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室
赵氏如何从车夫家族逆袭成赵国王室的?-趣历史网

赵氏如何从车夫家族逆袭成赵国王室的?-趣历史网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秦国,但是赵国的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赵国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多人应该都不清楚,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充满了传奇的故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一个车夫家族如何逆袭成一国王室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我们都知道,秦国和赵国的王族具有共祖,那就是蜚廉,蜚廉有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恶来因为追随商纣王,在武王伐纣时被杀,他这一脉也被周王室贬为奴隶,给周王室养马,然而,季胜很早就投靠了周王室,仍然保留贵族的身份,季胜之子孟增还获得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信任,孙子造父就是周穆王的车夫,虽然是车夫,但这可是天下之主周天子的车夫,自然不一样。  造父的后人仍然干着车夫的祖活,如奄父就曾在千亩之战时给周宣王驾车。周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奄父的儿子叔带见周幽王无道,就跑去了晋国,从此赵氏就在晋国扎下了根。  晋文侯十年,犬戎破镐京,周幽王身死,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其子宜臼和其弟余臣均被拥立为王,周平王与周携王并立,十年后,晋文侯亲手替周平王解决掉了最大隐患周携王,晋文侯不仅获得了周平王的大量赏赐,还获得了代王征伐的大权,靠着这个权利,晋文侯不断扩张着自己的实力。  当晋文侯去世,晋国爆发了内乱,这次内乱持续了七十年,最终曲沃武公攻灭晋侯缗,曲沃武公被立为晋君,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去世后,其子晋献公继位。在晋献公手下,赵氏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干着祖活的车夫,而是杀敌万数的将军。  叔带奔晋后,经五世而至赵夙,赵夙是晋国大将,由于战功卓著,赵夙被封到耿地,赵氏正式成为晋国的大夫家族。赵氏真正崛起在赵夙的孙子赵衰手里,在选择辅佐人选的时候,赵衰选择侍奉了重耳,后来重耳流亡,赵衰一路相随,多次帮助重耳脱离险境,重耳继位后,第一时间封赵衰为上卿,封原地。赵衰去世后,其子赵盾继位,也就是赵宣子,赵氏的势力迎来第一次巅峰。赵盾独揽晋国朝政数十年。晋灵公死后,晋成公上台,赵盾死后,赵氏家大势大,不仅威胁到了国君权力,晋成公之子晋景公联合其他卿族对赵氏展开清算,赵盾家族几乎全灭,仅剩下一个孤儿赵武,赵氏孤儿的历史原型就是这件事。  自从晋文公之后,先后有十数个家族担任过晋国上卿,不过只有赵氏、魏氏和韩氏三家最后脱颖而出,直到前403年,周威烈王任命赵氏、魏氏和韩氏为诸侯,晋国被三家瓜分,不复存在,赵氏完成了从车夫逆袭成国君的壮举,同时也把历史从春秋带进了战国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11-16
英国王室成员关系图,英国王室成员为什么没有姓?

英国王室成员关系图,英国王室成员为什么没有姓?

泰国王室姓“郑”,日本皇室没有姓,英国王室姓什么呢英国王室成员关系图?1917年之前的英国王室的确是没有姓氏的,而1917年英王乔治五世下令,英国王室拥有了统一的姓氏,就是著名的“温莎”,也是如今英国王朝的名称。 如今的英国王室一般也用不着姓氏,但是如果真的要使用的话,那就是“温莎—蒙巴顿”,这个姓氏结合了英国女王与菲利普亲王的姓氏。 而除了英国君主嫡脉之外的英国王室成员,一般使用封地名称作为姓氏。一般在学校等时期,还是需要有姓氏的。 如今的英国王室的先祖,来自于德意志的王族,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王子是德国人,姓“韦廷”,所以后来的英国王室也姓了这个姓。然而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人非常痛恨德国,乔治五世以自己的宫殿温莎宫作为了新的王室姓氏,宣布正式放弃“韦廷”的姓氏。 乔治五世驾崩以后,爱德华八世登基,然而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美国寡妇辛普森夫人而放弃了王位,所以如今英国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登基为君。 如今的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原本是希腊王子,为了与伊丽莎白成婚而放弃了希腊王位继承权,并且改姓了母亲的姓(菲利普的母亲爱丽丝公主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曾孙女)两人成婚之后原本是宣布两人的后代姓“蒙巴顿”。 然而这个想法受到了当时的玛丽太皇太后,也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祖母强烈反对,最终选择折中方案,王室姓“温莎—蒙巴顿”。 英国王室有哪些著名的丑闻? 近日,在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专访中,英国王室哈里王子和梅根夫妇两人,对于脱离王室生活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度揭秘。梅根更是自曝在王室过得非常压抑,一度想要自杀。还指责王室撒谎,并称自己及儿子,由于肤色而受到王室的种族歧视。 节目一经播出,全球一片哗然。 