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珊瑚豆
珊瑚豆叶子发黄怎么办

珊瑚豆叶子发黄怎么办

珊瑚豆别称叫珊瑚樱、珊瑚子、冬珊瑚、看枣、玉珊瑚、寿星果等是一种喜欢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小灌木。珊瑚豆是一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它的果实长出来由绿变黄,由黄变红非常的好看。最近发现非常多的花友都有在家中养殖珊瑚豆。 珊瑚豆是非常好的观果小灌木。很多花友在养护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网上介绍的经验知识又比较少,所以在遇到养护问题的时候不知如何是好。今天花儿谷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珊瑚豆的叶子发黄怎么办吧。 珊瑚豆的叶子发黄归其原因主要有光照不足、浇水不当、施肥过量以及病虫的危害等。 光照不足 珊瑚豆是一种喜欢光照充足的植物,如果长期养护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就会导致叶子发黄。同时也不仅仅会导致叶子发黄,常见的光照不足也会导致珊瑚豆的叶子发黑、叶子卷曲、根系腐烂等现象。 因此,如果因为光照不足而导致的珊瑚豆叶子发黄的发生,我们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的具体补救方法就是将其放置到光照充足的地方,如果在夏季还不能直接放在户外,否则会因为光照太强而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浇水不当 珊瑚豆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如果因为浇水不当导致的叶子发黄多见于浇水过多。当然了长期的不浇水会导致浇水太少而发黄干枯。 因此,养护珊瑚豆我们既不能浇水太多也不能浇水太少,我们一般见干见湿,不让盆土积水即可。每当在冬春季节或者潮湿阴雨天气都应该减少浇水,适当的延长浇水的周期。夏季气温高我们要随时观察土壤水分是否充足,一旦土壤表层干透发白我们就要着手浇水了。 但是,不管是冬夏春秋,我们养护的珊瑚豆换盆都是不可以发生长期积水的现象的。这个是浇水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施肥不当 珊瑚豆虽然喜欢肥沃的土壤,但是我们一旦施肥过量就会导致烧根黄叶。所以我们只要控制好施肥的量就可以让珊瑚豆不会因为施肥的原因而发黄。同时如果我们长期不给它施肥也会因为土壤肥力低下而发黄。 如果已经因为最近施肥过量导致了叶子发黄,那么我们只需要使用清水进行土壤中的肥料冲洗淡化就可以挽救珊瑚豆了。假设是很久没施肥了,发现叶子发黄我们就应该给珊瑚豆施肥了。 病虫危害 很多的叶子发黄都会有可能是因为病虫危害而导致的。这个什么虫子使用什么药物不会因为植物本身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大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的一些病虫害防治的技巧。 当然了,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养护得当病虫害在珊瑚豆的发生还是相对很少的。因此,我们只要控制好浇水施肥和光照,那么一株健康而生机勃勃的珊瑚豆就会常伴我们的花园。 以上就是花儿谷为您介绍的珊瑚豆叶子发黄的常见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也喜欢养护,就关注花儿谷吧。这里每天都有更新的养花经验等着你来分享哦!

2022-09-05
小珊瑚,珊瑚豆叶子出现白点怎么办?

小珊瑚,珊瑚豆叶子出现白点怎么办?

珊瑚豆的美,看过的朋友应该印象深刻,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知道珊瑚豆有毒,可依然有那么多人在家养它的原因小珊瑚。 可在室内养殖,如果养护不到位,珊瑚豆会经常发生叶子上出现白点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半是珊瑚豆叶子上长虫子了(蚜虫或介壳虫),或得了白粉病,将严重影响其观赏性,这让许多花友都非常头疼。 那么,珊瑚豆生虫(蚜虫或介壳虫)或得病(白粉病)了该怎么办呢?以下是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一、蚜虫 要说珊瑚豆生虫,大概率是蚜虫了。该虫非常小,一般是黑色的或者是绿色的,它繁殖迅速,一旦被它缠上,将严重危害植株的健康。 症状:蚜虫主要会啃食珊瑚豆的嫩叶,吸取其中的养分,会造成植株叶片变小、蜷缩,严重时还会伴有珊瑚豆掉叶子的出现;如果蚜虫啃食珊瑚豆的根部,严重时还会导致珊瑚豆的死亡。 防治方法:发现少量蚜虫侵害时,可用水冲洗,也可用竹片将虫子刮除;发现大量蚜虫,除了用水冲,还需结合40%的氧化乐果乳液油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二、介壳虫 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珊瑚豆也容易遭来介壳虫。如果发现你的珊瑚豆,叶子上出现白色小虫,那这基本就是介壳虫了。 症状:介壳虫以口器刺入珊瑚豆叶片吸吮汁液,导致叶片营养缺失,从而出现珊瑚豆叶子发黄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虫害或者是植株的死亡。而且介壳虫中有一种分泌物还有可能导致烟煤病。 防治方法:如果介壳虫只在叶子上出现的话,可以被虫子危害的叶片修剪掉,减少虫害;此外,大家还可以选一个晴朗的天气,用水冲洗植株;最后,当然还是用药好,大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见效。 三、珊瑚豆白粉病 除了长虫,珊瑚豆也容易患病,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白粉病了。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嫩茎等部位,导致叶片上出现许多的白色粉尘状的病斑,这种病斑十分影响其进行光合作用,轻则导致叶子发黄,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病害发生轻时,及时清除病叶;发病初期,可喷施农抗120或抗菌BO-10乳剂1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75%十三吗啉乳剂1000倍液,10天喷1次,喷几次可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 另外,珊瑚豆也容易得炭疽病。 珊瑚豆炭疽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而在在6-7月份,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这种环境非常适宜细菌生长!所以在夏季高温季节,珊瑚豆很容易患上炭疽病。 症状:该病主要表现在珊瑚豆叶片,发病初期病叶上出现圆形病斑,之后由圆形红褐色转为灰白色,再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排列的黑点;严重时,叶子枯黑死亡。 防治方法:珊瑚豆炭疽病如何防治?发现上述病症后,及时剪去病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严重时,可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关于珊瑚豆生虫(蚜虫或介壳虫)或得病(白粉病)使得叶子出现白点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珊瑚虫得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已经介绍给大家了,相信大家再碰到珊瑚豆叶子出现白点,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总的来说,珊瑚豆的养殖方法并不难,只需大家细心一点,病虫害是不会找上门的,最后愿大家的珊瑚豆能长的美美哒~

