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孝忠
王孝忠简介

王孝忠简介

王孝忠(1928年5月29日-2016年1月22日),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28年5月29日出生在沈阳,1942年,就读于“奉天铁路学院”电讯专科。1943年,王孝忠在锦州铁路局供职。1949年,王孝忠入伍后进入东北军区政治部哈尔滨青年干部教导团。同年,王孝忠加入东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在沈阳军区政治部抗敌话剧团任演员,与后来在电影界享有声誉的著名演员王心刚、张良、田华、邢吉田等人,都同属一个部队文艺团体。2016年1月22日15时2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演艺经历3人物轶事4主要作品5人物生活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王孝忠国籍:中国出生地:沈阳出生日期:1928年5月29日逝世日期:2016年1月22日职业:演员毕业院校:奉天铁路学院代表作品:《战斗里成长》 演艺经历2 演艺经历他参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是1956年八一厂的《战斗里成长》,也正是从这部电影处女作开始,他在银幕上的角色,便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十余年的“反派”定型。于是,《赤峰号》中的敌舰长、《战上海》中的敌参谋长、《打击侵略者》中的伪团长、《回民支队》中的叛乱分子、《突破乌江》中的匪营长、《岸边激浪》中的“大金牙”、《南海长城》中的敌特匪首"王中王"……当然,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且与方化的《平原游击队》中的日本鬼子松井并驾齐驱的角色,当属王孝忠的一系列日本鬼子形象,像《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特高科处长中村、《地道战》中的中队长山田、《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情报顾问多田、还有后来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美国飞行员》中的宪兵队长坂田等等,细数起来这些著名影片中王孝忠的日本鬼子形象,几乎占据了他所有出演角色的二分之一。这些同属是日本鬼子,但角色定位却各不相同,因为这其中的日本鬼子,既有诡计多端的 人物轶事3 1928年5月29日出生东北、长在沈阳的王孝忠,1942年,就读于奉天铁路学院电讯专科。当时,任教老师、舍监等要职的都是日本人。这些退伍军人虽脱下戎装,但是从骨子里却顽固的保留下了日本军人所特有的武断、偏执和粗暴,对于在校学生,这些日本人在教学和进行柔道训练中,经常拳打脚踢,疯狂施暴,这种阶级仇、民族恨,深深的烙印在王孝忠幼小的心田里,由此在他从艺以后,并且去寻找与日本鬼子这一反派角色的人物原型和创作渊源时,这些痛苦屈辱的经历,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的眼前,王孝忠便从中进行了正确、恰当的借鉴,从而磨合到与角色相一致的切入点,使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往事,有益的成为他塑造角色的生活素材。从而使王孝忠的日本鬼子,从脑海中真实人和事的底片中,再和大量的史海资料相结合,从而令广大观众过目不忘。1957年期间,王孝忠拍摄《永不消失的电波》有一场戏,是他扮演的日本特务头目中村,审问通过“分区停电”的手段而抓捕 主要作品4 王孝忠电影作品一览表1957年:《战斗里成长》;195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1959年:《回民支队》、《赤峰号》、《战上海》;1960年:《奇袭》;1961年:《突破乌江》;1962年:《东进序曲》;1963年:《怒潮》、《野火春风斗古城》;1964年:《岸边激浪》;1965年:《打击侵略者》、《地道战》;1976年:《南海长城》;1978年:《不平静的日子》;1980年:《一个美国飞行员》;1981年:《皆大欢喜》、《毕升》;1983年:《秋天里的印象》;1984年:《海瑞骂皇帝》;1985年:《女子别动队》。 人物生活5 “改头换面”的《地道战》1965年,王孝忠和张勇手、刘江等人参演的《地道战》一片,原本是一部“军事教学片”,但考虑到影片内容的主题化、情节的观赏性,大家集思广益,配合以擅拍军事科教片的导演任旭东一起,依据本厂拍摄《地雷战》的成功经验,共同将一种单调、枯燥、无形情节发展的非故事片片种,拍成一部在中国影坛上至今还广有影响、且深受广大观众由衷喜爱和欢迎的故事片类。这是八一厂继1962年的《地雷战》之后,是“军事教学片”和“战斗故事片”的一种很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当时,厂领导并不同意更改原片类型,因为拍片经费数额有限,仍以“军事教学片”拨款,导演坚持初衷,在摄制组成立后,除了王孝忠、张勇手、刘江、谢万和四个人是八一厂演员之外,其余全部借用工程兵部队文工团的演员,包括主要演员朱龙广、刘秀杰等,工程兵部队不但出人出力,还投进了相当一部分资金,以确保影片的顺利完成。影片成功拍摄以后,审片的领导顿时有一种耳目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