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1912年6月1日——1992年9月28日),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履历3人物家庭4人物著作5人物逝世6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胡乔木别名:胡鼎新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盐城出生日期:1912年6月1日逝世日期:1992年9月28日信仰:共产主义入党时间:1932年 人物履历2 少年时的胡乔木喜欢读书,也喜欢写诗,曾相继在扬州省立八中、扬州中学(高中)上学。1930年,胡乔木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 人物家庭3 父亲:胡启东(原名胡应庚)妻子:谷羽(原名李桂英)儿子:胡石英女儿:胡木英 人物著作4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词十六首》,《贺新郎·看〈千万不要忘记〉》、《沁园春·杭州感事》、《诗词二十六首》。 人物逝世5 1992年9月28日,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1992年10月4日,遗体火化;10月26日骨灰撒在延安地区。 人物评价6 胡乔木被毛泽东戏称为“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则赞誉胡乔木是“中共中央第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