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黄石
寿山石产地,请问您对田黄石了解多少呢?

寿山石产地,请问您对田黄石了解多少呢?

寿山石中以田黄石身价最高,俗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寿山石产地。田黄石的发现在明代,清朝时期皇帝和皇后对寿山石情有独钟,均用寿山石制宝玺。著名的”田黄石三链章”就是乾隆皇帝的宝玺。 田黄石的产地和特征田黄石产于福州北部的寿山溪两边的水稻田的地下。田黄石的主要成份为迪开石,可含少量的高岭石等。在寿山石类型中属田坑石。 田黄石经过一定时间河流的磨蚀和冲刷,外观具有一定的磨圆度,一般具如下特征。 1.颜色:田黄石的颜色分黄色、白色、红色和黑色等。 2.田黄石的皮:大部分田黄石有皮,颜色有红、白、黑等色。这主要是与土壤中的环境有关,如从黑色泥田中挖出的多带黑皮和乌鸦皮。 3.田黄石中的萝卜纹:这是鉴别田黄石最重要的特征,萝卜纹是田黄石中形状似萝卜纹的纹理,成网眼状或大或小。 4.田黄石的红格:红格也称格纹、红筋,是田黄石中常见的深浅不同的一种纹理,是由原来的裂隙被铁质浸染而形成的。 田黄石的矿物成分和品质田黄石的主要成分是迪开石、高岭石和少量的伊利石或珍珠陶土。多为不透明至微透明,密度为2.57~2.84/克/立方/厘米。硬度为2~3,韧度较高,适宜雕刻。 田黄石的品质分为如下五类: 1.质地:田黄石质地细腻,光泽好,用手稍加摩挲玩石,石头就往外冒油一样,蕴含宝气。它的质地根据石质的细腻程度、透明度、石性的纯洁度来决定的。 2.颜色:田黄石以单色颜色纯正为佳。 3.纯净度:田黄石的格并不算瑕疵,当然,石质越纯净越佳。 4.块度:块越大越好,田黄石30克成材。250克为大型材,价值不菲。 5.雕工:精细的雕工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结束语我对田黄石的了解,是十几年前收藏了一块32克的田黄石小摆件。虽然块度很小,但品质细腻,也具有田黄石的特征萝卜纹理。 目前市场上田黄石每克几千元~万元,优质的田黄石每克己达到万元以上。

资讯百科 2022-05-07
田黄鉴定方法,寿山田黄辨别的六大标准?

田黄鉴定方法,寿山田黄辨别的六大标准?

寿山田黄可以从石形田黄鉴定方法、石质、石色、石皮和萝卜纹、红筋等六方面来鉴别真伪。具体如下: 1.石形。田黄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2.石质。田黄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3.石色。尽管田黄按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都是以黄色为基调。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但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是被称作“白田”的田黄,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4.石皮。多数田黄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也有一些田黄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需要指出的是,田黄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 5.萝卜纹。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6、红筋。红筋是指田黄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用灯光照是否会透明? 田黄石用灯光照下不会是透明的,应该是泛黄红光,里有萝卜纹 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田黄石的鉴定方法: (1)测量石质。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 (2)观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 (3)观察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 (4)观察石色。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 (一)田黄石必需具备六德:(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二)田黄的比重2。6克/cm3,摩尔硬度为2.5—2.9度。与人指甲硬度差不多。若田黄加热上腊后,石质会变硬些。 (三)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印石辩》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黄石萝卜纹六种表现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贡献。(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3)网眼较圆,又断续分散分布。(4)如东瓜内心纹,或明或暗不规则分布。(5)如水波纹状。(6)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有少数网状纹,是最上品者。 (四)田黄石有无外皮不作为鉴定标准,仅作为参考。格裂是田黄石瑕疵,无格无裂是极美品。“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只作参考,不作鉴定标准。“无纹不成田”,作为鉴定标准之一。有萝卜纹不一定是田黄,但田黄必须要有萝卜纹。 (五)仪器检测,用红外光谱分析(IR)、X射线能谱分析(EDS)分析,田黄石主要成份有的是纯净的地开石组成,其中有极少量辉锑矿;有的除地开石外,还含有其他矿物成份;田黄冻石主要矿物成份由珍珠陶石组成(1996年、崔文元发表《田黄及其鉴别研究》一文确定)。其矿物主要成份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不一定是田黄(浙江昌化田黄,其矿物主要成份也是地开石),但田黄的主要矿物成份必须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以确定是田黄真品

资讯百科 2022-05-03
寿山石种类,寿山石和田黄石哪个重?为什么?