外媒称,这是自1995年戴安娜王妃事件以来,最为轰动的英国王室成员的访谈节目。一些人支持他们直言不讳,更多的人则指责夫妇俩给王室带来负面影响,称这是英国王室又一桩丑闻。 事实上,作为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的英国王室,虽然女王谨小慎微,竭力维护王室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但是近年来,王室成员却屡屡被曝出丑闻,从而使得王室形象在民众中大打折扣,女王也为此心力交瘁。 (哈里王子和梅根) 那么,英国王室都有哪些著名的丑闻呢? 一、爱德华王子恋上已婚女子。上世纪20年代,伊丽莎白女王的叔叔爱德华王子,因为放纵还曾被写进歌词。1930年,他遇到了来自巴尔迪摩的已婚女人沃利斯·辛普森,并向她展开猛烈追求。在父亲乔治五世国王去世后,爱德华不顾母亲玛丽王后和时任首相鲍德温的反对,继续追求这位已婚女子。于是,在1936年他继承王位时,就出现了辛普森夫人要求与丈夫离婚,以转嫁爱德华,而英国政府却建议国王不要娶这个女人的这样一个僵局。 虽然英国政府封锁消息,对媒体守口如瓶。但是美国报纸却将这段畸形恋公之于众。爱德华国王因此宣布退位,并称自己得不到深爱女人的支持,难以承担国王之重任。 除此之外,爱德华还被指控同情纳粹。在一段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视频中,他向母亲和当时仅六七岁的未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行纳粹举手礼。 (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 二、查尔斯夫妇的地下恋情。1992年,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分手后不久,王子与卡米拉的私人电话录音就遭到曝光,两人长期以来的婚外情公布于众。为了挽回声誉,他同意在1994年的一部纪录片中接受采访。但当他承认和卡米拉长期保持着亲密关系后,立即失去了一直拼命想重新赢得的民众的支持。 与此同时,媒体还曝光了戴安娜王妃一方的私情,她与一名叫詹姆斯·吉尔伯的情人之间的电话记录被公之于众。在谈话中,吉尔伯告诉戴安娜,他爱她,并称呼她为“可爱的鱿鱼”,两人的通话次数多达53次。这就是当时的“鱿鱼门”事件。 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戴安娜证实电话记录是真实的,但是她否认两人之间有过于亲密的关系。 1995年,戴安娜与记者马丁·巴希尔进行了一次单独访谈,讲述了所面对的巨大压力和自己在产后抑郁及暴食症方面的痛苦挣扎。她表示,自己知道查尔斯和卡米拉之间的地下恋情,这个婚姻中有三个人,过于拥挤。同时她还承认自己也做过出轨的事,与马术教练詹姆斯·休伊特恋爱已久。 王储夫妇双双出轨的事,被媒体大肆宣扬后,引得民众一片哗然。为了降低影响,伊丽莎白女王亲自写信,催促查尔斯和戴安娜离婚。此后戴安娜出车祸离世,而查尔斯如愿迎娶了自己的真爱卡米拉。 (安德鲁王子) 三、安德鲁王子声名扫地。2008年时,金融家杰弗里·爱泼斯坦因为教唆少女,向他的权贵朋友提供色情服务遭到指控。而安德鲁王子,却是他的这些朋友中,与他交往尤为亲密的一个。 在佛罗里达县监狱服刑13个月后,爱泼斯坦于2010年获释出狱。但安德鲁王子却不顾影响,继续出入这位老友位于曼哈顿的豪宅。外界普遍批评他与爱泼斯坦的交往。 随后,安德鲁王子接受英国广播的采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讲述他与声名狼藉的爱泼斯坦之间的友谊。承认他曾参加对方用来招待政界、学术界和商界的晚宴,两人还数次互访。同时他还表示,自己并没有看出爱泼斯坦有不当的行为。 很快,爱泼斯坦再次遭到多人指控而被捕。针对他的指控细节浮出水面,最终这位金融家在狱中选择了自杀。而指控者之一的弗吉尼亚·朱弗雷则说,爱泼斯坦将她卖给了安德鲁王子,后者与其发生过三次关系。面对这一指控,安德鲁王子予以否认。 随着事件发酵,这场争议很快演变成英国王室的全面丑闻,媒体将其称为灾难。面对强烈的公众反应,在女王允许下,安德鲁王子不得不宣布无限期远离公众生活。 (安妮公主) 四、女王女儿和丈夫也不省心。安妮公主是女王唯一的女儿,她早在1973年,就和奥运马术教练马克·菲利普斯结婚,但两人并不幸福,很长时间不在一起居住。 1989年春天,一家媒体公布了一个名叫劳伦斯的英国海军军官写给公主的信,其内容相当暧昧,仿佛热恋中的口吻。 果不其然,1992年时,安妮宣布与菲利普斯离婚,计划和劳伦斯结婚,此后两人一直生活在一起。 就连女王98岁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也因为口无遮拦而受到诟病。早在1986年访中时,他就曾对当地的英国留学生说:别在这里呆太久,否则你们会变成眯缝眼的。这话一出,立刻招致媒体种族歧视的口诛笔伐。 2019年以来,英国王室更是麻烦不断。先是97岁的菲利普亲王驾车遭遇车祸,不得不向公众道歉,放弃驾照。接着威廉凯特和哈里梅根分家,王室四人组正式解散。此后安德鲁王子丑闻东窗事发,不得不退出王室。 此次哈里梅根夫妇向媒体大曝王室真相,又一次让王室成为争议焦点,无疑会让女王更加心塞。 (参考资料:《英国王室》《英国王室轶事》等)

资讯百科 2022-05-08
忏悔者爱德华,英国王室历史的总体介绍?

忏悔者爱德华,英国王室历史的总体介绍?

