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万历年间进士,是钱谦益的门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明崇祯十年,赋闲在家的钱谦益和瞿式耜(sì,同“四”音)师徒两人,因被人告发贪赃枉法,被抓到北京,师徒两人一起做了好几个月的牢房,《明史·瞿式耜》中记载: 常熟奸民张汉儒希体仁指,讦谦益、式耜贪肆不法。体仁主之,下法司逮治。巡抚张国维、巡按路振飞交章白其冤,不听。比两人就狱,则体仁已去位,狱稍解。谦益坐削籍,式耜赎徒。 此案的孰是孰非就不多说了,反正《明史》说钱谦益和瞿式耜是被冤枉的,攻击这师徒两人的张汉儒是“奸民”,温体仁是“奸臣”。 发生这个案子的原因是,温体仁要搞钱谦益,瞿式耜是陪斗。 但能把瞿式耜这个赋闲的官员拉出来跟钱谦益绑在一起,除了有部分证据外,也是因为瞿式耜跟钱谦益的关系太深厚。 崇祯元年,师徒两人一起被罢官,崇祯十年,一起做牢房,一起差点死掉,一起在崇祯朝不再被起用,一起于南明弘光朝复出。 钱谦益的门生不少,包括后来的国姓爷郑成功都是他的门生,其中,最亲厚的莫过于瞿式耜。 瞿式耜在政治行为上,一般都是跟老师钱谦益同进同退。 但这种同进同退,在国破山河碎时,终于还是分道扬镳。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六月,南明弘光朝建立,钱谦益和瞿式耜双双复出,钱谦益在南京做礼部侍郎,瞿式耜在广西担任巡抚。 第二年,弘光朝灭亡,当清军打到南京城下时,钱谦益跟着南京城中的明朝勋贵们,一起剃发降清。 当清军主将多铎进入南京城后,钱谦益跟许多明朝勋贵一样,为保命和在清朝的前程,竭力巴结多铎。 根据《牧斋遗事》中的记载,钱谦益准备送礼贿赂多铎时,是“亲自捧帖入府,叩首阶下,向豫王(多铎)陈说”,骨气一丝皆无。 钱谦益的巴结并没有为他换来高官厚禄,降清后,清朝只给了他礼部右侍郎兼修《明史》副总裁的官位,他只做了半年,就辞官归隐。 此后,钱谦益似乎醒悟(有可能是真醒悟,也有可能是因清朝给的官职低而不满),余生坚持联络反抗势力,为反清复明努力,直到逝世。 到乾隆朝时,钱谦益就因为这样的反复行为,被乾隆皇帝指定写入了《贰臣传》。且乾隆对他的评价相当低: 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舍命,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 钱谦益的历史地位,就这么确定了,这位东林党大佬,文坛领袖,就是个偷生的“贰臣”。 反观他的得意门生瞿式耜,在崇祯朝和弘光朝都灭亡后,又仕隆武、永历两朝,始终坚定不移的抗清,且不惧生死。 南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广西失陷,永历帝逃亡,瞿式耜于桂林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俘虏。 瞿式耜的职务中,有永历朝内阁大学士的职务,又是东林党人,在南方地区有着很高的声望,如果能投降清朝,意义重大。 因此,孔有德亲自对瞿式耜劝降数次,最后,甚至都把条件放宽到,只要剃发为僧,就可以放掉他的地步。 但瞿式耜在被囚的日子里,只跟同囚的南明广西总督张同敞一起写诗明志,决不投降清朝。 孔有德无法,只能将瞿式耜和张同敞杀害。 忠臣孝子,哪个朝代都喜欢,即使是敌人,清朝对瞿式耜的评价远高于他的老师钱谦益,《明史·瞿式耜》中记载: 赞曰: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明史》虽然是以跟瞿式耜亲厚的江南文人为主修纂的,但写出的最终结论是需要清朝拍板的。所以,这个结论也是真心的肯定瞿式耜。 钱谦益和瞿式耜,这对著名的师徒,也曾一起同生共死,一起跟他们心目中的奸人作斗争。 但到国破家亡,面对最后的考验时,师父却输给了徒弟,钱谦益教会了瞿式耜知识,可瞿式耜的骨气却不是教会的,而是天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瞿式耜早年拜钱谦益为师,1616年中进士,后授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1623年丁父忧返里,与西洋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往还,后受洗入教,取名多默(Thomas),曾为艾氏所著性学觕述作序。1628年,擢户科给事中,屡疏劾斥掌权佞臣,皇帝多采其言。后遭温体仁、周延儒等排挤陷害,与其师钱谦益同贬削,继而罢归常熟。式耜在乡颇治园林,以诗酒自遣,集大儒隽语为《媿林漫录》十卷。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在南京建立政权,瞿式耜出任应天府丞,旋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1645年夏,瞿式耜抵梧州,时南京已破,鲁王监国于绍兴,唐王亦称号于福建,靖江王亦于稍后监国于桂林,瞿式耜以为当立者应为永明王由榔,故与丁魁楚等合力擒靖江王,亦不入闽就唐王封职。