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节后饮食
吃多煎炸爆炒不妨试试蒸菜

吃多煎炸爆炒不妨试试蒸菜

  据《南京晨报》报道 春节期间,少不了大吃大喝,煎炸爆炒,口味确实不错,但是,在满足口腹之欲后却给健康带来了隐患。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杰指出,蒸菜既没有煮菜、炒菜时营养素融入汤水中的浪费,也没有煎炸时过高的油温使营养素丢失变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的危险,可以保留原料的全部营养成分,是首选的健康烹饪方式。   不过,提到蒸菜,很多人都会想它算是美味吗?不就是蒸南瓜、蒸山芋那些单调的食材吗?而且味道也是平平无奇淡淡的……其实这是因为您对蒸菜的不了解。说到蒸菜,我国素有“无菜不蒸”的说法。蒸菜是指利用水沸后产生的水蒸气为传热介质,使食物成熟的烹调方法。蒸菜的用料较为广泛,一般多用质地坚韧的动物类原料、植物类原料、涨发的干货原料,质地细嫩或经精细加工的原料。  根据蒸汽使用的方法分为  1、足汽蒸:通常选用动植物型原料,进行相应的刀工处理,放入盘中加调料入蒸锅或蒸箱中,蒸制到需要的成熟度,其间要盖严笼盖,不可漏汽。  2、放汽蒸:通常是以极嫩的茸泥、蛋类为原料,原料经加工成茸泥后放入笼中蒸制成熟,在此过程中不必盖严盖,根据原料的性质和菜品的不同要求,要在不同时段放汽,通常有三种方法:开始放汽,中途放汽,即将成熟时放汽。例如蒸鸡蛋羹的时间就不能过长,汽也不能足,先用中火慢蒸,待锅中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充足时就要放汽。  根据蒸制菜品方法及风味分为 //   1、清蒸:将新鲜的鸡、猪肉、海鲜等主料加工整理后加入调料,或再加入汤(或水)放入器皿中,使之加热成熟。清蒸菜肴的味型以咸鲜味为主,常用的调味品有精盐、味精、胡椒粉、姜、葱等,调味以轻淡为佳。此类蒸法的菜具有呈原色、汤汁清澈、质地细嫩软熟等特点。  2、粉蒸:将质地老韧无筋、鲜活味足、肥瘦相间或质地细嫩无筋、易成熟的原料,例如鸡、鱼、肉类和根茎、豆类熟菜等加工好后用炒好的米粉及其他调味料拌匀,而后放入器皿中码好,用蒸汽加热成软熟滋糯。粉蒸菜肴的味型常有咸鲜味、五香味、家常味、麻辣味、咸甜味。此蒸法呈金黄色,味醇香,油而不腻。  3、旱蒸:又称扣蒸,将新鲜无异味、易熟、质感软嫩的原料,例如鸡、鸭、鱼、虾、猪肉、蔬菜、水果等加调味品不加汤汁,有的器皿还要加盖或封口上锅蒸。此蒸法菜肴大多数为咸鲜味,蒸制成菜后,还应调味或辅助调味。如“龙眼烧甜白”、“芝麻肘子、“白汁鸡糕、“姜汁目鱼”等。

烹饪技巧 2021-09-11
节后除腻多吃红色果蔬

节后除腻多吃红色果蔬

  红色鲜果蔬(除腻消食)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钱多多:春节期间,饮食多以油腻为主,肠胃负担很大,节后最好多吃红色果蔬,如红苹果、红山楂等。苹果口感清爽又能帮助消化,其中的果胶有助于解除油腻;而山楂可以消食健胃,是节后清理肠胃的最佳选择之一。  其次,西红柿和胡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适当食用。另外,还可以泡一些花果茶,当做下午茶喝,味道清爽,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好处。花果茶可以用玫瑰、柠檬、菊花等自己制作,也可以到超市买现成的。  大麦菊花茶(滋养脾胃)  吉林省健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会员郝孟忠:我一直有喝大麦茶的习惯,喝上一杯热的大麦茶,胃里暖暖的,很舒服,而且可以缓解寒凉食物对脾胃的刺激,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而大麦茶作为一种麦类,即使晚上喝也不会影响睡眠。  可以将大麦茶和菊花、桂圆一起泡茶喝,味道清香、甘甜。若没有大麦茶,可用陈皮替代,其具有很好的疏肝理气的作用。另外,肉类吃多了容易导致积食,可以做点萝卜汤,有消食化积的作用。  凉拌海白菜(清爽低脂) //   国家高级中餐烹饪师高明和:“节日病”一般都是吃出来、喝出来的,尤其是春节,很多人都将适度饮食的原则抛在脑后,大吃大喝,导致胃溃疡、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节后调理,除了可以喝一些煮得比较软烂的粥外,还可以搭配一道小凉菜。我比较推荐海藻类,凉拌海白菜就很不错,其具有低热量、低脂肪的特点,而且口感清爽,胃口不好的人建议尝试一下。