王室历史编辑西萨克森王朝(829-1016年)英格兰曾经历过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罗马人撤走后,进入了小王国、小部落联盟混战的时期,到6世纪,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形成了七个王国(部落联盟)忏悔者爱德华。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829年国王埃格伯特压服了其它王国,成为英格兰的共主。但与此同时,英国也进入了“恐怖的维京人时代”,遭到北欧海盗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特的孙子阿尔弗烈德因为成功地抗击丹麦人入侵,以及营建伦敦、组织编撰《阿尔弗烈德法典》、《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等功绩而被后人尊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传了15代国王,到埃德蒙二世时,终于无力抵挡丹麦人,被迫与丹麦王克努特分治英格兰。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并了整个英格兰,开始了丹麦王朝的统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后裔“忏悔者”爱德华以母系血统继承了丹麦人的王位。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临终前授意贤人会议选举哈德罗二世为王。但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兰,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威廉一世将大批诺曼贵族分封到英格兰,通过全国普查编制《土地赋税调查书》,加强了英格兰的王权。威廉一世的儿子亨利一世因为没有法定子嗣可以继承王位,死后被外甥斯蒂芬夺得王位,但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及玛蒂尔达的儿子亨利二世不服,打败了斯蒂芬,迫使斯蒂芬立亨利二世为继承人诺曼底王朝建立者威廉一世与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无直接的血缘关系,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威廉通过自己的姨祖母艾玛(埃塞烈德的妻子和爱德华的母亲),主张英国王位应该由他继承,理由虽然很牵强,但威廉的妻子弗兰德的玛蒂尔达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阿尔弗烈德大帝的第七代直系后裔,同时是法国国王的外孙女,她和威廉的婚姻提高了威廉要求王位的权利,威廉一世死后,王位由威廉一世与弗兰德的玛蒂尔达所生的儿子,威廉二世继承,这样英国王室的血统通过弗兰德的玛蒂尔达又回到了盎格鲁-撒克逊王朝上, 所有的英格兰和联合王国的国王都是弗兰德的玛蒂尔达的后裔,因为弗兰德的玛蒂尔达英国王室血统还保留盎格鲁-撒克逊王朝的血统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称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后传给他的两个儿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历经三王之后,“绝嗣断统”,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继绝了男性继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继承人还有两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孙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应,结果爆发了一场夺位战。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议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继位。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斯蒂芬命归西天后,亨利一世的外孙继位,称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国的安茹伯爵,纹章以金雀花为图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争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这个朝代爆发的。此王朝传八世而终,其中包括约翰王。1154年,亨利二世开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统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君辈出的黄金时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学造诣,对英国的法律体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继位后,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一度打败了萨拉丁而名声大噪,获得了“狮心王”的称号。理查一世之弟“无地王”约翰继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败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领地,但1215年在大贵族胁迫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是世界宪政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无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间,同样被大贵族所胁迫通过了《牛津条例》和《威斯敏斯特条例》,开设了立法机构议会。亨利三世之子“长腿”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议会制发育成熟,并完善了英格兰法律体系,还吞并了威尔士、远征苏格兰,为英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到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时代,因对法国王位提出要求,揭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并屡败数倍于己的法国骑士军团。