第二年,唐王殉国,朱由榔立于肇庆,瞿式耜进吏部右侍郎。后清兵破赣州,瞿式耜留肇庆。明年,改元永历,清兵陷肇庆,乃走梧州,旋护帝至桂林,升任兵部尚书。瞿式耜曾自澳门借得葡兵三百人、重炮数门,故一时收复失地甚多,桂林亦因之而久守,后封临桂伯。1650年,南明朝臣互诋,粮饷匮乏,清兵自全州进,桂林大乱,城中无一兵,瞿式耜独不去,与总督张同敞相对饮酒,日赋诗唱和,得百余首。后从容就逮,孔有德劝降不屈。又于囚中作临难表疏,与张同敞同在桂林风洞山仙鹤岭下英勇就义。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经历3主要著作4担任职务5历史评价6故里和墓地7轶事典故8史书记载9家族成员10后世纪念11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瞿式耜别名:字起田、在田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出生日期:公元1590年逝世日期:公元1650年职业:明末诗人、南明政治人物信仰:天主教号:媿林、稼轩、耘野、媿林居士教名:多默(Thomas)谥号:文忠-忠宣 生平经历2 瞿式耜,字起田,号伯略,别号稼轩。家居常熟藕渠乡(今天已并入虞山镇),祖父瞿景淳中会元后迁居城里,所在街被称”会元坊”(现在中巷西段)。瞿式耜生于1590年(万历十八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第二年,出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已崭露政治才能。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专横跋扈,杀害正派人士。瞿式耜同情受害者,不为恶势力屈服。1628年(崇祯元年),任户科给事中,这种官职的设立,原意是对政府部门起一定监察作用,他觉得可以舒展抱负了。七个月里,连上二十多封奏疏,他竭力主张:”要挽回危局,必须”回本清源”,抨击还高居相位的魏忠贤余党,为被害人昭雪,扶持正气。对朝政设施,多所建白。当时,满洲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和明王朝分庭抗礼,不断向南入侵。瞿式耜早有警觉,连上好几封奏疏,要求增储军粮,教练士兵修好边墙,讲求武备,举荐徐光启、李之藻、孙元化等一批能臣。可是瞿式耜的行动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遭到温体仁、周延 主要著作3 瞿式耜著有诗文十卷,1835年(道光十五年)有木刻本《瞿忠宣公集》。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补校订出版改称《瞿式耜集》。《绝命诗》《咏梅赠王乌程方轮调官归里时以不阿乌程相致调》瞿式耜在狱中曾赋诗,日与同敞相赓和,并把所赋的诗百余首题名《浩气吟》,在诗集前,瞿式耜自序说:庚寅十一月初五日,闻警诸将弃城而去,城亡与亡,余誓必死,别山张司马,自江东来城,与余同死,被刑不屈,累月幽囚,漫赋数章,以明厥志,别山从而和之。瞿式耜的《浩气吟》载于《明季南略·卷十五》中的共有律诗七言八首。《浩气吟》序《浩气吟·其一》《浩气吟·其二》《浩气吟·其三》《浩气吟·其四》《浩气吟·其五》《浩气吟·其六》《浩气吟·其七》《浩气吟·其八》《归庄·其一》《归庄·其二》《归庄·其三》《归庄·其四》《归庄·其五》《浩气吟》《明季南略》还有瞿式耜的《临难遗表》一文,文中叙述式耜由十月初五至十四日被执不屈的概况。罪臣瞿式耜谨 担任职务4 职衔任期出处吉安永丰知县(江西永丰县令)万历46年-天启3年《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6页户科给事中崇祯元年《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6页应天府丞(南明福王)崇祯十七年-弘光元年《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7页右佥都御史(南明福王)崇祯十七年-?《新校本明史·280卷》广西巡抚(南明福王)弘光元年《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7页兵部右侍郎(未往就)(南明唐王)[不详]《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7页东阁大学士(永明王朱由榔)绍武元年《南雷学案·4卷》376页吏部右侍郎(永明王朱由榔)绍武元年-?《新校本明史·280卷》文渊阁大学士(南明桂王)绍武元年-?