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紫金藤 【修治】 又称山甘草。 【集解】 [颂说]生于福州山中。春初单生叶青包,至冬凋落。其藤似枯条,采皮晒干。 【主治】 丈夫肾气。消损伤瘀血。捣敷恶疮肿毒。 【附方】 1. 紫金藤丸。补肾脏,暖丹田,兴阳道,减小便,填精髓,驻颜色,润肌肉,治元气虚,面目黧黑,口干舌涩,梦想虚惊,耳鸣目泪,腰胯沉重,百节酸疼,项筋紧急,背胛劳倦,阴汗盗汗,及妇人子宫久冷,月水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并宜服之。用紫金藤十六两,巴戟天去心三两,吴茱萸、高良姜、肉桂、青盐各二两,研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二十九,日三服。 2. 死胎不下。紫金藤、葵根各七钱,土牛膝三两,土当归四钱,肉桂二钱,麝香三分,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九,乳香汤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紫金藤是一种生长在中国西南部深山中的一种野生植物,它的藤茎可以入药,全年可以采收,采收以后去掉细枝和残叶然后分成小段,晒干就是中药紫金藤,有些地区也把这种中药材叫紫金皮或者五香血藤,它的药用价值特别高,能治疗多种疾病,下面就带大家去具体了解紫金藤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1、活血祛风 紫金藤这种中药材能活血祛风也能消肿止痛,平时多会用于人类风湿骨痛与骨拍以及胃痛还有女性月经不调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时可以煎汤服用,用量多在三钱到一两之间,另外紫金藤平时也要中以研末以后用黄酒送服,这样会让它的药用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2、能消肿止痛 消肿止痛是紫金藤的重要作用,平时可以用它治疗人类高发的风湿骨痛,平时治疗时需要把紫金藤与其他中药材搭配使用,具体用法是紫金藤五钱、铁筷子四钱,黑骨藤四钱和骨碎补四钱,见血飞和排风藤各三钱,把它们放在一起泡入到五百克白酒中,密封泡制一个月取,取出服用,每天服用药酒五钱到一两就可以。 3、能促地断骨再生 紫金藤不但能消肿止痛还能促进断骨再生,平时人们出现骨折以后可以准备紫金藤七钱、臭草八钱,最后再准备百蕊草和珍珠菜以及木根皮各三钱,把它们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加适量黄酒调匀然后直接服用药液,把药渣直接外敷在断骨的部位上,就能在消肿止痛的同时,有效促进断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