寿山石种类,寿山石和田黄石哪个重?为什么?

很感谢能够回答这个提问寿山石种类,那我对这方面为大家解答下, 寿山石有一百多品种,其中田黄石也是属于寿山石其中一种矿,寿山石分为山料和水料,那么田黄石是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二测只有一亩多的的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加之几百年来一直开采,稻田被采矿人翻掘了不知道有多少遍,古今也已开采殆尽,政府也把这封起来,资源有限,所以历来都有说一两田黄十两金,无价之宝…… 田黄石,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由于它是品质是“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最后到末代皇帝溥仪捐赠给国家, 那么在为大家理清下寿山石和田黄石哪个重,这就要看质地密度,越结晶密度越高,那分量当然是重, 所以了这寿山石和田黄石两者之间是没有办法分哪个轻重…… 田黄石与寿山石有什么区别? 我来回答下,田黄石被我们称作“万石之王”是石中瑰宝。田黄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也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可以说田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得到权贵与文人双重认可的玩赏性石头。田黄石在任何时期都属高贵的石头,田黄石的颜色呈黄、白、红、黑等色,其中以黄色黄石最常见。具有珍珠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隐药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为田黄石所独有的外观特征,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诚然,从石质来说,仍以纯净为贵。 田黄石属于寿山石中的极品,具备“细”洁“润”腻“温”凝“等六德,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黄色荔枝,质地内有细小纹理与部分田黄相似,色泽与田黄最为接近。但仍然缺少田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复杂纹理细节与受到环境影响下所生成的特殊色感。 寿山石质地细腻优异,色彩丰富瑰丽,纹理奇异、具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由于这种矿物最早发现于福州寿山,所以人们又称为寿山石。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寿山石品种繁多,色彩斑斓,不同的石种从外形、色泽至肌理,都有其独特之处。寿山石有100多个品种,贵过黄金数倍的田黄石就是其中的一种。寿山石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块就少一块。所以创作者总是“惜石如金”,创作中强调“因材施艺”。创作者通过巧妙构思创作出一件完美的作品,欣赏者也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去欣赏、审视。 寿山石和田黄石的差别不小,但是田黄石就是寿山石种类中的一种,由于田黄石更细腻品质更好,价格比寿山石更是高。

资讯百科 2022-04-26
田黄石鉴定方法,如何鉴别“石中之王”田黄石?

田黄石鉴定方法,如何鉴别“石中之王”田黄石?