疾病调理 2021-09-09
春节后饮食:喝原汤 化原食

春节后饮食:喝原汤 化原食

  春节期间,饭菜丰富,家人团聚,聚会多多,难免会出现吃多、吃撑现象,那么节日吃多了怎么办?在这里为大家推荐7个消食法,让大家最快缓解撑胀、难受状况。   1、如果饮食偏干,可适当喝一些热汤、原汤   老百姓常说:“喝原汤,化原食”。这儿的原汤主要是指煮面食时的面汤、或饺子汤,而不是吃肉时的肉汤。   2、对症消食   鱼吃多了,将生姜捣烂,拌醋调食。肉吃多了,嚼点山楂糕。糯米食物吃多了,用炒麦芽30克水煎后饮用。   3、控食   既然已吃多了,那就该让肠胃休息一段时间,最好饿上一顿。   4、适当服一些帮助消化的食物   喝茶有助消化。此外,也可以用红萝卜、荸荠、山楂、麦芽煮水喝。   5、适当揉摩   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近胃脘处进行揉摩,直到胃脘部感觉舒畅。   6、及时服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   如酵母片、多酶片、保和丸、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山楂丸、山楂导滞丸、七珍丹等。   7、适当走动 //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运动是助消化的最佳方式:可以和家人外出散步、逛街,切忌一吃完饭就躺下。   总之,采取以上方法,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缩短胃的排空时间,减轻胃肠负担,保护胃肠功能,从而保障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责任编辑:王健淇)