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理查二世被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废黜,金雀花王朝被兰开斯特王朝取代。实际上亨利四世也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是受封为兰开斯特公爵的王子冈特之子。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该王朝属于安茹家族的后代,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四世、五世、六世三代,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纹章,约克家族则以白玫瑰为纹章。两个家族争夺英格兰王位的战争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红白蔷薇战争)”。约克王朝(1461—1485年)这个朝代只有25年,约克家族同样属于安茹家族,大部分时间都是爱德华四世在位。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开英法百年战争,蹂躏了大半个法国,迫使法王承认他为继承人,可惜暴病死在法国战场上。他的儿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岁就成为英、法两国的国王,但圣女贞德的出现扭转了法国的战局,英国人被赶出了法兰西。亨利六世在英国的统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爱德华三世孙女菲丽帕的后代、约克公爵起兵造反,这场战争史称“红白玫瑰战争”,亨利六世废而复立,立而复废,最终败于约克家族之手。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继位,建立了约克王朝。但玫瑰战争仍未结束,1485年,兰开斯特公爵冈特曾孙女的儿子亨利七世从国外攻回英国,杀了约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铎王朝。都铎王朝(1485-1603年)这个王朝以创始者命名。亨利都铎的父系祖先是威尔士贵族,母亲为安茹家族的玛格丽特·博福特,他的父亲和亨利六世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他继承王位是因为,他的母亲是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的后代。夺得王位后称亨利七世。他与安茹家族另一分支约克家族的公主结婚,两家族从此合一。这个王朝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亨利八世因婚姻问题与罗马教皇决裂,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废后问题,同罗马教皇决裂,在英格兰推行宗教改革,英格兰国王从此成为“国教的领袖”,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使英格兰顺利度过宗教改革的混乱时期,并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没有后嗣,都铎王朝结束,她的表侄孙(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英格兰、苏格兰历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君主统治。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1714年)该家族父系祖先起源于法国布列塔尼,后成为苏格兰国王,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原为苏格兰国王,因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无嗣,得以到伦敦继承大统。此王朝1649年被国会军推翻,查理一世被处死。国会军首领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660年,王朝复辟,后来改行君主立宪制。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在英国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并最终送上了断头台,由克伦威尔担任护国公。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于1660年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但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后,不顾英国大多数人已皈依新教的国情,企图恢复天主教的主导地位,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他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女婿威廉(即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母亲也来自斯图亚特家族)在国内新贵族的邀请下,攻入英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但他们在接受议会的《权利法案》的前提下才得以即位,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征收赋税等。这一事件史称“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继位之后,宣布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同一个王国。安妮无嗣而终,斯图亚特王朝终结。