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检中出现了个HIV,那么就很不幸和很遗憾的告诉你,你得了艾滋病hiv是什么。 关于你是如何得上艾滋病的,跟我们这些看客无关,但是既然得上这个病了,也请不要绝望和灰心,因为艾滋病如今已经不是必死的致命病了。 如今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艾滋病这种缺陷免疫病已经已经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基本治疗的了,虽说还没有治愈的能力,但有许多的艾滋病患者甚至在得病之后二三十年依然能非常正常和健康的生活着,与普通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现在你要做的是千万不要绝望,既然如今已经是这样一个局面了,那肯定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说既然艾滋病赶也赶不走,那么就试着去与它对抗、与它战斗。要相信人定胜天,最终的胜利者一定会是自己。 前一段美国的科学家已经成功治愈了两例的艾滋病患者,这也是在全世界首次实现的艾滋病是可治愈的病例,这无疑给众多的艾滋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曙光。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艾滋病在将来会变成一种很普通的病症,是一定能够被治疗和消灭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一直保持一个乐观且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这个病是绝对不会把你击垮的。 要积极的配合治疗,按时吃药,然后不要刻意的去想自己得病这件事情。生命是坚强的,你应该给予它信心。 如今在世界上已经有两位艾滋病患者被治愈了,你要坚信将来所有的艾滋病患者都会迎来这样的曙光! 加油吧!不抛弃不放弃!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小青年。 HIV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HIV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检测方法分为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两部分. 在我国通常首先通过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凝胶颗粒凝集试验(PA)、乳胶凝集试验(LA)等方法进行检测HIV抗体作为初筛试验,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条带免疫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及免疫荧光试验(IFA)进行确证试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又称艾滋病病毒抗体,是人体感染HIV后产生的抗体,可分为HIV-1抗体及HIV-2抗体。HIV-1/2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和复检试验。 HIV抗体不是感染以后立刻就会在血液中被检出,抗体产生并达到能够被检测的水平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期一般称为“窗口期”,一般约为1-3个月。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王启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在你们心目中,艾滋病是什么? 我是在疾控中心专业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所以我来回答。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691098例,报告死亡214849例。现存活HIV感染者420866例,AIDS病人288232例。HIV感染者与AIDS病人数量每年仍还在快速增长。如今,艾滋病不再只是医学上需要攻克的难题,还是整个公共卫生与社会共同重视的问题。 以前,也许它只是个单纯的医学问题。每每当一种新发疾病出场,人们总是惯性的期望国家给出解决方案、科研者尽快研制出疫苗。而HIV却完全不同,它不能再只寄希望于药物和疫苗扼制,公民的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教育显得更重要更急切更有效。当然相关的医学研究也从从未止步,最近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因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崩溃,引起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走向死亡。它是经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艾滋病自出现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手段,被广泛推广使用的鸡尾酒疗法也只是减少病毒复制、延长寿命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所以,艾滋病的控制目前大部分寄于控制传播途径上。这需要公卫与社会共同的努力。如今,艾滋病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远离毒品等切断血液传播途径,有效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是为了下一代。从传播途径上从根本上减少HIV感染者数量,从治疗上提高感染者及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等待根治的方法。 艾滋病不仅医学上在努力,公共卫生与社会也在努力,努力终会有成果。以前艾滋病是不能治的病,现在是可以防可以控制的病。艾滋病防治,我们一起努力。 各位有艾滋病相关的问题,可以私信咨询,谢谢。
艾滋病到了发病期,还能不能说,答案是还能活的,只不过时日不多了艾滋病会死人吗。 艾滋病,全称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为HIV病毒感染后导致。大部分人感染后会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以7-8年为主,也有潜伏期几个月,或者1-2年的,也有潜伏期几十年的。潜伏期什么意思,就是HIV病毒与人体相安无事,它没有攻击人体,除了血液中检查有HIV病毒外,其他方面与健康人无差别。题主所说的发病期,应该是潜伏期已过,HIV病毒开始攻击机体,它主要攻击的对象是机体的免疫细胞,也是CD4细胞。目前艾滋病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据说全世界有一个人患了艾滋病没有死,因为基因突变,他的免疫细胞把HIV病毒从机体中清除了,并不是靠药物。从发病,到死亡一般是1-2年。至于艾滋病的治疗,现在主要是“鸡尾酒疗法”,就是很多抗病毒药物,像鸡尾酒一样混合在一起服用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不过HIV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很容易产生基因突变,可能这次吃的药有效,下次,或者下下次效果就不太好了。 感染艾滋病的人们生活会怎么样? 关键在于感染者如何看待这个疾病。 乐观地说,感染者只是体内多了一种病毒,只需要每天坚持服药,定期体检就好。 但对生命长度的担忧,对歧视的眼光的担心,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心理状态。有时心理压力会超越疾病本身对自己的影响。 所以作为感染者,除了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克服早期的药物副作用并坚持体检以评估药物效果和药物是否引起严重副作用外,需要不断给自己减压。 