《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7页吏部尚书(南明桂王)永历元年-?《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7页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南明桂王)永历元年-?《清代名人传略·上册》167页太保(南明桂王)永历元年《南雷学案·4卷》376页中极殿大学士(南明桂王)永历元 历史评价5 《明史》评价: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明季南略》论式耜的疏奏说:”永历驻肇庆,疏奏谆谆,以岁月稍暇,财赋优裕,用心尽力,修内治以自固,严外备以自强,且一材一艺之士,靡不收罗幕府。每慨人才易尽,凡趼足而至者,非怀忠抬义之人,亦乱世取功名之士,人之岁月精神,不用之于正,则用之于邪,安可驱为他人用哉!人咸以桂林为稷下。”顾城:瞿式耜、张同敞在可以转移的时候不肯转移,宁可束手待毙,这种现象在南明史上并不少见。究其心理状态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南明前途已经失去了信心。张同敞在桂林失守前不久对友人钱秉镫说:”时事如此,吾必死之。”钱氏开导说:”失者可复,死则竟失矣。”同敞伤心备至地回答道: 故里和墓地6 故里洪湖瞿氏宗祠,在湖北洪湖市西北沙口。为明末忠臣、文学家瞿式耜故里。常熟瞿式耜墓瞿式耜墓在虞山拂水岩西百余米处之牛窝潭旁,解放后,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瞿墓建国后屡修,墓坐东面西,占地1820平方米,封土高1.5米,有罗城、拜台,墓石立”瞿公忠宣之墓”碑一通。墓道高56.5米,道中架清代建单间冲天式石坊一座,额镌”清赐谥忠宣明文忠瞿公墓”,坊柱正面镌清代严栻集道隐(金堡)《追浩气吟》句联:”三更白月黄埃地,一寸丹心紫极天”,背面镌陈鸿所书”古涧风回千壑响,寒潭影落万松枝”联,墓碑用隶书铭刻”明文忠瞿公之墓”字样。坊前有月池、石坛。瞿式耜的儿子瞿嵩钖,孙瞿昌文附葬于侧。在瞿式耜墓百米处,近年所建一亭。亭由瞿墓石坊联”古涧风回千壑响,寒潭影落万松枝”而得名”松风”,寓纪念民族英雄瞿氏高风亮节之意。亭由已故百岁书画家朱瞻题额。庭上楹联”巨阙奔云东走,晴岩拂水西回”,由著名书画家谢稚柳书。 轶事典故7 瞿式耜被清朝斩首后这时忽然雪霰大作,雷电交击,桂林的天气,已是二十年不见雪了,孔有德万分惊骇,满城百姓也无不下泪。后家属去为他收尸,把瞿式耜的头装在了一个木匣子里,瞿式耜的眼睛依然睁得大大的,家里的人对他的头说:”你的儿子现在平安无恙,你可以闭眼去了。”瞿式耜仍然不肯闭眼,有人又对他说:”你的家人和你那些抗击清兵的战友也平安无恙。”这时,瞿式耜的眼才闭上了。人们都说:”瞿式耜先生的豪情未泯,他死后还惦记抗击清兵的大事。”瞿式耜被杀后大脑是怎麽想的,无法证实。和瞿式耜同时的抗清英雄杨廷枢也被清兵俘获,被斩首时他慷慨不屈,仰天长啸,连呼:”大明”,头已落地,他口中又喊出一个”大”字,声音传得很远。 史书记载8 《明史·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一百六十八·何腾蛟(章旷、傅作霖)、瞿式耜(汪皞等)》《明季南略》《清代名人传略·上册》《船山师友记·3卷》《皇清书史·附录》(明)瞿共美,《东明闻见录》 家族成员9 祖父瞿景淳,官至礼部左侍郎。父亲瞿汝说,曾任善膳司官员、湖南学政。儿子瞿玄销、瞿玄锡、瞿嵩钖。孙子瞿昌文,李定国率大军收复桂林时,入城后召见瞿式耜的孙子瞿昌文,支持瞿昌文为祖父归葬故乡。 后世纪念10 桂林人民敬仰瞿式耜、张同敞二公,并立有双忠祠、双忠亭、成立了”别山纪念会”。道光时,在两公成仁处立石纪念。1959年,重修仰止堂,并立碑纪念。碑文介绍了两公简要事迹,最后写道:”桂人感二公之节,为建双忠祠,岁时祭祀。二公侠骨铮铮,义风烈烈,将与八桂名山共垂不朽。”双忠亭位于灵剑江葛老桥北,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用以纪念明未殉难的瞿式耜、张同敝。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增加了浑融和尚、性因和尚和义士杨义等牌位。抗战期间被毁,遗址尚存。《桂林瞿阁部》是越南诗人阮攸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来纪念瞿式耜的。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有”瞿式耜”专条,称赞他的诗作,”充满着激越的爱国热情”,中国文学史把式耜列入爱国诗人行列。 艺术形象11 2005年《谁主沉浮》陈长海饰演瞿式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