快的“思考”,同时算法的优化也让车辆能更精准的识别和捕捉前方行人的动作和行为。 在测试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鬼探头假人移动速度较快时,特斯拉Model Y会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假人的移动速度进行计算。如果结算结果认为假人会在碰撞发生前离开车辆前方的话,特斯拉Model Y则不会触发紧急制动或是停止紧急制动。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设计,管它是不是还有人先刹停再说不好吗?当然,在AEB系统的设计之初会考量很多的因素,比如突然的全力制动是否会对车内乘员颈部造成鞭打损伤?后方车辆是否有追尾的可能性?如果前方的障碍物的确离开了碰撞区域的话,释放车辆的制动是对车内和后方安全有一定意义的。写在最后 特斯拉Model Y作为入门级的SUV产品承载了特斯拉很高的销量预期,当交付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任何一个微小的不足也很容易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对于一个主打科技体验的电动汽车品牌,在AEB上的丢分会非常影响它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含金量。显然它以不错的成绩超越了自己的老大哥,也要比市面上不少车型在AEB方面发挥更稳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和车型开始标配AEB功能,特斯拉的这套系统究竟还能在哪些方面提升体验巩固优势,仍然是车企需要思考的问题。(图/文 汽车之家 杨鹏 协助拍摄/王兴宇 冷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