对于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实,无论怎么遗憾和后悔都于事无补,而我们却可以改变面对事实的态度。悲观或者乐观我们都需要走完接下来的人生,所以尽量用一种积极心态面对疾病,积极治疗,带病生存。 关于生命长度和如何面对歧视的问题再给大家做个解读。 关于自身寿命是否会因疾病受到影响,在这里再给大家说一下。感染后好好规律服药,维持CD4在500以上,寿命基本上不受影响,所以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另外,有一些A友可能有一些错误认知,他们会认为一旦服药,就永远不能离开药物,所以等我状况不好了再开始服药,可以有效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每日服药带来的不便。在这里还是很严肃的讲一下,如果因为上述原因拖延治疗,得不偿失。因为感染后不治疗,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会一直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CD4细胞水平过低,治疗后上升到正常水平的机会大大降低,反而会对预期寿命造成影响。而且治疗过晚,甚至可能发生感染或肿瘤等严重并发症,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 感染者特别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可能的歧视。感染者不能和别人讲,甚至不能和自己最亲的家人讲,而我们生病后往往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感染者不能和周围的人讲,因为害怕他们异样的目光。不但不能讲,有时候还需要注意如何不被别人发现,工作生活中处处小心翼翼。即便周围的人根本不知道,但是自己的心理好像莫名感觉到别人投来歧视的目光。此外,升学就业的限制,让一些感染者没办法再按照自己曾经的梦想规划未来的人生,因此变得更加沮丧。 感染者首先从心理上接受感染的事实以后,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在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前,详细了解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开始接受维持终生的药物治疗。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副作用,当然大多副作用会慢慢缓解。而且一旦服药,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因为依从性不好容易发生耐药。服药后也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以便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具体到哪里申请用药?因为不同的省市负责抗病毒治疗的机构不一样,所以在申请前联系所在地的疾控中心,咨询后续申请流程。 如何面对可能的歧视?仔细想来,更多的是自我的担心,因为其实周围人大多并不知道自己感染,因为没有人可以从外在推断哪些人是感染者,更多的是我们担心别人知道,或者我们认为别人可能已经知道,所以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并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日常生活工作都不会传染,所以无需让周围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和别人发生性行为,切记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的朋友来说,坚持服药,适当减压。对于没有感染的朋友来说,建议平等看待感染者,减少他们的压力。同时要保护好自己,避免受到艾滋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侵扰。
艾滋病艾滋病会死人吗,从1981年第一历艾滋病的发现,至今全球有3700万以上感染者,它的危害是不言而预的。艾滋病毒本身的可怕性在于免疫功能的缺陷,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像感冒,皮疹,肠道感染,肺炎等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危及生命。 艾滋病毒,本身是不具有致命性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引发的系列并发症。 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众所周知,主要是性交,母婴,血液,吸毒,同性恋等,而现在形式是青少年成了艾滋病的重灾区,特别是在校青少年,高校,专科院校等,有些不法之徒利用青少年懵懂无知,好骗易下手,而保护措不到位,易感染。 现在民众恐艾情绪较高,很多人谈艾色变,而社会上有部分不犯之徒报负社会,以感染病毒的针管乱扎行人等现象,望社会及时关注注意此类现象,安扶好相关感染者,不要让感染者有畸形心理,以免产生不良后果。也间接警告大家洁身自好,注意私生活健康等。相信医学最终能攻克这一难题,毕竟现在有抗逆战药物的产生,就是医学的一大突破。而感染者要积极治疗加强体育煅练,以免感冒发烧等并发症的发生,生活质量能极大改善,且寿命也能无限延长。 艾滋病人到后来会怎么样?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艾滋病让大家恐慌的原因是感染此病毒后,人的免疫系统会遭到破坏,最后会并发严重的感染,甚至肿瘤,并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艾滋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10年,艾滋病期会有不同的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易感冒,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引起肺部感染等其他系统疾病。 艾滋病发病缓慢,传播迅速,病死率高,患者的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唾液、乳汁、眼泪等体液中也含有病毒,均具有传染性。但是跟艾滋病人握手拥抱是不会被传染的。 艾滋病治得好吗,为什么呢? 只要配合治疗,可彻底清除体内艾滋病毒。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导致的,艾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内后要经过逆转录来完成复制。所以,如果能抑制艾滋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就能控制它的复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包括核苷类抑制剂和非核苷类抑制剂,以及蛋白酶抑制剂。前两种药物主要是用于抑制艾滋病毒RNA的逆转录过程;而后一种主要是抑制逆转录酶的产生,它是艾滋病毒RNA逆转录的关键。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会给艾滋病毒重重的一击,让它彻底崩溃。 本人现在从事艾滋病毒基因检测和研究,发现经过上述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会逐渐降低,最后病毒滴度或浓度降为零,说明治疗是非常有效果的。不过,这些病人有些又重新感染,主要是他们吸毒成瘾,一般是采用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吸毒,所以容易反复感染。有的病人甚至可以同时感染上三种病毒,如艾滋病毒,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 所以,只要坚持治疗,杜绝吸毒,你体内的艾滋病毒会消失于无形。
