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杀死李辅国后元振,宦官程元振得势。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向中原进攻,十月,到达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大震。代宗下诏以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抵抗。因兵力悬殊甚大,郭子仪派人回长安请求救兵,可程元振不仅不让代宗召见,还百般阻止。 结果,吐蕃攻进长安,代宗被迫出逃。幸亏郭子仪凭疑兵之计退敌。事后,朝中大臣群起上书,要求惩治程元振。代宗也觉得程元振非常过分,于是将程元振削官为民,放归田里。到江陵时,程元振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杀死。因为他得罪的人极多,其中包括不少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世人也无法揣测到底是仇家杀了他,还是皇帝派人杀了他。 就是把另一宰相、两税法的开创者杨炎设计害死了。他为了达到独霸朝纲的目的,又把魔爪伸向了其他一些朝廷重臣。 颜真卿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且秉性耿直,对专权的卢杞来说,自然是眼中钉,所以很快也被迁出京都。卢杞大肆陷害忠良,激起了天下人民的公愤。 唐德宗在奉天受到叛将朱泚的包围,李怀光从魏县带兵赶去救驾,途中他对手下人说:“卢杞之辈是天下大乱的根源,等我见到皇帝后,一定请求杀掉他们。”消息传到卢杞耳中,他急忙建议德宗不要即刻召见李怀光,德宗应允。李怀光接到德宗诏书后,破口大骂卢杞排挤自己。 德宗为了安慰李怀光,下令将卢杞贬为新州司马。 贞元元年(785年),卢杞死在澧州,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程元凤(1199-1268),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大臣。程元凤出生于书香门弟,精通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理宗绍定二年(1228年),程元凤考中进士,被子任江陵府教授,以后历任太学博士、宗学博士、秘书丞、著作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忠诚正直著称。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释文 基本资料1 本名:程元凤字号:字申甫 号讷斋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歙县(今属安徽)出生时间:1199年去世时间:1268年主要作品:《讷斋文集》 人物经历2 程元凤宝祐四年(1256年),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提出"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12字方针作为施政纲领,并亲自从全国挑选了数十名德才兼备的人士,推荐给朝廷加以重用。六年(1258年),提举洞霄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开庆兵兴,起判平江府。度宗即位,进少保,正当程元凤施展政治才华的时侯,投机者丁大全上书皇帝诬告左丞相,期望取而代之,程元凤对此感到失望,又羞与丁大全为伍,提了辞职要求,皇帝对此感到棘手,放弃了提拔丁大全的打算,并加封程元凤为新安郡公。晚年,程元凤被授少傅等职,并进封为吉国公,但因与奸相贾似道冲突,于1268年以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归隐于黄山,黄山名景丞相源即由此而得名。著有《讷斋文集》。《宋史》有程元凤传。程元凤在南宋宝祜成淳间两次为相,为官勤政爱民,在知饶州时,水灾泛滥,访民疾苦,督修城堞,置义阡,宽诛求,察诬枉,百姓称颂。为相时也以直言 释文3 图册的文字:释文:(钤封楷书:札子拜呈提举洪金紫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 程元凤谨封旁有辞楮局回札五字)元凤皇恐拜禀 提举郎中 元凤划承翰兄 把玩欣怿 董督易楮遴选明敏之才 命议惟允 申谕引避何耶 为国宣劳 勿辞甚幸 勿遽不暇详雅 总几孚丙 右谨具拜呈 寅月日 金紫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程元凤札子
程元谭,元谭公(公元245年―322年),被尊为“太守府君”。三国时蜀汉延熙八年1月出生在今洛阳上程聚(今河南省洛阳市上程聚),系程氏得姓始祖程伯符第45代孙。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人物经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程元谭别名:元谭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洛阳上程聚出生日期:245年逝世日期:322年职业:太守 人物简介2 元谭公为人聪敏,性情豁达。西晋孝怀帝司马炽(公元284-313年)在位(公元307年-311年)和西晋愍(mǐn)帝司马邺(公元300年-318年)在位(公元312年-316年)时,元谭公历任广平郡太守等官职。晋愍(mǐn)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二月十一日,匈奴汉国创建者刘渊之族子刘曜(yào)攻克长安,俘获晋愍(mǐn)帝,西晋灭亡。西晋王朝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赵攻灭后,于是北方异族蜂拥而入,纷纷问鼎中原。其中以匈奴、鲜卑、羯(jié)、氐(dī)、羌(qiāng)等五族为最大,另有十多个小族,他们凶猛残忍,大肆屠杀汉人,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自此北方大地陷入一片混乱,这一时期史称“五胡乱华”。元谭公在“五胡乱华”时丢失官职,弃家徙步投奔归顺西晋琅玡王司马睿(ruì)。 人物经历3 公元317年4月6日,司马睿(ruì)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王(尚未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公元318年4年23日,晋愍帝司马邺死于汉国的讣(fù)告传到江东,司马睿(ruì)于4月26日即皇位(“上尊号”),改元“大兴”,史称“晋元帝”。元谭公率领士兵于大兴初年(公元318年)自东阿南渡,起初担任江阳太守,不久升迁担任襄(xiāng)州刺史。大兴三年(公元320年)凭借镇东军谋、襄(xiāng)州刺史的身份来到江南新安郡担任使持节②新安太守。此时新安郡隶属扬州。新安郡前身为新都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消灭歙地所谓“山贼”(实际是对抗孙权的山越、水越和汉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陈仆等,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
程元,上海警备区原副军职顾问、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潜之子。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简历4生平贡献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程元外文名:chengyuan国籍:中国香港出生地:湖南醴陵出生日期:1922年逝世日期:2008年职业:上海警备区原副军职顾问 简介2 程元(1922-2008)湖南醴陵人,1922年5月出生于香港。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4月成都中央军校第十八期,1943年毕业。 简历3 曾在国民革命军担任过排长、连长、参谋、营长、团长等职。1949年8月随父程潜、陈明仁在长沙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后,程元同志历任中南军区湖南五十二军二一四师六四二团、六四一团、六四三团团长,五十五军二一五师副师长,军事学院合成军队指挥二系十期学员,广州军区干部政治理论训练班学员,江苏省军区苏州军分区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副参谋长、副军职顾问等职,1985年免职,1998年离职休养。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200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因病于2008年11月12日上午6时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生平贡献4 参加革命工作后,他能自觉接受党的教育,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努力抓好部队军事训练,积极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在东南沿海形势紧张时期,能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拥护组织决定,始终做到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带领部队圆满完成战备任务。程元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部队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程元同志致力于黄埔军校同学会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各项工作。1984年,经中央批准黄埔军校同学会正式成立,程元同志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任副秘书长,主持日常机关工作,并先后担任秘书长、副会长。2004年增补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在黄埔军校同学会期间,他与同事一道,精诚合作,积极服务于黄埔理事和同学。在中央统战部等有关部门的有力领导和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组建了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机构,落实了办公地点和机构编制,申请建立黄埔杂志社、创办了《黄埔》杂志,推动各省区市建立地方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在程元同志及黄埔同学会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