饮食文化 2021-09-07
回归健康生活 教你摆脱舌尖上的节日综合症

回归健康生活 教你摆脱舌尖上的节日综合症

   节后综合征 暴饮暴食引发的肠胃疾病   春节过后 肠胃高血压疾病频发  春节是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但春节过后往往是医院急诊最繁忙的时间段,无论是疾病突发、老病复发的几率都相当高。很多人就是因为春节期间生活突然失去规律,饮食、休息习惯急剧变化,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情绪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从而放松了警惕,令急病趁虚而入。  按照某医院的总监分析,春节期间常见的病症可分三类“吃病”、“喝病”和“玩病”。“春节期间,我们反复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使肠胃不堪重负,常出现肠胃炎、呕吐、拉肚子的症状,这便是所谓的‘吃病’;而大量饮酒可能会诱使胃病复发,严重者还会出现贲门撕裂、消化道出血的问题;‘乐病’是指那些本身就有心血管问题的人,在春节期间情绪波动大,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问题复发。”  春节吃喝不节制 严重者或致命  以往春节期间的急诊室,接待的病例大多是因暴食暴饮引发的问题,所以相对“玩乐病”,这“吃喝病”的罪孽就更加深重了,“有的人吃得特别油,本身又患有胆囊疾病,比如胆结石,可能会诱发胆囊炎;还有些人因为暴饮暴食,导致胰腺负担过重,引发急性胰腺炎,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据医生分析,春节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不仅与情绪波动有关,大吃大喝也脱不开责任,“肠胃消费负担过重,血液会主要集中在消化道,造成心脏暂时性、相对性缺血。”  暴饮暴食取不得 少食保健康  暴饮暴食的问题不仅在春节存在,有些人失恋的时候也会以大量饮食克服消极情绪,据医生介绍,甚至有一些抑郁症患者,也有暴饮暴食的倾向。饮食,特别是甜食,往往可以刺激脑垂体分泌多巴胺,这种恋爱时才会自然分泌的激素,会使我们神经传递加速,情绪处于兴奋状态。为了追求这种恋爱般的感觉,有些人暴饮暴食成了习惯,会严重拖垮自己的健康状况。长期肠胃负担过重,也是胃肠癌的诱因之一。  电视上常见有“大胃王”的比赛,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医生并不赞同这种营销方式,“我曾经接触过几例病人,就是因为参加这种比赛,而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的。”此外,长期暴饮暴食的直接结果就是肥胖,从而引发心血管问题,同时肠胃长期负担过重,也是胃肠癌的诱因之一。相反的,在人类追求更长寿命的历史长河中,唯一得到科学验证的方法,竟然是少吃,就像乔布斯说的那样,“保持饥饿感”。  老人少吃黏食  春节期间是白案师傅显手艺的最好时机,枣塔、元宵、花馒头、黏豆包粉墨登场,平常爱吃这一口的,多半是家中的老年人,这些食品绵软适口,入口时不需要费劲,但是进到肠胃中却要折腾一番。黏食在肠胃中不容易消化,结成食糜,往往与同样难于消化的长纤维蔬菜裹在一起,占据肠胃空间,压迫血管,容易引发意外。这种黏食不仅老人不宜吃,那些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最好也要忌食。  宜  食粥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吃得习惯了,自己在家休养生息的时候,最好还是要收敛一下那颗贪恋美食的心。五谷熬粥是最好的调养肠胃的方式,玉米粥、南瓜粥、小米粥都是很好的养胃餐,粥里面再加些山药、糯米,既能补充所需能量,又可以养胃去油。在天天大吃大喝的间隙,偶尔改变口味,收敛食欲,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健康体验。  饮酒前先护胃  走亲访友,见到长久不见要好的兄弟亲人,春节过后自然要重新养胃了。建议节后如果再遇到喝酒场合,举杯前最好先饮用一杯热牛奶。如果在外吃饭,找不到牛奶,饭店常出售的热玉米汁、热山药汁也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帮助胃口先罩上一层“保护膜”,能够避免酒精的直接刺激,也能够减少肠胃对酒精的吸收作用。注意饮酒的同时切忌饮用人工勾兑的饮料,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和精制糖,会破坏肠胃的酸碱平衡,致使酒后的肠胃雪上加霜。  除了控制饮食 还要运动  春节大量的进食,会导致血脂的升高,而血脂高无非是摄入多而消耗少,运动是增加消耗的最佳方式。但运动需要注意应是中等强度,因为过于激烈的运动消耗的是肌肉里的糖元,而且因为缺乏足够的氧气,产生较多的乳酸很快四肢酸痛,效果反而不好。中等强度的运动消耗最多的是脂肪,要注意持续时间,每天至少半小时。  回归健康生活 教你摆脱舌尖上的节日综合症  节后调理肠胃,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清淡饮食。“过年期间,很多人认为大鱼大肉更能补充营养,一味地暴饮暴食,殊不知,过量食用大鱼大肉会错失很多膳食纤维。平时的一日三餐最好先用素食慢慢调节,尽量多吃菜,如生菜、芥菜、胡萝卜、芹菜、黄瓜等新鲜蔬菜,这些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纤维多的蔬菜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除了新鲜蔬菜外,我们也可以选择五谷杂粮,如小米、荞麦、玉米、小麦等,粗粮的各种营养更能促进肠胃有序蠕动,缓解油腻压力。  节后吃喝,两忌两宜  忌 //   凉食  春节家人聚餐,常以叙旧为主,吃喝为辅,所以等到你随便夹起一口菜,食物的温度可能早就不在了。没有聚餐的日子里,大家通常都会在家消灭折箩,图省事少有加热,结果寒凉的食物通过肠胃,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循环不畅,消化系统紊乱。宴席常饮啤酒,外国人觉得啤酒冰镇过才能入口,但是东西方人的肠胃天生就有差异,特别是在春节这种寒冷的天气里,喝上几瓶凉啤酒,很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一住进医院,少说也要花个三四万。因此,在节后要尽量做到忌凉食,做到暖胃。