性病包括的范围较广,包括了20多种与性行为相关的疾病,其中就包括了艾滋病。艾滋病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入侵引起的,除通过性途径传播外,还可能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播,由于艾滋病对人体危害严重,常单独列出。它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严重缺损,使机体失去正常防御感染的能力,对平时没有致病能力的细菌也会发生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艾滋病病毒还可使机体失去控制体内异常细胞增生的能力,因此容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该病死亡率很高,虽然国际上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艾滋病英文缩写、物力与财力对艾滋病的防治开展研究,但尚无有效杀死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最好对付它的办法是预防。 由于艾滋病的危害性大,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严重,我们常将艾滋病单独列出,并称“性病、艾滋病”。性病与艾滋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两者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两者的防治措施如健康教育、安全套使用等也类同。感染了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促进其传播。有效控制性病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反之,被HIV感染的性病患者的性病症状较难治愈,这又反过来增加了性病艾滋病传播的危险。由此可以看出,性病与艾滋病密不可分,但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另外,有的患者认为得了性病会转变为艾滋病,这也是不正确的。 HIV为什么不会短期致命? HIV是人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根据音译和意译的结合翻译成“艾滋病毒”。艾滋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感染后,并不会很快破坏人体的组织器官,造成重要生命脏器功能障碍而导致死亡,因此不会短期致命。 会短期致命的病,多半可能损害了重要生命脏器的功能,比如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肝衰竭、大量失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出血、严重外伤、心肌梗死、过敏性休克等危重症。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病,和普通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肝一样,如果控制得好,没有造成重要生命脏器的功能损害,是可以长期存活且有不错生活质量的。 网上很多乱七八糟的新闻和信息,说艾滋病人瘦骨嶙峋、满身烂疮,还有死状非常惨烈的描述或者图片,这些都是特例。就像外伤一样,可以有轻伤,也可以有重伤。 绝大多数慢性疾病,病情严重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或轻或重,病情可能有波动。之所以人们有这种恐惧的印象,是很多人单方面极度恐惧和幻想的结果。 艾滋病毒感染后,对人体免疫力的破坏,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起初的感染,会导致免疫力突然下降,但随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抵抗病毒,恢复一部分免疫力,从而进入漫长的无症状期。临床上,无症状期的跨度,从1年至20多年不等。 艾滋病毒对人体免疫力破坏的程度,决定了临床表现和机会感染和肿瘤的轻重。 当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没有低于200的时候,对一般病原体的抵御力还是可以的;低于200以后,就容易发生平常人不容易发生的感染,比如肺孢子菌肺炎、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隐球菌脑炎、卡波西肉瘤、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等等。 如果艾滋病没有严重的机会感染和肿瘤,也没有其他内脏疾病,吃药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也没有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寿命跟普通的慢性病相差无几。 甚至在同样身体状况的情况下,艾滋病感染者由于能够定期复查和注意保健,及时发现和处理了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反而可能倾向于比其他的慢性病的人更健康。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大夫,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识,请关注我!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如果感染早期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感染艾滋病能活多久,而且对药物的耐受性比较好,CD4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感染者是接近正常人的寿命的。 我国发现的感染者大多已感染HIV 5年以上,这时候其CD4已比较低了,甚至合并了很多其它感染,所以这种情况一般可以再生存十几年。 根据国内外机构推算,如果一个人20岁感染HIV,发现后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其预期寿命在76岁左右。 我们国家出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怀,免费提供一二线药物,使其死亡率大大降低。免费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大,大多是欧美专利到期或者快过期的药物,但是国际一线药物的专利也快到期了,未来几年国内患者也可以以较低价格服用DTG,克韦滋等药物了,艾博卫泰作为全世界第一款长效注射针剂预计也会在2018年上市,感染者只要坚持定时服药,营养三餐,锻炼身体,未来药物越来越先进,其与正常人寿命差不多。 注意一定要准时服药,别以为偶尔漏服没事,会影响寿命,还有看报道吸烟会影响感染者十年的寿命,吸毒的话就更是自掘坟墓。但是最关键的是擅自停药,这是对感染者寿命影响最大的!!!只要服药了就坚持,身体耐受差但又吃不起专利药的感染者建议服用印度仿制药,但谨防假冒,渠道一定要保证。还有不要抱怨我国不仿制,药品的研发需要付出几年甚至十几年左右的时间,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研发成功的概率也只有15%左右。当一个药企辛辛苦苦研发出了一种新药,其他公司直接仿制的话,新药研发公司还有什么利润可言?谁还愿意去付出努力研发新药?世界上其他国家基本都不允许仿制药的出现,只有印度政府充当了印度药企的保护伞。如果一个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去购买印度药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要抱怨我们自己的国家。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怀政策已经很好了,听从医生建议好好服药,未来一片光明 总之,如果感染者发现时CD4还比较高,吃药依从性又很好,其寿命与正常人差不多,但是但是千万别自己作!!!