汉诺威王朝(1714年-1901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应由詹姆斯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继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承,称乔治一世,从此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汉诺威家族的母系祖先为英国王室斯图亚特家族,父系祖先来自意大利,定居德国已经数百年,可以算是德国人。从乔治一世至今,英国的所有王后或女王的老公都来自德国或承继大部分德国血统,只有一个例外。这个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为乔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时也把他们在位的时期(1714—1830年)称为乔治时代(Georgian)。1714年,英国议会邀请斯图亚特家族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德国汉诺威家族的乔治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汉诺威王朝,这确保了英国王室血统的不间断。汉诺威王朝时期是英国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人口急剧增加,并开始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到了第六任国王——维多利亚女王手里,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3300多万平方公里,号称“日不落帝国”,同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生事物不断产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大英帝国达到全盛。但与此同时英国王室的实权却不断萎缩,到了20世纪,几乎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橡皮图章”。 [1]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与欧洲诸多王室有姻亲关系,姓氏来自德国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国,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卷入其中。仗打到了1917年时,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胜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兰德战壕里的伤亡人数令人震惊,德国成了可怕的敌人。英国人体会到了战争的辛酸苦辣,厌倦战争以及强烈的挫败感是那个时候许多英国人的普遍心态。为了发泄对德国人的畏惧和憎恨,人们歇斯底里地诅咒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砸烂捣毁德国人的商店,拳打脚踢昔日倍受宠爱的德国种小猎狗“腊肠”,人们对任何能够与可恶的德国人联系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挞。这还不够解恨,反德的矛头直指皇室。因为这时候,英国正处在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统治之下,而该王朝的统治者的父系祖先科堡家族来自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个名字也来源于德文。所以此时王室只是将这面德文旗帜从温莎城堡的王室教堂里摘下来,已经远远不能平息民众的愤怒。于是有人建议,修改英王的姓氏——科堡,他们认为这个姓氏于德国人有关系,怀疑英国君主同情德国人。温莎王朝(1917-至今)爱德华七世之子乔治五世在位时期,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愿再使用敌对国德国的姓氏,将王室改姓为“温莎”(他们的老祖先一千年前的法国诺曼公爵建造了王室行宫“温莎堡”),朝代名称也改称为“温莎王朝”。温莎王朝一直延续至今,当前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国王,其母伊丽莎白王太后为苏格兰人,拥有法国贵族血统,儿媳戴安娜、卡米拉与孙媳凯特也都有安茹家族或斯图亚特家族的英国王室血统。2017年5月4日10时(北京时间17时),英国王室宣布,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今年秋天将退休,不再参与公共事务。 [2] 总结英国王室尽管经历了许多王朝,但实际上前后王朝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王室成员之间的血亲关系从没有中断过。P.S.兰开斯特王朝与约克王朝同属于金雀花王朝之观点同样正确,他们同属于法国安茹家族

资讯百科 2022-05-05
科威特在哪里,科威特是石油富国吗?经济如何?

科威特在哪里,科威特是石油富国吗?经济如何?