如何鉴别“石中之王”田黄石田黄石鉴定方法,这是寿山石收藏家和鉴赏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必备的一种鉴别能力。田黄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因其珍稀难觅,价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贾以连江黄假冒田黄石。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黄石与某些石种有相似之处的特点,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乱真,因此田黄石收藏者必须加以防备。如何鉴别田黄石呢?古今寿山石鉴赏家和研究者鉴别田黄石的经验可归纳为形状、石皮、色相、肌理、格裂形态、手感和比重。 掌握如何鉴别田黄石的方法很重要,其实鉴别田黄石的最主要的秘密是:鉴别田黄石最主要的标志要看血丝(红筋)。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石头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具有这一特征。红格、血丝是寿山石所独有的特征,但是红格在寿山石里的其他品种也可能有,而血丝则不仅其它石种没有,就连寿山石中的其他品种也没有,所以,是否具有血丝才是鉴定是否是田黄最靠得住的特征。血丝越细密,有规则,也就越好。 一般情况下,单层皮的田黄石颜色有黄、白、黑、绿,色泽有浓有淡,分布有的整体统一,有的两面不同,还有的呈块状组合,质地也有优劣之分。皮色纯如牙黄者,质地极为纯优,称为黄金黄田黄石;黄而灰绿者,质微硬结,色泽偏黝;黑而微绿,皮清一色者,也属优质;皮色灰白浅淡的色泽多深沉偏黝;黑中夹有小块黄绿或小块灰白的,纹路粗杂,通灵度差,多为硬田黄或杂田石。有的单层皮田黄石,一面为白皮,另一面却是黑皮,即一面为银裹金,另一面为乌鸦皮。 双层皮的田黄石,有的是乌鸦皮内又有一层薄黄皮,有的是乌鸦皮内又有一层半透明的白皮。这两种双层皮的田黄石,大部分属枇杷黄田黄石,外层皮质细腻,内层皮厚薄分布均匀,肌质纯佳,甚至凝灵如冻。而且,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同时,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多呈现于表层,交叉状,如龟裂纹。 要辨识田黄石的本色,不能在灯光下观察,而要在太阳光下观察。善于鉴别田黄的行家,通常以色调的浓淡来形容田黄的“熟”“老”与否,借以推测田黄在地下沉睡的长短。田黄石色泽鲜而不俗,稳而不浊,不浮不沉,其最大的特点是毫无“火气”,并且以黄色为主。无论红田、黑田、白田,都有一层“帝王之气”,带有黄味,但不同的田黄石所含的主要色素及色彩纯度、浓度和肌质的通灵度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块田黄石,其内外色泽也不是一成不变。除白田黄石以外,大都是外浓而内渐黄淡,尤其是大而宽厚的田黄石,内外一色的极少,只有形状薄、体积小的,方能内外接近一色。萝卜纹理细致而颜色不重者为贵。确定田黄石的品相,一般要从四点入手。首先是颜色,黄石一般呈黄、白、红、黑等色,以黄为尊,黄色色泽越厚重纯正者价值越高。二是手感,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者价格为高。三是透明度,位于将透未透“中庸”状态的田黄石价值最高,而且,油滑透光中杂质越少越好,纯净者为上品。 常见的制假现象: 第一种是利用色泽接近田黄石、肌理似有萝卜纹的石材,把它整成卵石状,并用硬器点凿或置于硬砂中翻滚,然后沾上土或着色,再加蒸煮,使其颜色外形与无皮的田黄石相似。这种假田黄乍看之下,酷似真品,但仔细观察,其外表凿痕密布,终不自然。只要透过外表悉察肌理,便知其为伪物。 第二种是假造石皮。或用颜料涂染,或用胶水调石粉涂抹其表,或泡药水高压加温,再经磨制,就像紧裹着石皮的田黄石。然而,这种假石皮松而脆,颗粒粗大,浑浊不透,干结如疤,难以受刀。辨认时,一经摸或加油,不久,其图文均不见。雕刻时也只能刻制粗线条景物,而不能精雕细刻。 第三种是改变别的石种色泽,使它类似田黄石,又“巧妙”地使表层肌质变换成田黄石的“裹皮”,伪造成乌鸦皮田黄石,但其皮层浅薄如纸,这种假品,因皮色过于透明,皮质也过于细柔,所以易于识别。

资讯百科 2022-04-23
田黄石鉴定方法,如何区分真假“国石”田黄石?

田黄石鉴定方法,如何区分真假“国石”田黄石?