「从感染到病发大概10年,艾滋病发后2年内死亡率百分之百」——这是艾滋病80年代刚被发现时的情况,在针对艾滋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出现之前,若患者20岁感染,能活超过40岁的寥寥无几感染艾滋病能活多久。在部分非洲国家,HIV的流行直接将人均寿命砍掉了10年有余,如下图中的南非,人均寿命从90年代初的62岁下降至07年的接近50岁,数十年的经济卫生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HIV流行30余载,卷走超过3500万生命,若是如此可怖的疫情都没办法激起人类的反抗,那人类早就灭绝了。96年何大一提出「鸡尾酒疗法」,人们终于看到了攻破艾滋病魔的一线希望,试验表明,「鸡尾酒疗法」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病毒水平,推迟发病时间,延长患者寿命。随着更多更好的新型抗艾药物的出现,好好治疗的前提下,如今的感染者寿命预期已经接近正常人水平! 「完了,一切都完了……」,一向不信神佛的自己,此时却拼命向上天乞求,「菩萨、佛祖、上帝啊!求你多给我一点时间,只要能让我给爸妈养老送终,我什么都愿意给!再多20年,不,再多10年也好!」这是一个感染者给我描述的他刚确诊时的心理活动。人都怕死,都想长寿,病患也一样。可有意思的是,当我告诉感染者,「别怕,感染了也可以活到(接近)正常寿命」,对方总会露出狐疑的神色,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HIV才流行多久,你凭什么说感染者可以活到70岁」?如果要让我找一个20岁感染,现在已经活了6、70岁的人,没人能办到,但科学地计算和预测一个群体的平均寿命却可以做到。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人群能活多久,最直接的也最准确的办法是在他们全部死亡后,统计其寿命算平均值,但要获得这样一个数据得等好几十年,对于后面几代人的参考价值也有限,因为届时卫生医疗条件可能已经发生明显改变,人群的平均寿命可能因为新兴治疗方式而显著延长或因为某些灾难性事件而明显缩短,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预测,让人们能比较准确的在事件发生时(如出生、染病)就知道大致结局,这就是所谓的预期寿命。影响预期寿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死亡率,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死亡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低年龄组的死亡率过高,人均寿命就会相应减少。通过统计某一人群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亡率,在假定各年龄段死亡率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计算该人群的预期寿命,具体算法的可自行百度。 可以预见,如果各年龄段感染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感染者的预期寿命自然就会不断上升。那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先来看看美国CDC的数据。 上图中的竖线,代表鸡尾酒疗法(联合蛋白酶抑制剂在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开始运用于临床的时间。自那时起,全美诊断和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快速下降,97年,HIV/AIDS导致的死亡人数就下降了近50%,98年接着下降20%,全美每年死于艾滋的人数从95年的超过51,000人迅速下将至2002年的不到16, 000人。随着新型抗艾药物的不断出现和治疗普及,发达国家HIV感染者的死亡率持续下降,寿命预期进一步上升。2013年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美地区,如果患者在20岁时感染HIV病毒,2000-2002年的死亡率水平下,他们还可以多活36.1年,到了2006-2007年,他们已然可以多活51.4年!09年美国男性的人均寿命预期在77岁左右,71岁和77岁的差距很大么?何况,感染者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上升的趋势还将延续。 此类研究结果已经被许多官方机构认可。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年度HIV治疗报告显示,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措施的普及,全球范围内的艾滋相关死亡率显著下降,感染者寿命预期明显上升,若在患病早期接受有效治疗,感染者寿命可接近正常人水平,即使在中低收入国家也是如此。回到开头提及的南非的例子,早期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寿命预期和正常人差别缩小至20%。如下图,南非的人均寿命从05年的54岁再次爬升至11年的60岁左右。 中国感染者情况如何呢? 虽然还没有针对我国感染者寿命预期的具体研究报道,但随着抗病毒治疗于03年前后逐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我国HIV感染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 从上图可知,我国HIV感染者的死亡率,2011年和2002年比下降了78%左右,其背景是HIV治疗覆盖率由0升至了63%。即使如此,我国感染者的死亡率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还是偏高,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太多感染者都是到了疾病晚期才发现。对于那些及时检测,早期治疗,依从性良好的国内感染者,从病毒水平的抑制效果和免疫力恢复情况上评价,即使吃的是国产药物,在病毒抑制、CD4恢复等方面的疗效也和国际水平相当,因此活到(接近)国人的正常寿命水平是可以期待的。 活到正常水平,有哪些要求? 虽然形势一片乐观,但感染者要活到正常水平,还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最起码要做到两条: 尽量在免疫力还没被摧毁前(CD4 cell>350个/ul)接受治疗,简单来说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当然这不是说艾滋病晚期的病患就没治了,有不少病患查出来CD4个位数,在控制并发症积极治疗一段时间后CD4依然可以得到显著提升,甚至4、5百的都有。只不过可能比较困难而已,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好好服药,并保持终身,持续将体内病毒量控制在检测水平以下 随着感染者寿命的延长,很多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如,虽然在生命长度上感染者和普通人区别越来越小,但在生活质量上差距还是存在的,感染者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以及某些肿瘤的风险都更高,而且发病年龄也比普通人早10年左右。在现在的抗病毒治疗条件下,导致HIV感染者早死的原因已不再是原来的机会性感染或艾滋相关肿瘤,恰恰是一些非HIV相关的健康问题。感染者要想长寿,更应该多多注重对这些老年病、慢性病的预防! 实事求是的说,当下的治疗条件已让「艾滋病」彻底告别了「绝症」时代,感染者活到正常人水平也不再是奢望。但在如此好的治疗形势下,我国还有近半数感染者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不敢去做检查,等到发现时却为时已晚。还有不少感染者,一发现感染就处在深深的绝望之中,抑郁情绪下选择主动结束生命。在发达国家则呈现另外一个极端,因为治疗效果很好,大众对HIV的警惕性下降,总想着「感染了大不了吃药咯」,所以放松了对自己和他人安全的保护,导致HIV新发感染率再次抬头。 以上所有都警示吾辈,我国的艾滋病防治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切不可掉以轻心! “以上内容转载自知乎”