科威特位于海湾三大国伊拉克、沙特、伊朗的交汇点,国土包括9个岛屿共计1.78万平方公里,人口405万(2016),同年实现GDP1140亿美元,预期寿命74.6岁科威特在哪里。 。 当下熙来攘往的石油宝地,史上却是一个野心家不屑、凡人匆匆的不毛之地。阿拉伯帝国时代,这里一度成为贸易港。17世纪40年代,控制该地的部落修建要塞,成为征讨北部的粮库和兵器库,科威特——“小堡垒”由此得名。1756年,萨巴赫家族建立科威特酋长国(奥斯曼依然是宗主国),传位至今。 20世纪30年代起,英、美势力控制了科威特的石油权利,二战后的1946年,科威特的第一船出口原油驶出波斯湾。1961年6月,英国还科威特以完全独立地位。 在经济上,科一路顺风顺水,依靠石油收入从古老的三桅帆船贸易港迅速变身为主要石油生产国。 好日子拜“油缘”之赐,数据显示,科威特石油多为重质油,含硫量较高,但有地理条件和低廉开采费用之优势,储量一直在950—1000亿桶之间,按年均开采量7亿桶计,至少130年无虞。天然气多为伴生气,受制于石油生产。2006年报告发现首个非伴生大型气田,随后又有轻质油新储量发现。 科威特是海湾唯一未在非石油产业有所建树的国家,油价对它尤为重要。好在国库殷实,2014年中财政储备5480亿美元,其中国家储备基金1490亿美元,后代发展基金3990亿美元,足以保证科公民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体系。 政治进步与财富增长同步。科威特妇女接受充分教育,并在工业、商业等领域工作,成为现代科威特的一道风景。2005年,政府允许妇女参加市政厅选举,投票和竞选公职。在海合会中,科威特有民主的公民参政体制,经选举产生议会充满活力并畅所欲言,以至于强大的议会经常和统治家族选择并领导的内阁发生冲突,使政治稳定和经济多元化受损。 养尊处优,百利一害——居民健康。柳叶刀医学杂志2014年对188个国家、1980-2013年出生的青年调查显示,科威特肥胖率居世界前茅,海湾第一,达到45.5%。面对全国74%的人超重的“世界之最”,科卫生大臣轻描淡写地解释道:“人们收入不错,食物充足而且不太贵,最重要的是,人们活动的不多……” 科威特王室为何默默无名? 一个国家、一个王室有名没有跟它的地理位置无关,跟它的规模大小无关。一个人也是这样,跟他的才华也没有个关系。 拿国家做比方,利比亚大吗?但我们都知道它,因为有卡扎菲。伊拉克大吗?但我们都知道它,因为有萨达姆。古巴更不算大国我们都知道,因为有卡斯特罗。冈比亚更小,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但我们都知道它,因为有个总统叫贾梅。我们知道乌干达,那是因为有个吃人总统阿明。我们知道津巴布韦,因为有个腐败总统穆加贝。 就拿个人来说,但多数人都不知道两弹元勋是谁,但没有人不知道王八强,更不会没有人知道网红凤姐。 所以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国不再大,作死则名。王室不在大小,坏透则有名。大家为什么知道沙特王子爱炫富。为什么知道沙特王储,叫人跑到土耳其肢解记者。 一个王室想出名还不容易?绑架一个记者,跑到外国杀一个特工。或者在对记者说要出动军队三天踏平美国,一周干掉欧盟,一小时封锁海峡,或者宣布要研发离心机,提取浓缩铀。这样一来,保管你出名,出不了名找我。 就像在我们的学校,老实、规矩的学生都默默无闻,出名的要么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要么是调皮捣蛋,坏透的学生。 科威特王室在世界上论名气不如英国王室,在中东也是小不点,一没有沙特大,二不比卡塔尔有钱、比挥金如土不如迪拜。科威特王室又非常低调,中规中矩,不胡作非为,所以才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一个好好先生一样的王室,如果出名就是不幸。 但科威特和科威特王室在上世纪末出名了,可是一出名就倒霉透顶的出名,被萨达姆惦记,被萨达姆讹诈,最后被萨达姆出兵灭掉,成了伊拉克的一个省,并入了伊拉克的版图。要不是苏联和美国在联合国主持正义,要不是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在联合国推动通过了谴责、制裁萨达姆的一系列决议,授权任何国家都可以武力驱逐侵略者萨达姆,科威特王室也许就永远成为历史教科书的一页了。 因为科威特战略位置重要,是海湾三国的交汇点,虽然面积不到两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到450万,国内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连饮水都短缺,是地道的不毛之地。但科威特临近阿拉伯海的入口,又是通往伊拉克的中枢,还是中东地区数得着的产油国,因此战略地位不言自明。所以说科威特的命运非常坎坷。 古时候它是奥斯曼帝国口里的肥肉,后来又成为大英帝国的附庸,直到1990年不幸成了萨达姆的地区争霸的障碍和牺牲品。一夜之间,科威特出名了,科威特王室也扬名四海,但没有人能知道科威特王室的屈辱,没有人能体味他们的苦难,没有人看得见他们酸楚的泪水。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一个小国是没有外交、没有尊严、连安全感都没有,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生活。当年他们仅仅是向萨达姆索要借款便惹祸上身,临近亡国边缘。这还是有了国际秩序的今天,他们没有资格去张杨,他们只能选择低调、 因为萨达姆虽然已经受到历史的审判,走上了断头台。但中东地区的另一个霸主伊朗野心勃勃,对科威特虎视眈眈,科威特在美国的庇护下,作为美国的盟友才勉强维持自己的安全和王室安宁。假如回到没有秩序的二战时期,科威特的命运一定是任人宰割,想明哲保身都是奢望。 一个国家统治者有名没有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让百姓拥护。2018科威特人均GDP3.万多美元,远远超过沙特(2.,2万美元)。科威特医疗全免费,教育全免费,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也许正是科威特王室的默默无闻,才换来科威特的大好形势。 委内瑞拉也是产油国,委内瑞拉倒是很有名,但委内瑞拉折腾得都裸奔了,这样的出名不要也罢。 细数那些出名的国家,大多数都是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国家,或者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国家,要么是挑战国际秩序到处惹是生非、扩张侵略、危胁邻国的作死国家。一个政权也罢,一个王室也好,踏踏实实做事总比招摇过市到处显摆要靠谱,为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威特王室点赞,为科威特人民祝福。

资讯百科 2022-01-1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