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沧波(1903—1990),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报人。192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复旦大学任教十年,后赴英国留学。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兼新闻系主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教授,上海《时事新报》主笔、《中央日报》首任社长。擅长书法,早习李北海,后兼学魏碑,兰亭,再临怀素。1951年经香港去台湾,1990年因病在台湾逝世,终年87岁。生平著有《时论集》、《沧波文选》、《土耳其革命史》、《民族革命史》、《历史、文化及文物》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生平经历4自题联5贺赠联6撰挽联7律诗联8附录:轶事、趣闻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程沧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武进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90年职业:报人毕业院校:上海复旦大学 人物简介2 程沧波(1903—1990),江苏省武进县人。192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复旦任教十年,后赴英国留学。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兼新闻系主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教授,上海《时事新报》主笔、《中央日报》首任社长。精书法,早习李北海,后兼学魏碑,兰亭,再临怀素。中国近代著名报人。 生平经历3 程沧波,幼年读家塾。1912年进冠英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取常州中学堂。因父命改师从钱振锽先生,成为寄园才子。1917年15岁时与钱氏次女云蕴订婚后,即赴沪就读于南洋中学。后考入圣约翰大学读了3年。1920年文科转入复旦大学攻读政治专业。大革命时期,1924年正月与钱云蕴结婚。192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踏入社会后,任上海《时事报》主笔。1927年初夏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与历史专业学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从伦敦回国,任国民会议秘书。1932年5月《中央日报》改行社长制,直接对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负责,任《中央日报》、《中央时事周报》社社长,重庆《世界日报》总主笔。后投身政界,历任国民政府国难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江苏监察使。1937年再去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到重庆续任《中央日报》社社长。1939年冬调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 自题联4 前身定是明月;今世熟能不波。——自题暨赠人(手书隶书墨迹联) 贺赠联5 绍世诗书思荻画;盈庭兰玉视萱龄。——贺谢母童太夫人上寿(手书行书墨迹联) 撰挽联6 尽筹翊赞兴中会,豹遁居贞塔影楼。——1934年12月挽民国革命报业第一人陈少白完一大事因缘而去;宜其长眠海峤如生。——1962年2月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血泪伴忠魂,江山无恙;死生关大计,社稷有灵。——1948年11月国民政府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挽陈布雷寂寞寒窗,三年僵卧孤臣泪;凄凉灯影,千载犹怀烈士心。——1964年3月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狄膺借什声华,自有勋名垂宇宙;表里纯正,俯仰无愧第一流。——1985年4月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余井塘学术擅中西,零落山丘同一哭;达官兼名士,苍凉身世又谁知。——1981年11月挽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叶公超谈笑论英雄,将相帝王,谁是健者;凄凉感身世,山林钟鼎,臣本布衣。——1969年10月挽台湾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左舜生博学多闻,利济众生,伟载成已成物;只立千古,本来面目,渺矣经师人师。——1964年8月挽台湾商务印书馆 律诗联7 寥落雄心雨后花,故山万里共无家。张皇文字知何用,(颔联上)偃蹇功名亦自嗟。(颔联下)阅世差能齐物我,(颈联上)观身已悟等焦芽。(颈联下)平芜烟柳江南梦,淡月疏窗映碧纱。——《七律·甲辰岁暮书感有怀诸友》诗联 附录:轶事、趣闻8 〖抗日宣言〗程沧波父亲程景祥举人出身,四品候补知府衔的幕宾,俗称师爷。有名而无权,有衔而无财。沧波3岁时,哥哥夭折,伯无子,他兼祧二房,门庭冷落。程沧波在圣约翰大学时,结识了同学陈训恕之兄,时任上海商报主编陈训恩即陈布雷,缘深谊厚,从此影响了程氏一生仕途。程氏1930年留英归来,由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推荐,就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首任社长,时年28岁,被誉为报界新星,名噪一时。其后半生,任过监察院秘书长、江苏监察使,又任立法委员达50年之久。1937年全国抗日,群情汹涌,有一触即发之势。6月下旬至7月中旬,蒋介石分批邀请各界领袖人物到庐山,或聚餐或茶话会,边吃边谈每批七八人,不超过10人,并指定若干要员作陪,陪吃而不发表政见,程氏即为陪客之一。有一天中午,程沧波参加了大学校长、著名教授的谈话活动,饭后蒋介石示意他留下,就座后蒋说:“布雷先生病了,你替我写一篇稿子。”关于其事,程沧波于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