作为感染科医生回答你的问题艾滋病能活多少年,因为我每天都要回答这个问题,几乎每一名艾滋病患者或者家属、朋友都会问上一遍。 那么艾滋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艾滋病是因为HIV病毒感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的发生。 导致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极度消瘦、极度恶病质的体征以及机会性肿瘤。在艾滋病晚期的时候,由于身体免疫力极其低下,身体的CD4细胞极其低下,容易合并很多机会性感染,比如常见的细菌、真菌、病毒感染,也可以混合不同种类的病毒、细菌感染。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肺孢子菌肺炎、真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以及严重的淋巴瘤、卡波西肉瘤,还有其它的机会性肿瘤,也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后期还会出现艾滋病脑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免疫力没有获得及时的提升,很容易导致死亡。 我认为可以分两面来回答服用抗病毒药物和不服用抗病毒药物 艾滋病的自然史(不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有关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平均生命周期约为2-8年,有相关数据男同患者进展相对较快,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平均约4.5年发病,所以绝大多数感染者/患者在8年左右可能会死亡。 而服用抗艾滋病药物后,艾滋病患者CD4+T水平上升、生存状况改善、病毒载量下降甚至到检测下限。抗病毒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手段。艾滋病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生命得以延续、提高生活质量、与正常人生命周期几乎无异。据最新的数据,正规的服用抗艾滋病毒药物,生命周期可以继续生存六十年。 在目前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服用抗病毒药物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存活的大量患者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有关艾滋病匿名检测、困惑及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李平医生,健康路上有我陪伴! 得了艾滋病,是不是只有等死? 每当波波医生看到这类问题时都想笑,确实挺让人无语和无奈的。波波医生在工作中和网络私信中会遇到很多确诊感染了HIV的病患咨询,是不是感染了HIV就只有等死?这个问题很简单但也很复杂,简单是可以用一句话解答,即感染了HIV并不是等死,现在有药物可以治疗;复杂的是感染者得知自己感染了HIV后心态的变化,有些会变得厌世、有些会变得惶恐,该如何解答才能让他们认清这个疾病,重拾信心、重新生活。 生老病死是任何生物的规律,也是自然法则。人不例外,一样会死亡,只是有些人寿命短一点,有些人寿命长一些。古代帝王炼丹寻求一切能够长寿的办法,但终究还是化为一抔黄土,关键在于一个人活出自己的价值,有些人活得很短,但历史记住了他;有些人活得很长,但成为了历史的反面教材。 艾滋病在1981年发现时,由于当时人类对它的认知有限,没有治疗药物,很多人在确诊感染了HIV后不久就去世了,所以被称之为绝症。1987年,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齐多夫定问世,艾滋病是可以被治疗,确诊感染病后并不是意味着马上就会死亡;1995年,“鸡尾酒疗法”问世,大大提高了艾滋病的治疗效果;2016年,“发现即治疗”政策出台,这更加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我们国家有一位“著名”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孟林,1995年确诊感染了HIV,到现在依然活得很健康,并且他建立了艾滋病防治志愿者组织,获得了很多社会荣誉。美国NBA巨星-“魔术师”1991年确诊感染HIV,到现在30年时间过去了,依然活得很健康,并且在篮球领域继续贡献他的能力。 孟林 目前,艾滋病已经由绝症转变为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了,确诊感染HIV后,如果每天服药治疗其寿命与未感染者几乎完全一致。中国目前人均期望寿命约为73岁,假如一个人在30岁时不幸感染了HIV,如果好好治疗,那么他的寿命至少能达到70岁。 有时候,网友私信咨询我说是不是感染了HIV后就算好好治疗也活不过10年?我问他从哪里听说?他说在网上听说!这真的很可笑,为什么不相信专业人士的发言呢?为什么不可以去查一些文献呢?为什么不可以去查一些专业资料呢?听信网上一些“江湖人士”的言论,我想很多人心态都崩溃了吧,更别提好好治疗了。 确诊感染HIV后该怎么办?波波医生是在疾控中心专业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师,所以请大家一定相信波波医生的观点。 确诊感染HIV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遵医嘱,要治疗。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人在确诊感染HIV后自暴自弃,对此完全不管不顾,我们工作者给TA打电话随访,请其治疗,结果把我们工作人员电话都拉黑了,这确实令人遗憾,也让人惋惜。一方面他不治疗的话,病情会进展,会在一定时期内死亡;另一方面,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传播给他人的概率大大增加,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 其次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一样很重要,因为心态决定了很多东西。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结果,那么会遵医嘱、定期体检和治疗,这有利于病情控制、有利于艾滋病防控,也会让生活充满阳光,也会每一天更加有意义。 再次,如果有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疑问,请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切记不要去看网上一些“半吊子”的言论,有些会让自己失去信心,有些会让自己变得惶恐。 最后,波波医生想说的是,人的寿命有长有短,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或许可以?),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打造生命的高度,让我们每一天都获得有意义! 如果有关于艾滋病的更多的问题,请关注波波医生,私信咨询,也可以评论区留言咨询,我都会回复大家的,谢谢!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艾滋病是什么。 如果你最近有过危险性活动和以下症状中的其中几个,请一定找医生:持续低热、疲乏、原因不明的喉炎、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头痛、恶心、肌肉和关节痛、夜间盗汗、持续腹泻、皮疹。这些症状通常在HIV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 艾滋病会经历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前期及艾滋病期。 一部分急性感染者在感染HIV后6天至6周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炎、皮疹、肌痛或关节痛、腹泻、头痛、体重下降等,平均持续两周,不经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消退。当然,这些情况的出现并不代表一定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为别的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情况。 急性期过后,感染者转入无症状感染期。除了少数感染者可查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PGL)外,没有其他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PGL是指在腹股沟淋巴结外,至少有两处不相邻部位的淋巴结发生肿大,直径在1厘米以上。以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多见。成年人无症状感染期的时间一般为8~10年。 到艾滋病前期,感染者会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全身症状和“轻微”的机会性感染。全身症状包括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乏力、厌食、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血小板减少等。轻微感染多表现于口腔、皮肤粘膜的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病、牙龈炎、皮肤真菌感染、带状疱疹、毛囊炎、瘙痒性皮炎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越来越厉害,它主要破坏一种叫做CD4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当免疫系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感染者就会发病,出现一种或多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如肺炎、食道炎、淋巴瘤、肺部或肺外结核病及HIV相关性消瘦综合征等。 