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立秋
立秋的绿豆糕做法大全

立秋的绿豆糕做法大全

1 脱皮绿豆泡2小时,泡涨至原来的1.5倍 2 上锅隔水蒸30分钟左右,观察到豆子发涨,用手可以轻易碾碎就可以出锅了 3 蒸熟的豆子趁热盛出,在容器里压碎成泥 4 蒸熟的豆子趁热在容器里压碎成泥 5 平底锅烧热,放黄油融化 6 倒入压好的豆泥,开始小火不断时的翻炒 7 豆泥炒至略干, 8 放入糖,继续翻炒至糖完全融化 9 翻炒至完全融合在一起,出锅 10 盛出 11 将炒制好的豆泥放在面板上,揉搓成条 12 分成等份的剂子 13 压模成型,在压制前,一定要在模具中刷一层薄油以方便脱模 14 脱模成型

上海小吃 2022-11-27
立秋要吃饺子吗,有些地方立秋为什么要吃饺子?

立秋要吃饺子吗,有些地方立秋为什么要吃饺子?

我们这里立秋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烈日炎炎的盛夏,人的胃口不好,吃什么都感觉没有食欲,人变得消瘦,也叫苦夏,到立秋吃饺子,贴秋膘,一,因为饺子可以包各种各样的蔬菜馅的和肉馅的,如羊肉的,牛肉的,鱼肉的,鲜虾的,鸡蛋木耳的等等,青菜的主类也丰富多彩,既好吃又营养,我今天包的芹菜瘦猪肉馅饺子是婆婆喜欢吃的,老公喜欢吃鲜虾仁韭菜鸡蛋馅的立秋要吃饺子吗。二,立秋了,丰收在望,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农贸市场百果飘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贴秋膘首选吃饺子,但是必须有肉,把夏天掉的体重补回来,还要吃瓜果梨桃,寓意家庭过日子圆圆满满。三,还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好的改善生活,总要找些好听的理由吧,也是一种风俗习惯和情趣,去婆婆家的路上,每人都提着鲜菜和肉馅,有说有笑的走着,站在厨房一看,老公说你瞧左邻右舍都在包饺子,我说今天是立秋家家户户吃饺子也叫咬秋。谢谢! 立秋应该吃些什么比较好? 中 文 名:立秋 代表寓意: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三 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养 生:以养收为原则 中医认为,立秋时节其实在中医理论中仍被划为「长夏」,而长夏「湿气」当令,中医认为五行中,长夏属土,人体五脏中的脾也属土,正好相互对应。而长夏之际的气候又偏湿,湿与人体脾脏关系最大,中医观点认为「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立秋是健脾、养肺的好时节。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立秋养生要以润肺为先。 推荐润肺食物 1、银耳,补气补肾 银耳被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但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2、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3、梨,生津润燥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梨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可以将它蒸著吃,可以煮汤,还可以捣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疗咽喉痛,效果极佳。 4、白萝卜,清肺润喉 白萝卜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分裂,进而预防癌症发作,萝卜还有杀菌、增进食欲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萝卜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和丰富的淀粉分解酶等消化酶,能够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茄子,清热消肿 中医认为,茄子味甘性寒,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等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但由于茄子性味过于寒凉,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的人则不宜多食,茄子具有清热活血、消肿止痛功效,每天服用蒸茄子,长期下来,可有效治疗内痔出血,对便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蜂蜜,补脾养肺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除蜂蜜外,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 秋燥是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秋季,尤以秋分后至小雪前为常见。起初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与急性咽候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证表现相似。 避免秋燥应注意这四点: 第一,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 第二,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 第三,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 第四,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在食物上,要多喝水和一些清润滋补的汤,并适当选择吃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及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

资讯百科 2022-03-20
今天几点立秋,今天几点立秋啊问几点立秋

今天几点立秋,今天几点立秋啊问几点立秋

2016立秋时间是几点几分今天几点立秋:2016年8月7日 09:52:58,农历2016年七月(小)初五。 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尤其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天气依然酷热,暑气难消。这段时间,地表热量积累达到高峰,最热的时候到了。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乾高压内部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导致增温。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但白天仍热浪袭人;因为“立秋”之后,三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所以,广窗小编温馨提示,大家不要觉得立秋之后就凉快了,不是的哦;大家外出还是要注意防暑,做好防晒工作。早晚注意温差,小心身体,预防感冒!