饮食文化 2021-08-06
节后防脂肪肝食品要分红黄绿

节后防脂肪肝食品要分红黄绿

  俗话说,每逢过年胖三斤。这两天微博上更有人说,如果过年不长胖,你都对不起那些为春节而献身的鸡鸭牛羊。确实,在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里,“吃”永远是过年的主题。除夕夜要大吃。过年走亲戚,桌上没有一二十个菜,主人都不太好意思说请客。过年这几天吃吃睡睡,再加上年前的年终吃喝,这一个月下来,许多人都感慨又胖了。微博上有人说,过年何止胖三斤,六七斤都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王彩花主任医师说,年后很多单位要体检,不少人查出脂肪肝后才后悔。特别是那些肚子越来越大、腰围越来越粗、短期内体重飙升者,一定要警惕。一旦发现有脂肪肝,一定要尽早采取对策,该控制饮食的要控制饮食,该锻炼的要锻炼,该吃药的要吃药。前天,王彩花医师值班时就接诊了一个因吃太多患上脂肪肝的年轻人。  顿顿胡吃海喝 一个月内胖了七八斤  小伙20多岁,在杭州工作。过年回家,爸妈发现他比去年胖了。特别是肚子,圆滚滚的,跟怀孕五六个月的孕妇似的。小伙说,年前应酬多,差不多每天都有饭局,不是答谢客户,就是公司、部门聚会,还赶了几场老乡会,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春节的餐桌上,又是免不了吃吃喝喝。一个长假下来,又胖了一圈。前些天一称体重,比一个月前胖了七八斤。  一开始,他的父母也没在意。直到前两天,儿子右上腹时不时难过,他们才开始担心起来。陪儿子回到杭州,前天一早,又专程陪儿子到浙医二院检查。B超提示,小伙患有脂肪肝。  “小伙身高约1米72,体重有145斤,算是超重了,关键是他的肚子很大,医学上称为‘向心性肥胖’,容易诱发代谢性疾病。”  王彩花医师说,好在小伙的肝功能正常,属于单纯性脂肪肝,只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就可以了,目前还不需要吃药。  四种不良习惯 易招来脂肪肝  王彩花医师说,有四种不良生活习惯最容易招来脂肪肝——  1.不吃早餐:上午的工作、学习耗能很大,老不吃早餐就会引发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从而诱发或加重脂肪肝;  2.饮食不规律:这为脂肪肝埋下了隐患;  3.早餐、中餐瞎对付,而晚餐特别丰盛,有时外加一顿夜宵。长期在晚上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又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营养过剩,脂肪肝也随之而来;  4.靠零食充饥:零食大多是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虽然能够填饱肚子,但会导致热量超标、营养不均衡,从而引发脂肪肝。  玉米、番薯、水果吃太多 脂肪肝也不会好  “我明明已经很严格控制饮食了,红烧肉、鱿鱼等高油高脂的菜几乎不吃了,基本以吃素为主。三餐也规律,而且坚持每天晚饭后散步半小时,怎么就瘦不下来呢?”45岁的李大姐来到医院复诊。检查结果让她有些失望,体重还是不偏不倚的130斤(她身高1米60),肝功能的各项指标仍不正常。  仔细询问后,王彩花医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吊瓜子、桔子吃太多了。  前阵子,朋友送来了一箱吊瓜子,李大姐每天吃完饭后,就边看电视边嗑吊瓜子,一嗑就是大半斤。她还爱吃桔子,小小的黄岩蜜桔,每次都要连吃四五个。  “吊瓜子、核桃、花生等坚果属于油性食物,热量很高。瓜子每天吃一把,核桃每天三五颗就差不多了,半斤半斤地吃显然过量了;桔子是含糖量高的水果,吃多了也会引起脂肪在内脏的沉积。”王彩花医师说,临床上像李大姐这样的脂肪肝患者并不少见,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控制饮食的重要性,也尽量不吃高脂高油高盐的食物,却容易进入另一个误区,常见的有,无限制地吃粗粮(土豆、玉米、番薯等)、含糖量高的水果(西瓜、桔子、葡萄等)、坚果(花生、小核桃、瓜子等)。  部分患者的问题是出在运动上,如运动时间不够长,或运动强度不够。  脂肪肝人群这样吃——  绿灯食品  (可以放心吃,每日应保证一定的摄入量)  瘦肉、鱼、海产品、蛋类(去黄)、脱脂奶类、豆制品、蔬菜及含糖低的水果  黄灯食品  (每日限量摄入,要少吃一点)  谷类(米饭、面食、玉米等)、薯类食品(番薯、土豆等)、全蛋类食品、香蕉葡萄柑桔西瓜等含糖高热量高的水果 //   红灯食品  (每日严格限制摄入,能不吃就不要吃。实在忍不住,一个月吃一两次)  肥肉、油炸食品、奶类食品和含奶油的冷饮、果仁、糖果及高糖饮料、甜点、洋快餐和膨化食品。

疾病调理 2021-08-02
< 1 >