艾滋病传播快,目前不能治愈,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所在。1996年,温哥华第1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表了采用所谓“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经有效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院率显著降低,大多数感染者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HIV的可能。HIV有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全世界约有3/4的HIV感染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的生命力很脆弱,在体外常温下只能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可用肥皂、热水清洗,也可用漂白粉将其杀死;空气和水、咳嗽喷嚏、蚊虫叮咬、共用厕所、共用电话、共用餐具、礼节吻、游泳、拥抱不会传播。 艾滋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艾滋病是一种典型的可防可控 传染病,传染病定义就是病原微生物从人或动物排出体外,并通过一定传播途径传染给易感人群的疾病。传染病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艾滋病的传染源就是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有三个1,垂直传播 也叫母婴传播,是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母亲血液进入婴而的体内。胎儿时期因胎盘屏障,有艾滋病母亲不会传给胎儿。2,血液传播 就是被病人或携带者污染的一切与他人血液直接接触的器械,可通过器械或血液传播。比如输了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血液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针头、刮胡刀具等用于他人。3,是性传播 性传播是当今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前些年性传播主要是异性传播,同性(主要指男男同性性行为)的少。近年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男男传播,原因可能与男男方便、胆大、隐匿等有关。所谓易感人群,所有人对艾滋病普遍易感,至今还没有研究出保护易感人群有效的疫苗。 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后,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又称免疫缺陷综合症),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不易低抗一切外来病原微生物,而最易出现一系列“感染”等低抗力弱的疾病,如腹泻、上感等感染性疾病。 预防艾滋病,主要对照艾滋病三个途径进行,要洁身自好,不要性乱,要注重个人防护,不去没消毒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现在,对艾滋病药物控制很好,虽不能治愈,但可控制病情发展。
2019年1月1号!我被查出HIV阳性!独自承受这个消息一天一夜高危性行为后怎么补救,不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夜里偷偷哭泣!第二天和父母说了!一家人在病房哭了很久!到目前为止!全家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如果说有什么想法!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努力的活着!多陪陪爸爸妈妈!多陪陪关心我的人!如果有希望等到HIV的治愈药出来!那就是上天对我的眷顾!至于有些人所说的报复!我从来没有想过!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不管处于什么原因我被感染!那都已经不重要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生命只有一次!1月15号!我出院回家!回家的感觉真好!以前我的已经死了!现在的我!要为了关心爱我的人活着!坚持服药!只求老天能让我顺顺利利给爸爸妈妈养老送终再带走我!
现在流行病学只证明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乳汁也可以使婴儿受到感染。已经证实的传播途径只有性接触传播高危行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这3种途径。 1性接触传播 所谓的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性传播是HV主要的传播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75%的病例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我国HV的传播也是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大约59%的HIV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这种性接触,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一次接触传播HIV的机率为0.1-1%,这种机率还是很小的。 2经血液传播 经血液传播,不仅包括我们普通意义上的血液,还包括一些血液制品,如治疗血友病时用到的Ⅷ因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输入了污染HV的血液、血液制品。 ②移植或接受了H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或精液。 ③与吸毒者共用了HV污染的针头或注射器。 ④医疗工作者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 3母婴传播 感染HV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把HIV传染给胎儿,胎儿生产时经过产道也可以感染HV。另外,感染HIV的母亲母乳喂养时,也可把HV通过乳汁传染给婴儿。
与艾滋病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禁毒的名言警句。 预防艾滋,咨询检测,利己利人。 致富十年功,乱搞一场空。 预防艾滋保健康全家和睦心欢畅。 全民动员、遏制艾滋。 外出找钱不容易,预防艾滋要牢记。 关心艾滋病,致孤儿童。 关心艾滋病病人,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健康牵系你我他,预防艾滋靠大家。 帮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就是帮助我们自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珍爱生命。 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 避免共用注射器,有效预防艾滋病。 遏制艾滋病,预防是关键。
艾滋病是如何快速传播蔓延的艾滋病怎么传播? 作为专门治疗艾滋病的医生来回答你的问题! 艾滋病自八十年代发现以来呈井喷式的增长,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给无数个家庭造成了破裂,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为什么三十多年的世界出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呢?应该简单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人口流动性增加: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原因导致人口盲目流入大城市或境外,年轻人在性活跃期只身在外,常易有不安全性行为,嫖娼、同性恋等而招致感染性病和艾滋病。 2.色情业:色情业是艾滋病蔓延的罪魁祸首,在肯尼亚的内罗毕,过去11年中,妓女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上升了10倍以上。在印度孟买,1987~1992年间由于嫖娼而患艾滋病的人数增加了30倍。在泰国,80万妓女中感染艾滋病的有16-24万人。 4.卫生条件差:80年代以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献血者不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如果其中有一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的血混入血库,受血者可能被感染。医疗器械的彻底消毒和一次性注射针具的使用,在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保证做到。理发店中的刀具一般都不消毒。