资讯百科 2022-03-04
秋天喝什么茶最好,立秋后,喝什么茶比较好?

秋天喝什么茶最好,立秋后,喝什么茶比较好?

“立秋如放毒”,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不仅要防暑,还要祛湿,因为,立秋的前后,是湿气最为严重的时间秋天喝什么茶最好。 防暑祛湿,多喝药茶是不错的选择! 茶疗将药与茶完美结合,能防疾病,能品茶趣,常饮能祛顽疾、强体魄、安心神、润喉肠、降脂减肥、益寿延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有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立秋之后,可以多喝下面几种药茶: 尾参茶泡水,滋阴润肺,补益五脏,滋养气血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皆将其列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补益作用可与人参、黄芪相比。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开的30种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之一。 尾参具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效,《中药大辞典》记载现代临床应用尾参强调其:”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养胃之功”。 尾参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而且尾参中所含的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尾参含有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多种甙类和氨基酸、锌、锰等营养物质,具有保护心脏、血管,清理体内垃圾,延缓衰老等作用。 蒲公英薏苡仁茶,清热解暑、祛湿 中医认为,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能清心、利尿、祛烦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对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红豆薏米祛湿经典,加上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槐米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绿茶不发酵,祛湿效果更佳!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健脾祛湿效果更佳!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薏苡仁茶包即可。 蒲公英桂花茶,润肺止咳 取蒲公英叶2.0g、绿茶龙井0.8g、桂花0.2g做成蒲公英桂花茶,泡水代茶饮即可,尤其适合吸烟者作为秋季代茶饮,有很好的益处。 蒲公英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消炎、对各种炎症类疾病均有效果,尤其是蒲公英叶,清肝利胆效果尤佳。因吸烟引起的口腔炎症、口气、胃炎等均能对症缓解。 吸烟人的血液状态不好也会影响到肺部健康,绿茶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可调节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达到清理血液的作用。 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无毒,入脾,肺经,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肿散瘀之功效。可适用于吸烟引起的痰饮喘咳等症。 蒲公英甘菊茶,去火消炎、护肝排毒 取蒲公英根2.2g,菊花0.5g,金银花0.3g制成蒲公英甘菊茶包,每天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蒲公英性寒,无毒,归肝、胃经,可保肝利胆,善于清肝、胃热,去火消炎。凡肝中郁热所见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菊花味辛甘苦,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用眼过度的眼睛干涩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常与蒲公英配合适用,清热解毒。 金银花性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清热解毒,可改善口臭,清除体内毒素,预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疮生长。 姜茶,调理脾胃,改善外热内寒 老中医认为,经过一个炎夏,很多喜欢呆在阴凉的地方,吃冰冷的食物的人,处于一种外热内寒的状况,这样非常伤脾胃,容易导致肚子痛或者拉肚子。所以,夏秋交替之际,最好选择一些的热性的食物或者是茶水调理脾胃。 红糖姜茶非常的适合女性在痛经的时候服用,适量的多吃一些,还可以治疗感冒,同时起到红血化瘀的作用,也适合一些脾胃虚寒的人群服用。 三鲜茶,消暑清热,和胃解表 虽然立秋已到,但三伏天并没有结束,推荐一款适合这个天气的饮品: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各30克。 将原料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 消暑清热,和胃解表。鲜藿香、鲜佩兰能清暑化湿,和胃解表,为夏季常用的解表清暑要药,再配薄荷,可加强本药茶发散祛邪,清热祛风的功能。 莲子心茶,清热、安神 泡莲子心茶一次使用2克莲子心即可,也可以取3-6粒与其他茶一起泡。在多款自制饮料中,莲子心茶可能是最“自讨苦吃”的了。 莲子心是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性寒,有清热、安神、强心的功效。 其清心火的功效,特别适合因为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失眠者饮用。 选择自己喜欢的,每天泡一杯,天天喝,天天养,少生病!

