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大家都不陌生,知道它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不但能预防,治疗多种疾病,还能美容养颜,但市场上出售的白芍也有好几种,有生白芍、酒白芍和炒白芍,这些中药虽然来源于同一种植物蛋加工方式不同,导致他们的作用与功效也有所不同,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炒白芍的作用与功效,能让大家知道白芍炒制加工以后有什么好处。 炒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1、止痛 炒白芍具有特别明显的止痛作用,因为它对醋酸引起的流体反应有明显缓解作用,而醋酸流体反应又是导致人体疼痛的重要诱因,这种反应减轻以后,人体的疼痛症状就能随之减轻。另外炒白芍还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这些也是它能止痛的重要原因。 2、提高抗病能力 平时人们适量服用一些炒白芍,还能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因为炒白芍在煎煮以后,服用时能增强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可促进身体内免疫细胞再生,并能提高人体内抗体的活性,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对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也有很积极的作用。 3、平抑肝阳 炒白芍入药以后平抑肝阳的功效特别出色,他能预防人体出现肝阳上亢,对人类因肝阳上亢或肝火过旺导致的头痛头晕以及眩晕等症,都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把它捣成细末后直接口服也可以把它加清水,既然煮以后服用,多数患者用药后不适症状能很快减轻。 4、养血补血 炒白芍是一种能养血补血的中药材,它能提高人体造血功能,可缓解人类气血亏损,对人类因气血不足等这个面色暗黄有一定调理作用,能让人类皮肤保持红润健康状态,除此以外,它对人类因血虚导致的眩晕和心悸也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能让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能让大家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服用它,不过大家在服用这种中药时,一定要掌握它正确的服用方法,只有那样才能让它发挥好的药用功效,不过大家在服用炒白芍的时候也要注意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和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炒白芍,他们服用后会有不良反应发生,会危害身体健康。
下面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下关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白芍 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白芍的生长环境 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昆亦大。 白芍的采集 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 白芍的药效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宜忌】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②《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③《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④《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 白芍的功效一 ①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②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③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④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⑤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⑦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⑧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⑨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白芍的功效二 1、镇痛作用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m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2、解痉作用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3、护肝作用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另有赤芍,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