田黄是上天给中国的宝藏田黄石鉴定方法,自古田黄就被用作雕刻玉玺,到现在田黄价格一再升高,2005年以来,顶端田黄的价格从5000元~6000元/克翻了四五倍,到达现在的20000元~30000元甚至到最高的90000元/克。一切艺术品在到达必定高度都也许发生泡沫,但顶端田黄资本有限,报价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所以对藏家是很有的吸引力的。 田黄石鉴别: 1.仿田黄塑料品无外皮,颜色较均匀,密度低,手感轻。而真田黄石外皮,颜色不均匀,外浓内浅。 2.田黄石有萝卜纹、红格(或红筋),常有无丝不田黄或无格不田黄。透明度不均匀。仿田黄塑料品无萝卜纹、无红格(或红筋),透明度均匀。 3.仿田黄塑料品,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 4.仿田黄塑料品,用手触摸,有温热感。而田黄给人以微凉感。 5.用热针触及仿田黄塑料品时,会熔化或烧焦,通常还伴有辛辣难闻的气味。而田黄则无这些反应。 6.用小刀片刮样品时,田黄呈粉末状脱落,而仿田黄塑料品呈片状脱落。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田黄的真伪。 田黄石造假的几种方法和真伪鉴别 田黄石的造假方法有冒充法、拼接法、塑料仿制法和山石仿制法等。 1) 冒充法这种方法由来已久,主要是用产于寿山一带的其他石种如掘性高山石、掘性坑头、掘性都成、鹿目格、善伯洞、溪蛋、牛黄蛋、连江黄等来冒充田黄石。这些石种表象类似田黄石,但自身各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鹿目格没有萝卜纹而有“鸽眼砂”、善伯洞具有“金沙地”和“花生糕”、溪蛋无萝卜纹无红格、牛黄蛋没有萝卜纹和比重大,连江黄比重大和干燥易裂等,经仔细观察是可以识别的。 2) 拼接法拼接法是指将许多不成才的小田黄石即小于30克的“田黄仔”粘合成大块田黄石,然后在拼接部经过工艺处理以掩盖拼接痕迹。 这种拼接田黄的鉴别方法是: a) 仔细观察寻找结合缝 结合缝用胶粘合,放大观察可看到缝内胶的存在,用热针试之可冒出白烟。 b) 仔细观察内部的格纹特征 在强光透射下仔细观察内部,可发现红格和萝卜纹在不同部分形态不同,粗细色调等相差很大,且有突然断开不连续等现象。 3) 塑料仿制法 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浅黄色塑料作成田黄石的样子来冒充田黄石。鉴别方法如下: 1) 外貌特征 颜色质地都比较均匀,内外一致,无石皮。 2) 内部特征 在强光照射下仔细观察内部干净君一,无红格、萝卜纹和杂质。 3) 触感法 贴于面部有温感,而天然田黄为凉感。 4) 手拈法 用手掂重有轻感,应塑料密度远低于田黄石。 5) 刀刮法 用刀刮之,呈片状,而田黄石呈粉末状。 6) 热针试验 用热针触之,冒白烟、塑料味。 4) 山石仿制法 山石仿制法是指利用各种蚀变型粘类岩石,依照田黄石的颜色、石形、石皮等特征进行仿制,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a) 山石的选择 我们知道,田黄石是一种主要由迪开石矿物组成的岩石,是由火山岩经热液蚀变而成的粘土岩,其最大的特点是组成矿物的颗粒非常细小(<0.005毫米),质地细腻,因而才会有温润洁凝之感。因此仿制田黄石的第一步是选择质地细腻的蚀变型粘土岩。据研究日前市场上用作仿制田黄石的粘土岩类岩石多种多样,计有迪开石型、高岭石型、叶腊石型、娟云母型和滑石型等。他们的质地都比较细腻,与田黄石相当或相似,有的手感和视觉甚至胜于田黄。 b) 染色处理 田黄石的主要典型颜色是黄色,当选用的上述各种石料颜色不符合时,就采用染色的办法来解决,主要是用各种黄色化工颜料将石料染成似田黄石的黄色。 c) 造型处理 按照田黄石的砾石形状特征,经过切割和琢磨,制成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似田黄石的砾石形状。 d) 造皮处理 按照田黄石的各种石皮特征,经过加热、蒸煮、烟熏、酸浸、上色等多种方法制造出各种颜色的外皮,以黄色为主,也有黑皮和白皮。 e) 雕琢 按照田黄石的一些传统题材进行薄意雕刻,最后抛光,打腊成型。这类田黄石仿制品目前在市场上数量最大,由于它是按照田黄典型的质地、颜色、石型、石皮精心仿制的,外观特征与田黄石十分相似,因而欺骗性最大,使不少人上当受骗。识别这种假田黄石需要仪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结合,方能准确以予识别。

资讯百科 2021-11-2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