资讯百科 2022-03-02
立秋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早立秋晚立秋,怎么区分?

立秋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早立秋晚立秋,怎么区分?

可以通过立秋的阴历时间来区分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立秋是什么意思。 在阳历上立秋的时间比较固定,都是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但是表现在阴历上就有可能差很多。以阴历7月为参照物,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到阴历7月,那么就称之为早立秋;反之,若已经进入到阴历7月,就称之为晚立秋。 “立秋”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中秋季的开始”,它是农历24节气中第13个节气。通常情况下,立秋是每年的8月7日或8日。但并不是一“立秋”天气马上就凉快了,只是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天气转凉已经是大势所趋,昼夜的温差开始加大,即使白天再热,晚上也会有了阵阵的凉意。 事实上,在立秋之后,还有“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说法。因为每年的立秋都是在三伏天之内,只有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完全过完,天气才会正式的凉快下来。俗语中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也就是说立秋的早晚对于天气有着很大的影响。 立秋这个节气是什么意思?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资讯百科 2022-02-07
立秋以后吃什么对身体好

立秋以后吃什么对身体好

由于立秋后天气比较干燥,使得人很容易上火,立秋应该吃一些能够降火去燥的食物,比如:白萝卜、葡萄、枸杞、雪梨以及柚子等等。建议尽量少吃那些容易上火的、辛辣的、油腻的食物,要多吃蔬菜水果。 立秋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晒秋是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指的是在立秋时节,农民利用房屋前后及窗台的空地挂晒农作物。 立秋后,在北京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指通过吃炖肉的方式,将夏天身上的肉补回来。 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仍然保留着秋社这个习俗,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指人们在丰收之后对神仙表示感谢。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种什么菜合适

立秋种什么菜合适

立秋时一般可以种萝卜、菠菜、油菜、白菜、四季豆等蔬菜。立秋时及立秋后天气逐渐从炎热转变为凉爽,同时雨水也开始增多,一般建议种植一些生长周期较短或四季均可种植的蔬菜。 立秋种什么菜合适 立秋时,种植白菜会比较合适,秋季的温度适宜白菜生长,同时白菜的种植周期不长,一般可以赶在冬季前采收,可以留作过冬的粮食。 立秋时,种植大葱会比较合适,大葱是一种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的植物,不过在立秋及立秋后的气温下,大葱的长势一般会比其他三季都要好一些。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后的第一杯奶茶是什么意思

立秋后的第一杯奶茶是什么意思

立秋后第一杯奶茶一般是指在立秋后,自己的恋人给自己买的第一杯奶茶。立秋后第一杯奶茶是网络热词“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衍生物,主要定义是借秋天之名来要一杯奶茶用于秀恩爱或展示感情生活。 立秋后的第一杯奶茶是什么意思 立秋后的第一杯奶茶在社会学专家看来,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两性关系之间的“爱情哲理”,恋人间适当的做一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可以更好的促进双方感情的发展。 立秋后第一杯奶茶的展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买奶茶给对方喝,拍照秀恩爱,另一种是发足够买一杯奶茶的红包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被人在意、重视。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有哪些节日风俗

立秋有哪些节日风俗

立秋有贴秋膘、晒秋、啃秋瓜、秋忙会、吃桂圆以及摸秋等习俗。立秋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从古到今的人们都相当重视,每个地区庆祝立秋的方式都不一样,因此演变出各种有趣的节日风俗习惯。 立秋的含义 古代以来,人们把立秋当作夏秋交接的重要日子,对立秋一直很重视,视立秋为秋天的开始。 立秋意味着夏季就要过去,秋季即将开始,但并不代表炎热天气就会结束,到了处暑,热气才会逐渐散去。 由于中国各地的地理位置都不一样,不可能在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天,所以立秋并不代表全国各地的温度都会下降。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南方吃什么

