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能清肝明目,清热止痛,它是一种功效特别出色,中药材来源于鲍科动物鲍鱼的贝壳,多出产在中国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以及东沙群岛,是所有中药材中比较名贵存在,它能治疗人类的头痛头晕以及视力下降,下面是对它功效及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认真了解一下。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 石决明是一种味咸性寒的中药材,它无毒性可以入肝经和肾经,平肝潜阳和清肝明目是它的主要功效,在临床上它对人类的头晕以及视力下降还有青盲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还能治疗人人类的惊搐和骨蒸劳热以有白内障特多种疾病治疗功效都特别明显。 石决明的药用价值 1、治疗眼睛怕光 眼睛是五官中最重要的存在,但对它保护不当或者用眼不当时,眼睛也会出现一些病变,有时有些人就会出现眼睛怕光的情况,这时可以用石决明来治疗,治疗时需要把试卷名和黄菊花,以及甘草等中药材各取一钱,把它们放在一起煎水喝。 2、治疗小便淋症 小便淋症发生以后,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淋漓不尽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疼痛,这时也可以用石决明来治疗,在治疗时需要把十绝明去皮以后研成粗末,每次取二钱,直接用水煮沸后服用。 3、治疗神经性头痛 石决明对人类的神经性头痛也有明显治疗作用,在治疗时需要把十绝明和川穹,以及生白芍,还有白芷、全蝎以及钩藤等多种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服用。也可以把石决明研碎以后,搭配适量的醋,调成膏状,直接外敷在太阳穴上,这样也能起到明显止痛作用。
石决明中药名,它来源于鲍鱼的贝壳,质量坚硬,有腥味,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药用价值特别高,下面我就专门带大家了解石决明的功效有哪些,同时也会把中药石决明的禁忌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 1、抗感染 抗感染是石决明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对人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的抑菌功效都十分明显,而且石决明还能保护肝脏,减少病毒对肝脏的伤害,能预防肝炎或肝硬化等常见肝病的发生,同时它也能减少人类感染多流感病毒的机率。 2、平肝潜阳 石决明是一种危险性寒的中药材,而它能清热解毒,可以入肝经,消除肝热,能起到平肝阳清肝热的功效,是凉肝保肝的常用中药材,它对人类高发的肝肾阴虚和肝阳眩晕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降血压 石决明中含有的药用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心血管,能预防血管老化,也能清理心血管内部的胆固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让过高的血压降下来,我想高血压以后可以直接用中药石决明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取30克石决明和30克生牡蛎,再加入15克地黄以及9克菊花一起加清水煎制服用就可以。 石决明的禁忌 石决时味苦性寒,那些脾胃虚寒的人群禁止服用,而且肾虚人群也不宜服用石决明。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挺多的,相信大家认识的并不全吧,下面让小编给您讲解下吧。 石决明 决明子,又叫草决明、还瞳子等,它是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味苦、甘而性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现在就来具体来了解下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功效虽好,食之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哦。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 1、降血压作用决明子的水浸液、酵-水浸液,醇浸液对麻醉犬、猫、兔等皆有降压作用。 但浸剂对麻醉兔降压作用不明显,而用决明子酊5毫升,降压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用同量稀醇静注,亦可降压(可立即恢复)。 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收缩作用(下肢灌注法)。 在慢性实验中,煎剂每日2克(生药)/公斤,无降压作用。 2、抗菌作用种子的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取物则无效,水浸剂(1:4)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石决明的副作用 决明子性微寒,容易拉肚子、腹泻、胃痛的人,不宜饮用此茶。需要注意的是:有泄泻与低血压者慎用决明子制剂。其“主渲泻”的副作用,一定要引起怀孕女性的重视,最新研究发现,长期饮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使子宫内膜不正常,从而诱发早产。 决明子的食用方法 菊花决明子粥 原料:菊花10克,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先把决明子放入砂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食。每日1次;5—7日为l疗程。 功效:清肝明目,降压通便。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 注意事项:大便泄泻者忌服。 桃仁决明蜜茶 原料:桃仁10克加草决明子12克 用法:将桃仁、草决明子水煎,加蜂蜜。 功效:能活血降压、清肝益肾,适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有热象者服用。
石决明有哪些功效相信朋友们并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石决明 【别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手册》)。 【药用部位】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等的贝壳。 【成份】盘大鲍的贝壳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3.67%,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的碘;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有机质则破坏 石决明的功效 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①《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 ②《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③《纲目》:"通五淋。" ④《本草从新》:"愈疡疽。" 