因此,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容易蔓延。 5.知识水平不够,大部分对于艾滋病的不了解,没有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造成感染。 好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关注李平医生,健康路上有我陪伴!如有传染性疾病隐私,可以私信李平医生 艾滋病传播必须具备的哪些条件? 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HIV感染者存在。必须存在HIV的传染源,才有可能发生HIV感染和传播。有些人担心和怀疑只要有过某些行为,如性行为,就会得艾滋病,即使没有HIV的存在也一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有足够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HIV的数量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例如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带有比较多的病毒,只要少量就足以感染别人,接触这些体液感染的危险性比较高。而唾液、泪液和尿液中病毒含量很少或者没有病毒,因此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3、 HIV必须进入受感染者的血液中。光是接触到有病毒的体液并不足以感染上HIV,健康、无破损的皮肤可阻止HIV进入机体,能有效地防止HW感染。HIV可以通过伤口或溃疡进入机体,或者透过肛门、直肠、生殖道、口腔、眼睛等处的黏膜进人人体。如果发生过高危行为,就有必要检测一下,现在唾液检测的自测方式已为更多人选择,可从药店或网上了解。用唾液采集器自取唾液样本,很快就可检测出结果,方式简便安全。 同性艾滋病是怎么传染的? 同性艾滋病是怎么传染的 同性恋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染上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HIV)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各种体液中,相对于女女同性恋,男男同性恋性接触行为更容易传播艾滋病。原因是性行为方式不同,男与男之间安全意识不足,润滑剂由于含有凡士林一类的矿物油,容易导致含有乳胶的安全套变脆、破裂。男男的同性性行为更容易发生黏膜破损。女性之间互相传播艾滋病的概率虽然很低,但是仍有一定的风险。 不管是男性和女性,均需做好艾滋病的防范,切勿放松警惕。若发生了高危性行为,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有无感染。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特需感染内科 副主任医师 周宝桐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未必hiv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这还要看检测时间等情况。 艾滋病感染有检测上的空窗期,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2~12周内是有可能检测不到抗体的,这是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需要反应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即使测定的结果是阴性,也不代表没有感染艾滋病毒,所以首先疑似者要在过了这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查。 再者,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会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无症状期,如果不做专门针对艾滋病毒的检测,做其他检测即使未见异常,也不能保证阴性。 简单说,疑似者要在12周以后进行HIV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若呈阳性反应,应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重复检测,或另外两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为HIV抗体阴性;如有一种或两种试剂呈阳性反应,需进行HIV抗体补充试验。 WHO给出的艾滋病窗口期是14~21天,但这是针对第三、四代双原夹心法和酶联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等检测手段而言。 所以,从现实角度来说,高危3个月后,HIV抗体为阴性,那大概率就是真正的阴性了,其他情况给出的阴性结论多不够可信。高危3个月后抗体阴性,再加上HIV核酸检测,这两者同时没问题,这时才真正可以放心。
男性艾滋病有哪些早期症状艾滋病有什么症状初期? 男性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通常表现为1~2周自愈的全身疲倦、肌痛、低热、淋巴结肿大、盗汗和多汗、皮疹、头痛、关节痛等,常被忽略。 这些征兆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的急性期症状;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则会进入无症状感染期,可以持续6~8年或更长时间无任何症状;随后进入HIV感染的最终阶段——艾滋病期,会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并出现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当患者出现以上类似的临床表现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排除感染HIV的可能。如果不幸感染,要积极医治,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主任医师 黄象安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 如果你最近有过危险性活动和以下症状中的其中几个,请一定找医生:持续低热、疲乏、原因不明的喉炎、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头痛、恶心、肌肉和关节痛、夜间盗汗、持续腹泻、皮疹。这些症状通常在HIV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 艾滋病会经历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前期及艾滋病期。 一部分急性感染者在感染HIV后6天至6周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炎、皮疹、肌痛或关节痛、腹泻、头痛、体重下降等,平均持续两周,不经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消退。当然,这些情况的出现并不代表一定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为别的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情况。 急性期过后,感染者转入无症状感染期。除了少数感染者可查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PGL)外,没有其他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PGL是指在腹股沟淋巴结外,至少有两处不相邻部位的淋巴结发生肿大,直径在1厘米以上。以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多见。成年人无症状感染期的时间一般为8~10年。 到艾滋病前期,感染者会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全身症状和“轻微”的机会性感染。全身症状包括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乏力、厌食、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血小板减少等。轻微感染多表现于口腔、皮肤粘膜的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病、牙龈炎、皮肤真菌感染、带状疱疹、毛囊炎、瘙痒性皮炎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越来越厉害,它主要破坏一种叫做CD4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当免疫系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感染者就会发病,出现一种或多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如肺炎、食道炎、淋巴瘤、肺部或肺外结核病及HIV相关性消瘦综合征等。 艾滋病传播快,目前不能治愈,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所在。1996年,温哥华第1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表了采用所谓“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经有效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院率显著降低,大多数感染者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HIV的可能。HIV有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全世界约有3/4的HIV感染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的生命力很脆弱,在体外常温下只能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可用肥皂、热水清洗,也可用漂白粉将其杀死;空气和水、咳嗽喷嚏、蚊虫叮咬、共用厕所、共用电话、共用餐具、礼节吻、游泳、拥抱不会传播。