资讯百科 2022-05-14
珊瑚豆叶子发黄怎么办

珊瑚豆叶子发黄怎么办

珊瑚豆别称叫珊瑚樱、珊瑚子、冬珊瑚、看枣、玉珊瑚、寿星果等是一种喜欢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小灌木。珊瑚豆是一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它的果实长出来由绿变黄,由黄变红非常的好看。最近发现非常多的花友都有在家中养殖珊瑚豆。 珊瑚豆是非常好的观果小灌木。很多花友在养护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网上介绍的经验知识又比较少,所以在遇到养护问题的时候不知如何是好。今天花儿谷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珊瑚豆的叶子发黄怎么办吧。 珊瑚豆的叶子发黄归其原因主要有光照不足、浇水不当、施肥过量以及病虫的危害等。 光照不足 珊瑚豆是一种喜欢光照充足的植物,如果长期养护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就会导致叶子发黄。同时也不仅仅会导致叶子发黄,常见的光照不足也会导致珊瑚豆的叶子发黑、叶子卷曲、根系腐烂等现象。 因此,如果因为光照不足而导致的珊瑚豆叶子发黄的发生,我们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的具体补救方法就是将其放置到光照充足的地方,如果在夏季还不能直接放在户外,否则会因为光照太强而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浇水不当 珊瑚豆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如果因为浇水不当导致的叶子发黄多见于浇水过多。当然了长期的不浇水会导致浇水太少而发黄干枯。 因此,养护珊瑚豆我们既不能浇水太多也不能浇水太少,我们一般见干见湿,不让盆土积水即可。每当在冬春季节或者潮湿阴雨天气都应该减少浇水,适当的延长浇水的周期。夏季气温高我们要随时观察土壤水分是否充足,一旦土壤表层干透发白我们就要着手浇水了。 但是,不管是冬夏春秋,我们养护的珊瑚豆换盆都是不可以发生长期积水的现象的。这个是浇水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施肥不当 珊瑚豆虽然喜欢肥沃的土壤,但是我们一旦施肥过量就会导致烧根黄叶。所以我们只要控制好施肥的量就可以让珊瑚豆不会因为施肥的原因而发黄。同时如果我们长期不给它施肥也会因为土壤肥力低下而发黄。 如果已经因为最近施肥过量导致了叶子发黄,那么我们只需要使用清水进行土壤中的肥料冲洗淡化就可以挽救珊瑚豆了。假设是很久没施肥了,发现叶子发黄我们就应该给珊瑚豆施肥了。 病虫危害 很多的叶子发黄都会有可能是因为病虫危害而导致的。这个什么虫子使用什么药物不会因为植物本身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大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的一些病虫害防治的技巧。 当然了,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养护得当病虫害在珊瑚豆的发生还是相对很少的。因此,我们只要控制好浇水施肥和光照,那么一株健康而生机勃勃的珊瑚豆就会常伴我们的花园。 以上就是花儿谷为您介绍的珊瑚豆叶子发黄的常见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也喜欢养护,就关注花儿谷吧。这里每天都有更新的养花经验等着你来分享哦!

百科知识 2022-01-01
珊瑚豆有毒吗 珊瑚豆能在家中养殖吗

珊瑚豆有毒吗 珊瑚豆能在家中养殖吗

 珊瑚豆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性植物,它的果实颜色红润,特别好看,每年秋天是它珊瑚豆最好看的时候。它能在自然界中栽培,也能制成盆栽,在家中摆放,但是有些人却说珊瑚豆有毒,这种说法正确吗?珊瑚豆到底有没有毒呢?它能在家中养殖吗? 【警告】珊瑚豆:全株有毒,告诫儿童,不要食其红果。 珊瑚豆有毒吗 珊瑚豆能在家中养殖吗  1、珊瑚豆有毒 珊瑚豆是有毒的,这种植物全株有毒,而且果实的毒性最大,人们食用以后能会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像恶心和头晕以及腹泻等,严重时还能危及生命。 2、珊瑚豆不适合在家中养殖 珊瑚豆是一种特别喜欢阳光的植物,一年四季都不需要遮阴,它每天至少需要四个小时的阳光,放在到内养殖容易阳光不足,影响它的生长,会让它的观赏价值达不到最好。 3、珊瑚豆在家中养殖容易中毒 平时都不建议在家中养殖,因为家中有小孩或者大人不注意时,就会碰到珊瑚豆,有可以会引发中毒,对身体健康不利,如果特别喜欢珊瑚豆,可以把它摆放在窗台外面,这样既可以随时观赏,也能避免人们与它近距离接触,是比较安全的一种做法。

百科知识 2020-11-15 23:22:5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