【选方】①治风毒气攻入头,眼昏暗及头目不利:石决明、羌活(去芦头)、草决明、菊花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石决明散) ②治眩晕:石决明八钱,菊花四钱,枸杞子四钱,桑叶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目生白翳:石决明六钱,元明粉二钱,大黄一钱五分,菊花三钱,蝉蜕三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石决明有什么副作用呢?对于这个知识相信朋友们都比较关心吧。 石决明 【别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手册》)。 【药用部位】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等的贝壳。 【成份】盘大鲍的贝壳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3.67%,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的碘;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有机质则破坏 石决明功效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①《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 ②《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③《纲目》:"通五淋。" ④《本草从新》:"愈疡疽。" ⑤《本草求原》:"软坚,滋肾,治痔漏。" ⑥《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宜久煎),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飞点眼。【选方】①治风毒气攻入头,眼昏暗及头目不利:石决明、羌活(去芦头)、草决明、菊花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石决明散) ②治眩晕:石决明八钱,菊花四钱,枸杞子四钱,桑叶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目生白翳:石决明六钱,元明粉二钱,大黄一钱五分,菊花三钱,蝉蜕三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石决明粥的做法其实说起来很简单的,下面就让我来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石决明粥 以下就是我们自己瞎捣鼓的石决明粥的做法超级简单, 自己在家做的石决明粥味道更传统、 而且价格大都比在外来得便宜,在外面餐馆吃石决明粥比较贵。 石决明粥的做法比较简单,不用费时费力,还想知道更多石决明粥的菜谱, 更多关于如何做石决明粥,就来粥世界搜索一下!下面就教你做这道好吃的菜吧。 石决明粥的材料 【来源】民间方 【原料】煅石决明30克,粳米100克。 石决明粥的做法 1 将煅石决明打碎入砂锅内, 2 加水200毫升,猛火先煎1小时, 3 去渣取汁,加入粳米, 4 再加水600毫升,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食,5-7天为一疗程。 【疗效】平肝潜阳,清热明目。适用于高血压以及目赤翳障、 青盲雀目、视物模糊等。 【宜忌】平素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石决明粥的一些知识相信很多朋友到现在还不清楚吧,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石决明粥 眩晕,中医认为那是肝阳上亢所致,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临床上,有时甚至不用煲又黑又苦的中药喝,仅煲点药粥吃,就能有效解决问题。 ◆石决明粥:石决明30克,大米100克。将石决明择净,放人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石决明,性味成、寒,人肝经,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烦躁易怒、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症状。石决明为贝壳类药,味咸质重,因专人肝经,尤善平肝潜阳,是治肝火目赤的要药,故有“决明”之称。 石决明粥的知识介绍 有些高血压病人时常有眩晕感,眩晕时,可能还伴有头痛、恶心等不舒服,一开始以为是血压不稳定,尤其是血压突然增高所致。但问题是,有时明明是感到晕得不行,血压的数值却是理想得不得了。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会觉得束手无策。其实,这种情况用中医来调理一下是很有效的。 高血压眩晕,中医认为那是肝阳上亢所致,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临床上,有时甚至不用煲又黑又苦的中药喝,仅煲点药粥吃,就能有效解决问题。 1.羚羊角粥:羚羊角3克,大米100克。将羚羊角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20~30分钟,然后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或将羚羊角1克研为细末,调入粥中服食。每日l剂,连续2~3天。 羚羊角,性味咸、寒,人肝、心经,有平肝熄风、清肝明日、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除此之外,它还适用于烦躁易怒、头痛日赤等肝火炽盛的病症。《本草纲目》评价羚羊角能“平肝舒筋,定风安魂”。 2.石决明粥:石决明30克,大米100克。将石决明择净,放人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石决明,性味成、寒,人肝经,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烦躁易怒、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症状。石决明为贝壳类药,味咸质重,因专人肝经,尤善平肝潜阳,是治肝火目赤的要药,故有“决明”之称。
石决明粥的功效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呢?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该粥的功效吧。 石决明粥 石决明粥的功效 1.《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 2.《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3.《纲目》:通五淋。 4.《本草从新》:愈疡疽。 5.《本草求原》:软坚,滋肾,治痔漏。 6.《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7.《本草经疏》:石决明,乃足厥阴经药也。足厥阴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血虚有热,则青盲亦痛障翳生焉。咸寒入血除热,所以能主诸目疾也。 8.《要药分剂》:石决明大补肝阴,肝经不足者,断不可少。 9.《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内服,能消目内障。为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中充血作疼作眩晕,因此证多系肝气、肝火挟血上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