艾滋病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艾滋病是怎么来的。这是传染病自身规律决定的。因为决定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两因素(社会和自然因素)发生变化,其中有一个变化就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消亡产生深刻影响。一是被消灭的第一种传染病天花,通过接种疫苗,社会的变革,现已彻底消灭。二是在我国已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小儿麻痹,通过口服糖丸,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无野毒株引起的小儿麻痹发生。三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使传染病的发生和消灭有重要影响。四是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发生影响更大。特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群防群制,在非典、鼠疫、霍乱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说艾滋病也和其他传染病一样一定会消失的。 世界艾滋病日是什么时候? 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公历的12月1日 艾滋病日的来源于1988年,在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定于12月1日是因为这一天是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诊断出来的日子。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艾滋病日旨在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艾滋病的英文简称。欢喜关注HIV即艾滋病,国家乙类传染病,危害极大,被艾滋病病毒侵犯后,一般潜伏期约10年甚至更长,在不发病期跟正常人无异,一旦发病,艾滋病患者多很快死于各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而且发病年龄多在18–45之间,这也是这个病可怕之处,感觉防不胜防。2018中国艾滋病包括艾滋病和潜伏期患者大概78万人,2018仅上半年新发现将近2.7万人。估计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潜在患者,这个数字肯定也不低。 艾滋病患者这么多,那么如何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呢?那就必须了解传播途径,然后切断途径,就可以有效避免。艾滋病传播三大途径:一,血液传播。生活中常见非法献血,输血,针头不消毒或者吸毒人员。共用针头等,生活中别共用剃须刀,牙刷,一旦其中有潜伏者或者艾滋病患者,那么你就有机会被感染。 2,性传播。艾滋病最严重传播途径,这个很好预防,首先洁身自好,其次带套。 3,母婴传播,这个很好理解,母亲患艾滋病或者潜伏期,那么婴儿基本都是,因为共用一套血液系统。艾滋病患者一般不建议怀孕。 综上所述,了解艾滋病,知道它的危害,传播途径,然后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一般不会感染艾滋病,值得一提的是艾滋病患者唾液极少量病毒,一般不会感染,但是有口腔溃疡或者牙龈出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是说你溃疡或者有牙龈出血的时候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情况。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艾滋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首先我不去长篇阔论,只是实实在在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北京的孟林,他是在95年查出来感染了HIV,和他同病房的人几乎都死掉了,只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美国,买到了药物才活到了今天,如今整整22年了,当时他的CD4才仅仅26个,并且呈发病的状态。如果他没有服用抗病毒药物的话,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艾滋病怎么可能是世纪骗局呢? 再举个小例子,所有的感冒药上都是用于缓解感冒以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为什么不写治愈,因为所有的感冒药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真正战胜感冒的是你自身的免疫力,艾滋病病毒从理论上来说,的确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它攻击的是你的免疫系统,当你免疫力极低的情况下,空气中的任何微小细菌都可能造成你的感染,给你服用任何药物也无济于事,比如北京地坛医院的专家张福杰曾指出,2000年之前,他们给艾滋病人采用最再好的药物都几乎没有用,这种感染者服用了抗病毒药物之后,免疫力得到恢复,他说眼睁睁看着这些人有一种起死回生的感觉,所以感染者一定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我记得非洲某国就不认同有艾滋病这个说法,结果当地感染者大量死亡,我国自2003年推广给予感染者抗病毒药物,死亡率也大大降低,北京甚至降到0.18%,我国目前感染者死亡的,70%以上都是还没有来得及给予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就死掉了,剩余30%的绝大部分都是检查出来的时候CD4比较低,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无论是从提问者还是感染者,还是普通大众不要相信艾滋病是骗局这样的说法,及时检测,规范治疗,艾滋病感染者会达到与正常人差不多的预期寿命,至于有些人说永远都治愈不了,国家给予的药物不好,纯粹是他们自己心理黑暗。这么多乙肝感染者,国家没有免费提供一盒药物,而艾滋病感染者,国家不但给予免费药物的治疗而且还免费每年一次的病载和CD4检查,所以检查出来要尽早上药,不要道听途说。谢谢。 如何判断有艾滋病或梅毒? 梅毒和艾滋病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八大性病之一,而且梅毒的发病率现在远远的超过艾滋病,但是艾滋病的每年发病人数也比较多,而且艾滋病的死亡率比梅毒的死亡率更高一些,所以这两个病都必须重视,都要发现以后要给予积极的治疗。 梅毒最主要的皮肤表现,在一期梅毒的时候表现为硬下疳,就是在外阴生殖器部位出现一个或者多个无痛性的而且具有软骨样硬度的溃疡,表面是清洁的,这个时候就要高度怀疑被感染了梅毒。硬下疳如果不治疗可以自愈,这个时候梅毒螺旋体通过淋巴循环系统可以进入我们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到达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出现二期梅毒疹,主要表现是我们躯干四肢的多发的玫瑰样梅毒疹以及手掌跟脚掌铜红色的角化型的皮疹,还有发生在肛周的扁平湿疣,这个时候也高度提醒感染了梅毒,就需要进行抽血化验梅毒的特征性化验指标,rpr和tppa,如果两个都是都是阳性,结合皮疹的形态,那么就可以确诊梅毒了。 高危性行为以后很多人特别恐惧感染了艾滋病,而且艾滋病它并不像梅毒一样具有典型的早期皮疹。实际上在艾滋病的早期的症状非常的不典型,可能有的人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皮疹也没有特征性。艾滋病有窗口期,一般认为是2到4周,如果在六周的时候抽血化验艾滋病的抗体和抗原,如果是阴性,那么就可以排除99.9%,三个月的时候复查,结果仍然是印象就可以完全排除是艾滋病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