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童月娟
童月娟简介

童月娟简介

童月娟(1914年8月7日-2003年1月6日),本名万秀英,童月娟是她的艺名,另外,还有梁瑞英的别名。本籍中国杭州的她,为1930年代上海京剧、话剧、电影演员,随后从事电影制作并移民香港继续从事电影相关事业。1973年,她踏入政治界,于1980年代初期成为台湾第一位具有演艺背景的民意代表。2003年,她病逝于上海,随后辗转安葬于台北;享年89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晚年4电影作品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童月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出生日期:1914年8月7日逝世日期:2003年1月6日职业:演员、监制、电影工作者代表作品:《不爱江山爱美人》 人物简介2 童月娟,原名万秀英,浙江杭州人。最初学习京剧,后成为京剧演员。1929年,她离开杭州前往上海发展,在接受戏剧训练后,参与平剧演出,不久转为话剧演出与幕后制作。1931年,制作并演出新剧《不爱江山爱美人》,因为广获好评,受到上海演艺界瞩目。也因为此剧,她踏入上海影坛,并担任女演员,与李丽华、白光、阮玲玉同为上海三四十年代少数电影女演员之一。1933年与张善琨结婚,主演新华创业作《红羊豪侠传》。1934年,于童月娟帮助下,张善琨筹组上海新华影业公司。在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时期,童月娟与张善琨制作多部电影,内容涵盖平剧改编,如《红羊豪侠传》。爱国电影如:《新桃花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雷雨》及部分商业电影如:《王老虎抢亲》、《离恨天》。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迫于现实,退居第二线的上海新华影业公司负责人张善琨与童月娟仍带领周曼华、李丽华、陈云裳、陈娟娟等知名影星参加日本军方或汪精卫政权 晚年3 1993年辞去长达20年的港九自由影剧协会主席之后,童月娟随即移民加拿大。因为政治理念,童月娟一直拒绝返回上海、杭州的官方邀请,或私人探亲等事宜。因为年迈,她不得不从加拿大返回上海,接受在沪亲友照料。不久,即于2003年因心脏病去世于上海博爱医院,年89岁。因为童月娟生前立嘱要安葬在自由地区的台湾,并与丈夫张善琨同葬,因此在上海、香港、台湾及加拿大等地举办追思会后,她被家人及影坛好友安葬于台北阳明山的原本张善琨墓园。而其墓园,正是她于廿年前亲自设计与规划。 电影作品4 一见钟情(1958)百鸟朝凤(1959)百花公主(1959)碧水红莲(1960)多情的野猫(1960)古墓侠侣(1961)万劫孤儿(1961)凤凤(1965)浪淘沙(1966)挑女婿(1967)真假太太(1971)仙妻(1971)头条好汉(1971)黑巷(1972)夺命拳王(1972)山东老大(1973)济公活佛(1975)约会在早晨(1976)碧海情天(1978)龙威山庄(1978)心酸酸(1980)六合八法(1980)我从山中来(1980)佳期闹翻天(1980)摧花者死(1983)一脱求生(1984)海棠红(1955)鬼新娘(1972)新桃花扇(1935)红羊豪侠传(1935)桃源春梦(1936)青年进行曲(1937)潘金莲(1938)离恨天(1938)白蛇传(1939)琵琶记(1939)双珠凤(上下集)(1940)王老虎抢亲(1940)春风回梦记(上下集)(1941)碧海青天(1941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