立秋南方吃什么

立秋时节,南方地区一般吃西瓜等食物,其中吃西瓜这一风俗也称为“啃秋”。据了解“啃秋”起源于明朝,当时立秋时南方许多人患上了一种疮,后发现吃西瓜能让这种疮结痂自愈,后渐渐称为习俗流传了下来。 立秋南方吃什么 南方部分地区在立秋时节会吃龙眼,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后自己的子孙可以当大官,龙眼也被称为“福圆”,民间有谚语是这样描述的:“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南方部分地区在立秋时节会吃小赤豆,这个习俗起源于唐宋时期,人们相信吃了小赤豆后,可以整个秋天都身体健康。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后可以做腊肉吗

立秋后可以做腊肉吗

可以,但不建议立秋后做腊肉。因为立秋后温度还比较高,不符合腊肉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一般来说,小雪至立春前期间适合腌制腊肉。因为在这个时候气温低,细菌不容易繁殖,做出来的腊肉味道更香。 腊肉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保存较长时间。 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 腊肉在中国南北均有出产,南方以腌腊猪肉较多,北方以腌牛肉为主。腊肉种类纷呈,同一品种,又因产地、加工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意味着什么

立秋意味着什么

立秋意味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都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也意味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意味着什么 立秋后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的叶子开始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立秋时节在民间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等习俗。 不过,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立秋节气后并不是马上就开始变凉,受到“秋老虎”的影响,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吃面条是什么意思

立秋吃面条是什么意思

立秋吃面条就是在立秋节气当天吃面条的意思。立秋节气一般预示着秋季的开始,在夏季的时候人们的胃口普遍比较差,会变得比较消瘦,在秋天就可以“贴秋膘”,食用面条不仅可以让人胃口大开,还能达到“贴秋膘”的目的。 立秋吃面条是什么意思 立秋之后酷暑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且天气会变得干燥,这个时候人们的饮食比较有讲究,一般是食用面条、饺子等。 立秋节气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8月7-9日交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祝丰收、“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受到“秋老虎”的影响,立秋过后还会再热一段时间。

生活妙招 2021-11-06
晚立秋热死牛有科学依据吗

晚立秋热死牛有科学依据吗

晚立秋热死牛没有科学依据。民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是先人前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谚语,没有科学依据。不过很多类似的谚语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却有一定的真实性。 晚立秋热死牛有科学依据吗 很多民间谚语是先人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很多时候通过这些谚语可以指导农业生产。 这句话的早秋和晚秋是指立秋节气在农历六月还是七月,根据经验,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一般比较凉快,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则会比较热。 立秋节气意味着进入秋季,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炎热的,酷暑还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后吃什么水果

立秋后吃什么水果

立秋后一般吃一些能够降燥的水果,比如:香蕉、梨、石榴、杨桃或者葡萄等。立秋后,天气会逐渐变得凉爽干燥,这时候身体会更需要补充水分。所以在秋天吃一些能够补水且能预防秋燥的水果是再好不过了。 立秋有哪些风俗习惯 晒秋是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指的是在立秋时节,农民利用房屋前后及窗台的空地挂晒农作物。 立秋后,在北京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指通过吃炖肉的方式,将夏天身上的肉补回来。 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仍然保留着秋社这个习俗,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指人们在丰收之后对神仙表示感谢。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有啥忌讳

立秋有啥忌讳

立秋中“立”同“离”音,立秋忌讳结婚,人们认为立秋之日为“离”日,结婚很不吉利,立秋也忌讳在田间行走,人们认为这样会对秋收造成大影响,立秋以后也要忌寒食等等。 立秋有啥忌讳 立秋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由此而有“落一叶而知秋”的说法。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量体重,并于立夏时的体重对比,如果体重降低了,就要“贴秋膘”,即多吃肉,补充营养,把体重补上来。

生活妙招 2021-11-06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